陳亦權(quán)
一次,圣嚴法師去臺灣講學(xué),在那里參加了一個弟子的佛法會。雖然那個弟子佛經(jīng)不斷、成語連串,說得很認真很投入,但聽眾們似乎并不買賬,講了一個小時都不到就跑了一小半的人,剩下的雖然沒跑,卻有很多都坐在蒲團上打起了盹。
圣嚴法師見此,就暗示弟子暫停,然后把他叫到后屋說:“你怎么可以這樣說禪呢?你不能說得太深奧,而應(yīng)該說得通俗淺顯一些!”
弟子不解地問:“我不說得深奧一點,怎么能顯示出高深呢?如果讓別人一聽就明白,豈不是我的佛法和學(xué)識都很淺?那樣我還有什么講解價值呢?”
圣嚴法師笑笑說:“‘深確實代表著內(nèi)涵,但深得讓人聽不懂,這種內(nèi)涵就會變得像水中花一般虛幻;‘淺雖然很直白,但卻能夠讓人們聽懂并且領(lǐng)會吸收。也就是說,一味地‘深反而是一種真正的淺,而巧妙地‘淺才是一種有意義的深。讓別人聽懂不僅不會降低你的價值,還會因為別人的理解與接受而爆出思想的火花,這會讓你的整個講學(xué)過程都更有價值,更加深入人心,這也更符合普度的本質(zhì)?!?/p>
聽了圣嚴法師的話,弟子終于悟出了“深”與“淺”的真諦。回到講壇上后,他把佛法講得又生動又易懂,結(jié)果聽眾們的興趣頓時被提了起來,再也沒人打瞌睡更沒人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