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適宜糖友
不少糖友會疑惑:不是自古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說法嗎?專家認為,春捂秋凍把握得好,確實能強身健體。但糖尿病患者往往體質(zhì)相對較弱,或多或少都有血管并發(fā)癥,在秋季溫差較大的情況下,血管驟然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誘發(fā)血管痙攣,一方面血壓升高,增加中風危險;另一方面,肢體遠端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易引起組織缺血,會加重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甚至導致糖尿病足等并發(fā)癥。
此外,天氣轉(zhuǎn)涼,人體會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抵御寒冷,新陳代謝更加旺盛,人們的食量也會因此增加,而天涼運動相對減少,“秋凍”易導致血糖失控或加重并發(fā)癥等后果。
因此,在秋季,糖友們應該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尤其晝夜溫差較大的時候,要及時調(diào)整衣物,避免寒冷的侵襲,否則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注意血糖波動
秋季,糖友不適宜“秋凍”,那么該如何私人定制養(yǎng)生計劃呢?在夏秋交接時分,因氣候變化大,糖友養(yǎng)生首先要警惕血糖的波動。受涼感冒、拉肚子或大便干結、失眠、精神亢奮、身痛牙痛等刺激因素,都能引起血糖波動,糖友要盡量避免。
需要提醒的是,秋季氣候干燥,而糖友的皮膚較正常人更干燥,尤其是雙腳,容易出現(xiàn)脫皮、龜裂。因此,糖友在秋季更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晚上睡覺前可用溫水泡腳,在水中加入少許醋,防止真菌生長、糖尿病足等問題。
此外,糖友運動要注意避免在寒冷的清晨外出,選擇在暖和的下午運動,以慢跑、打太極拳等舒緩全身的運動為宜。
潤燥補氣潛陽
秋季,糖友在飲食上需潤燥補氣。秋天干燥,飲食要以清潤為主。宜選擇水分較多以及一些生津潤燥、清熱通便、滋腎潤肺的果蔬,如苦瓜、黃瓜、萵筍、竹筍、菠菜、蘑菇、西紅柿等。平時還可用西洋參、麥冬等泡水喝。另外,可以適當服用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
其次,秋季是收斂的季節(jié)。夏季濕氣重,過了一個夏天很容易有腸胃問題,加上糖友本身易患有“胃輕癱”,因此,在秋季要祛濕補氣,可用北芪、五指毛桃、茯苓、石斛、黃芪、紅參等藥材煲湯食用。
秋季糖尿病食療方
1.桑梨飲
食材:桑葉,北芪,北沙參,淮山,梨子皮。
做法:桑葉10克,北芪20克,北沙參15克,淮山15克,大棗5克,梨皮30克。將以上用料加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時后,一起煎煮30分鐘,然后去渣取汁當茶飲用,分次服完。
功效:健脾潤肺,生津止渴,降糖。適用于體質(zhì)偏瘦、容易口干舌燥、身體疲倦、皮膚瘙癢、或者干咳無痰、咽喉不利者。
2.粳米羹
食材:淮山,枸杞子,小米(粳米)。
做法:淮山50克,枸杞子15克,粳米50克。將以上用料加適量清水煮濃稠粥即可。
功效:健脾養(yǎng)肝,生津止渴,降糖。適用于脾胃功能不好,血糖偏高,眼睛視物模糊,平素喜歡喝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