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利,徐京華,楊 敏,董朝妮
(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陜西 咸陽 712000)
?
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焦慮情緒及運動功能的影響
羅建利,徐京華,楊敏,董朝妮
(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陜西 咸陽 712000)
目的觀察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運動功能的效果。方法將8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比較2組的鍛煉積極性、心理狀態(tài)以及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的恢復。結果觀察組護理3個月后在康復訓練的需求程度、配合程度、依從程度等康復積極性方面的得分均好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護理3個月的上肢、下肢Fugl-Meye評分以及MB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能夠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康復積極性,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
放松訓練;目標性康復訓練;腦卒中;焦慮;運動功能
腦卒中是我國當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之一,致殘率、致死率高,給個人、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沉重的經濟負擔。隨著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腦卒中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腦卒中后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和生活能力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可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這種不良情緒與軀體癥狀相互影響,可增加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降低腦卒中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康復的積極性,是促進患者身心康復的充分必要條件[1]。就目前而言,常規(guī)的護理已經不能滿足腦卒中患者的需求。2014年8—10月我院神經內科對40例腦卒中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上述時期本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0例,納入標準:①經腦CT及MRI確診;②符合2010年《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2];③自愿參與研究;④發(fā)病后72 h內入院,NIHSS<17分;⑤簽署知情同意書;⑥年齡40~75歲;⑦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⑧意識清醒,認知能力正常,能夠配合完成調查。排除標準:①心源性及不明原因腦梗死患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③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④急性感染、受傷或其他應激反應;⑤交流障礙者、文盲;⑥有精神疾病、嚴重的心理疾病。將患者采用軟件隨機編號分組: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0~75(55.5±14.5)歲;病程1~8(5.2±2.5)個月;受教育年限6~20(12.5±3.5)年。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2~74(57.2±15.2)歲;病程1~6(4.2±2.8)個月;受教育年限7~22(13.0±3.8)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組均給予抗栓、調脂、擴血管、保護神經細胞等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基礎護理、藥物指導、康復訓練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并設定康復目標進行康復訓練指導。
1.2.1放松訓練以發(fā)放宣傳資料、觀看多媒體教育以及??谱o士指導的方式組織患者學習放松訓練。包括肌肉放松訓練和呼吸放松訓練兩種,其中肌肉放松訓練時播放柔和、舒緩的音樂,50~60 dB,60~80拍/min的與人體心率接近的旋律,循環(huán)播放,讓患者心理放松,全身肌肉處于舒適狀態(tài),引導患者從雙手放松開始,吸氣5 s握緊雙拳,呼氣5 s放松雙拳。全身放松2 min,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間斷的“運動想象”,如想象自己在室外踏步、踢球、跳躍等。呼吸放松訓練主要采取腹式呼吸的方式,囑患者取坐位或臥位,指導患者想象“氣從口腔順著氣管進入到腹部”,腹部和下胸部在氣體的填充下徐徐隆起。吸足氣后稍微屏息一下,想象氣體在血液中進行交換,之后通過口和鼻慢慢的呼出氣體,腹部下降。
1.2.2目標性康復訓練處于穩(wěn)定期的腦卒中患者康復訓練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進患者肢體運動能力的恢復。護理人員將鍛煉的總目標分為若干個易于實現的和可以逐步提高的小目標,針對穩(wěn)定期和恢復期的不同制定多樣化的康復訓練計劃。①穩(wěn)定期。主要目標為恢復肢體的主動運動能力。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按摩患者患側的手、肩、下肢,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維護肌肉的正常代謝,防止肌肉無用性萎縮[3]。應用各種感覺刺激療法誘發(fā)肌肉活動和本體感覺刺激法進行康復,如針灸、電刺激、溫熱療法等。提高患者康復訓練的積極性:對患者和家屬講明病情發(fā)展和治療過程,解釋康復訓練的目的、內容以及預期目標,告知要恢復到之前的功能狀態(tài),必須依靠自身的、長期有效的訓練,提高患者對康復訓練的重視程度,調動訓練的積極性[4]。促進患者主動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在床上移行翻身、起坐運動等練習,主動活動四肢和關節(jié),對于有偏癱癥狀的患者以健手帶動患肢作前屈、內收、外展不同方向反復活動。運動時保持深呼吸,并放松腹背肌。指導患者維持有效坐位,增加幫助患者恢復肌力的練習。康復訓練的過程中要鼓勵患者,通過對恢復的肢體以及健康肢體進行主動運動,不僅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tǒng),而且還能活躍機體器官,減少并發(fā)癥[5]。②恢復期。主要目標是恢復自理能力,指導患者下床活動,進行床椅轉移、站立、步行及上下樓梯等訓練。訓練過程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和心率的變化,循序漸進地進行。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以上肢練習為主,包括洗臉、洗手、進食訓練,穿衣脫衣訓練,整潔及整容訓練等,逐步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續(xù)性護理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繼續(xù)進行相關康復指導。對留有后遺癥的患者除了繼續(xù)康復指導外,給予合理情緒行為療法,培養(yǎng)患者對社會的適應性,挖掘患者的最大潛力,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生活。
1.3觀察指標護理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對下述指標進行比較。①不良情緒: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其中HAMD包括17個項目,大部分項目為0~4級評分,少數項目采用0~2級評價,其中肯定有抑郁>17分,可能存在抑郁8~17分,無抑郁<7分。HAMA包括14個項目,每個項目為0~4級評分,其中肯定有焦慮>14分,可能存在焦慮7~14分,無焦慮<7分。越焦慮或越抑郁評分越高。②康復積極性:內容包括對康復訓練的需求程度、配合程度、依從程度、遇到挫折后的情緒、護士及家屬鼓勵的作用等方面,每個方面0~10分,總分0~50分。除情緒評分為反向評分外,其他均為正向評分。③上下肢的運動能力:以簡式Fugl-Meye對患者的上下肢能力進行評定,上肢包括10個方面的內容,下肢包括7個方面的內容,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運動能力越好。④生活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數(MBI)進行評價,正常總分100分,其中良好,生活基本自理≥60分;中度功能障礙,生活需要幫助40~60分;重度功能障礙20~40分,生活完全依賴,完全殘疾<20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5.0處理數據,數據由雙人錄入數據后核查,護理前后評分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康復積極性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3個月后在康復訓練的需求程度、配合程度、依從程度等康復積極性方面的得分均明顯好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2組康復積極性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s,分)
2.22組肢體運動能力及生活能力評分比較2組患者護理前的肢體運動能力及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護理3個月后觀察組上肢Fugl-Meye評分、下肢Fugl-Meye評分及MB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上下肢運動能力及生活能力評分比較±s,分)
腦卒中常見于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發(fā)病后可伴隨有心理應激反應。由腦血管疾病導致的心理障礙與腦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礙有密切的相關性,不僅影響了患者康復的積極性和生活質量,也增加了致殘率和病死率。張利群[6]的研究結果顯示,放松訓練能夠明顯降低腦梗死康復期患者負性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后,不僅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較低,而且康復的積極性較高,均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
放松訓練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其能夠通過訓練有意識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全身骨骼肌的肌張力,使身心產生欣快感,改善機體紊亂的功能。放松訓練還能夠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終末器官活動正?;?,減弱丘腦和大腦的活動,調節(jié)人體的心理功能,進而降低了焦慮水平,增強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的調節(jié)能力[6],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強患者應對疾病的信心,適應治療。蔡萍等[7]研究顯示,放松訓練還能夠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睡眠治療,對于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有積極效果。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訓練是一個長期而枯燥的過程,在康復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厭倦和煩躁的感覺,而影響康復的進程。目標性康復訓練對任務的加工,循序漸進地增加任務的難度,每次鍛煉都給患者確定一個可以為之努力并且可以實現的場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復積極性。當患者完成了康復訓練的小目標時有了自信心堅持做下去,心理狀態(tài)也得到了不斷的調整,不但有利于康復依從性的提高,而且降低了康復過程中的心理壓力[8]。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后,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和生活能力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本研究中為了增強鍛煉效果,對觀察組患者在放松訓練中融入運動想象法,使得在目標性康復訓練過程中的肢體訓練得以強化和完善,虛擬活動得到肢體真實運動感覺信息的反饋和刺激,然后結合外部刺激,激活了腦卒中患者損害的部分腦組織,使得運動功能網絡出現適應性變化或重建,進而加快了肢體功能的康復。許明珠等[9]報道,運動想象法能夠有效避免腦梗死患者因強烈刺激而產生的代償運動和不正確的運動模式。目標性康復訓練使得治療活動與患者功能性活動緊密聯系,讓患者接受有規(guī)律、計劃和步驟的康復護理,目標的設定符合患者康復訓練的實際,從最簡單的任務開始,隨著患者能力的增加而提高難度,患者在不斷完成康復目標的訓練過程中自信心不斷增強,也勇于嘗試能力的極限,主動運動、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10]。
綜上所述,放松訓練聯合目標性康復訓練能夠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康復積極性,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
[1]林紅霞,廖輝雄,王文靖,等. 現代康復訓練結合中醫(yī)按摩治療腦卒中偏癱痙攣狀態(tài)療效觀察[J]. 吉林中醫(yī)藥,2013,33(4):414-415
[2]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撰寫組.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2010[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54-160
[3]谷敏. 穴位按摩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偏癱的療效觀察[J]. 上海護理,2011,11(4):39-40
[4]黃金蓮,譚巧,周永生. 分階段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4):7109-7110
[5]柴同明,劉玲玉,呂志華,等. 早期康復對住院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2012,34(3):367-368
[6]張利群. 放松訓練配合音樂療法對神經內科腦梗死康復期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4):27-28
[7]蔡萍,潘乃林,萬喻燁. 放松訓練對腦卒中患者睡眠的影響[J]. 上海護理,2011,11(5):9-11
[8]馬學霞. 分期護理對重癥腦梗死患者肩手綜合征的防治觀察[J].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0,31(6):471-473
[9]許明珠,王曙輝,崔韶陽,等. 運動想象和常規(guī)康復訓練結合早期井穴麥粒灸對腦梗死患者下肢功能的影響[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10):831-832
[10] 段春興,李寶,謝仁明,等. 以任務為導向的康復治療改善腦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療效觀察[J]. 中國康復,2011,26(4):256-257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7.037
R473.5
B
1008-8849(2016)17-1924-03
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