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海兵 張帥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安全水平分析
文/顧海兵 張帥
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fā)展的最根本前提和基礎,隨著時代的變遷,國家安全的內涵也在不斷變化。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大國,傳統(tǒng)的國家安全問題尚未有效解決,領土爭端問題層出不窮,非傳統(tǒng)國家安全問題如經濟安全、生態(tài)安全、資源安全又日益凸顯,決定了我國對國家安全的研究既必要又迫切。其中,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依托和基礎,沒有經濟安全的國家安全是不穩(wěn)定的安全。離開經濟發(fā)展,一國的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必然無法保障,國家應對內外挑戰(zhàn)和威脅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國家和人民的生存與發(fā)展最終都可以歸結為經濟的發(fā)展,某種程度上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角色也是由其經濟實力所決定,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經濟實力的競爭。
然而,我國對經濟安全的研究還遠遠不夠,美國從克林頓政府時期就已經將經濟安全納入到了國家安全的范疇,而我國對經濟安全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各界對經濟安全的重視遠遠沒有達到與經濟安全的重要性相匹配的程度。合理地分析“十三五”時期的經濟形勢,預判“十三五”時期的經濟安全,深入地剖析“十三五”時期的重大經濟問題,有利于更好地推進和落實“十三五”時期的發(fā)展規(guī)劃。
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不僅與本國經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與全球經濟形勢也密不可分,因此,研究經濟安全應當遵循“從外部著眼,從內部著手”的原則,一方面關注外部沖擊對國內經濟運行帶來的風險,一方面關注本國經濟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從可能的外部沖擊出發(fā)分析一國經濟內部存在的問題,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認識經濟安全的狀況。
對國家經濟安全內涵的科學界定是科學地分析國家經濟安全狀況的前提和基礎。國家經濟安全的內涵不僅指處于不受“干擾和威脅”的狀態(tài),還包含消除“干擾和威脅”的能力,否則外部的一點風吹草動就會使原有的經濟安全處于不平衡的狀態(tài),只有具備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能力才能更加穩(wěn)定的保持安全的狀態(tài)。經濟安全要求通過加強自身機制的建設,使我國經濟具備抵御外來風險沖擊的能力,以保證我國的經濟在面臨外在因素沖擊時能繼續(xù)穩(wěn)定運行、健康發(fā)展。因此,國家經濟安全可以分為國家經濟安全條件和國家經濟安全能力兩部分。經濟安全條件是指影響本國經濟安全的外部因素,經濟安全能力是指自身所擁有的足以抵御外部沖擊對本國經濟安全帶來波動的內部因素,二者共同構成了經濟安全研究的兩個方面。
采用指標體系法來對我國“十三五”時期經濟安全的預測分析?;谏鲜鼋洕踩膬群覀儤嫿?個二級指標:經濟安全條件指標和經濟安全能力指標。我們通過以下三個步驟建立國家經濟安全指標體系:
第一,文獻整理,確定初選指標。通過對經濟安全領域的專家著作和文獻中所涉及的指標進行搜集和整理(考慮到經濟安全的內涵具有較強的時代性,我們只選取了2006年以來的文獻),建立初選指標池。將每個指標的統(tǒng)計次數加總,根據次數的多少從高到低進行打分。
第二,統(tǒng)計調查,篩選關鍵指標。建立了指標池之后,對這些指標的關注度做了統(tǒng)計調查,關注度越高的指標對經濟安全的影響可能越大。關注度分為社會輿論關注度和社會科學界關注度,前者體現了廣泛性和時代性,后者體現了專業(yè)性。對社會輿論關注度的調查采用了百度搜索引擎,將指標逐一代入,得到具體數值,依據數值進行排名打分。對社會科學界的關注度采用了中國知網的學術搜索,具體方法同上。最后,將專家意見、社會科學界關注度及社會普通人士關注度分別賦予了60%、25%、15%的權重,與各部分的得分相乘得到指標的綜合得分。
第三,綜合分析,得到最終指標。根據指標的綜合得分,結合指標體系構建所需要的指標規(guī)模以及指標特性篩選出關鍵指標,最后根據筆者的理解對指標進一步調整,確定最終指標。
在得到最終指標后,結合國家經濟安全領域的文獻,通過問卷調查、專家打分的方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和警限。最終指標分為三級,一級指標包括經濟安全條件和經濟安全能力,其中經濟安全條件下有三個二級指標:財政金融領域、實體產業(yè)領域和戰(zhàn)略資源領域,權重分別為30%、50%和20%,財政金融領域的三級指標為外債負債率(5%-25%)、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重(*-80%),權重分別為18%、12%,實體產業(yè)領域的三級指標為七大關鍵產業(yè)中外資加權占有率(10%-30%)、中國專利在國際專利中的比重(15%-*)、對外貿易依存度(10%-50%)、對外貿易集中度(*-40%),權重分別為5%、10%、20%、15%,戰(zhàn)略資源領域的三級指標為能源對外加權依存度(*-20%)、石油進口集中度(*-40%),權重分別為6%、14%。經濟安全能力下有四個二級指標:財政金融領域、實體產業(yè)領域、戰(zhàn)略資源領域和宏觀穩(wěn)定領域,權重分別為22%、44%、17%和17%,財政金融領域的三級指標為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率(*-4%)、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12%-20%)、國債余額占GDP的比重(15%-45%),權重分別為11%、7%、4%,實體產業(yè)領域的三級指標為研發(fā)投入比(1.5%-*)、國際競爭力指數(103.2-*),權重分別為26%、18%,戰(zhàn)略資源領域的三級指標為國家石油戰(zhàn)略儲備滿足消費的天數(7-60)、人均糧食產量(350-*),權重分別為10%、7%,宏觀穩(wěn)定領域的三級指標為通脹率(2-5)、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純收入之比(*-2.5)、GDP增長率(7%-10%),權重分別為5%、4%和8%。
基于以上指標和權重,根據指標特性選擇預測方法預測十三五期間各指標的定量數值,確定預測值所屬區(qū)間,運用插值法和定性分析法綜合分析得出指標的百分制得分,根據得分和安全類型判斷標準確定指標的安全類型。
第一,預測各指標在十三五期間的定量數值。根據指標的特性及數據的可得性采用不同的途徑。
1.基于文獻統(tǒng)計的專家預測值平均法。對于其中一些指標,國內、國際的經濟預測機構以及一些經濟學家個人對其有中長期趨勢性的預測判斷,本文對文獻進行綜合統(tǒng)計,得到專家們對這些指標在十三五期間的預測數值。某個指標有多個專家預測值時采用平均值。如果是年度預測值則通過平均的方法轉化為五年均值。
2.基于文獻整理和歷史數據相結合的經濟預測法。對于其中一些指標,沒有專家預測的定量數值,則根據歷史數據呈現的規(guī)律特性,選擇恰當的預測方法預測,在此基礎上再根據文獻中對十三五期間經濟形勢的預判定性調整。
第二,運用插值法得出指標的百分制得分。
首先,根據已確定的指標的上下警限,以其警限為臨界點按照等比例額劃分指標的安全區(qū)間;其次,根據預測值確定指標所屬區(qū)間;最后,運用插值法將所得預測值帶入比例公式(對于單警限指標運用比例公式的變式),得到百分制的安全得分。
第三,根據安全得分及安全類型判斷標準,判斷指標的安全狀況。安全類型分為五類:極不安全(0-20分)、不安全(20-40分)、輕度不安全(40-60分)、基本安全(60-80分)、安全(80-100分)。
依照上述方法,計算出“十三五”期間各指標的安全得分,為了便于直觀的比較,同時也列出“十二五”期間各指標的安全得分(有些指標得分根據“十二五”時期公開數據有所變動)。經濟安全條件的八個三級指標依次為:外債負債率、短期外債占外債中的比重、七大關鍵產業(yè)中外資加權市場占有率、中國專利在國際專利中的比重、對外貿易依存度、對外貿易集中度、能源對外加權依存度、石油進口集中度,“十三五”時期安全得分依次為:80.5、68、58、47.6、75、68、77.9、54,綜合得分67.7,安全類型分別為安全、基本安全、輕度不安全、輕度不安全、基本安全、基本安全、基本安全、輕度不安全、基本安全。十二時期各指標安全得分依次為:80.3、67.8、52.8、43.7、75、65.5、78.5、49,綜合得分66,安全類型分別為安全、基本安全、輕度不安全、輕度不安全、基本安全、基本安全、基本安全、輕度不安全、基本安全。
經濟安全條件部分的各指標都具有短期內變化平穩(wěn)的特點,對指標的預測都是采用移動平均法,以5年為定長,根據2010年到2014年的數據預測“十三五”時期的年度數據并取五年平均值作為預測值,再根據前文方法得出每一指標的安全得分。
從經濟安全條件而言,隨著全球形勢的好轉,“十三五”期間經濟安全條件的得分有所改善。進一步分析,“十三五”時期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方式會有顯著的轉變,由傳統(tǒng)的出口導向、投資驅動的發(fā)展方式向內需主導、消費驅動的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將成為經濟發(fā)展的引擎,極大地釋放內需的潛力,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的實施和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建設有助于提高我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都降低了我國經濟對外部經濟的依賴程度,顯著改善了我國實體產業(yè)領域的安全狀況。
同理,計算出“十三五”期間經濟安全能力指標的安全得分,十個三級指標分別為: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率、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國債余額占GDP的比重、研發(fā)投入比、國際競爭力指數、國家石油戰(zhàn)略儲備滿足消費的天數、人均糧食產量、通脹率、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GDP增長率,“十三五”時期各指標得分依次為87、67.6、59.4、57、60、93、86、85、82.7、100,綜合得分為73.2分,安全類型分別為安全、基本安全、輕度不安全、輕度不安全、基本安全、安全、安全、安全、安全、安全、基本安全,“十二五”時期各指標得分依次為88.4、68.2、59.7、52、60.3、92、93、89、80、100,綜合得分72.6,安全類型分別為安全、基本安全、輕度不安全、輕度不安全、基本安全、安全、安全、安全、安全、安全、基本安全。
財政金融領域和實體產業(yè)領域的各指標具有短期內變化平穩(wěn)的特點,對這些指標的預測采用移動平均法,以5年為定長,根據2010年到2014年的數據預測“十三五”時期的年度數據并取五年平均值作為預測值,再根據前文方法得出每一指標的安全得分。戰(zhàn)略資源領域的兩個指標采用的是分子分母分開預測方法,分子分母的預測使用平均增長率的方法。宏觀穩(wěn)定領域的各指標采用專家預測數據平均法,即查閱文獻搜集不同機構和不同專家對各指標在“十三五”時期的預測,然后將所有預測值的平均值作為“十三五”時期預測值。
從經濟安全能力角度而言,“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安全能力的安全得分較之“十二五”時期有小幅上升。
第一,財政金融領域的指標在“十三五”時期安全得分均處于較高的安全水平。未來五年,金融改革的步伐會加快,相關領域會逐步減少行政干預,但是合理必要的金融管制不會放松,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到未來互聯(lián)網金融的崛起會對傳統(tǒng)的商業(yè)銀行形成新的挑戰(zhàn),市場環(huán)境會更加錯綜復雜,如何應對將考驗商業(yè)銀行的經營能力。
第二,實體產業(yè)領域的指標在“十三五”時期表現令人擔憂。研發(fā)投入比指標沒有得到改善,國家競爭力指數有所下降。這既與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特定階段、我國企業(yè)發(fā)展的路徑依賴有關,也與我國崛起的大國地位所引發(fā)的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有關。
第三,戰(zhàn)略資源領域的指標在“十三五”時期安全得分都較高。這是由于長期以來國家對此領域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前期的能源資源戰(zhàn)略和糧食安全戰(zhàn)略實施效果在十三五時期得以凸顯。
第四,宏觀穩(wěn)定領域的指標在“十三五”時期安全得分較高?!笆濉睍r期我國經濟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經濟增長速度會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通脹率將會在低位運行。
經濟安全條件和經濟安全能力共同決定著我國經濟的總體安全度,二者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低水平的經濟安全條件能夠迫使經濟安全能力的提升,低水平的經濟安全能力會弱化經濟安全條件的水平。
第一,低水平的經濟安全條件促使經濟安全能力的提升。經濟安全條件牽涉到國內國際兩個方面的因素,強調的是外部沖擊,我們可以針對國內因素采取措施使其改善,而對于國際因素往往是我們所不能左右的。比如中國專利在國際專利中的比重指標,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如制定優(yōu)惠政策、加大研發(fā)投入、鼓勵自主創(chuàng)新、制定人才戰(zhàn)略等等提升中國專利的增長幅度,但是國際專利的增長幅度我們是沒有辦法影響的。經濟安全條件指標對外部環(huán)境的依賴性決定了當其處于低水平時我們只有謀求較高水平的經濟安全能力來保障我國經濟的總體安全度。
第二,低水平的經濟安全能力會弱化經濟安全條件的水平。經濟安全能力側重于內部特征,是一國經濟自身的素質,其成長提升是一個緩慢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國經濟健康成長的基礎和保障。如果經濟安全能力處于很低的水平,那么較小的外部沖擊也會使經濟產生較大的風險。
從對國家經濟安全內涵的界定可知國家經濟安全包括外部沖擊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和一國經濟本身抵御外來風險的能力,即經濟安全條件和經濟安全能力。兩者相互關聯(lián)、相互作用,一國經濟的總體安全度既要包含這兩部分又要能體現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故我們借鑒顧海兵、孫挺(2012)采用的函數:
我們將各指標的得分乘以其各自的權重,得到“十三五”期間經濟安全條件的安全得分為67.7,經濟安全能力的安全得分為73.2。將經濟安全條件得分和經濟安全能力得分代入上述公式得國家總體經濟安全得分為70.4,處于基本安全區(qū)間。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們發(fā)現“十三五”時期大部分指標都有所改善,經濟安全條件得分上升,經濟安全能力也有微升。但經濟安全能力部分,特別是實體產業(yè)領域的兩個指標依舊很低:研發(fā)投入指標處于輕度不安全區(qū)間,國家競爭力指數指標剛剛達到基本安全的臨界點。由此,我們對這兩個指標做防范性分析。
關于研發(fā)投入比。本文中研發(fā)投入比是指中國500強企業(yè)的研發(fā)投入占其銷售收入的比重。研發(fā)投入比難以提升的原因大體有:(1)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的外部環(huán)境不完善,我國關于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維權成本高,鼓勵自主創(chuàng)新的社會氛圍沒有形成等導致企業(yè)不愿意進行研發(fā)投入、自主創(chuàng)新;(2)國企業(yè)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高,跟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相比,我國企業(yè)大部分還是技術追趕型,并非技術領先型,利潤導向的企業(yè)必然會選擇模仿創(chuàng)新而非自主創(chuàng)新;(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yè)研發(fā)投入不足。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高技術產業(yè)在國際分工中多處于價值鏈低端,研發(fā)需求不足。
關于國際競爭力指數。本文中的國際競爭力指數是衡量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力的指標,包含了五個部分:國際市場占有率、顯示性指數、貿易競爭指數、出口增長率優(yōu)勢和出口比重。這些指標都與對外貿易有關。“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處于提質增效轉型期,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行業(yè)優(yōu)勢如低廉的勞動力、政策優(yōu)惠等都將消失,這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階段性選擇,一些制造業(yè)行業(yè)必然受到影響;同時,“十三五”時期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會繼續(xù)抬頭,一些發(fā)達經濟體依舊會對中國有目的的實施打壓,中國的出口所面臨的挑戰(zhàn)還將繼續(xù)。
(顧海兵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校務委員,張帥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摘自《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