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越 章 薇(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7)
?
針藥結(jié)合治療寒濕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
曹越章薇△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7)
目的 探討針藥結(jié)合寒濕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7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5例。針藥組予針刺和腎著湯加減方治療,中藥組予腎著湯加減方治療。兩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觀察治療前后的VAS評分、ODI評分及臨床療效。結(jié)果 針藥組的總有效率91.43%,高于對照組的74.29%(P<0.05);治療后兩組VAS評分、ODI評分較本組治療前均下降(P<0.05),且針藥組的改善優(yōu)于中藥組(P<0.05)。結(jié)論 針藥結(jié)合治療寒濕證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確切,并能減輕患者疼痛和改善功能。
腰椎間盤突出癥寒濕證針刺腎著湯VAS評分ODI評分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臨床上出現(xiàn)腰腿痛的常見病因,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中醫(yī)治療本病療效確切,方法多樣,如中藥內(nèi)服、針灸、推拿、刺絡拔罐等,但對針藥結(jié)合治療本病及辨證分型論治的報道較少。筆者采用針藥結(jié)合治療寒濕證腰椎間盤突出癥35例,并與中藥內(nèi)服相比較,旨在探討該法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VAS評分及ODI評分的影響,也為針藥結(jié)合治療本病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選擇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科門診患者7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5例。針藥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齡20~63歲,平均(47.18±10.62)歲;病程3 d至4年,平均(1.67±0.82)年;急性加重3~10 d,平均(5.94± 1.47)d。中藥組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齡21~65歲,平均(46.53±11.34)歲;病程2 d至4年,平均(1.72± 0.69)年,急性加重2~10 d,平均(6.71±1.63)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病例選擇1)診斷標準: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證候(寒濕證)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制定。2)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2)年齡20~65歲,性別不限;(3)急性發(fā)作時間≤10d,且腰腿痛未影響患者行走等日?;顒?;(4)治療期間未使用其他消炎鎮(zhèn)痛藥;(5)知情同意,且能堅持治療的患者。3)排除標準:(1)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2)馬尾神經(jīng)受壓明顯,需要手術(shù)治療的患者;(3)急性發(fā)作時間>10 d,且腰腿痛影響患者行走等日?;顒?;(4)有嚴重的系統(tǒng)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5)合并其他骨關節(jié)疾病,如脊髓腫瘤、腰椎滑脫、腰椎結(jié)核、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6)哺乳期和妊娠期婦女;(7)懼針者或?qū)χ委煼桨钢兴幬锊荒褪苷?;?)不愿配合或不能堅持治療的患者。
1.3治療方法針藥組予針刺和腎著湯加減方治療。1)針刺治療。取穴太白、脾俞、三陰交、阿是穴,均取患側(cè)。配穴:大腿后側(cè)痛加承扶、委中、承山,大腿外側(cè)痛加環(huán)跳、風市、陽陵泉,均取患側(cè)。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以0.30 mm×(40~65 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針刺,阿是穴灸刺,即在腰部疼痛處以中間帶兩頭排刺三針,然后加灸,其余穴位深度依患者肥瘦及病情而定,得氣后行捻轉(zhuǎn)平補平瀉法1 min,留針30 min,每10 min行針1次,每日1次。2)腎著湯加減方。藥物組成:干姜10 g,炙甘草6 g,茯苓15 g,炒白術(shù)10 g,肉桂6 g,澤瀉10 g,杜仲10 g,獨活10 g,當歸10 g,牛膝6 g。水煎取200 mL,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中藥組予腎著湯加減方治療,方法同針藥組。兩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治療期間臥硬板床、避風寒、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1.4觀察指標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7]評定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DI)[7]評價腰椎間盤突出癥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予治療前及療程結(jié)束后各評定1次。
1.5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制定。臨床痊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恢復正常工作。顯效:腰腿疼痛部分消失,無明顯壓痛點,直腿抬高試驗陰性,基本恢復正常工作。有效:有輕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試驗可疑陽性,部分恢復工作。無效:腰腿疼痛無好轉(zhuǎn),直腿抬高試驗陽性,不能勝任工作。
1.6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兩組均無脫落病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43%,高于對照組的74.29%(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ODI評分比較見表2。治療后兩組的VAS評分、ODI評分較本組治療前均下降 (P<0.05),比較針藥組改善優(yōu)于中藥組 (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及ODI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及ODI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中藥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VAS評分 ODI評分針藥組 治療前 6.73±1.15 18.79±5.24 (n=35) 治療后 2.26±1.27*△ 11.15±5.68*△中藥組 治療前 6.66±1.24 18.41±5.37 (n=35) 治療后 3.24±1.36* 12.98±5.44*
根據(j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可將其歸屬于中醫(yī)學“痹證”“腰痛”等范疇。寒濕證腰痛主要是感受風寒,或坐臥濕地,風寒水濕之邪浸漬經(jīng)絡,經(jīng)絡之氣痹阻不通所致。故本病的治療應以散寒除濕、通絡止痛為原則。針刺處方中脾俞、太白有健脾化濕之功,為俞原配穴法;三陰交為肝、脾、腎之交會穴,既能健脾除濕,又能補益肝腎,對寒濕入腎所致腰痛尤為適宜,三穴合用,脾腎健運,寒濕得除,以杜寒濕內(nèi)生之源。阿是穴灸刺,具有溫散寒濕、通絡止痛之用,正如《素問·玉機真藏論》所云“今風寒客于人……盛痹不仁腫病,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研究指出,艾灸通過熱輻射-遠紅外輻射和光輻射-近紅外輻射將熱量在人體淺表部分傳導和擴散,并滲透到深層組織[8];承扶、委中、承山及環(huán)跳、風市、陽陵泉均為循經(jīng)取穴,具有疏通經(jīng)絡、運行氣血之能。諸穴合用,具有散寒除濕、溫經(jīng)通絡、蠲痹止痛之功。以往臨床研究[2-6]指出,腎著湯及其加減方對寒濕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中藥處方中干姜、肉桂辛熱散寒除濕,白術(shù)苦溫健脾燥濕,甘草甘平和中補脾,茯苓、澤瀉甘淡健脾滲濕,以上6藥合用,溫脾陽而化水濕,為培土制水之法;輔以杜仲之甘溫,入腎而補腎助陽,與上述諸藥配伍,脾腎同治,相輔相成;獨活祛風勝濕、通痹止痛,尤以下肢痹痛為宜,當歸補血養(yǎng)筋、活血通絡,牛膝引諸藥下行而舒筋活絡。諸藥合用,共奏健脾補腎、散寒除濕、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之功。張倩等指出,若能辯證準確,腎著湯加味治療寒濕腰痛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針藥結(jié)合,外可疏通經(jīng)絡,內(nèi)可調(diào)理臟腑,使脾腎健、寒濕去、經(jīng)絡通而諸癥得除[9]。本次研究結(jié)果表明,針藥結(jié)合治療寒濕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總有效率為91.43%,高于中藥組的74.29%(P<0.05),提示針藥結(jié)合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純中藥內(nèi)服,這與杜欣的報道類似;同時,針藥組對VAS評分及ODI評分的改善優(yōu)于中藥組(P<0.05),提示針藥結(jié)合能減輕患者疼痛和改善功能,效果優(yōu)于單純中藥內(nèi)服。針刺及艾灸通過刺激穴位,能夠解除肌肉痙攣,中藥內(nèi)服則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神經(jīng)根壓迫,二者相互為用,效果相得益彰[10]。
本次研究未能觀察遠期療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加大樣本含量,并進行隨訪,進一步觀察針藥結(jié)合治療寒濕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3輯[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1997:145-146.
[2]陳麗麗,武精華.摩腰丹外敷配合腎著湯治療寒濕腰痛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4,1(9):793,796.
[3]黃曉銳,黃燕玲,陳鵬典.腎著湯配合中藥穴位熱敷治療寒濕腰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2):84-85.
[4]孫小波,謝贛平,邱崇慧,等.熱敏灸配合腎著湯加減治療寒濕型腰痛[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29(6):840-841.
[5]梁鴻富.腎著湯加減配合推拿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9(19):136.
[6]高俊,盛永華,呂正祥,等.張曦主任中醫(yī)師運用腎著湯治療寒濕證腰椎間盤突出癥60例療效總結(jié)[J].國醫(yī)論壇,2008,23(1):7-8.
[7]吳大江,徐錫明,魏顯招,等.簡體中文版功能評分指數(shù)在下腰痛患者中的應用及信度效度測量[J].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2014,6(1):13-20.
[8]王玲玲.艾灸的特點及溫通效應[J].中國針灸,2011,31 (10):865-868.
[9]張倩,王耀光.腎著湯加味治療寒濕腰痛36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11):1621.
[10]杜欣.腎著湯聯(lián)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J].河南中醫(yī),2014,34(11):2151-2152.
R681.5+3
B
1004-745X(2016)05-0928-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5.057
(電子郵箱:507395550@qq.com)
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