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山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手段已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F代多媒體技術以迷人的風采走進了校門,進入了課堂。初中地理教學運用多媒體、網絡化、信息化教學,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增加學生的信息量,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立體化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在地理教學中,可以把地理課堂內容向課外延伸,增加地理課在時間上的伸展性,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系統變得豐富多彩。
關鍵詞:初中地理;多媒體;有效運用;實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1-0099
有效采用多媒體教學,它能根據教學的需要,教師可掌握課堂節(jié)奏,便于學生仔細地觀察,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教師充分啟發(fā)、引導。筆者認為多采用現代電教媒體教學,在課堂上進行高密度、大容量、多快樂、少枯燥的知識傳授不愧為一種有效方法。
一、巧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會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多方展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能夠吸引學生,激發(fā)其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把學生注意力提到課堂上,進而促使其深入思考,讓學生在輕松而又愉快的氛圍中求解,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
二、巧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探究意識
動態(tài)的事物比靜態(tài)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中,學生面向靜態(tài)呆板的課本和板書,難免感到枯燥無味。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恰恰可以克服這一缺陷。借助于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動態(tài)的課本內容,配合上生動的解說,這樣直觀的畫面與板書平面圖相結合,直接簡單明了,使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起來,增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可感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边@種論述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匈牙利著名的數學家玻利亞認為“學習過程是從行為和感知開始的,進而發(fā)展到詞語和概念,以養(yǎng)成合理的思維習慣而告結束”。兩位教育家都強調了創(chuàng)設情境的重要性,而運用信息技術平臺提供的圖、文、聲、像等豐富的媒體表現功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把知識的學習融入新穎別致的娛樂形式中,發(fā)揮寓教于樂的學習優(yōu)勢,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把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表現有機地統一于教學過程之中。利用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模擬,使靜態(tài)圖成為動態(tài)圖,在加上Flash動畫,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討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也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學生能動作用,使教與學成為有機的整體。地理學科是文理兼?zhèn)涞膶W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會通過大量的圖片對比、表格對比、數據呈現等方式來表現各種地理事物之間的差異。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果需要做對比,往往在黑板上花較長的時間畫表格、畫簡圖,或者利用地理掛圖,這種方式是能夠解決一些對比知識的問題,但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從而導致課堂效率的下降。計算機可以很輕松地完成若干種信息的疊加。當遇到一些很抽象的概念時,僅憑教師的一只粉筆、一張嘴,很難幫助學生建立形象認識,就會導致學生在腦中長期形成一種模糊,甚至是琢磨不透、錯誤的概念,比如在《地球的運動》這一節(jié)里,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及時地利用Flash動畫模擬展示地球自轉、公轉場景,公轉的方向、地球在公轉過程的姿態(tài)、四季的更替等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不僅達成了知識目標,也為學生建立空間概念以及三位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鍛煉機會。地理教學板書、板圖、板畫內容豐富,復雜多樣,在有限的黑板上難以充分展示出來,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用活地圖及圖文資料。教材如果以將聲音、立體圖像及文字進行多媒體化,不僅能實現教學的交互性,而且能解決教師在一般課堂上完成內容豐富的板圖、板畫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的問題。
三、化難為易,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
地理對象的復雜性、廣闊性、抽象性、間接性,使人們不可能全部親身經歷或直接觀察。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能模擬逼真,化抽象為形象,它不僅能展示集文字、圖像、圖片、聲音于一體,將學生帶進生動形象、色彩斑斕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多感官接受刺激,發(fā)展思維,同時還能拓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加深對地理事物的理解。也對教學起著一定的影響?,F在我們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就可以以動態(tài)形象全方位地表示出來。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地理課中擺脫考什么教什么的情況,才能使各種教學資源和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更好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提高課程的開發(fā)技能。新課改要求新課堂應改變單純實現“知識目標”為全面實現“三位教學”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叭吮局髁x”教育理論也告訴我們學生只有被充分當做人,被充分關注認知、成長規(guī)律的時候,教育才會真正起到作用。在課堂上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傳統的課堂往往會忽略這點,而且也只能憑借單調、枯燥乏味的說教來實現,這種方式顯然已經滿足不了時代的要求,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加強情感的渲染力度,通過網絡、聲、形、圖等多種媒體,綜合形象地展示,這樣很容易感染學生,幫助學生進入相關的角色。在自然地理現象、旅游地理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通過實景模擬、播放背景音樂并配圖、播放詩句朗誦等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快速自我角色定位。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中,教師既可以是導演,也可以是演員,學生亦是如此,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的單純模式,使得課堂多樣化、生動化。
概而言之,利用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積極、科學、合理使用,發(fā)揮它的最大價值,并在教學中注意克服上述這些問題,讓它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文霞. 運用多媒體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效[J].數理化學習,2014(11).
[2] 許 強. 優(yōu)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