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種菇吃也要防污染
由于有機食品價格高,不少消費者繼陽臺、屋頂種菜潮流之后,逐漸流行在家種蘑菇。有的人毫無園藝經(jīng)驗,又想小試牛刀一嘗種菇滋味,可在網(wǎng)上購買無需施肥、不用翻土播種的“菌包”,在家自己培植。這種方式雖比不上有機培植的過程來得嚴格,但成本低、易操作,且“無非法添加”及農(nóng)殘,讓人心安。
菌包里有蘑菇孢子、菌絲以及已經(jīng)調(diào)好的培養(yǎng)基質(zhì)。通常消費者拿到菌包時,里面已經(jīng)長了白色的菌絲,那是蘑菇吸收營養(yǎng)的器官。菌包本身含有水分,如果菌絲沒有長滿,不能撕開封口往里面噴水;要是濕度不夠,可往周圍空氣噴點水,讓濕度保持在70%左右,塑料袋可幫助土壤保持濕潤。待菌絲長滿后,再過3天左右就可以每天在封口處噴少量水,讓水慢慢浸潤。等到出菇時,打開菌包,使頂部裸露,增加噴水次數(shù),每天4次左右;菌菇開傘時,一日可噴水5~6次。最適合蘑菇生長的溫度是10至20攝氏度,地下室或者陽臺的陰暗角落是理想地點。有的人會把菌包放在浴室內(nèi)或櫥柜內(nèi)。
平菇、口蘑和香菇最容易培植,培植方法相似,但是所需養(yǎng)分不同,培養(yǎng)基有所差別。平菇最適合生長在麥稈中;香菇在木材鋸末里長得最好;口蘑喜歡混合的堆肥。
一些銷售商也賣孢子,它更類似于植物的種子(而不是幼苗)。從孢子開始種蘑菇還需要經(jīng)歷菌絲的生長、接種等過程,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好把控,它更適合熟練的蘑菇種植者。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菌包的產(chǎn)品包裝上沒有標示成分,亦未見有可供食用等字樣,菌包在寄到消費者手上前可能已經(jīng)受污染,存在一定的風險。此外,在家中浴室種菇的話,墻磚上可能藏有霉菌、大腸桿菌或金黃葡萄球菌等,容易使蘑菇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