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摘 要:隨著國際化趨勢越發(fā)明顯,語言的信息傳遞更加重要,把一種語言用另一種語言準確而完整地表達出來有多種途徑。因中西文化認知差異,受語境要素和翻譯策略取舍的影響,以及翻譯過程中增減的把握程度不同,目前英漢翻譯還存在很多問題。以隱喻研究為主導,把修辭學到認知語言學轉化為隱喻的翻譯研究作為啟示,在概念隱喻的視角下對英漢翻譯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法隱喻;英漢翻譯;文化差異體驗增減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7-0115-03
一、隱喻視角下英漢翻譯的發(fā)展
長期以來,如何實現(xiàn)隱喻的轉換是文字翻譯研究領域一直探討的重要課題。比如1918年最早關注隱喻翻譯的西方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紐馬克·彼得,他對隱喻翻譯策略的理解基于語言形式和語言語義的對等,基于修辭觀探討隱喻翻譯問題,隱喻翻譯結果的評判標準往往以修辭的功能來確定,常常是從形式和語義兩個方面進行考察。在我國,隱喻的翻譯很早就出現(xiàn)了,從最早的四書五經(jīng)和古詩詞以及佛經(jīng)等,只是隱喻的翻譯一直被歸納為比喻,很少將隱喻作為一種獨立的翻譯方式對其方法和策略進行內在原因分析,因漢語言文字的特殊性,對其翻譯結果更是無從考究。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隱喻認知觀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在大量的文學作品中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隱喻的存在,這讓我們對隱喻的組成有了充分的認識,關于隱喻翻譯中本體和喻體之間深層的翻譯策略取舍、上下文內在依據(jù)、語境要素以及之間的關聯(lián)、評價標準等有了新的認知。至此,從認知觀出發(fā),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隱喻在文學作品中本體和喻體之間形似的功效。隱喻的表達方式更能表達作家個體感受和對事物的體驗,用隱喻更能表達文學作品的優(yōu)美性。隱喻在表達上更加生動鮮活,準確豐富,思想深刻。作品中隱喻產(chǎn)生的根源和存在的目的正是評價作品靈魂的外在表現(xiàn),而對一個作品翻譯的判斷往往取決于隱喻翻譯的優(yōu)劣。因此,各國以各民族認知文化為基礎,隱喻翻譯受到社會形態(tài)、民族文化、傳統(tǒng)觀念等多方面潛在因素的影響,隱喻的翻譯成為當前翻譯中最受關注的影響因素[1]。
二、語法隱喻概述
語法隱喻在我國常常習慣于稱之為比喻,這一名詞最早出現(xiàn)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派創(chuàng)始人韓禮德的書中,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超越了傳統(tǒng)的文本和詞匯隱喻研究。他說:“語法隱喻不是單純地用一個詞去代替另一個詞,而是用一種語法類別和語法結構去代替另一種語法類別和語法結構的語言表達形式?!彼J為,對人類經(jīng)驗意義上的描述在語法層面上有兩種方式,這兩種語法結構分別展現(xiàn)了同一概念含義的不同表述方式,即一致式和隱喻式。在一致式關系里,動詞用本身原有的特性表達表示動作過程,名詞用來表示具體參與者,形容詞用來表示具體特征,這些都是我們表達最常用的方式,會跟著我們的直覺脫口而出。而在實際語言的應用中,原有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常常名詞動用,形容詞也可能被轉化為名詞等情況時常存在,當這些詞轉換為詞組之后表達一些概念,將與我們的預期不符,而把這種語法表達的形式稱之為隱喻。在日常用語中,人們常常用一致式的表達顯得更加直觀,而在書面或者正式作品中,通過喻體來表達本體,使得語言表達更加生動優(yōu)美。這也就是與一致性相對應被經(jīng)過轉義的語言方式,即隱喻式。
三、隱喻英漢翻譯的問題探討
1隱喻翻譯是翻譯者對作者體驗認知理解之后總結的結果
各民族之間文化的千差萬別和源遠流長以及語言的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使得翻譯活動由來已久,隨著信息傳遞的更加發(fā)達,各民族之間文化的溝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隱喻翻譯的基礎。英國學者將我國唐詩宋詞成功地翻譯為大量的優(yōu)秀的具有外國特色的文學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證。但我們仍然無法從根本上了解到隱喻的翻譯方法和隱喻翻譯時思考的基礎。隨著翻譯認知語言學的推進,相關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認知語言學對翻譯研究的影響越來越大,認知語言學把語言表達看成認知能力最主要的因素,認為語言被認為是各種社會形態(tài)、客觀事實等綜合的產(chǎn)物?;谶@種分析,結合上述語法隱喻的概述,可以認為,隱喻翻譯過程中受到各民族特性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以及翻譯者認知能力的影響,這樣不難看出,翻譯者的認知能力在隱喻翻譯中的重要性,也反映出隱喻翻譯中作者的精神感悟是翻譯的主要基礎,體驗作者的精神感悟就是隱喻翻譯的重點。
長期以來,翻譯研究者更多地將隱喻作為具體的語言表達來處理,認為是語言的差異導致了隱喻翻譯的失敗,但究其原因,是翻譯者的情感體驗和認知能力阻礙了隱喻翻譯達到想要的效果。語言的本身就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感悟,人以體驗的方式認識世界,認知離不開身體的經(jīng)驗和感悟,感悟作為一種內在表現(xiàn),語言作為一種外在工具對這個世界進行認知,而人類的經(jīng)驗結構根據(jù)人的習性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差異也造成了語言的差異,可見隱喻的翻譯很大程度上是各文化之間感悟的相似程度。而各民族地理位置、生活習慣、文化素養(yǎng)的各不相同使得隱喻的概念既有對應的,也有不同的。比如漢語和英語中的上下,在時間狀態(tài)上是對應的,在范圍上又有不同;再如顏色,可能含義中就是一種色彩,可是在英文中還對應更廣,很顯然這是各民族之間的感悟不同。
隱喻翻譯的過程是翻譯者從作者自身的立場體驗的過程,從學習、領會、總結到重新創(chuàng)造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翻譯者首先是理解的過程,將原文的語言勾勒出圖像在大腦中轉換為概念,再將概念轉換成自己的語言,這是一個復雜的思維活動,包括了對作者原文的理解、轉換和自己語言的總結。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對一件事情的感悟或者體驗的相似性是隱喻可以被翻譯最根本的基礎。
隱喻不是直接地表述作者的字面意思,而是結合作者所處的情景對生活的感悟。而隱喻翻譯就是將介于三方的思想進行連接,作者本來的感悟和翻譯者對作者感悟的體驗最后通過總結表達相同的隱喻[2]。
2隱喻翻譯是翻譯者對作者語境理解之后總結的結果
我國相關學者指出,在隱喻翻譯的過程中,直接翻譯還是進行意譯,理解翻譯還是通順翻譯,忠實翻譯還是創(chuàng)作式的翻譯,都是隱喻翻譯的難點也是爭議點,隱喻翻譯的策略是把這些矛盾統(tǒng)一起來,而促進語境的翻譯是對原文理解和翻譯者表達的一個途徑,也是隱喻翻譯的一個途徑。在隱喻翻譯過程中,各民族文化因素中語境的制約作用是最為顯著的,對相關文學作品進行隱喻翻譯,隱喻不是獨立的存在,不能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讀者對作品的反應分開來理解,也是一個整體綜合考察的過程,包括了文化習俗、文學素養(yǎng)、美學認知、心理學顯現(xiàn)的一個過程。因此,對于隱喻的翻譯,需要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和文學語境進行考察。
任何作品中的隱喻和作品本身都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系,離開了作者和其所要表達的作品,即便是寓意深刻的隱喻都是空中樓閣,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目的,而理解一篇作品中的隱喻需要提取各個因素,有時候可能是作品中某一個場景,有時候是作品本身的名字或者人物名字等等,我國古典巨著《紅樓夢》就是最好的例證。隱喻中本體與喻體之間的依存關系為文學語境的說法提供了最好的依據(jù),隱喻的發(fā)生和理解都歸屬于作品本身。文學作品中的隱喻不但受到文化語境的影響,還受到文學語境的影響,作品中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所要表達的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學的傳統(tǒng)等構成了文學作品中隱喻所要表達的內涵。
同文學語境類似,文化語境也影響著隱喻的翻譯。文化因素影響著隱喻的理解,也影響著隱喻的翻譯,文化語境在意義上影響著隱喻的表達。因此,文化語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隱喻的翻譯。由于中英文化的差異、文學傳統(tǒng)的差異,在進行隱喻翻譯時很難被直接地相互替換,各種語境制約往往使隱喻的翻譯很難達到原文語境的要求,語境翻譯法可以擺脫語言形式的限制,而結合上下文,結合作品本身的文化語境和文學語境達到隱喻翻譯的效果。
3隱喻翻譯是翻譯者對作者語義意義增減之后的結果
在英漢翻譯過程中,原作品中的信息被翻譯者遺漏、忽略或者減少都會造成作品中必要信息的缺失,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欠額翻譯。與之相對的是西方學說中的等值論,就是在表達上和原文思想上完全一致,包括作用和修辭都有一定的一致性,而隱喻翻譯對這一結論做出了挑戰(zhàn)。與英文相比,漢語更加注重意境,對于形式的表達都是以意境為基礎的,英漢翻譯中用等值作為隱喻翻譯的標準,無異于緣木求魚。
此外,隱喻表達的特殊性和文化的限定性確定了隱喻表達方式的發(fā)散性和不確定性,像中國散文中的形散而神不散一樣,在翻譯理解和表達的過程中,想要達到等值基本上是一種奢望,而達到隱喻翻譯的目的,就是通過對原文語義進行增減,透過語言表層,實現(xiàn)隱喻的移植。移植隱喻受到文化差異阻礙,在文化和語言兩個方面構成影響,具體如本身語義、翻譯者的認知、語境、文化等方面。翻譯者對語義意義的判斷受到主觀影響,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翻譯者對作品的理解與作品本身語義有一定的差距,翻譯者與作者心理的差異,知識閱歷和經(jīng)驗的不同,都會導致欠額翻譯。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既然無法做到等值翻譯,也常常存在欠額翻譯,那么在隱喻的翻譯過程中,做到對語義意義的增減而無限接近原文就可以達到隱喻翻譯的效果。
四、隱喻視角下英漢翻譯的策略探討
隱喻翻譯的標準是一種模糊量化,很難從語言意向、含義、交際功能等方面進行精確判斷,而隱喻翻譯過程中,表達形式和反映內容、原文意向和思想含義沒有辦法確定具體標準。因此,我們把影響隱喻翻譯的因素看成一個多因素構成的系統(tǒng)因素,盡可能地與作者達成認知的一致性、結合上下文達到文化語境和文學語境的全面理解,減少欠缺翻譯的數(shù)量,可以讓隱喻翻譯在英漢翻譯中達到想要的效果,具體結果如下:
1隱喻中的顯性翻譯
隱喻是用一種事物通過間接描述而表達另一種事物的修辭手法,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就是用一種我們熟悉的事物表達另外一種我們陌生的,或者不熟悉的難以表達是事物,是我們用簡單的方式認知這個世界的一個途徑。將一種作為本體,一種作為喻體,兩者之間的本質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表現(xiàn)手法。隱喻翻譯的難點,就是英漢中本體和喻體在相似點上并不完全一致,這是由于本體和喻體在相似點上具有任意性和主觀性,同一語言體系中處于同一環(huán)境下,對喻體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喻體發(fā)生曲解的可能性會比較小,但是當喻體進入另外一個語言環(huán)境的時候,主體與喻體的相似性可能就不是那么明顯,甚至會理解為新的相似性,這給隱喻翻譯帶來了難度。因此,一是在隱喻翻譯中理解原文和保留原文中主體和喻體的相似點,也就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往往是隱喻翻譯的一種辦法,盡可能地保持原來的喻體不變且能說明主體的語義;二是更換喻體但是不脫離本體的現(xiàn)實相似性;三是把相似性釋放出來,不再使用隱喻而直接表達主題思想[3]。也就是說,既可以顯性翻譯也可以隱性翻譯。顯性翻譯就是將原文中隱藏的部分直接翻譯出來,帶有明顯的翻譯痕跡,優(yōu)點是文化因素、語境等能夠直接地表達和顯現(xiàn),而缺點是語言生動性的功能無法保留。而隱性翻譯可以理解為將原文中顯性的隱藏起來,通過一種文字過濾,盡量保持原語和意義在功能上的對等,并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使得原文更加生動鮮活,缺點是可能會造成欠額翻譯或者翻譯不充分。
隱喻翻譯過程中,翻譯者根據(jù)自己的認知、結合語境和語義,要考慮是否該再次體現(xiàn)主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以及要留取多少,增減如何。如果保留了原來喻體和主體的相似性而不影響原文隱喻表達,那自然運用顯性翻譯,這種情況下,隱喻表達的思想情感可以直接用顯性的普通話直接表達,優(yōu)點是更加生動、新奇和具有美感,修辭手法展現(xiàn)了文體風格,顯性翻譯可以很好地保留這些特點,只要原文隱喻中不涉及特別生僻的領域、專業(yè)的知識和獨有的文化傳統(tǒng)因素,顯性翻譯應為首選方法。
2隱喻中隱性的翻譯
隱喻的隱性翻譯是將原文中隱喻的喻體隱藏起來,或者不使用原文中的喻體,一種是用我們所熟知的喻體來代替原文中的喻體,根據(jù)相似點建立新的喻體和原文主體之間的相似性;另外一種是根據(jù)情況用翻譯者自己的話語進行解釋或者根據(jù)情況直接省略不翻譯。盡管顯性翻譯是隱喻翻譯的首選,但如果翻譯者無法用自己的認知解讀隱喻中的知識,從上下文所提供的線索中,無論怎么增減都無法達到正確理解的線索,就不得不采用隱性翻譯,利用隱性翻譯中解釋性的翻譯也是隱喻翻譯的一種策略,另外隱喻翻譯可以實現(xiàn)隱喻在功能上的對等,英漢翻譯的過程中,因為語言文化模式的不同,顯性翻譯無法表達語言功能上的對等,因此選擇隱性翻譯也是隱喻翻譯的一種選擇。
顯性翻譯和隱性翻譯各自都有優(yōu)缺點,因此筆者認為,在進行隱喻翻譯時,應將顯性翻譯和隱性翻譯結合使用,盡可能用顯性翻譯保留喻體,但是如果很難判斷主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可以采用半顯半隱的方式翻譯,在顯性翻譯展現(xiàn)原文文體風格的同時,混合使用隱性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以達到隱喻翻譯的最佳效果。
五、結束語
通過梳理隱喻翻譯的發(fā)展,結合國內外研究著作結論不難發(fā)現(xiàn),隱喻翻譯已經(jīng)是英漢翻譯中最主要的部分。經(jīng)過對隱喻翻譯深層次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隱喻翻譯中,文化認知的根源差異理解比隱喻翻譯表層語言更加重要,表達也不單單是為了達到對等或者不欠額,而是從原文中結合上下文語境,存在的動機、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等進行恰當?shù)霓D化,這就可以看出影響隱喻翻譯的是一個綜合的集合因素,是一些不可量化的模糊因素。因此,文化認知體驗理解差異、原文語境理解程度和語義的增減差額都直接影響著隱喻的翻譯,同時筆者對顯性翻譯和隱性翻譯策略做了詳述,根據(jù)其優(yōu)劣特點,結合翻譯者對原文的認知體驗、語境把握和增減程度從而在隱喻視角下英漢翻譯需結合顯性和隱性共有的翻譯優(yōu)勢,達成隱喻翻譯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國文.語法隱喻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翻譯,2009,(1).
[2]程曉堂,梁淑雯.及物性理論對英漢翻譯中轉譯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12).
[3]黃國文.翻譯研究的功能語言學途徑[J].中國翻譯,2004,(5).
(責任編輯:劉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