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正位
?
以傳統(tǒng)文化的“中道”智慧推動經濟學發(fā)展
文 楊正位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政治局第28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fā)展實踐,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今年5月17日,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國特色,包括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等多方面內容,對于經濟研究方法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皆源于歐洲,客觀地看,西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市場經濟一般規(guī)律,仍需中國人敞開胸懷、不斷學習。然西來之學水土不服、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不時出現(xiàn),因其理論來源于西方的經濟生活現(xiàn)實,與不少發(fā)展中國家的國情不符。如何將西方經濟學“本土化”,創(chuàng)造性地吸收和轉化,何廉、高鴻業(yè)、林毅夫等幾代人作了有益嘗試,但仍待后繼者的持續(xù)努力。
西方經濟學中的許多理論概念側重于“單面”,往往執(zhí)其一端、不及其余,如講市場時輕政府、講效率時輕公平、講需求時輕供給、講內需時輕外需、講理性時輕非理性、講利時輕義……種種現(xiàn)象不一而足,可能偏離實踐,誤導政策,影響“致用之學”的聲譽。但是,若以中華文明的中道解之,則對立的二者甚至數者,是相輔相成、陰陽互動、對立統(tǒng)一的,就像一幅太極圖,從一個個孤立的概念,變成一個個生命有機體,讓西方經濟學在中國智慧里“活”了起來。
如果運用中道方法,西方經濟學中的一些對立概念可以得到更合理的解釋。比如,經濟學中運用數學方法要有“度”、市場作用與政府作用可能有一個黃金分割點、經濟安全和擴大開放可以有機統(tǒng)一、每一種經濟理論的解釋力可能有其優(yōu)勢和不足。經濟理論中的各對關系,在經濟現(xiàn)實中作用的比例關系有所不同,有的可能三七開,如政府與市場、公有與私有、壟斷與競爭、公平與效率、保護與自由、非理性與理性等,后者應是主流,二者接近黃金分割點。不少關系可能是對半開,如宏觀與微觀、供給與需求、規(guī)范與實證、投資與消費、德與財等。而且這些關系變動不居,因時而化、因地而移、因國而變,逾淮為枳,自然規(guī)律。究竟是二八開、三七開還是對半開好?都得結合實際與國情,把握好“度”。還應看到,經濟生活中不少關系不是兩兩對應,許多是多重關系交叉,如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投資消費出口、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情況更為復雜,“度”也更難把握。
從實踐來看,38年來在經濟轉軌過程中,我國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主題是“放活”,即擴大市場作用,從承認有作用,到“基礎”作用,再到“決定性”作用,政府既要簡政放權,也要行為規(guī)范和服務到位。公有和私有的關系,是此消彼長、發(fā)展混和多元經濟、增強經濟活力的過程,至今仍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企改革、激發(fā)民營經濟活力。宏觀和微觀的關系,長期以來是微觀主體過少、不活、創(chuàng)新不足,宏觀既有計劃控制后遺癥、管得過多過死的因素。今后,“宏觀要穩(wěn)、微觀要活”將伴隨經濟轉軌的始終。競爭和壟斷的關系,擴大市場競爭、保障競爭公平一直是主題,惡性競爭、過度競爭、低價競銷、產能過剩始終與政府行為糾纏在一起,減少市場壟斷與行政壟斷的雙重任務仍然很重,企業(yè)需要轉向成熟市場經濟的錯位競爭、品質競爭、理性競爭。
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從初期的重效率、擴大差距、增動力、增活力,到今天的效率公平并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關注縮小貧富差距,包括城鄉(xiāng)、地區(qū)、行業(yè)、人群、代際等差距,建立一個機會更均等、結果更公正的社會,走出傳統(tǒng)社會的治亂循環(huán)。保護和自由的關系,是減少保護、擴大自由的過程,越來越多的產業(yè)有競爭力。規(guī)范和實證的關系,是減少爭論、減少空口號、增加實證、增加數據的過程,當前也到了需關注規(guī)范的階段,更應重福利與公正。義和利的關系,已實現(xiàn)了從輕民財、私財的社會風氣,到重財、重民富的大轉折。
事實上,我國改革開放實踐中有大量運用中道思維的生動案例。正如吳敬璉先生所說,“二元”成為這個時代的顯著特征。中國的漸進式、雙軌制改革,不光計劃與市場、價格雙軌制是二元,城鄉(xiāng)是二元,特區(qū)與非特區(qū)是二元,對內與對外是二元,政左與經右是二元……針對歷史形成的高度集權的一元化體制,二元式改革有其現(xiàn)實合理性,也體現(xiàn)出高超的改革智慧,“一分為二”“做好增量”“以新帶舊”也許正是當時的高明之處。從舊體制中長出一個新的、有活力的增量中國,并與存量互動、博弈,誕生出一個新體制。如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各種試點改革、價格雙軌制、混和所有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無不體現(xiàn)了這種中道智慧。
經濟學常被看作“兩難選擇”的學問,有選擇就有所取舍,就有機會成本,需要兩難中拿出最優(yōu)或次優(yōu),中庸之道由此彰顯。經濟學的中道思維,需要“去完全”“去純粹”“去單極”,避免成為只顧一點不及其余的“死”的“文物”,而應成為多方兼顧、活的“生物”,是有靈活度、有彈性、可調整、動態(tài)式的有機體。實踐中的折中方案往往更接近最優(yōu),滑向兩端的激進主張常與最優(yōu)無緣。經濟學者的想法若植根于現(xiàn)實,“中庸”則更“中用”;若想畢其功于一役,偏好徹底改變,不愿零打碎敲、修修補補,往往走向反面。所以對于經濟生活中的對應關系,應把握好度,回歸常識與現(xiàn)實,認清當一方轉向另一方時,往往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一方排除了一方,不是一面消滅了另一面,而是相對關系的變化,就像陰陽互動的鮮活“太極圖”。
經濟政策、經濟實踐事關國計民生和成敗利鈍,自當取法乎中,立足經驗常識。經濟生活的中道思維,亟需一分為二看問題,避免自以為真理在手,居高臨下地否定其余。凡事皆有兩面或多面,好壞同體;假以時日,優(yōu)劣易位,更需善加調整。增長速度太高太低,收入差距太小太大,改革太慢太快,干預過度和監(jiān)管不足,開放不足或過度,金融落后和發(fā)展過度,工資、物價、稅率、利率、匯率太低太高等,都不太好甚或有害。經濟學的中道思維,還要用事實說話,早日跳出概念之爭,破概念之執(zhí)。我常對一些爭論感到迷惑,深感羅伯特議事規(guī)則之必要,經??匆姞幷撾p方都在概念上做文章,對實質、現(xiàn)實了解甚少,兩方甚至立場、觀點都一樣,只有度的區(qū)別。
(本文轉載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發(fā)展戰(zhàn)略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