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萌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1)
遠去的背影
——電影《百鳥朝鳳》的文化情懷
張 萌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1)
電影《百鳥朝鳳》于2016年5月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是吳天明導演生前執(zhí)導的最后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傳統(tǒng)嗩吶匠藝人對嗩吶藝術的執(zhí)著和堅守,是一部讓人思考頗多的文藝片。本文從文化傳承、現(xiàn)實沖擊、自我堅守三個方面來對電影《百鳥朝鳳》的文化情懷進行分析。
百鳥朝鳳;文化;傳承;堅守
電影《百鳥朝鳳》作為吳天明導演執(zhí)導的最后一部電影,秉承了他一貫以來的導演風格。吳天明曾這樣說過:“在我的作品中,題材內容與風格樣式可以經常變化,但是有一條永遠不變,那就是對誠信、善良、正義、勇敢等人類高尚情操的呼喚。”
電影講述了焦三爺這樣一位嗩吶匠藝人和眾位弟子因為嗩吶這門藝術而發(fā)生的種種故事。兩個小兄弟游天鳴和藍玉相繼來到焦三爺這里學習嗩吶藝術,他們或許是為了圓父親曾經的夢想,或許是為了贏得當時世人敬仰的目光。師傅傳授徒弟技藝,本身就是對文化傳承的一種體現(xiàn)。電影中,焦師傅沒有選擇當時看起來天分最好的藍玉,而是選定游天鳴為接班人,其實,無論藍玉的天分再怎么高,他都不可能成為焦家班的繼承人,而天鳴最終不管有沒有將嗩吶繼續(xù)吹下去,他都已經是能夠吹奏《百鳥朝鳳》這支曲子的傳承人,因為它是對匠心而鳴的。在匠人的眼中,比錢更重要的是原則和品行,即能夠讓嗩吶這門藝術傳承下去的品質,是不因時代變遷而消失的美好品質。因為時代的發(fā)展,嗩吶雖然不能再以世代家族的形式進行傳承,但是它們不會就這樣消逝,即使是通過影像記錄的方式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也是一種更有時代特色的傳承方式。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傳統(tǒng)的中國藝術都和嗩吶一樣,面臨著文化傳承的發(fā)展困境。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幕,游家班在外表演時和人發(fā)生沖突,鏡頭后來掃過滿地的狼藉以及地上壞掉的嗩吶,讓人感到心酸無比,就如同人們內心的堅守被無情地踐踏。傳統(tǒng)與時尚新舊更替,西洋樂器和嗩吶也互不相讓,造成了混亂的局面。在曾經的紅白喜事喪事中,嗩吶吹奏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儀式,但在現(xiàn)代人的眼中,它成了嘈雜的代名詞,不被理解。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嗩吶藝術受到西洋樂器音樂的沖擊和影響,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面對這逐漸遠離的經典,我們又該如何找回它?
在影片中,由于現(xiàn)實的沖擊,游家班的各個兄弟也都相繼離開,二師兄離開時,焦三爺憤怒地將他的行李打亂,鏡頭后來轉到室內,二師兄的家人看著窗外的一切,捂臉痛哭,可能對于他們來說,對于嗩吶的熱愛還在,只是抵不住現(xiàn)實的沖擊和壓力,于是他成了焦三爺眼中的那個不爭氣的徒弟。在這一段講述中,筆者看到了遺憾和無奈,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靠吹嗩吶為生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與其說他們沒有良心,不如說因為現(xiàn)實選擇了另外的生存方式。在西洋樂器的沖擊下,傳統(tǒng)的嗩吶藝術已然失去了更好的發(fā)展空間,也正因為如此,嗩吶匠人的生活也飽受考驗,無論是西洋樂器的沖擊還是生活的壓迫,他們的選擇都不是大錯特錯的,只是在那樣的一種情形下,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堅守。這不禁讓筆者想到了另外一部影片——《百花深處》,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大多以仰拍表現(xiàn)搬家工人,而用俯拍表現(xiàn)馮先生,暗示在常人眼中馮先生是個“瘋子”,表明了居于強勢地位的現(xiàn)代文明對傳統(tǒng)文明的蔑視和不屑。
電影中的焦三爺可以說為嗩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一次吹奏中,焦三爺當場吐血,然后他卻高喊:“我還沒死呢!”那一刻,猶如飛蛾撲火般壯烈。焦三爺?shù)娜松?,大部分的快樂和滿足都來源于手里的嗩吶,最終他因長期嗜煙如命而患肺癌去世。在焦三爺?shù)囊簧?,他內心的那份自我堅守讓人動容,一生為了一個熱愛的藝術堅持到底,這份堅守在當代社會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筆者相信,《百鳥朝鳳》這部電影讓很多人有了保護傳統(tǒng)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然而對于觀影人來說,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去傳承嗩吶這門藝術,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接觸到不一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要執(zhí)著守護的也并不是這些,那么,面對現(xiàn)實的繁雜,我們真正應該堅守的到底是什么?
在那個傳統(tǒng)樂器受到西洋樂器沖擊的時代,焦三爺和游天鳴依然為了自己內心的堅守選擇繼續(xù)吹奏嗩吶,在現(xiàn)在的時代背景下,紛繁復雜,浮生若夢,我們內心是否有一份自我的堅守?不只是為了簡單地活下去,而是像吳天明導演的所說過那樣:“對誠信、善良、正義、勇敢等人類高尚情操的呼喚”。
[1]方舟.吳天明口述:努力展現(xiàn)中國人生—吳天明[J].大眾電影,2007,(07):42-45.
[2]闕一都.百花深處藏笑淚——從《百花深處》看陳凱歌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J].今傳媒,2013,(02):99-100.
J905
A
1007-0125(2016)08-0123-01
張 萌(1992-),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藝術學碩士,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專業(yè),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