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霞
摘 要:知識遷移能力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力離不開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本文圍繞掌握基礎知識,利用一般原理遷移;培養(yǎng)聯想習慣,促進學生學習遷移;把握關聯知識,對先前知識進行延伸;防止定勢干擾,減少負遷移現象發(fā)生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化學;遷移能力;知識;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1.掌握基礎知識,利用一般原理遷移
國外心理學研究認為,知識的遷移是每個個體身上都會發(fā)生的,當學習相關的知識以后,就會發(fā)生類似的知識遷移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新知識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作為鋪墊,從而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從個體的認知角度來講,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從而獲得新知識,這是遷移理論中的一般原理,正是這一原理使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知識的正遷移。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正遷移來培養(yǎng)思維的判斷力,這就必須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如果原有的知識掌握不牢固,就會影響遷移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們要重視學生從基礎知識學起,并利用一般原理進行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2.培養(yǎng)聯想習慣,促進學生學習遷移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最高明的教法就是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有研究表明,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總是由已知的知識出發(fā),經過大腦的聯想產生新的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聯想來讓知識得到正遷移。例如,一些肩周炎、腰腿痛、關節(jié)痛等病人使用的“熱敷袋”,它是由鐵屑、炭粉、木屑與少量的氯化鈉、水等化學物質組成的,病人在使用“熱敷袋”之前,往往要用一個塑料袋來隔離。在使用時把塑料袋輕輕揉一下,就會放出很多熱量。等到使用完后還能看到有很多鐵銹的出現。就此現象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①為什么用手輕揉一下“熱敷袋”后就能放出很多的熱量?②為什么最后有鐵銹生成?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應該分析“熱敷袋”的化學成分,然后由此聯想“鋼鐵生銹原理”。這樣,原有的知識也得到了遷移。
3.把握關聯知識,對原有知識進行延伸
高中化學知識在初中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但知識之間存在著各種關聯。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整合,把要學的知識加以整合,從而形成像網絡狀一樣的知識結構。我們知道,將學過的知識加以有效利用是進行新知教學的基礎。反過來,在學習新知時又可以把原有的知識復習一遍。這在潛移默化中使新舊知識得到了聯系,從而讓正遷移得到實現。例如,在教學“鹵素、氧族、堿金屬”這一內容時,首先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這幾個典型元素的化學性質,然后弄清楚同族元素之間的區(qū)別與練習。再如,在教學“氧化劑”與“還原劑”這兩個概念時,學生往往會混淆這兩個概念。教師可先用“干燥劑”這個概念來作類比:它能讓其他物質干燥,自身也會潮解?!皠北旧砭褪侵肝镔|,而“劑”前面的詞語相當于定語。然后,從被動的角度來理解“氧化”與“還原”的區(qū)別與聯系。這樣,既延伸了知識,又實現了知識的遷移。
4.防止定勢干擾,減少負遷移現象發(fā)生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遷移過程中,當新知識與原認知結構相矛盾時,原有的知識就會起到干擾作用,就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思維定勢”。當一個人的大腦出現思維定勢時,對知識的遷移就會產生副作用,在人的認知結構中產生與原認知不相符合的現象。所以,在教學中要防止思維定勢的干擾,減少負遷移現象的發(fā)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新知時努力把新舊知識進行分類、對比、辨別,這樣,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認識新知識,從而避免了思維定勢的干擾,使正遷移正常進行。例如,在初中階段對化學反應規(guī)律有過這樣的總結:用強酸能制成弱酸,而用弱酸卻不能制出強酸。然而,到了高中化學教學中,通過實驗室可以制取H2S、SO2等氣體。但是,將這樣的規(guī)律應用到在CuSO4溶液中通入H2S時會發(fā)生何種反應時,很多學生認為這不會發(fā)生反應的。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象呢?原因就是受到初中所學知識定勢的影響,思維發(fā)生了負遷移。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心理學中的知識遷移理論。并且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地進行探索與實踐,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鐘秋慧.在化學教學中如何促進知識遷移[J].職業(yè),2009,(15).
[2]董建敏.化學教學中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J].山西成人教育,199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