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立華
【摘要】 目的 研究食管癌晚期老齡患者應用替吉奧輔以調強放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46例食管癌晚期老齡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23例。對照組患者單純實施調強適形放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替吉奧治療。對比兩組的近期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82.61%, 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的52.1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發(fā)生了不良反應, 但均順利完成治療。兩組患者消化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轉氨酶異常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食管癌晚期老齡患者應用替吉奧輔以調強放療其臨床效果顯著, 不會顯著增加毒副反應, 老年患者可耐受并順利完成治療。
【關鍵詞】 替吉奧;調強適形放療;食管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67
在臨床上, 食管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 而且大多數(shù)臨床患者在確診時已進入病情中晚期, 喪失了實施食管癌根治術的絕佳時機。隨著腫瘤內科和放射科的醫(yī)學科技不斷進步, 此類喪失手術時機的患者可以通過系統(tǒng)的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爭取一定的近期療效。然而, 我國諸多食管癌患者為老年人, 其體質較弱, 晚期食管癌老齡患者應用聯(lián)合化療其不良反應非常嚴重, 而單純應用放射治療其遠期療效又難以保障[1]。為此, 本院近年來開展了食管癌晚期老齡患者放化療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嘗試, 采用調強適形放療及替吉奧為此類患者實施治療, 效果確切,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確診并收治的食管癌晚期老齡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為初治患者, 并均實施細胞學檢查確診為鱗癌, 且其影像學分期在局限期(II~III期)之內。其中男27例, 女19例;年齡66~77歲, 平均年齡(70.5±3.7)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由卡氏評分法(KPS)進行評估, KPS評分均>70分。按照影像學分期劃分:II期11例, III期35例。同時排除食管瘺、食管穿孔、活動性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非原發(fā)性食管癌等疾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23例。
1. 2 研究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單純實施調強適形放射治療。首先為其實施螺旋CT薄層掃描, 將掃描數(shù)據(jù)圖像傳輸至工作站內并建立三維治療計劃系統(tǒng), 然后為患者勾畫腫瘤靶區(qū)的放射輪廓區(qū)域, 并確定對其他周圍器官的保護方案。每次放射治療劑量為2.0 Gy, 5次/周。患者照射總劑量控制在60~66 Gy, 即放療陸續(xù)在2~3周完成。
1. 2. 2 研究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替吉奧治療。在放射治療開始時, 同步應用替吉奧進行口服治療。單次給藥劑量為40 mg/m2, 2次/d, 替吉奧共服藥2周。待患者放射治療結束3個月后, 為期實施影像學檢查。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 不良反應有消化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轉氨酶異常。療效判定標準[2]:完全緩解:癌灶完全消失;顯著緩解:癌灶體積萎縮程度≧50%;病灶穩(wěn)定:癌灶體積增長或萎縮幅度均<25%;惡化:癌灶體積增長幅度>25%, 或是出現(xiàn)包括食管病灶和其他器官轉移病灶在內的新病灶??傆行?完全緩解率+顯著緩解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82.61%, 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的52.1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患者均發(fā)生了不良反應, 但均可耐受或經(jīng)對癥處理后可耐受, 無一例中斷治療。兩組患者消化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轉氨酶異常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上, 食管癌老齡人群一旦確診病情進入中晚期, 即使有手術機會, 患者家屬也會出于保守考慮拒絕手術。因而, 此類患者應用放療和化療是控制其病情發(fā)展的唯一手段。當前, 順鉑輔以氟尿嘧啶廣泛應用于食管癌的聯(lián)合化療, 在聯(lián)合化療的同時進行放射治療其療效顯著[3]。然而這兩種藥物毒性較大, 老齡患者體質難以耐受, 常被迫中斷治療。為此, 當前臨床上針對老年人群這一特殊群體, 不斷致力于在保障療效的前提下, 尋找其不良反應更輕、更能耐受的化療藥物, 以保障其順利完成放化療聯(lián)合治療。
三維調強適形放射治療是當代運用的高科技放療手段, 是放射治療里程碑式的科技更新。該方案首先應用CT平掃重建病灶及周邊的3D影像, 而后通過仔細評估后制訂多角度適形照射方案, 這樣不但能使腫瘤得到精確的放射線殺滅, 而且還能極大減輕對正常組織的輻射, 與常規(guī)的模擬定位相比, 該放療方案對人體的放射性損害大大降低[4], 而腫瘤受到的全方位放射殺滅也更加精準, 使放療的效果顯著提升。
替吉奧系III代氟脲嘧啶衍生物抗惡性腫瘤制劑, 由替加氟(Ft)、生化修飾劑吉美嘧啶(CDHP)和生化修飾劑奧替拉西(OXO)三種藥理物質共同組成[5]。其物質的量濃度比為1:0.4:1。替加氟系氟尿嘧啶前體結構制劑, 經(jīng)由肝臟細胞色素P450系統(tǒng)將其轉化為氟尿嘧啶, 其腸道吸收率及生物利用率均較好, 半衰期長達12 h, 故可長效顯著發(fā)揮遏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吉美嘧啶能夠對人體內的二氫嘧啶脫氫酶實施拮抗, 避免生成的氟尿嘧啶被肝臟過早降解, 因此更加保障了氟尿嘧啶的長效血藥濃度。替拉西可對腸道黏膜細胞內的乳清酸核糖轉移酶實施靶向抑制, 避免氟尿嘧啶被磷酸化后生成的磷酸化氟尿嘧啶誘發(fā)消化道反應[6]。因此替拉西的應用使氟尿嘧啶的毒性顯著降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82.61%, 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的52.1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消化道反應、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轉氨酶異常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或因樣本量過少所致。
綜上所述, 食管癌晚期老齡患者應用替吉奧輔以調強適形放療臨床價值更高, 值得進一步應用和研究。然而, 就該方案的準確不良反應而言, 尚需業(yè)界同仁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吳洪芬, 陳立新, 許德權.三維適形放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臨床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 6(31):2356-2357.
[2] 王莉.奈達鉑聯(lián)合紫杉醇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藥, 2014, 9(3):349-351.
[3] 張彬, 喬田奎, 高彩霞.同期適形放療聯(lián)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研究.中國癌癥雜志, 2011, 21(10):803-806.
[4] 姚波, 陳建平, 張艷, 等.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維適形放療或調強放療療效及預后.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0, 18(11):2173.
[5] 馬曉鵬.順鉑、奈達鉑和氟尿嘧啶聯(lián)合治療中晚期食管癌31 例療效觀察.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1, 9(27):33-34.
[6] 欒天燕, 李同樂, 尹寶玉, 等.奈達鉑聯(lián)合放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2, 9(28):157-158.
[收稿日期: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