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涵
蘇軾有首《望江南》,其中寫道:“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p>
人是活在當下的,若只肉體僵立于現(xiàn)實之中,神思卻仍停留于時間之外,被困在過往的煙云里無法脫身,怎可品得人生之大美?
南懷瑾曾撰文書寫得意忘形與失意忘形之人的相同境況:前者被困于得意之時的樂景中不能自拔,于是終日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后者沉浸于往日順遂之時的回憶中麻木痛苦,因此整天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然而,從本質(zhì)上說兩者是相同的,皆是被過往的事物困住了,即心有所羈,這樣的人永遠無法正視當下,因此渾渾噩噩,終無所成。我們要做的,應如南懷瑾所言“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歲月無情,不會為任何人駐足。因此,我們不能成為回憶的奴隸,更不能在往事中沉淪。不若新火試新茶,于大好春光中,詩酒趁年華。
美國自然文學作家克魯奇曾是紐約城中最著名的戲劇評論家,受到無數(shù)人的追捧與推崇。然而,這個事業(yè)即將攀上頂峰的著名學者,卻于人到中年之際毅然拋棄了所有過往的榮譽,毫不留戀地從繁華的大都市和學者的象牙塔中走出來,舉家遷至美國西部一個沙漠小鎮(zhèn),在那兒書寫起超越綠意的風景。他的離去是那樣利落而干凈,不讓往昔的任何榮耀牽累他的心。我想,他在沙漠中大步前行的背影,定然是飄然灑脫的,因為他已真正認識到,過往的一切不應是前行的絆腳石,而應是前行的助推器,借助它,人們可以更勇敢地前行。
是的,正如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三種人生態(tài)度:一為逐求,二為厭離,三為鄭重?!班嵵亍奔粗溉藗冝D(zhuǎn)頭反省過去之后,從中領(lǐng)悟了什么、厭棄了什么,既而全心全意地埋首當下,一絲不茍地清點生活。由此可見,我們絕不應為過往所束縛,但也不意味著要拋開過往的一切,僅放眼于前方。只知向前奔走而不知總結(jié)過往,常常也會迷失前行的方向。那么,何不燃燒過往,點亮未來?
不要讓回憶成為你的羈絆,而要讓它為你前行的雙腳注入能量,然后新火一簇,煎茶半盞,歌之,樂之,詩酒趁年華。
(本文為考場作文,作文題見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