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垚
竹筍,別名竹萌、竹芽、春筍、冬筍、生筍。在中國,自古被當(dāng)作“菜中珍品”。竹筍十天之內(nèi)為筍,嫩而能食,十天之后則成竹,一旦耽誤了最佳時機,便不能享用這美味了。
文人墨客爭歌詠
竹筍是中國傳統(tǒng)佳肴,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对娊?jīng)》中就有“加豆之實,筍菹魚醢”“其籟伊何,惟筍及蒲”等詩句,表明了中國人食用竹筍至少已有2500年至3000年的歷史。
中國素有竹文化歷史,竹筍使竹文化的韻味進(jìn)入飲食領(lǐng)域。歷來文人墨客多有歌詠,蘇東坡有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還是天天肉燒竹?!碧迫恕妒彻S詩》有以“稚子脫錦繃,駢頭玉香滑”句來描繪竹筍的形態(tài)和美味。詩圣杜甫曾寫過“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江魚入饌來”的詩句,道出他對竹筍的喜愛。
不可小覷的功效
竹筍,是竹的幼芽,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zhì),構(gòu)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jìn)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胃脹、消化不良、胃口不佳等病癥。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儲留量,促進(jìn)胃腸蠕動,降低腸內(nèi)壓力,減少糞便黏度,使糞便變軟易排出,用于治療便秘,預(yù)防腸癌;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此外,它的高含量纖維素在腸內(nèi)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降低與高血脂有關(guān)疾病的發(fā)病率。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研究表明,竹筍富含有18種氨基酸以及多種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質(zhì),是一種理想的養(yǎng)生保健品。
多種食用方式
用竹筍、竹筍干制作出來的菜肴風(fēng)味獨特,煙筍燒肉、煙筍燒鴨、油燜煙筍、煙筍火鍋、泡椒酸筍的口味都不錯,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和青睞。
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竹筍是竹竿的雛形,縱切面可見中部有許多橫隔和周圍的肥厚筍肉,筍肉又被筍籜包裹著。筍肉、橫隔及筍籜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作為蔬菜,竹筍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其味清香鮮美,而被視為菜中珍品。
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diào)時有苦澀味,味道不好,但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竹筍可做湯,也可燒菜,能做出許多美味佳肴,如竹筍鯽魚湯、竹筍燒豬肉、竹筍煮白粥,還可把竹筍制作成筍干、玉蘭片及罐頭等。
挑筍得講究
鮮嫩的竹筍,顏色稍黃,筍肉柔軟,竹皮緊貼,外表平滑,底部切口較潔白。若底部切口呈深黃色、黃中泛青,這樣的筍就較老,吃起來口感較差;如殼松、根頭發(fā)空,根部上一節(jié)有疤斑,則是被黃褐蟲蛀了的竹筍。
春筍是春季出芽長出地面的筍,應(yīng)挑選粗短、紫皮帶茸、肉色白、形如鞭子的為好。購買毛筍時,應(yīng)選個大粗壯、皮黃灰色、肉為黃白色,單個重量在1000g以上的為佳。購買冬筍時要挑選棗核形的為好,即兩頭小中間大的筍,這樣的筍剝開筍殼后有較多的筍肉,可食率高。冬筍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過大往往偏老,不僅根部發(fā)達(dá),而且分量也重,吃起來口感很差;過小則發(fā)育未成熟,而且過嫩吃起來沒有嚼頭,口感不好。
食譜:酒糟竹筍雞
材料:雞翅中8個、鮮竹筍150g、酒釀150ml、剁椒醬15g、老姜1小塊、老抽10ml、鹽少許
做法:1.鮮竹筍剝?nèi)スS皮,對半剖開后切成滾刀塊;
2.鍋中注入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后,放入竹筍焯5分鐘后撈出,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苦澀味;
3.雞翅洗凈后,每個剁成三小段,放入滾水鍋中焯燙去除血水,撈出備用;
4.炒鍋倒入少許油,油溫6成熱后放入姜片和剁椒醬煸香,下雞翅煸3分鐘,至表皮微黃,加入竹筍,調(diào)入老抽煸炒上色;倒入酒釀,加蓋燜煮20分鐘,最后放鹽調(diào)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