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湖北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
大冶金牛方言入聲分析
張春紅
(湖北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430062)
〔摘要〕金牛鎮(zhèn)位于大冶西部,其方音不僅與大冶市區(qū)方音差異較大,而且與大冶境內的其它小片以及周邊的鄂州方音、黃石方音、陽新方音之間差異也不小。前人眾多研究成果將大冶方言劃分為贛語。金牛方言入聲保留喉塞音韻尾,調值自成一調(調值53)。本文從金牛方言的聲韻調系統(tǒng)和入聲兩大方面來淺析金牛方言的特點。
〔關鍵詞〕大冶;方言;入聲
金牛鎮(zhèn)位于鄂東南大冶市西部,西南臨接咸寧市咸安區(qū)雙溪橋鎮(zhèn)、高橋鎮(zhèn)和通山縣東北部,西北接武漢市江夏區(qū),北與鄂州市梁子湖區(qū)相臨,東接黃石市,東南臨近陽新縣。金牛鎮(zhèn)的西畈鄉(xiāng)、毛鋪鄉(xiāng)(部分)(今屬靈鄉(xiāng)鎮(zhèn)管轄)、勝橋鄉(xiāng)等西南部分帶有咸寧口音,與湖北省的西南官話、江淮官話迥異。因地理與歷史因素,金牛方言具有贛方言和西南官話交界處的特色。早在1936 年趙元任、丁聲樹等語言學大師曾實地調查,于1948年撰寫出《湖北方言調查報告》,整理出大冶方言聲母20個(含零聲母),韻母41個,聲調陰平(22)、陽平(212,寬式313)、上聲(43,寬式42)、去聲(45,寬式35)、入聲(13)5個[1]。1990年湖北省地方文化編纂委員會撰寫《大冶縣志》,縣志方言部分介紹的是大冶城關方言,聲母23個(含零聲母,有獨特聲母[c][ch][cs]),韻母44個,聲調和《湖北方言調查報告》寬式一致[2]。《湖北省志民俗方言》總結出大冶方言聲母20個、韻母39個、聲調有陰平(33)、陽平(21)、上聲(42)、去聲(45)、入聲(213)5個[3]。這些研究大多針對大冶城關方言語音,對金牛方言語音尤其入聲介紹甚少,本文主要研究金牛方音的入聲。
一、金牛方言聲韻調系統(tǒng)
(一)聲母21個(不含零聲母φ)
[p]布包幫本蹦百 [ph]拋盤普步胖迫[m]蒙買忙買夢麥[f]芬肥諷房奉發(fā)
[ts〗資招早炸績只 [tsh]昌長扯柿造擦 [s]沙蛇爽喪少殺 [z]兒然耳讓熱日
[t]刀打到當訂搭 [th]湯堂坦大道塌 [ι]拉難濃浪力辣
(二)韻母70個(含2個聲化韻母)
[ei]杯堆徐腿閉第 [ou]粗愁丑賭數軸 [ia]佳霞寫假架夏 []膠淆巧孝校效 [io]喲倆 [i]巖崖
[φ]挑姚小吊跳轎 [iε]爹邪姐且愜謝 [iou]休糾由韭救舅 [iu]修丟流酒繡袖
[ua]瓜娃垮跨化畫 [uo]窩豁倭蝸萵藿 [uei]??蚬鹄?[u]乖懷蒯怪快外
[ya]抓爪耍 [yε]靴薛撅 [yei]追垂水銳墜稅 [y]衰踹喘揣帥拽
[ou]六毒禿續(xù)竹觸[i]急級及一姨吸 [ia]甲押裌吃恰轄 [i]嚼 [io]藥覺確腳角學
[iε]歇鐵雪血篾接 [iou]育蓄菊畜麴曲 [u]屋谷??奁凸?[ua]襪刮括滑挖夸 [uo]沃握臥
[uε]國或惑獲 [y]出入局屈擩術 [yε]月粵缺說掘決 [ya]刷 [n ]你 []壅壅肥
(三)聲調6個
調類 調值 例字
陰平 13 高開端婚初傷
陽平 314 麻陳床娘龍神
上聲 42 好五口展手爽
陰去 15 故世蓋對抗創(chuàng)
陽去 33 近柱害望共病
入聲 53 急接黑缺月局
二、金牛入聲特點
(一) 中古入聲在金牛方言中的演變情況及分析
中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到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指出當時中原的語音情況:平分陰陽,濁上歸去,入派三聲[4]。古入聲有兩項音韻特點:一是時長短促;二是有塞音韻尾。唐·釋處忠《元和韻譜》曰“入聲直而促”,明·釋真空《玉鑰匙歌訣》曰“入聲短促急收藏”[5]等,都對入聲的讀音特點粗略地描寫。
錢曾怡先生說“塞音韻尾是促調的關鍵,丟掉了塞音韻尾,就有了跟其它舒聲調合并的條件?!盵6]古入聲演變到現代漢語各方言,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保留古入聲特點,如粵語。二是唯閉音尾變?yōu)楹砣舨⒈3侄陶{,如吳語。三是完全舒化,如大多數官話。古入聲在金牛方言中大部分仍為入聲,保留喉塞音韻尾,部分字舒入兩讀,部分已經完全舒化。
本文調查依據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的《方言調查字表》,共收608個入聲字。通過調查,我們刪去了金牛方言不用入聲字,實際記錄、統(tǒng)計的是573個。其中,保留入聲的有476字,占83.07%;讀作舒聲的92字,占16.05%;舒入兩讀的5字,分別是托、絕、折、掐、仆,占0.08%。 根據考察這573個常用入聲字,可分析出中古入聲字在金牛方言中的韻母分布情況。
1、調類分布情況
金牛方言聲調系統(tǒng)共有六個調類:陰平(13)、陽平(314)、上聲(42)、陰去(15)、陽去(33)、入聲(53),不含輕聲。中古入聲字在金牛方言中仍舊念作入聲的占大多數,只有少數入派到其它五聲,具體情況如下:
調類個數占所考查入聲字總數百分比例字陰平13193.3%拉掐用手掐脖子腌蟄陽平31481.4%蛤核劃劃得來仆斛上聲42122.1%乞葛撒郝餃陰去15203.5%錯憠脾氣憠蟀剁酷陽去33376.5%癩盒罰賊舌軋軋棉花入聲5347783.2%六毒逼桌覺
中古每一個等呼的入聲韻在金牛方言中都有與之對應的韻母,少則一個,如狎開二、帖開四等;多則八個,如昔開三、覺開二等。所有今入聲韻中,o韻字最多,來源主要是末合一、鐸開一、藥開三、覺開二中的字。、ei、yε、iφ、iεn、ya六個韻的字數最少,每個韻只有一個字,分別是曷開一中的癩[l]33、昔開三中的席[sei]33、薛開三中的薛[yε]13、覺開二中的餃[i?]42、業(yè)開三中的腌[iεn]13、轄合二中的刷[ya]53。
(二)中古入聲字在金牛方言中演變特征分析 從上述描寫與分析中,可看出中古入聲字在金牛方言中的演變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金牛方言入聲字是一個獨立的調類,不分陰陽,與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并存。極少數入聲字派入其他五聲中,絕大部分字還在入聲調類中。金牛方言入聲字派入其他五聲主要受普通話影響,轉變之后的調類,與其在普通話中的調類大致相當,如原是入聲的“剁[to]15”“戳[tsh o]13”,普通話中也是去聲調和陰平調,調值有細微差別,但都是升調。其他的如今讀陽平調的“劃[xua]314”,上聲調的“葛[ko]42”,陽去的“易[i]33”等。
入聲字在金牛方言中的韻母分布情況表
古攝古入聲韻韻母今讀入聲字 合開一a答搭踏搨搨本沓一沓紙納雜a拉o合十合蛤蛤蟆合盒煙盒o鴿喝喝酒盍開一a塔榻塌溻汗溻濕了臘蠟镴o磕咸攝洽開二a劄用針劄眨掐用指甲掐插閘炸油炸夾ia裌裌衣恰狹峽洽a掐用手掐脖子狎開二ia甲胛肩胛匣a鴨押壓葉開三iε聶鑷躡獵接妾捷ε折折疊褶摺子攝涉靨葉頁業(yè)開三iε劫怯業(yè)脅iεn腌帖開四iε跌帖貼疊碟牒蝶諜苶發(fā)苶挾挾菜協乏合三a法乏深攝緝開三ei立笠粒緝集輯習襲ε澀?蟄驚蟄執(zhí)汁濕什什物拾?十y入i急級及吸山攝曷開一a獺水獺達捺撇捺辣擦薩o葛ε割o喝喝彩a撒撒手?癩黠開二a八拔抹抹布札紥察觀察殺a軋軋棉花轄開二a鍘鍘刀瞎轄管轄薛開三iε別區(qū)別鱉別離別滅列烈裂杰孽iε泄泄漏yε薛ε哲徹撤轍折折斷浙設熱ε蟄蜜蜂蜇人折折了a舌y?拽月開三iε揭歇蝎屑開四iε撇撇捺蔑竹蔑鐵捏節(jié)切切開截屑不屑屑木屑結潔噎iε憋末合一o缽撥潑活潑末沫抹掇拾掇掇掂掇脫奪撮一撮米聒聒噪闊o活豁豁嘴ε潑潑水ua括包括黠合二ua滑猾挖轄合二ua刮 ya刷薛合三iε劣雪說說話悅閱iε絕o拙月合三a發(fā)頭發(fā)發(fā)發(fā)展伐筏襪厥掘a罰y?憠脾氣憠yε月越曰粵屑合四yε決訣缺iε血穴
臻攝質開三ei筆畢必匹馬匹弼密蜜栗七漆疾悉膝?侄質實失室日?秩i吉乙一ε瑟虱訖開三i訖乞沒合一u不骨骨頭杌杌凳o勃ε沒沉沒ou突卒兵卒猝u忽核窟窟窿術合三ei率速率律iu焌火焌手黢黢黑y戌恤y術手術出橘y?率率領蟀ou術白術述秫物合三u佛仿佛物勿y屈y?掘倔倔強o佛仿佛宕攝鐸開一o博泊莫幕寞托委托踱鐸諾落烙駱酪洛絡樂作工作鑿各閣擱胳胳臂鄂鶴惡善惡o摸錯錯雜昨索繩索薄膜托手承物 ε伯郝姓a柞藥開三io略掠爵雀麻雀鵲喜鵲嚼削著著衣酌綽若弱腳卻虐瘧瘧疾約藥鑰鑰匙躍o著睡著焯焯菜勺勺子芍芍藥花鐸合一o郭廓擴擴充藿o霍劐用刀劐開鑊藥合三u縛江攝覺開二o剁戳啄o駁桌卓琢涿濁捉鐲鐲子朔雹u樸樸io覺知覺角確榷樂音樂學岳i餃餃子uo握曾攝德開一ε北墨默得德特肋勒則塞刻時刻刻用刀刻克黑ε賊職開三ei逼力即卿息熄媳i匿憶億翼?飭直值式飾食植ε側測色嗇吝嗇?織職蝕識殖i極德合一uε國或惑職合三y域
梗攝陌開二ε百柏伯迫拍球拍魄陌澤擇選擇宅窄格客額額外a拍拍打拆ε白o帛赫嚇恐嚇麥開二o擘擘毛豆檗黃檗ε麥脈責策冊革隔核審核核果核o扼軛a柵a摘陌開三ei碧y劇i戟屐木屐i逆逆風昔開三ei璧僻閉積跡脊籍藉惜昔夕ei席?擲只炙赤斥尺適釋ε射a石i益譯i易亦ε液腋錫開四ei壁劈覓的目的滴嫡踢剔笛敵狄糴歷績戚寂錫析i溺溺死擊激ia吃陌合二o虢麥合二o獲劃ua劃筆劃劃劃得來昔合三i疫役通攝屋合一u撲仆仆倒谷稻谷谷山谷哭屋u卜曝瀑瀑布仆仆人斛o木ou禿獨讀牘犢牛犢子鹿祿族速沃合一ou篤督毒u酷o沃屋合三u福幅蝠蝙蝠腹覆服伏復掬o目穆牧ou軸熟煮熟o縮ou六陸宿肅竹筑畜畜牲逐祝粥叔淑肉iou麴酒麴畜畜牧蓄儲蓄郁育燭合三ou綠錄足促粟俗續(xù)燭囑觸贖束辱褥曲歌曲ou蜀屬y鋦局y玉iou欲浴獄
2、韻母分布情況
573個中古入聲字的韻母在大冶金牛方言中演變?yōu)?7個韻母,分別為: a,a,,o,o,,φ,,,ε,ε,ei,ei,ou,ou;i,i,ia,io,iε,iε,iu,iou,i?,iεn;u,u,ua,uo,uε,ua;y,y,y,yε,yε,ya
韻母今讀及個數具體分布表
第二,入聲韻母從中古收[-p]、[-t]、[-k]三類清塞音韻尾發(fā)展到金牛方言中只一個喉塞音韻尾[-],發(fā)聲時喉部明顯用力急促收縮?!皾薄案睢薄闭堋狈謩e屬于古深開三入緝澄、山開一入曷見、山開三入薛知,而在金牛方言中都讀[kε]53。
第三,除保留入聲韻尾[-?]的絕大多數入聲字,個別如”腌[iεn]13”屬陰聲韻,其余入聲字歸入陽聲韻,如:屬[sou]42、盒[xo]33、罰[fa]33、錯[tsho]15等,這也與古入聲字在普通話以及大多數方言中的演變規(guī)律一致。
結語
綜上所述,金牛方言不像普通話那樣大部分入聲字歸入陽平,而是保留入聲韻尾[-],并自成獨立的調類。語言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口的遷移,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電視媒體的普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金牛方言也將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參考文獻]
[1] 趙元任、丁聲樹等.湖北方言調查報告[M].1948年3月初版.北京:商務印書館,1948:1138.
[2]湖北省大冶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大冶縣志[M].1990年6月第1版.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468.
[3]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湖北省志民俗方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10).
[4]卓俊科.輝縣方言入聲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7:8.
[5]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M].北京:中華書局.1956:77.
[6]錢曾怡.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48.
[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調查字表[M].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8]劉麗.湖北公安方言入聲分析[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12).
(責任編輯:胡光波)
[收稿日期]2016—02—12
[作者簡介]張春紅,女,湖北大冶人,湖北大學文學院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H1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4733(2016)04- 0034- 06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