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莧菜又叫米莧,屬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莧之莖葉,是一古老菜種?!稜栄拧分蟹Q“蕢,赤莧”。 蘇頌曰:“人莧、白莧俱大寒,其實一也。但大者為白莧,小者為人莧耳。其子霜后方熟,細而色黑。紫莧莖葉通紫,吳人用染爪者,諸莧中惟此無毒,不寒。赤莧亦謂之花莧,莖葉深赤,根莖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五色莧今亦稀有,細莧俗謂之野莧,豬好食之,又名豬莧。”李時珍曰:“莧并三月撒種,六月以后不堪食,老則抽莖如人長,開細花成穗,穗中細子扁而光黑,與青葙子、雞冠子無別,九月收之。”《隨息居飲食譜》:“莧通九竅。其實主青育明目,而莧字從見?!?/p>
《黃帝內經》有“五菜為充”的說法,然傳統(tǒng)五菜(葵、韭、藿、薤、蔥)中佐餐調味類菜品居多,真正可供食用者甚少,于是莧菜等菜蔬受到了先民們的關注與種植。
莧菜按其顏色分紅莧、綠莧和紅綠雜色三種,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夏季應市的主要蔬菜之一。采莧菜不必連根拔,只需摘其嫩頭,過不了幾日便又長出嫩葉來。莧菜富含多種營養(yǎng)素,所含蛋白質、脂肪、鈣、鉀、鎂和磷都相當高,營養(yǎng)十分豐富。
綠莧菜的鐵質稍遜于菠菜,紅莧菜含的鐵質則超過菠菜1倍以上,至于維生素的含量, 菠菜也比不上莧菜。如果一個人一天吃100克莧菜,就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每100克紅或綠的莧菜含維生素C 25~175毫克,一個人一天吃100~150克莧菜,即能滿足人體對它的需要。此外,莧菜還含有菠菜沒有的維生素K成分。
莧菜葉多質嫩,莖細柔軟,既可炒食、做湯,又可稍燙切短涼拌,均清爽可口,易于消化吸收。若將莧菜先入冷鍋中,不放油在火上炒熟盛起,再將生油煉熟,倒入莧菜酌加蒜泥拌食,更加鮮嫩,風味獨特。夏日里,將莧菜根撕掉外皮,切成一段一段的,用鹽稍腌制一下,與紅辣椒爆炒,微辣清香甜脆,實在是一道下飯的佳肴。
莧菜葉里含有高濃度的賴氨酸,可補充谷物氨基酸組成的缺陷,很適宜嬰幼兒和青少年食用,對促進生長發(fā)育具有良好的作用,尤對用牛奶、奶粉等代乳品哺喂的嬰兒有益。將鮮莧菜洗凈、切碎做湯飲汁,或把切細的莧菜炒熟透搗成泥,酌量分喂嬰幼兒,既能增加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又有幫助消化、疏通大便,有清熱解毒之效。當代作家汪曾祺說他的家鄉(xiāng)高郵還有用莧菜老根制作用來腌制臭豆腐干的臭鹵水,鹵出的豆腐干其味道臭中透著鮮氣,百吃不厭。
此外,莧菜還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尤其是紅莧菜。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莧菜 “甘、冷利、無毒,具有補氣除熱,利大小腸,治初痢”等功用。祖國醫(yī)學認為,莧菜具有解毒清熱、補血止血、抗菌止瀉、消炎消腫、明目排毒、通利小便等功效。莧菜還能促進凝血造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并提高攜氧能力,民間一向視莧菜為“補血佳蔬”,故又有“長壽菜”之美稱。
不過,因莧菜性涼,故脾胃虛寒者忌食,平素胃腸有寒氣、易腹瀉的人也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