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媒介和舊媒介——基于媒介史的二者關系理論化探索

2016-07-12 06:37加布里埃爾巴爾比
全球傳媒學刊 2016年1期

加布里埃爾·巴爾比

翻譯: 戎瑤2; 校譯: 郭鎮(zhèn)之3

?

新媒介和舊媒介——基于媒介史的二者關系理論化探索

加布里埃爾·巴爾比1

翻譯: 戎瑤2; 校譯: 郭鎮(zhèn)之3

摘要本文分析了媒介研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議題:新媒介和舊媒介之間的關系。為了使結論有效可靠,文章回顧大量科學文獻,展示了許多生動案例。

通過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新舊媒介的關系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某些階段之間有時會稍有重疊。第一個階段是新媒介模仿舊媒介,新媒介誕生之初,通常是依靠模仿舊媒介而規(guī)范自身發(fā)展。第二個階段是新媒介發(fā)展出自身特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媒介。第三個階段是新媒介發(fā)展勢頭超過舊媒介,引發(fā)舊媒介對新媒介的模仿和適應。最后一個階段則是一個相對持續(xù)的階段,介紹了新舊媒介是如何和諧共處的。

總體說來,本文對于新舊媒介關系的梳理對新媒介研究、媒介發(fā)展史,甚至整個媒介研究都提供了一種新的依據(jù)。

關鍵詞新媒介舊媒介;媒介史;媒介研究;媒介轉變;媒介理論

DOI10.16602/j.gmj.20160004

一、 引言

新媒介和舊媒介時常被人們視為對立的雙方,但是近來,新聞學界已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實際上二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研究傳播技術的過程中,媒介史是重要突破口,原因有二:首先,通過媒介發(fā)展史,我們能夠了解現(xiàn)今的媒介是如何發(fā)展到如今的,它的進化過程是怎樣的,它們在現(xiàn)今媒介系統(tǒng)的形成中又起到什么樣的作用?,F(xiàn)在的媒介形態(tài),也是媒介本身在不斷試錯之后的歷史選擇。其次,探索新媒介和舊媒介之間的關系,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預測新媒介的發(fā)展前景。

雖然“新媒介”(主要是數(shù)字媒介)似乎已經(jīng)成為新的媒介研究的主題,但是,仔細研究媒介發(fā)展史,我們認識到,人們對新媒介的研究興趣一直遠遠大于對舊媒介的研究興趣。因為人們習慣忽視逐漸老舊、落后的傳播技術,關注新興的傳播方法;在媒介史中,新媒介總是比舊媒介更受關注和青睞(Edgerton,2007;Coopersmith,2010)。正如Carolyn Marvin在書中所言,舊媒介只有在它還是新媒介,沒有變舊的時候才會被載入史冊(Marvin,1988;Peters,2009)。

在本文中,我把新媒介和舊媒介放在同一個層次上,重點研究它們的常規(guī)形態(tài)、互動方式,并且嘗試提出更為系統(tǒng)化的媒介演變的生命周期(這一部分可參見lehman-Wilzig et al,2004)。特別是,我提議區(qū)分政治、經(jīng)濟、技術和文化四個角度,分別分析新媒介和舊媒介之間的關系,并將它們之間共存的、有時重疊的關系歸納為四個步驟。我之所以用“步驟”這個詞來講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原因是,有時候兩個步驟可以是同時發(fā)生的。這也需要說明,我研究的新舊媒介的發(fā)展進程可能是同時進行,并列發(fā)展的,它們之間有著復雜的相互關系,而不是線性發(fā)展這么簡單。在闡釋每個步驟的時候,我還將從過去兩百年的媒介史中舉例說明新媒介和舊媒介之間更迭的過程。

二、 第一步:復制,新媒介模仿舊媒介

新媒介不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在新媒介誕生和發(fā)展的早期,它主要是靠多方面模仿舊媒介而生存。

第一,新媒介總是在名稱上仿照舊媒介。發(fā)明家也好,政治家也好,都會將媒介的舊稱用到新的媒介系統(tǒng)名稱中。這一點,在各個語言中都有不少案例。

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的“無線電報”的名稱就是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現(xiàn)的“電傳電報”(electric telegraphy)基礎上取的,“無線電報”的名稱也清楚地指出了:舊的電報形式面臨的需要建立有線網(wǎng)絡的最大挑戰(zhàn)已經(jīng)被解決了(Garratt,1994)。電傳電報的得名也和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的光電報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光電報則是用發(fā)電的燈光取代了機械“電報”(英文telegranph本意是“遠程”和“寫”兩字的合并,并無“電”的意思。譯者注)的搖臂式信息傳遞(關于光電發(fā)報的遺產(chǎn)可見John,2010,pp.26-30)。在英語國家,單詞photoplay經(jīng)常被早期的電影院用來指代動態(tài)畫面,既與靜態(tài)畫面相對,又與劇院的表演相關(Munsterberg,1916)。電視在發(fā)展的早期,曾經(jīng)被稱為“視覺無線電”(visual radio),意在表明它是聲音廣播(早期被稱為“無線電”)和視覺效果的結合(Barnouw,1975)。手機(移動電話)也被視為19世紀產(chǎn)生的固定電話的衍生物(Lasen,2005)。為何新的媒介中總是或多或少包含了舊媒介的名字?這是因為,這樣的稱呼暗示著人們的思維已經(jīng)陳舊了,他們沒有足夠的詞藻去形容新的誕生物,只能在舊的名頭上做文章以適應新情況(Mumford,1934)。另一種可能就是,新媒介通過這種方式宣揚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強調(diào)“無線”“可視的”以顯示新興媒介相比于舊媒介的優(yōu)越性。因為舊媒介通常有更高的社會知名度,新媒介通過引用舊媒介的名字,在自我推廣上也能夠容易許多。

第二,在傳播方法和策略上,新媒介也經(jīng)常在舊媒介的基礎上復制、調(diào)整和提高。舉個例子,在一對一傳播的過程中,這樣的模仿層出不窮。從狼煙報信到郵政系統(tǒng)、從電報電話到互聯(lián)網(wǎng),幾個世紀以來,一對一媒介都為更加親密的交流提供了可能。這樣的傳播方式注重傳播的私密性,消除了距離,加強了人們之間的團結,保證了生活環(huán)境的永久和平(根據(jù)“更多交流意味著更多理解”的假設),構建了一種雙向交流和即時反饋的傳播模式。同樣,在一對多傳播的歷史上,從報信人、書籍、報紙、廣播到電視中,以下舊的傳播想法也在不斷被重復:由于相互矛盾的需求而出現(xiàn)的審查和廣告,對于直接民主的渴求,統(tǒng)一信息的發(fā)布(不同的受眾根據(jù)不同的方式產(chǎn)生不同的解讀),關于信息、教育和娛樂的爭論,公眾輿論的形成以及一對多媒介的社會塑造(Balbi & Kittler,2012)。這些思想在每個一對一或者一對多媒介產(chǎn)生時都不斷被提及,直到今天,網(wǎng)絡媒介的出現(xiàn)引發(fā)的爭論也和它們有關(Mosco,2004)。這些傳播思想是從舊媒介到新媒介時不變的話題,顯示了它們在媒介發(fā)展過程中穩(wěn)定又長期的存在。

新媒介模仿舊媒介的第三點是消費空間。新媒介總是擠占舊媒介已經(jīng)占領的空間。早期,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在改造過的舞廳、咖啡館、馬戲團和戲劇院(劇院在后來演變成電影院絕非偶然)放映。曾經(jīng)在很長時間里被視為家庭中心的家中起居室,也成為媒介消費的集合場所。19世紀末,很多家庭會聚集在客廳收聽愛迪生留聲機。20世紀20年代開始,留聲機在家庭中的地位被廣播取代。同樣地,隨著電視的興起,廣播被電視取代(Spigel,1992 for TV;Douglas,1999 for radio;Gitelman & Pingree,2003 for photography)。媒介空間的第三次競爭發(fā)生在隨身聽、手機、iPod和智能手機之間:這些具有音響功能的設備逐一取代前者,占領用戶的口袋和手提包這些媒介如今必爭的移動空間。

新媒介模仿舊媒介的第四點是結構。對于舊媒介的結構和網(wǎng)絡元素,新媒介常常加以重新配置,然后占為己用?;仡櫼粚σ幻浇椋T如電報、電話的發(fā)展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廣播和互聯(lián)網(wǎng)這樣的一對多媒介有著與之相似的結構和配置,只是它們的結構配置根據(jù)各個國家不同的政治經(jīng)濟情況稍有差別。互聯(lián)網(wǎng)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沒有內(nèi)部結構的開放網(wǎng)絡,這個論斷很適合美國這樣現(xiàn)存的無線通信網(wǎng)絡比較分散(顯然相對民主的)的國家。與美國不同,法國的Minitel從20世紀70年代普及以來,卻有著層次分明的組織架構(Kramer,1993),反映了法國一直以來典型的以巴黎為中心的星形傳播網(wǎng)絡。正因為這種特點,18世紀出現(xiàn)的沙普光電報才得以影響了其后法國兩百年之久。結果,舊媒介的遺產(chǎn)影響著新媒介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對于網(wǎng)絡媒介的發(fā)展來說,舊媒介的結構性選擇也直接影響了新媒介的發(fā)展方向(Starr,2004)。在一對多媒介的背景下,另一種舊媒介結構作用于新媒介的例子就是“播出時間表”。這個時間表在有線電話時期產(chǎn)生,在廣播時期得到采納,到電視媒介發(fā)展時期被成熟光大,在網(wǎng)絡媒介時代被完全打破了(Balbi,2010)?!安コ鰰r間表”體現(xiàn)了20世紀大眾媒介的基本結構,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去空間化”的同時性——即觀眾能夠在不同的空間同時觀看同樣的內(nèi)容(Thompson,1995)。

新媒介還在內(nèi)容上模仿舊媒介。這是Bolter和Grusin的主要研究方向,通過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新的數(shù)字媒介是如何借用并且重構舊媒介的表達形式和表達內(nèi)容的。電腦游戲很容易讓人們想起蒙太奇和電視畫面,逼真的畫面符合了現(xiàn)在圖像真實化的趨勢,網(wǎng)絡傳播則取代了傳統(tǒng)的口口相傳,也改變了廣播和電視的歷史(Bolter & Grusin,1999)。學者Lev Manovich更明確地指出,新興的數(shù)字媒介的目的就是要重新利用已有媒介的數(shù)據(jù),而不是創(chuàng)造新的媒介(Manovich,2001)。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fā)生在數(shù)字媒介中,這是大眾傳播社會的通病。一方面,媒介需要通過新故事吸引觀眾的注意;另一方面,媒介系統(tǒng)又不得不依靠那些千篇一律的話題和陳詞濫調(diào)度日(Morin & Nahoum,1962;Ortoleva,2009)。在這種矛盾的基礎上,大眾傳播社會的內(nèi)容生產(chǎn)實際是以低強度為特征的??梢宰匪莸浆F(xiàn)代以來的未經(jīng)編輯的混雜舊媒介素材,如連載小說、留聲機唱片、電影流派和廣播電視模式等,就成為可被利用的內(nèi)容,流轉到新媒介,通過主流網(wǎng)站和適當?shù)耐茝V手段取得傳播上的成功。

新媒介模仿舊媒介的第五點體現(xiàn)在它的多媒介化上。一個新產(chǎn)生的媒介絕不僅僅囊括了一個舊媒介的基本元素,通常它會集眾家之所長。早期的電視就是電影和廣播的混合物,它既包含了電影的動態(tài)畫面、蒙太奇等,又具備了廣播一對多傳播的特點(Williams,1975)。與之類似地,移動電話(使用人聲的一對一交流的首例)就是在固定電話和無線電報(馬可尼已經(jīng)提出近乎移動電話的構想,稱之為點對點卻不用線路的設備)的結合。數(shù)字媒介集成了文字、圖像和聲音,用多種形式利用各種新舊媒介的內(nèi)容(Jensen,2010,p.70)。為了更好地理解新媒介的模仿行為,我們需要一個系統(tǒng)的方法來理解舊媒介的哪些特點促使新媒介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并最終產(chǎn)生了新媒介。

新媒介為何要模仿舊媒介呢?首先,把新媒介放在舊媒介的背景下去看,能夠幫助人們用連貫的眼光看待媒介的發(fā)展。在創(chuàng)新上推陳出新,這已經(jīng)是社會上慣用的方法:政治家、企業(yè)家和企業(yè)樂此不疲,因為可以推銷他們的理念和商品;技術人員這樣做,是為了節(jié)省和再利用他們的知識及用戶。重復利用社會已經(jīng)知道的東西是一種非常保險的策略,常規(guī)的部分都不需要改變,媒介使用者可以將他們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加以利用。重復已經(jīng)建立的模式是新媒介的一個保障因素,它鼓勵掉以輕心和自動承認,這樣也容易導致不費力地轉向。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用戶懵懂地卷入其中,很多社會團體也不例外,包括公司、專家組織和政治家們。每個團體都努力適應征服了舊媒介的新媒介,以保護已經(jīng)通過時間和知識獲得的既得利益。其次,新媒介通常在試圖改善舊媒介的時候模仿它們。這種模仿不僅僅限于形式上,新媒介往往也會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東西。上文曾經(jīng)提到,新媒介通過在命名中加入舊媒介的名稱來強調(diào)舊媒介的不足,以彰顯自身更好地解決了這些不足之處。根據(jù)St?ber的看法,在媒介革命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St?ber所稱的技術發(fā)明階段,新媒介通過延續(xù)舊媒介的發(fā)展路徑來改善舊媒介。古登堡并沒有志在發(fā)明印刷機,他是在提高書寫和復制效率的過程中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貝爾也是在改進電報系統(tǒng)的過程中偶然發(fā)明了電話。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的始祖阿帕網(wǎng)最初也僅僅是為了防止核危機而建立點對點傳播媒介,只是到后來,才成為新的媒介(St?ber,2004,pp.483-503)。再者,也是相反地,新媒介可以通過仿照舊媒介掩蓋自身的不足,至少可以掩蓋自身缺乏想象力的不足。新媒介的創(chuàng)造者們因為無法創(chuàng)造出可替代的傳播思想,一味復制舊媒介,只能單純保存舊媒介。

從長遠來看,對于想要推廣新媒介的社會團體來說,一味模仿舊媒介并非道德之舉。但從另一方面看,新媒介在發(fā)展的早期,又不得不模仿舊媒介。新媒介有時會胡亂地運用一些舊的技術,導致這樣的模仿沒有任何意義。一個有趣的例子就是法國19世紀40年代出現(xiàn)的接線電報(aero-electric telegraph),它是光電報和新的電傳電報的混合體:信息通過電線傳輸,但是解碼時用的不是新的摩爾斯電碼,而是舊的光電報的代碼。在沙普的光電報中,信息通過觀察塔上的機械臂傳輸,這些觀察塔可以被放置在多個位置,每個位置都代表一個常用的信號。雖然這一組代碼比摩爾斯電碼復雜,但是因為電報員已經(jīng)熟知了這套字母表,他們更希望保存已有的專業(yè)知識(Flichy,1991)。寓舊于新也并不總是有效,有時模仿舊媒介也會成為新媒介不被接納的原因。用Roger Filder的話來說,一個新的媒介形式要為自己奪得一席之地,就要明確地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直截了當?shù)乇砻?,和舊的傳播技術相比,自己有什么價值(Fidler,1997)。如果人們覺得新媒介和舊媒介太過相似,那么年輕的媒介通常會被覺得不靠譜,從而遭淘汰。

三、 第二步:規(guī)范,新媒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媒介

在經(jīng)歷了最初的仿照和成形階段,新媒介逐漸將自己和舊媒介區(qū)分開來,開始追求自身的特殊性和穩(wěn)定性,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媒介(關于媒介及其不穩(wěn)定性見Uricchio,2004)。一旦新媒介在試驗中找準了大家的利益所在,它就基本成功了。對于新媒介,想要嚴格區(qū)分它是模仿舊媒介的新媒介,還是一個純粹的新媒介,其實非常困難。以往的學術文章中對于這個話題,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有些甚至還是完全對立的(Peters,2009)。嚴格說來,新和舊的話題只能放在歷史大背景中去討論,因為所謂的新舊都是需要時間定論的(Lister et al.,2009,pp.46-47)。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學界一直很重視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新媒介究竟新在何處?

1999年,Roger Silverstone說過,20世紀90年代的新媒介之所以新是因為它們做了一些新的事情,它們?yōu)槊浇樽⑷肓诵铝α浚矂?chuàng)建了新的結果;它們改變了人們的想法,在機構上作出調(diào)整,讓自己從壓力中解放出來(Silverstone,1999,p.10)。幾年以后,Leah Lievrouw在《媒介與社會》(2004)一書中弱化了Silverstone提出的顛覆性觀點,他認為,新的數(shù)字媒介在出現(xiàn)不久之后,就變得通俗而普通,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們已經(jīng)不再像幾年前那樣被認為不同尋常了。

一些歷史學者和媒介學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認為舊媒介和新的數(shù)字媒介之間是連續(xù)的。Bolter & Grusin(1999) 斷言,新媒介的新,正體現(xiàn)在它們矯正舊媒介的方法上(關于這個問題見Balbi & Magaudda,2014)。也就是說,電視之所以成為新媒介,是因為它融合了電影和廣播。類似地,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新的媒介,是因為它促成了媒介的融合。從這個方面看,創(chuàng)新融合成為新媒介“新”的關鍵。

Giterlman(2006)發(fā)現(xiàn),新媒介和舊媒介之間有著很強的協(xié)議關聯(lián):新媒介需要接受舊媒介已經(jīng)形成的規(guī)則和默認的條件,對于舊媒介固有的結構和既定的習慣,新媒介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根除,只能從一種媒介到另一種媒介,持續(xù)忍受。

Gitelman、Geoffrey和Pingree(2003)強調(diào)了兩個方面:第一,新是所有媒介都會經(jīng)歷的階段,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涉及了所有媒介的話題之一;第二,由于媒介不斷改變,因此,在媒介發(fā)展的生涯中,“新”的狀態(tài)會出現(xiàn)不止一次。我們會用新方法看待舊媒介,媒介也會不斷擁有新的用戶和新的功能。所以,出于各種不同的原因,在媒介研究中,現(xiàn)在似乎完全可以說,新媒介也沒有多少可“新”之處(Park et al.,2011,XI)。

在討論新媒介的“新”的時候,我們很少深入地思考:我們?nèi)绾味x所謂的“新”。Peters(2009,p.18)說,新媒介就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去談論的媒介。他強調(diào)新媒介的核心特點就是它的不確定性。這個觀點和《社會構建的技術觀》一書中的觀點相似,且互為補充,在這本書中,“靈活解釋”這一方法經(jīng)常運用在對于新技術的分析中。根據(jù)《社會構建的技術觀》中的觀點,一個新的技術在發(fā)展初期的時候,不同的社會群體會以不同的目的運用它,直到某個特定的用途明顯地多過其他用途,新技術在用途上的多樣性就會漸漸消失(Pinch & Bijker,1984,pp.399-441)。同樣地,一個媒介在發(fā)展早期都會因為各種原因備受考驗,電話、留聲機、無線廣播、電視、手機一直到互聯(lián)網(wǎng),都是如此。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曾經(jīng)在社會上一石激起千層浪,而后知名度又逐漸被其他媒介所取代。書中還提到,我們可以通過人們對于新媒介的討論甚至是幻想,來認識新媒介。但是,人們一旦對這個媒介的用處和使用價值有了非常明確的認識以后,這個媒介在受眾中的靈活性就不存在了,與此同時,更新的媒介就會產(chǎn)生。要評價新媒介中“新”的價值,我認為有三點是我們不能忽略的。

第一,當人們不再需要通過舊媒介的含義來認識新媒介時,那么新媒介就有大好的機會在名稱和意義上做出轉變。同時,一個區(qū)別于現(xiàn)有交流方式的新實體就可能誕生。舉個例子,“可看的廣播”最終演變成了“電視”;“移動電話”的名稱中也漸漸沒有了“固定電話”的影響,人們甚至直接用“Mobile”這個形容詞來稱呼移動電話,在意大利,人們干脆用帶有感情色彩的昵稱稱呼手機。

第二,當新媒介和以往媒介的實質(zhì)性差別顯現(xiàn)出來的時候,這種“新”就不言自明了。通常,我們所說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使用模式上。有線電報在出現(xiàn)以后,最初的用處和光電報一樣,主要用于政府和軍事信息的傳輸。但是很快,有線電報就被應用到了商業(yè)信息、新聞和重要個人信息的傳輸中,慢慢變成了一個和光電報不一樣的媒介,或者說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媒介(Flichy,1991,chapter3)。電話的發(fā)展路徑與此類似,在和電報并行發(fā)展的過程中,電話因為口頭表達方便的特點,其用途逐漸和電報區(qū)別開來,在城市內(nèi)部的交流中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Balbi,2011)?;ヂ?lián)網(wǎng)本是冷戰(zhàn)時期為了軍事作業(yè)而建立的,卻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被科學家們和反正統(tǒng)文化組織們所用,在90年代爆炸性發(fā)展,成為一個商業(yè)媒介并處在不斷的變化和完善當中(Curran,2012)。實際上,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一個“新”的媒介已經(jīng)不止一次了,每個階段它都會被不同的組織開發(fā)出新的用途。

第三,新媒介成為大家認可的新的媒介往往是在其引發(fā)了社會震驚之后。在新媒介誕生的時候,因為它對以往媒介的顛覆,社會對它的評價往往兩極分化,有人叫好有人唱衰,極大的關注度讓它成為人們眼中的新事物(Boddy,2002)。強調(diào)媒介的“新”,也促使人們更加認識它的“新”。

四、 第三步:重置,舊媒介適應新媒介

當新的媒介出現(xiàn)的時候,舊媒介往往以同等用力而方向相反的兩種動作,來模仿競爭者——新媒介的特點。

我們先看后者(即將新技術用于舊媒介,譯者注),一個很有啟發(fā)意義的例子就是繪畫和攝影。19世紀,一些畫家運用攝影技術學習肖像技巧。有些藝術家,比如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還會把攝影作品當作繪畫的參照物(Gordon,Andrew,& Edgar,1988,p.34)。

第二個過程更為有力,舊媒介還會改變自身及與新媒介的聯(lián)系。Adner和Snow(2010)就從經(jīng)濟學視角分析了這一現(xiàn)象,提出舊媒介可從三個方面做出改變:拓展自身行為和能力、尋找適需的特定市場和尋求新的市場。用Flichy(1995)的語言來表達,就是改變使用的框架。拓展自身功能意味著舊媒介要多方面提高自身能力,增強與社會和技術的相關性,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與時俱進的舊媒介。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行業(yè)就曾經(jīng)嘗試融入新技術,增強自身吸引力,以對抗電視作為新興的可視媒介的巨大吸引力。3D電影和彩色電影作為電影和電視對抗時期的產(chǎn)物,都是電影媒介作出的重要嘗試(Johnston,2011)。取代廣播占據(jù)家庭起居室的電視也曾經(jīng)刺激廣播在技術上尋求突破,于1947年獲得專利的晶體管,就被廣播行業(yè)利用,以減小收音機的體積。便攜式收音機出現(xiàn)后,廣播不再是家庭媒介,也成為年輕人隨身攜帶的媒介(Schiffer,1991)。就技術學習而言,舊媒介學習新媒介的改進,或者說能力的擴展,就好比帆船效應——在摩托艇出現(xiàn)后,帆船在航行時也用上了機動摩托,因而航行的速度明顯提高。這就是舊技術向新技術的學習。

舊媒介改變自身從而向新媒介學習的第二個方面在于尋找新的利益市場。數(shù)字CD盤產(chǎn)生之后,至少有兩項舊的錄音技術找到了新市場。模擬式乙烯基黑膠唱片并沒有因此消失,反而成為懷舊聽眾和專業(yè)DJ們的寵兒,他們都說這種唱片復制出來的音質(zhì)更高(Nosengo,2003,Chapter 7);同樣地,比CD制作成本低廉的盒式磁帶,因為更容易使用,也更能適應亞文化發(fā)展的需求,反而比CD更受歡迎(Harrison,2006)。另一個有趣的例子來自20世紀至今的廣播業(yè)余愛好者社群,這些廣播業(yè)余愛好者既對一對一的無線傳播深感興趣,又和一對多的廣播組織密切相關(Douglas,1989)。所以,當商業(yè)廣播機構在歐洲和美國陸續(xù)成立時,這些廣播愛好者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市場,或者說延續(xù)了他們最初的模式:在點對點同行交流的同時,利用技術開發(fā)解決越來越長距離的信息傳播問題。這個形成于早期業(yè)余廣播愛好者原型的特點在如今的廣播愛好者中仍有市場(Haring,2008)。

舊媒介甚至還會徹底改變自身的屬性,轉變成為一個擁有新用途和社會關聯(lián)度更高的新媒介。當移動電話出現(xiàn)以后,固定電話雖然沒有消失,但是固定電話的投資人和相關社會團隊會反問自己:如何讓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固定電話網(wǎng)絡發(fā)揮新的價值?之后,固定電話網(wǎng)絡又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傳輸網(wǎng)絡。這種對網(wǎng)絡的重新利用和傳統(tǒng)意義上滿足人們點對點通話需求的媒介性質(zhì)完全不同,特別是,這種功能上的改變解決了互聯(lián)網(wǎng)走進用戶家中“最后一英里”的問題(Musso,2008)。另一個遇見新媒介之后改變自己發(fā)展路徑的媒介例子就是繪畫遇見了攝影。正如前文提到的,不僅畫家們從攝影中尋找靈感,攝影還激發(fā)了畫家們尋求更多新的美學表達形式。所以在19世紀末發(fā)生的新藝術運動中,藝術家們逐漸摒棄一味的現(xiàn)實再現(xiàn),更加關注內(nèi)心的、哲學的和個人想法的表達,這也并非偶然(Berger,1972)。

另一個舊媒介與新媒介有關的非常驚人的變化和社會評價有關。新的媒介出現(xiàn)的時候,往往會面臨兩極分化的社會評價,一種對它充滿希望;另一種則對它非??謶?Carey,1989,p.8),這也反映了文化的收縮和擴張兩種趨勢。通常當新媒介誕生的時候,舊的媒介都會飽受贊譽。正如Nacci(2000,p.68)在書中所說,新媒介的出現(xiàn)總會讓舊媒介感到危險,于是舊媒介就會在第一時間變得警覺并做出調(diào)整。新媒介還似乎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原有的媒介,總能讓舊的技術煥發(fā)第二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廣播遺留下來的技術被電視幾乎原封不動地采用了(Craig,2005,p.282);而正因為電視的出現(xiàn),廣播才成為一種更加自由和開放的媒介,并因此獲得前所未有的社會對其文化價值的認可。類似地,電影院出現(xiàn)以后,劇院獲得了新的高度社會認同。電視出現(xiàn)以后,電影院也成為人們眼中的高雅藝術。如此看來,新媒介對舊媒介的影響之一就是讓它們重新被認可。與新媒介相交之后,舊媒介不斷改善。

但是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舊媒介都是在新媒介出現(xiàn)的時候作出改變呢?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就是舊媒介需要生存。舊媒介需要通過擴展自身的功能、尋找新的適需市場和調(diào)整自身框架來獲得生命的第二春。Thorburn和Jenkins(2003,p.7)把這種普遍的現(xiàn)象稱為媒介的連續(xù)性沖動。第二個原因就是每種媒介都會重新定義其他媒介,舊媒介對新媒介亦是如此。為了防止自己被取代,各個媒介都會保持警惕。因為媒介之間有非常深刻的關聯(lián),彼此會互相影響,當新媒介一旦進入某個領域,其他媒介就會做出調(diào)整,這也就是媒介反應系統(tǒng)(Ortoleva,1995;Dahl,1994;Bastiansen,2008),舊媒介自身做出的改變就是這種反應的一部分。舊媒介做出改變的最后一個原因就是,改變是媒介自身永恒的生存狀態(tài)(Brügger,2002;Posrer,2007)。新媒介的出現(xiàn)只是促成或者加速了這個過程,所以從歷史的角度更加準確地認識這個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傳媒研究和其他假定傳播技術與其本性一樣始終不變的學科不同,我們無法用一個靜止的視角去看待傳媒,因此歷史的角度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理解整個媒介發(fā)展永不止步的過程。

五、 第四步:共存,新舊媒介共同生活

舊媒介和新媒介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到最后一個階段就是停滯期,這也可能是媒介的延續(xù)性沖動之一種。正如我們所見,新舊媒介在互相影響的過程中改變自身的結構和內(nèi)涵,同時,它們也時常共存,像新媒介取代舊媒介這樣的現(xiàn)象其實少之又少。在傳媒發(fā)展史上,許許多多的新技術都被運用到了舊媒介上,從而提升了舊媒介的生命力。郵政系統(tǒng)在歷史上雖然經(jīng)歷了比較深刻的變化,但是電信產(chǎn)業(yè)發(fā)展兩百多年以來,它在現(xiàn)存?zhèn)髅较到y(tǒng)中仍然有很深的影響力。移動電話發(fā)展時,固定電話也沒有消失。電影院和廣播也并沒有因為電視和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就被人們拋棄。就連鴿子這個最古老的一對一媒介,在后來的戰(zhàn)爭期間,也被用來取代廣播、電報、電話和衛(wèi)星通信這些容易被攔截的媒介。

有一些舊媒介,比如電報和電傳機,雖然逐漸被郵件、短信和其他在線信息交互方式取代,但是它們?nèi)匀涣粝铝撕芏嘤嘘P傳媒交流的財富為后人所用。電報的傳播理念幾乎被用到了電信行業(yè)的每個媒介中,電傳機和傳真的想法則被郵件模仿。另一方面,正如Coopersmith(2010)在提到電傳機和傳真時所說的,舊的技術并沒有死,它們只是沒有更新。所以面對過去的時代,舊媒介有三種可能的發(fā)展方向:消失殆盡;被部分念舊的用戶繼續(xù)使用;轉移到不發(fā)達國家或者媒介發(fā)展程度低的市場中,以新的文化內(nèi)涵繼續(xù)發(fā)展。

從結果上來看,新舊媒介的共存會帶來集成效應。曾幾何時,好萊塢電影產(chǎn)業(yè)開始推出專為電視設計的系列電影。這可以被視為舊媒介對抗新媒介的反映(電影和電視常常被視為敵對的雙方,前者往往受到后者的威脅),但是也可以被看成是這兩個不同的媒介被迫結合,利用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營策略互利共贏的獲利商機:好萊塢需要新的出口來獲得收益,電視則需要更多的內(nèi)容來填充播出時間表(Ballio,1990)。19世紀末,電報和電話就實現(xiàn)了結構上的整合。一方面,將電報和電話網(wǎng)絡合二為一、共享網(wǎng)絡的試驗一直在進行;另一方面,這兩大媒介在很多國家都以分網(wǎng)的方式互相彌補,電報網(wǎng)絡通常能夠彌補電話網(wǎng)絡的不足,反之亦然(Balbi,2011);最后,新舊媒介融合比較極端的形式就是雜交,它們互相融合,消解彼此的不同,最終形成一個和原始媒介完全不同的媒介。

Edgerton(2007)說,在技術發(fā)展史上,舊媒介不僅會在新媒介的挑戰(zhàn)中存活下來,而且還會在這個時候達到自身發(fā)展的頂峰。電話出現(xiàn)以后,電報才迅速地擴散并在很多國家建立起自己的網(wǎng)絡。廣播也是在電視出現(xiàn)以后才成為數(shù)百萬家庭的必備之物。電視在很多年間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媒介,直到移動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與之比肩,但一直到如今,它們都一樣受歡迎。Edgerton提出這個觀點的目的在于強調(diào),歷史學家往往都太過重視研究新事物,而忽視了舊事物的重要性,更別說更好地建設舊事物了。說到舊媒介,人們可能會有另外一個反應:舊媒介之所以能夠一直流行,也許僅僅是因為它們比新媒介更好,更透明(Gitelman & Pingree,2003,-),用戶們會從理性角度出發(fā)使用舊媒介,因為在他們看來,新媒介并沒有那么明確的特點,也沒有舊媒介可靠。

六、 結論:舊媒介、新媒介和媒介史

在本章中,我將嘗試提出一個能將新媒介和舊媒介結合起來的理論,并對媒介歷史和媒介研究的相關話題進行再思考。

首先,為了全面理解媒介的屬性,我們必須將新媒介和舊媒介放在一起學習,切不能把它們當作兩個分割的部分看待。對于舊媒介來說,它們必須要全面了解新媒介,因為新的媒介不可避免地會復制它們的想法和特征。同時,新媒介也對舊媒介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之注入新活力,并幫助它們適應新情況。研究新舊媒介之間的關系,換句話說,不能把它們當作水火不容的對立者,而是要把它們之間的連續(xù)性和變化一并分析。這種變化很多時候是隱藏在連續(xù)性、傳承性之后的(新媒介模仿舊媒介,舊媒介繼續(xù)堅持自我),新舊媒介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背后也會暗含很多的變化(舊媒介改變自己以適應新媒介)。

在研究新舊媒介時,另一個有關方面就是媒介系統(tǒng)的邏輯。每一種媒介都是與許多當代媒介、傳統(tǒng)媒介甚至是人們想象中的未來媒介的影子同構的(Natale & Balbi,2014)。這和媒介的純粹性理論(Thorburn & Jenskins,2003)觀點完全相反。根據(jù)媒介的純粹性理論,媒介必須有自身固有的、不可變化的特征,這就是所謂的互媒體(intermediality),這是一種互相構造的過程,或者說同時創(chuàng)造新媒介和讓舊媒介煥發(fā)生機的過程(Chapple & Kattenbelt,2006,轉引自Bignell & Fickers,2008,pp.45-46)。

媒介歷史學家提出的第三個相關方面就是:理解媒介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維度就是時刻記住事物是不斷變化的(Schwarzenegger,et al.,2013)。我們提到的很多研究方法都表明:新舊媒介始終處在進化和變化當中。這種觀點一方面印證了新媒介的誕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表明舊媒介的更新是無可厚非的。這些都是歷史發(fā)展的過程,當它們被放在媒介發(fā)展的歷史軸上討論時,就會清晰可見。

既研究新媒介也研究舊媒介的路徑避免了忽視舊媒介、已經(jīng)消失的媒介和在以往變革時期存在的媒介這樣的誤區(qū)。正如Latour(1991)強調(diào)的,要想真正理解技術,我們需要均衡地分析媒介技術的成功和失敗、誕生和轉變。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新媒介學界有一個始終存在的誤區(qū),就是大家開始在新媒介和數(shù)字媒介之間畫上等號。本文認為,我們應該在傳播發(fā)展史的大背景下把“新”當作一種持續(xù)的現(xiàn)象去看待和分析,甚至把“新”當作單個媒介的發(fā)展中不斷重復的過程去研究。

總結來說,新媒介和舊媒介不是割裂的二者,它們互相影響,有時甚至難以分辨,同時又刺激著新事物的誕生。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認為,在未來的媒介研究中,應該始終注重新與舊的對接關系,這是媒介史研究的關鍵。

本文的英文版本發(fā)布在《Theorien des Medienwandels》(《媒介變化理論》)一書的第231—249頁。

參考文獻

Adner, R. & Snow,D. (2010). Old technology responses to new technology threats:Demand heterogeneity and technology retreats.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 19(5),1655-1675. doi: 10.1093/icc/dtq046

Balbi, G. (2010). Radio before radio:Araldotelefonico and the invention of Italian broadcasting.TechnologyandCulture, 51(4), 786-808.

Balbi, G. (2011). The origins of the telephone in Italy, 1877—1915: Politics, economics, technologyand society.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unication, 5, 1058-1081.

Balbi, G. & Jural, K. (2012). Dialoguing with socratesor disseminating like jesus?Rereading communication history through “One-to-One” and “One-to-Many” lens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Phoenix, May.

Balbi, G. & Magaudda, P. (2014).Storiadeimediadigitali:Rivoluzioniecontinuità. Roma-Bari: Laterza.

Balio, T. (Hrsg.)(1990).Hollywoodintheageoftelevision. Boston: Unwin Hyman.

Barnouw, E. (1975).Tubeofplenty:TheevolutionofAmericantelevis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stiansen, H. G. (2008). Media history and the study of media systems.MediaHistory, 1(14), 95-112.

Berger, J. (1972).WaysofSeeing. New York: Penguin.

Bignell, J. & Fickers, A. (Hrsg.)(2008).Aeuropeantelevisionhistory. Malden, MA: Oxford Wiley-Blackwell.

Boddy, W.(2002). Old media as new media: Television. In Harries, D.(Hrsg.)(Ed.),TheNewMediaBook(pp. 242-253). London: BFI Publishing.

Bolter, J. D. & Grusin, R. (1999).Remediation:Understandingnewmedi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rügger, N. (2002).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on media and media history. In Brügger, N. & Kolstrup, S. (Hrsg.)(Eds.),MediaHistory:Theories,Methods,Analysis(pp. 33-66). Arhu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Carey, J. W. (1989).Communicationasculture:Essaysinmediaandsociety. Boston: Unwin Hyman.

Chapple, F.& Kattenbelt, C. (Hrsg.)(2006).Intermedialityintheatreandperformance. New York: Rodopi.

Coopersmith, J. (2010). Old technologies never die, they just don’t get updated.TheInternationalJournalfortheHistoryofEngineering&Technology, 80(2),166-182. doi: 10.1179/175812110X12714133353678

Craig, D. B. (2005).Firesidepolitics:RadioandpoliticalcultureintheUnitedStates, 1920-1940.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urran, J. (2012). Reinterpreting the internet. In Curran, J., Natalie, F., & Des, F. (Hrsg.)(Eds.),MisunderstandingtheInternet(pp. 34-49).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Dahl, H. F. (1994). The pursuit of media history.Media,Culture&Society, 16(4), 551-563. doi: 10.1177/016344379401600402

Douglas, S. J. (1989).InventingAmericanbroadcasting, 1899-1922.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Douglas, S. J. (1999).Listeningin:RadioandtheAmericanimagination. New York: Crown.

Edgerton, D. (2007).Theshockoftheold:Technologyandglobalhistorysince190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dler, R. (1997).Mediamorphosis:Understandingthenewmedia.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Flichy, P. (1991).Unehistoiredelacommunicationmodern:Espacepublicetvieprivee. Paris: La Découverte.

Flichy, P. (1995).L’innovationtechnique:Récentsdéveloppementsensciencessociales:Versunenouvellethéoriedel’innovation. Paris: La Découverte.

Garratt, G. R. M. (1994).Theearlyhistoryofradio:FromfaradaytoMarconi. London: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Gitelman, L. (2006).Alwaysalreadynew:Media,historyandthedataofculture. Cambridge: MIT Press.

Gitelman, L. & Pingree, G. B. (Hrsg.)(2003).Newmedia, 1740-1915.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ordon, R., Andrew, F., & Edgar, D. (1988).Degas.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Haring, K. (2008).HamRadio’stechnicalcul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arrison, A. K. (2006). Cheaper than a CD, plus we really mean it:Bay area undergound hip hop tapes as subcultural artefacts.PopularMusic, 25(2), 283-301.

Jensen, K. B. (2010).Mediaconvergence:Thethreedegreesofnetwork,massand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John, R. R. (2010).Networknation:InventingAmericantelecommunications.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Johnston, K. M. (2011). Now is the time (to put on your glasses): 3-D film exhibition in Britain, 1951-55.FilmHistory, 23(1), 93-103. doi: 10.2979/filmhistory.23.1.93

Kramer, R. (1993).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Study of the french minitel system. In Schement, J. R., Rublen, B. D. (Hrsg.)(Eds.),Between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InformationandBehaviorNewBrunswick(pp. 453-486).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Lasen, A. (2005). History repeating?A comparison of the launch and use of fixed and mobile phones. InHamill, L., Lasen, A. (Hrsg.)(Eds.),MobileWorld.Past,PresentandFuture(pp. 29-60). Heidelberg: Springer.

Latour, B. (1991).Nousn’avonsjamaisétémodernes-essaid’anthropologiesymétrique. Paris: La Découverte.

Lehman-Wilzig, S. & Cohen-Avigdopr, N. (2004). The natural life cycle of new media evolution:Inter-media struggle for survival in the internet age.NewMedia&Society, 6(6), 707-730. doi: 10.1177/146144804042524

Lister, M. (2009).Newmedia:Acriticalintroduction(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Manovich, L. (2001).Thelanguageofnewmedi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arvin, C. (1988).Whenoldtechnologieswerenew:Thinkingaboutelectriccommunicationinthelatenineteenthcentu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rin, E. & Nahoum, I. (1962).L’espritdutemps:Essaisurlaculturedemasse. Paris: Grasset.

Mosco, V. (2004).Thedigitalsublime:Myth,power,andcyberspace. Cambridge: MIT Press.

Mumford, L. (1934).Technicsand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

Munsterberg, H. (1916).Thephotoplay:Apsychologicalstudy.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Musso, P. (2008).Lestélécommunications. Paris: La Découverte.

Nacci, M. (2000).Pensarelatecnica:Unsecolodiincomprensioni. Roma: Laterza.

Natale, S. & Balbi, G. (2014). Media and the imaginary in history: The role of the fantastic in different stages of media change.MediaHistory, 20(2), 203-218. doi:10.1080/13688804.2014.898904

Nosengo, N. (2003).L’estinzionedeitecnosauri:Storieditecnologiechenoncel’hannofatta. Milano: Sironi.

Ortoleva, P. (1995).Mediastoria:ComunicazioneeCAMBIAMENTO-socialenelmondocontemporaneo. Parma: Pratiche.

Ortoleva, P. (2009).Ilsecolodeimedia:Riti,abitudini,mitologie. Milano: IlSaggiatore.

Park, D. W., Jankowski, N. W., & Jones, S. (Hrsg.)(2011).Thelonghistoryofnewmedia:Technology,historiography,andcontextualizingnewness. New York: Peter Lang.

Peters, B. (2009). And lead us not into thinking the new is new: A bibliographic case for new media history.NewMedia&Society, 11(1-2), 13-30.doi: 10.1177/1461444808099572

Pinch, T. J. & Bijker, W. E. (1984).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SocialStudiesofScience, 14(3), 399-441. doi: 10.1177/030631284014003004

Poster, M. (2007). Manifesto for a history of the media. InJenkins, K., Sue, M., & Alun, M. (Hrsg.)(Eds.),Manifestosfor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Schiffer, M. B. (1991).TheportableradioinAmericanlife.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Schwarzenegger, C., Menke, M., & Birkner, T. (2013). Coping with complexity: Bridging the trenches in theories and conceptualizations of media change?ECREA Communication History Section Conference, Lisbon.

Silverstone, R. (1999). What’s new about new media?NewMedia&Society, 1(1), 10-12.

Spigel, L. (1992).MakeroomforTV:Televisionandthefamilyidealinpostwar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arr, P. (2004).Thecreationofthemedia:Politicaloriginsofmoderncommunica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St?ber, R. (2004). What media evolution is: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history of new media.EuropeanJournalofCommunication, 19(4), 483-505. doi: 10.1177/0267323104049461

Thompson, J. B. (1995).Themediaandmodernity:Asocialtheoryofthemedi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rburn, D. & Jenkins, H. (Hrsg.)(2003).Rethinkingmediachange:Theaestheticsoftrans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Uricchio, W. (2004). Re-Discovering the challenge of textual instability: New media’s lessons for old media historians. InFullerton, J. (Hrsg.)(Ed.),ScreenCulture:HistoryandTextuality(pp. 161-168). Eastleigh, UK: John Libbey Publishing.

Williams, R. (1975).Television:Technologyandculturalform. London: Fontana.

Old and New Media, Theorizing Their Relationships in Media Historiography

Gabriele Balbi

(InstituteofMediaandJournalism(IMeG)FacultyofCommunicationSciencesUniversitàdellaSvizzeraitaliana,USI)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ld and new media, one of the key questions of media studies. It presents supportive examples and reviews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order to formulate a general theory on the top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ld and new media is characterized by at least 4 different, and sometimes overlapping, phases. The first is called imitation because, when a new medium enters society, it often imitates the old ones. A process of specification, secondly, happens when a new medium diversifies from the old. A third phase of change realizes when a new medium seems to overcome the old one and the latter starts imitating the new one and changing its nature in order to survive. Finally, there is also a static stage named continuity: which may explain how old and new co-exists together.

Taken all together,analyses on these phases may build ground for one to understand studies on new media, history of media, and its development as whole.

Key Wordsold and new media; media history; media studies; media change; media theory

1. 加布里埃爾·巴爾比:瑞士盧加諾大學媒介研究助理教授。

2. 戎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

3. 郭鎮(zhèn)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丰顺县| 巴林左旗| 仙桃市| 都匀市| 峡江县| 闻喜县| 峨山| 美姑县| 襄垣县| 方城县| 英超| 资溪县| 夹江县| 海宁市| 金乡县| 塔城市| 新安县| 南昌县| 招远市| 厦门市| 民县| 余姚市| 五大连池市| 东莞市| 辽宁省| 蒲城县| 会昌县| 太谷县| 嘉峪关市| 旬邑县| 如皋市| 昭觉县| 上饶县| 宣威市| 东台市| 大足县| 盖州市| 双城市| 来安县| 通榆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