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華
正如阿基米德所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在對材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引入恰當概念進行討論,可以讓寫作者輕松占領(lǐng)立意的制高點,居高臨下駕馭全篇。因為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在就事論理過程之中,只有進行概念厘定,才能避免陷入說不清、辯不明的泥淖,才能將人們由混沌的此岸擺渡到天朗氣清的彼岸。不妨先回看2015年全國課標1卷作文真題及考生作文選段:
【作文題】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xué)生小陳迫于無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后,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并將這起舉報發(fā)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wǎng)友點贊,也引發(fā)一些質(zhì)疑,經(jīng)媒體報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guān)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
【選文】
小陳,你的行為贏得了多數(shù)人的支持,也有少數(shù)人質(zhì)疑和反對——你要寬容這種七嘴八舌的聲音,這就是輿論,當有關(guān)你的新聞變成一個大眾傳播事件后,很多評論就跟你、跟事件本身無關(guān)了,你不要被這些爭議所干擾,不要被“舉報父親”這個渲染性標簽壓得喘不過氣來,堅信自己是以父親能接受的方式表達了對父親的愛。我知道,你這樣做,絕不是“吾愛吾父,吾更愛原則”——而就是純粹的愛父親,以這種讓父親記憶深刻的方式改掉陋習(xí)。這種愛,只要父親能夠理解就足夠了,無須別人的理解。
不要被“親親相隱”之類的偽倫理討論所誤導(dǎo),那是鍵盤俠牽強附會的亂闡釋。這不是會讓父親受到嚴懲的告密,而是一種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義滅親”之類的高調(diào)贊美所迷惑,這是把你和父親對立起來的高級黑。這不是什么“大義”,就是純粹的愛父之心,你“滅”掉的也不是親情,而是父親的陋習(xí)。能意識到開車打手機的交通陋習(xí),是原則;能在一再勸說無效后堅持用其他方式去影響,是韌性;能在窮盡各種方式后想到報警,是可愛和智慧;最終贏得了你父親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話。
——摘自《致小陳的一封信——不被理解的愛》
在眾多的考場作文中,本文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就在于本文的作者非常機智地對小陳舉報父親的行為進行了概念厘定:是純粹的愛父親,而非大義滅親。小陳行為的核心落在“愛”上,而非“義”上!正是因為進行了明確的概念厘定,所以本文的就事論理一下子找到了著力點,作者的議論擲地有聲,刀刀見血,可謂綱舉而目張,理清而辭嚴,廓清了人們對于小陳行為的模糊認識,觀點得到充分的論證。任務(wù)驅(qū)動型作文題注重對問題的陳述,表述的是事件本身,關(guān)鍵的概念往往并沒有直接呈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寫作者捋清事實,撥云見日,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從而選用恰當?shù)母拍钸M行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