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旒是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重大祭祀典禮時(shí)所戴的禮帽,是禮帽中最尊貴的一種,后來專指皇冠。
冕外面黑色,里面朱紅色,上面是一塊長(zhǎng)方形的板叫延,延的前端有一組瓔,穿著玉珠叫旒。
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zhǎng)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于五色,根據(jù)《后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shù)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qū)別。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公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qū)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規(guī)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于規(guī)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來旒漸漸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相傳,冕制起于黃帝,最初意思是讓你記住不該看的不看,不要被眼睛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