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嵐
摘 要:山水畫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山水畫的精神在于令人如臨其境,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奧妙。而山水畫是極其講究的,從畫前構思到物體布置的考慮,再到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比例關系等等都是十分嚴謹的。山水畫講究“理”之一字,畫面內的所有內容都要符合萬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而山水畫的樂趣在于我們的精神常隨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體會宗炳所說“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關鍵詞:山水畫;山水畫精神;畫論;位置經營多篇文章寫到山水畫,目前為止讀到的有《畫云臺山記》、《畫山水序》、《敘畫》、《山水松石格》、《山水論》,從這些文字中可窺山水之復雜。從畫前構思開始便要加以嚴密的考慮、精確的布置并要融“理”于中。所謂“意在筆先”、所謂“胸有成竹”、所謂“慘淡經營”便是如此。顧愷之的《畫云臺山記》對構圖設計作出了詳細說明,如何布置任務,如何處理環(huán)境,如何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以及畫中峰巒崖岡、流泉澗水、樹木鳥獸,各種色彩的細節(jié),可言面面俱到。畫中物體的發(fā)展安排講究畫面的平衡感以及動感,擅用顏色表現畫面的氣氛,營造“無日似有日”的意境,畫面中人物與所處的環(huán)境要相適應,才能突出主題。讀此篇時驚覺畫山水便猶如寫文章,要主題鮮明,章法有序,其間可用襯托、間接反映、先抑后揚、對比等手法描寫景物,抒發(fā)情感,賦予畫之講故事的人性特征。然則無論是顧愷之,還是宗炳等其他大家都極為強調山水畫的比例關系及透視原理,注意人與山,樹與人之間的前后關系,以此體現畫面內的虛實遠近關系。記得宗炳所說“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蕭繹所說“丈尺分寸,約有常程;樹石云水,俱無正形”、“高嶺最嫌鄰刻石,遠山大忌學圖經”等都是闡述上述畫理。尤喜歡宗炳所說,不僅僅寫出了畫面比例關系,更有一種執(zhí)一管毛翰揮灑萬里河山的氣勢,這是作畫之趣味所在,也是作畫之難處所在。山水之外人物建筑的安排也需要再三斟酌,此是山水畫的生氣所在。一直記憶深刻的一幅山水畫,已記不清題目,不是因作者技法的嫻熟而留下印象,只是單單因為他在山中布置的幾筆小人并綴其予艷麗的色彩,致使整個畫面趣盎然,極有生活氣息。“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樓臺樹塞,道路人塞”(《山水論》)也說明了畫山水的變化性,以清淡、活潑之物為之調劑,有有余不盡之意。而我們講究和諧,山水畫中有山水松石、有人類活動,不正也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之精神。然學畫之人都深知畫面整體性的重要程度,即畫面中的物體都相互呼應,而非孤立個體。放在山水畫中看就體現在一“首尾相映,項腹相迎”(《山水松石格》),二“然后宮觀舟車,器以類聚;犬馬禽魚,物以狀分”(《敘畫》),安排在畫面里的事物要氛圍一致。理所當然畫面內的所有內容都要符合萬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地形有 “平夷頂尖者巔,峭峻相連者嶺,有穴者岫,峭壁者崖,懸石者巖,形圓者巒,路通者川……”(《山水論》),四時有“春景則霧鎖煙籠,長煙引素,水如藍染,山色漸青。夏景則古木蔽天,綠水無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則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鴻秋水,蘆島沙汀。冬景則借地為雪,樵者負薪,漁舟倚岸,水淺沙平?!保ā渡剿摗罚?,皆不可脫離實際,空其實對。書中說元明以來,山水畫家將山水畫畫成一種不春不夏不秋不冬,四時如一,過于公式化、概念化,而我有一問:將春夏秋冬景色如上述所說畫出來,難道不是另一種公式化、概念化?畫山水的樂趣在于我們的精神常環(huán)境變化,“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敘畫》)。而看畫的人心境也會隨畫而變化,這也就實現了山水畫的一大價值所在,說到最后,還是“傳神”二字。書中說山脈,山為骨肉,水為血脈,山水非山水,有血有肉,才能借之傳神。至今山水畫之多,可謂琳瑯滿目,我認同畫技有拙劣,而畫不分高下,對于謝赫從六法的角度將畫按品級分門別類不予贊同,正如人無完人,畫也無完畫,各有所長罷了。中國傳統繪畫是以主客體和諧,心、物統一觀為基本特征的,追求畫中詩意和諧。許多山水畫,雖然畫幅不大,但表達的氣勢宏大、意境悠遠,像清幽淡遠優(yōu)雅的詩,流露著怡然自足、平和超脫,闡釋著宇宙自然不可磨滅的生機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意境上追求自然和生命的氣韻,可以說“形神兼?zhèn)洹笔侵袊鴤鹘y繪畫的最高境界,歷代留下來的煥發(fā)著無限生機的精美作品就是很好的見證。大自然田野中很常見的景致,但在畫家筆下卻顯得極富情趣和勃勃生機。構圖簡練,刻畫逼真,尤其是一些生動的景象處理得惟妙惟肖。這些描繪體現了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表現技法,體現了畫家以自然之心關注周圍普通的景象,顯示出野逸無華的自然之美,表現出清淡恬靜的心態(tài)。題外之話,許多畫論中的古文雖然生澀難懂,但是讀起來引人入勝,書中不少語句令人腦中自然出現一番相應的景象,如“雨霽則云收天碧,薄霧霏微,山添翠潤,日近斜暉”,還有一些字句形容的非常有趣恰當,如“秋毛冬骨,夏蔭春英。炎緋寒碧,暖日涼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