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寧 盧曉敏 劉偉
【摘要】 目的 觀察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 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100例急性藥物性肝損害患者, 觀察其臨床表現(xiàn), 總結患者的患病特征, 并分析年齡、性別、給藥途徑、藥物種類等對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影響。結果 100例患者中, 渾身乏力61例, 占比高, 為61.0%, 其余依次為納差、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皮膚黃染、皮膚瘙癢。分析不同因素對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影響, 可見給藥途徑和藥物腫瘤是主要影響因素, 以口服用藥、中草藥致肝損害的比例最高, 分別占62.0%、45.0%, 顯著高于其他途徑、其他類別的藥物。結論 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 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中藥口服。
【關鍵詞】 急性藥物性肝損害;臨床表現(xiàn);影響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56
藥物性肝損害是最重要的肝損害類型之一, 其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 且發(fā)病有地域差別, 但發(fā)病率逐年升高, 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 已知的可以導致肝損害的藥物有1000余種[1]。鑒于藥物性肝損害發(fā)生時, 其臨床表現(xiàn)多樣化, 病理改變也缺乏特異性, 很容易造成誤漏診的發(fā)生, 對其主要表現(xiàn)進行總結分析, 掌握其影響因素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預后改善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藥物性肝損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觀察并總結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 并分析其影響因素。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藥物性肝損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jīng)皮肝活組織檢查病理診斷確診, 并符合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發(fā)病前2個月內(nèi)有明確用藥史;同時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任意兩條:①經(jīng)檢查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臟占位性病變的情況;②經(jīng)實驗室檢查見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6%;③患者表現(xiàn)出皮膚瘙癢、納差、渾身乏力、黃疸等主要癥狀;④再次使用相同藥物, 出現(xiàn)二次肝損害表現(xiàn)。
100例患者中, 男45例, 女55例, 年齡16~82歲, 平均年齡(52.3±22.0)歲。肝臟損害發(fā)生在用藥后的1個月內(nèi)。對患者的主要肝功能指標進行檢測, 并按照各項肝功能指標的檢測結果對急性藥物性肝損害進行分型, 其中, 肝細胞損傷型[(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 2 ULN或ALT/堿性磷酸酶(ALP)≥5]患者75例, 膽汁瘀積型[(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或ALT/ALP≤2]患者12例, 混合型(ALT>2 ULN、ALP>2 ULN, 且2 按照藥物損害的程度進行分類, 則輕度[(ALT≤3 ULN 且總膽紅素(TBIL)≤2 ULN]患者67例, 中度(ALT>3 ULN, 2 ULN 5 ULN)患者13例。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患者確診為急性藥物性肝損害后, 立即停止使用相關藥物, 并按照肝損害程度的輕重給予保肝藥物治療。 1. 2. 2 分析方法 觀察急性肝損害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 總結患者的患病特征, 并分析年齡、性別、給藥途徑、藥物種類等對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影響。 1. 3 評價標準[3] 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體征及肝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以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 各項肝功能指標恢復至正常水平為痊愈;以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 各項肝功能指標的改善程度≥50%為好轉(zhuǎn);以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未見改善, 各項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50%甚至死亡為無效??傆行?(痊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 2 結果 2. 1 臨床表現(xiàn) 100例患者中, 渾身乏力61例, 所占比最高, 為61.0%, 其余依次為納差56例, 腹脹腹瀉29例、惡心嘔吐27例、皮膚黃染26例, 皮膚瘙癢13例, 分別占56.0%、29.0%、27.0%、26.0%、13.0%。 2. 2 影響因素 分析不同因素對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影響, 可見給藥途徑和藥物腫瘤是主要影響因素, 以口服用藥、中草藥致肝損害的比例最高, 分別占62.0%、45.0%, 顯著高于其他途徑、其他類別的藥物。見表1。 表1 100例患者急性藥物肝損害的影響因素統(tǒng)計(n, %) 項目 比例 性別 男 45.0 女 55.0 年齡 >50歲 52.0 ≤50歲 48.0 給藥途徑 口服 62.0 肌內(nèi)注射 6.0 靜脈注射 24.0 皮下給藥 8.0 藥物類別 中成藥或者中藥湯劑 45.0 抗生素類藥物 16.0 解熱鎮(zhèn)痛藥物 11.0 抗結核藥物 8.0 激素類藥物 5.0 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 4.0 抗腫瘤藥物 3.0 降糖藥物 2.0 甲狀腺疾病藥物 4.0 其他 2.0 2. 3 治療效果 100例患者經(jīng)保肝治療后, 痊愈61例, 好轉(zhuǎn)29例, 無效7例, 死亡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0.0%。 3 討論 本文對100例急性藥物性肝損害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發(fā)現(xiàn)其臨床表現(xiàn)具有多樣性, 也沒有典型性, 但以渾身乏力為主;而中藥、口服則是最主要的兩項影響因素。一方面, 中藥成分相對比較復雜, 加上近年來土地污染等問題的加重, 生藥材中可能含重金屬類物質(zhì)或其他有害物質(zhì), 使用時引起肝臟損害;另一方面, 部分藥物口服后, 受肝臟首過效應的影響, 在經(jīng)過肝臟時受相關酶類的破壞, 導致其無法大量進入血液循環(huán), 滯留在肝臟中, 藥物累積量增加, 造成肝毒性。唐玉珍等[4]研究還認為, 女性、高齡以及體重輕也是影響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因素, 雖然影響程度較輕, 但也在肝損傷過程中發(fā)揮一定作用。 同時, 從患者的肝損傷類型和程度來看, 以肝細胞損傷型為主, 且損傷較輕, 因而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積極的保肝治療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本文100例患者經(jīng)治療后, 總有效率可達90.0%。掌握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影響因素, 在用藥時提高重視程度, 做好防治工作和監(jiān)控工作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戴維佳, 賴榮陶, 王暉, 等. 115例藥物性肝損害臨床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1, 27(10):1058-1060. [2] 吳菊意.老年人群藥物性肝損害的防治措施及相關因素分析. 臨床醫(yī)學, 2014, 34(9):49-51. [3] 滕光菊, 孫穎, 常彬霞, 等. 418例藥物性肝損害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1, 14(5A):11-13. [4] 唐玉珍, 陳竹, 吳蓓, 等. 169例急性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 6(2):31-32.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