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逸
【摘要】高職院校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往往被貼上“沉悶、枯燥、無用、洗腦”等形象標簽,教學現(xiàn)狀令人堪憂。要改變思修課在人們頭腦中的刻板印象,必須以提高課堂趣味性為突破口,整合教學內容、嘗試有趣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高效利用教學手段,激發(fā)興趣點,提高思修課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修課 趣味性
一、高職院校思修課教學現(xiàn)狀
(一)先入為主的觀念偏差、社會發(fā)展的市場化對思修課程教育形成沖擊,課程“無用”。
在實用主義的作用下,觀念偏差上的“無用”便會造成學生認為“無趣”。隨著我國經(jīng)濟實力的顯著增強,市場化的作用日益凸顯,各高校尤其是職業(yè)類院校更注重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大部分高職院校將辦學重點也集中在如何加強職業(yè)特色上。不少院校片面的把教育的首要作用變成是謀生的工具,教育的有效性被片面成能實用性。人文類學科比如思修等課程由于不具備“實用性”變得邊緣化,學校、學生和部分教師的三重漠視,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從觀念上的無用到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無趣,高校的思修教育難以得到應有的重視。
(二)教材內容具理論性、邏輯性、政治性,略顯“沉悶”。
理論性、邏輯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體系,同時意味著“沉悶、不切實際”。我國編制了全國一本通的高校思修課教材,這能有效保證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目前,隨著高校的擴招,高校人數(shù)越來越多,國家非常重視高校思政課教學,對教材內容也做出了較大改動。但是,作為傳播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課程教材讓學生從內心特別排斥。教材內容偏理論性,學生覺得枯燥、覺得與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毫無關系,因此覺得沉悶無聊,在思修課上,老師在上面講課,下面的學生干什么的都有:睡覺、說話、做其他作業(yè)、玩手機等等。所以,在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的過程中,作為思修課教師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調整,從理論到實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課堂內容的趣味性。
(三)教學方法滯后單一,課堂互動流于形式,忽視學生主體性,課堂“枯燥”。
不更新教學方法、沒有互動課堂便沒有“生氣”。在《思修》課堂的教學中,采用最多的教學方法便是講授法,忽視學生主體性,對學生缺乏吸引力。課程呈現(xiàn)出難教學、教學效果難顯示的“雙難”現(xiàn)象,課堂變成教師的“獨角戲”,在講臺上的津津有味的忘我講解,講臺下的學生各忙各事,能跟上思路的寥寥無幾,因此,整個課堂氛圍沉悶、毫無激情。不少高職生反饋沒有認真看過課本,課程教學互動少、老師提問少、提問也缺乏吸引力,即便學校教師有投影儀,可以播放視頻也知識看看相關宣傳視頻,沒什么意思。對課程的認識是深奧、抽象、不切實際、是一門不能選擇的必修課。
二、提高思修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整合教材內容,突出職業(yè)性和生活性,激發(fā)興趣。
突出教學內容的職業(yè)性特點,貼近學生專業(yè),轉變學生思修課“無用”到“有用”的觀念,引發(fā)學生興趣。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突出基礎理論知識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jù)這一要求進行取舍,知識點的選擇“要精要管用”,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要求學生掌握,在知識的系統(tǒng)和深度方面的要求則比對普通高校學生的要求低。比如在講到職業(yè)道德相關的內容時,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具體指出不同專業(yè)學生的不同的職業(yè)道德,指導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做一名合格的遵守職業(yè)道德的優(yōu)秀員工。必要條件下,將學生的實習場所變成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和職業(yè)道德教育的重要課堂。對學生職業(yè)生涯的指導和幫助會讓學生覺得思修課也可以讓自己在專業(yè)方面做的更加完美,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自主性,點燃學生興趣。
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如“翻轉課堂”,最大限度點燃學生興趣?!案咝K枷胝卫碚撜n翻轉課堂的逆序創(chuàng)新改革具有自主性、探究性、交互性、共生性的理論特質?!盵1]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逐漸喪失新鮮感,根據(jù)當前學生自我表現(xiàn)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的特點,“翻轉課堂”,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點燃學生興趣,留更多的課堂時間給學生,讓學生來講一小節(jié)課,使其通過自我學習、自我講解、自我反思、自我評價進一步鞏固課本知識,將理論性的知識通過自我實踐上升到一種感性認識,再通過學生評價和教師指導形成進一步的理論認識。同時將“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貫穿于思修課堂教學中,將學習思修知識同提高學生素質、發(fā)展學生能力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推動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和能力的不斷提高,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三)豐富教學方法,調動積極性,保持興趣點。
教師在課堂上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較多的開展互動式教學,保持學生興趣點。筆者在思修課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較為常用的是案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這兩種教學方法都要求教師對教材掌握游刃有余的基礎上,在具體的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和任務指導過程中才能與學生完美互動。使用任務驅動法時,要選擇好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特長和興趣,提前布置好任務,做好任務評價。如在學習“加強個人修養(yǎng)”章節(jié)內容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在學校、教室、實訓樓等學習生活場所拍攝不文明的行為和現(xiàn)象的照片或者視頻,進行攝影大賽,排除高職學生對思修課程的刻板印象和誤解,讓學生自己動手、自我評價、自我完善,融學習性、趣味性、應用性、實踐性為一體,提升他們對思修課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參考文獻】
[1]周伊含.《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思修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管理2015(06)上:237
[2]孫倩.《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J].教育教學研究20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