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慶
民情即天意:明末三城保衛(wèi)戰(zhàn)
何國慶
發(fā)揚仁義,互重互信,保衛(wèi)天下,是全體人民的責(zé)任。
明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在宮殿壁上題字:“朕為爾留倉庫,爾為朕留百姓;朕為爾留宮殿,爾為朕留太廟?!弊匝裕骸叭f方有罪,罪在朕躬,不殺百姓,殺孤一人可也?!背绲澟R難前,心之所系是自己臣民百姓的安危,之后于煤山自縊殉國,南明三朝的抗清運動也就此展開。明亡之際,士大夫所面臨的是一連串的選擇,第一個要面臨的自然是生與死,也就是殉國與否的問題。殉國者自然是求仁得仁,一死了之;而存活者則要面對抵抗或投降的抉擇。在此,我們以明末江南三城:揚州、南京、紹興的保衛(wèi)戰(zhàn)為例,探討大臣意志對全城百姓身家性命的影響。
據(jù)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史可法(1602—1645)死守?fù)P州,是明末死節(jié)志士里最為可歌可泣的一幕。而史可法忠肝義膽的形象,有相當(dāng)部分與他的老師左光斗(1575—1625)有關(guān)。方苞《左忠毅公遺事》是中學(xué)國文教科書中選錄的著名篇章。左光斗是東林黨要員,曾經(jīng)拔擢過史可法。左光斗被陷害入獄,史可法目睹了老師與魏忠賢惡勢力斗爭至死不屈的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講,“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成也”。我們可以說,正是左光斗的意志,鍛造了史可法忠君愛國的精神。
史可法行書扇面
左光斗行書尺牘
錢謙益行楷書詩扇面
史可法原是弘光朝的兵部尚書,但被馬士英等人用計排擠,被迫自請督師江北揚州。此事傳到各地后,引發(fā)士民的憤怒與反對。當(dāng)時有人把史可法比做李綱,將馬士英比作秦檜,可見輿論已經(jīng)視他為興復(fù)故國的民族英雄了。正如曾在他手下當(dāng)過幕僚的侯方域(1618—1654)所言,史可法的忠貞死節(jié)可與文天祥比擬。
王鐸草書臨《淳化閣帖卷》
明弘光元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清軍以紅夷大炮攻破揚州城,史可法自刎不成,被眾人擁下城樓,他大呼“我是史督師”被俘,慷慨陳詞后從容赴義??煞m死,部將劉肇基繼續(xù)率領(lǐng)余部與清軍鏖戰(zhàn),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后,清軍才占領(lǐng)揚州。城破后,多鐸下令血腥屠城,十日不封刀,死難者八十萬,史稱“揚州十日”。史可法遇難后,副將史德威遍尋遺骸不得,次年,揚州百姓葬史可法衣冠于梅花嶺下。清代散文家全祖望所作《梅花嶺記》,收錄于《古文觀止》,即為對史可法忠烈節(jié)義的懷念。
在揚州一地,當(dāng)時史可法的幕僚里有非常多的人才,除了前面講到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還有系出名門的安徽桐城人何亮功,是晚明一代名臣何如寵(1569—1642)的孫子。何如寵家族與同鄉(xiāng)左光斗有通家之好,何、左同為東林人士,聲氣相投。何亮功與侯方域、方以智(1611—1671)為好友,于史可法幕下?lián)挝臅鶕?jù)計六奇《明季南略》記載,著名的《復(fù)多爾袞書》就是出于何亮功的手筆。
南京是明朝的兩京之一,北京淪陷后,南京的局勢更顯撲朔迷離。從北方南下的宗室,有萬歷皇帝的侄兒潞王朱常淓,還有萬歷的孫子福王朱由崧。史可法、姜曰廣等主張立潞王,而鳳陽總督馬士英(1591—1646)與阮大鋮(1587—1646)計議,擬立福王朱由崧,以兵馬護送福王至儀真。史可法等人迫于無奈,只好叩首接受。1644年五月十五日,福王即帝位,下詔改明年為弘光元年,推史可法、高弘圖、馬士英為閣臣,以王鐸(1593—1652)、姜曰廣為東閣大學(xué)士。
王鐸是我們熟知的大書法家,如果不是福王的任命,他也許會在顛沛流離的局勢下,于改朝換代后成為寄情書畫的遺民。
但因為福王一家逃難時,正遇上王鐸與家人流寓懷州(懷慶,今河南沁陽),王鐸給予他不少照料。也正因此,歷史將他推上了極富戲劇性的舞臺,出任弘光朝高官,最終降清。
一個月以前,史可法兵敗揚州,招致清軍瘋狂屠城。如此慘烈的屠殺,對南京城內(nèi)的臣民們無疑是個巨大的恫嚇。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日,福王與馬士英出逃,南京城內(nèi)大亂,百姓需要共主,從監(jiān)獄里救出那位被王鐸指認(rèn)為假貨的“太子”,擁立為皇帝。此時王鐸已經(jīng)易服準(zhǔn)備出走,沒想到被認(rèn)出,慘遭百姓痛打,幸有趙之龍出手相救才免于喪命。五月十五日,大學(xué)士王鐸、錢謙益等率領(lǐng)文武百官、兵馬二十萬,開南京城門迎降。
王鐸入清雖仍任官,但并無實權(quán),終日以詩酒書畫為伴。從王鐸書畫作品的受贈人來看,他往來的對象有一部分是遺民,一部分是入清任官的前明官員。再從王鐸與同時代文人的詩文酬唱觀察,當(dāng)時入清任官的士人與遺民之間的關(guān)系,事實上并不像原先所想象的那般對立與緊張。
王鐸《行書贈單大年家丈》條幅
陳洪綬作品
至于弘光朝另一要臣錢謙益(1582—1664),他與王鐸被列入清乾隆所編的《貳臣傳》,在清朝高壓統(tǒng)治的政局下,乾隆其實有殺雞儆猴、教訓(xùn)漢人的意味。錢謙益入清之后又生活了二十年,卻只當(dāng)了五個月的官,談不上與清政權(quán)有積極的合作,他的墓志銘甚至是一代大儒黃宗羲所撰寫,可見他在遺民群體中仍葆有一定的聲望地位。
回顧王鐸與錢謙益迎降一事,雖于日后的史家筆法下被批評,但從當(dāng)時南京城的情況來看,他們兩人雖然承受了千古罵名,何嘗不因此讓全城老百姓得以存活下來呢?
明崇禎十五年(1642)清兵破兗州(山東兗州),當(dāng)時藩封兗州府的魯王朱以派自縊殉國。崇禎十七年(1644)崇禎皇帝封朱以派弟朱以海(1618—1662)為魯王,隨后李自成破北京,朱以海南奔。弘光元年(1645)南京、杭州相繼失陷后,魯王朱以海于紹興宣布監(jiān)國。在史可法殉國、王鐸與錢謙益投降后,魯王監(jiān)國的紹興城中,還有英勇抵抗清軍的余煌(1580—1646),而他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第三條路。
余煌信札
顧炎武手札
我所收藏的明人尺牘中,有一件署名“煌”,一開始以為是張煌言。后來從可靠作品的筆跡上對照出是余煌,進一步查考他的生平,才知道是位很了不起的歷史人物。余煌,字武貞,紹興人,天啟五年(1625)狀元。弘光元年(1645),魯王監(jiān)國紹興,起余煌為禮部右侍郎,再起戶部尚書,皆不就任。來年,因武將驕橫,余煌才拜為兵部尚書。清順治三年(1646),清軍直逼紹興,魯王倉皇遁逃,有人建議余煌組織兵馬據(jù)守紹興,余煌冷靜分析了局勢說:“大勢已去,江邊數(shù)萬兵馬已不堪一擊,還想以老弱殘兵死守城池嗎?徒勞的抵抗豈不是殘害了百姓?”他下令打開九個城門,并用紅筆大張告示,讓軍民出城避難。城空之后,他寫了一首絕命詩:“穆駿自馳,老駒忍逝。止水汨羅,以了吾事。有愧文山,不入柴市?!蹦买E指魯王,老駒指自己,汨羅取屈原投水典故,文山是文天祥,柴市指刑場。余煌從容穿好朝服,告訴仆人:“我死后,隨便弄口棺木,斂以常服,不作佛事,不入鄉(xiāng)賢祠,不刻文集,不要墓志,不擇地理,只在墓碑上寫‘明高士余武貞墓’就可以了。”余煌獨自來到渡東橋投河,不料卻被舟人救起。兩日后再投河深處而死。
紹興死節(jié)的明朝大臣中,王思任(1575—1646)也是很讓人佩服的一位。他是萬歷二十三年(1595)進士,與余煌同為紹興人,是晚明著名文學(xué)家。魯王監(jiān)國紹興,以王思任為禮部右侍郎。他上書極言諸亂的缺失,魯王不聽勸告。紹興城破,王思任入秦望山,居住于祖墳旁邊的孤竹庵。御史王應(yīng)昌邀請他入仕新朝,王思任復(fù)書婉拒,絕食七日而死。
魯王兵敗,余眾逃至附近的四明山區(qū),吸收窩藏山間的流寇以圖復(fù)起。所謂的“義軍”為求軍需反而燒殺擄掠,地方人士因此組織鄉(xiāng)勇對抗,魯王徹底失去民心。大畫家陳洪綬(1598—1652)當(dāng)時也生活于魯王所治之地,在紹興兵敗后,陳洪綬有不少詩記錄魯王官軍的行徑。清順治三年(1646)作《避亂詩》一百五十三首,其中《作飯行》詩即寫道:“魯國越官吏,江上逍遙師。避敵甚畏虎,篦民若養(yǎng)貍。時日曷喪語,聲聞于天知。民情即天意,兵來皆安之。”這里所說的“逍遙師”“甚畏虎”,是魯王官軍給人民的觀感?!皶r日曷喪”語出《尚書·湯誓》,形容誓不與其共存,痛恨到極點,這樣的聲響,上天應(yīng)該是聽到了。而處于連年戰(zhàn)亂、民生凋零的紹興城中,末兩句的“天意”與“安之”,是否即為老百姓衷心所向往的呢?
士大夫于鼎革之際對于出處的抉擇,所必須考慮的問題非常復(fù)雜。有人選擇易地儲備,等待匡復(fù)大明;也有人選擇削發(fā)禮佛,逃禪遁世。而史可法、王鐸、錢謙益、余煌都是站在歷史現(xiàn)場的風(fēng)云人物,結(jié)局卻大為不同。史可法固然是人所皆知的忠烈典型,王鐸與錢謙益也在矛盾兩難中保全了百姓的身家性命。相較于揚州屠城與南京投降,余煌顧及軍民百姓的安危,自己最終卻壯烈殉國,是我欽慕的典范。余煌具有強烈的忠君思想,但亦能感受到百姓們對太平之日的向往。并非所有人都想英勇抵抗清軍,很多人只是圖個安居樂業(yè)的未來。余煌因此大開城門,讓百姓們自由撤離紹興城,自己卻選擇壯烈殉國。
以臺灣開發(fā)史來看,從前我們的祖先篳路藍縷從唐山過臺灣,為的是討生活;今天唐山與臺灣的交通往來已不是難題,而我們能否繼承祖先渡海開發(fā)、勇往直前的精神呢?傳統(tǒng)的正史寫作,大多站在政府的角度來看事件,以典章制度、國家武功、民族興亡為敘事重點。如今,我們換個角度從人民的立場設(shè)想,如果讓時光重回明末的揚州、南京、紹興三城,我們會選擇住在哪座城呢?
清初大儒顧炎武(1613—1682)于《日知錄》中提到,自古以來就有“亡國”“亡天下”的說法,易姓改國號叫做“亡國”;仁義之道被蒙蔽,人與人之間拼個你死我活,不分輸贏不罷休,這叫做“亡天下”。顧炎武以一段文字做總結(jié):“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zé)焉耳?!币簿褪钦f,保衛(wèi)國家是國君與大臣的責(zé)任;保衛(wèi)天下,即使是平民百姓也都有責(zé)任。
因此,保障人民的身家安全,是上位者的職責(zé);發(fā)揚仁義,互重互信,保衛(wèi)天下,是全體人民的責(zé)任。唯有上位者以人民福祉為出發(fā)點,體恤人民為生活奔波兩岸之苦,效法余煌大開城門,讓百姓自由選擇出路,如此才能為人民帶來富足安樂的生活;唯有族群尊重彼此,人民以仁義為依歸,國家才能在修身、齊家、治國的基礎(chǔ)上,達到“平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