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網(wǎng)站7月4日文章,原題:當中國人在娛樂業(yè)艱難地找工作在中國,“種族經(jīng)濟學”根深蒂固。以對白人男性的旺盛需求為例:中國企業(yè)常聘請他們冒充高管參加商業(yè)會議,為的是讓企業(yè)具有“國際范”。英語教學機構尋找白人,有時其英語水平是其次的。還有個行業(yè)是歷來重視外貌的中國娛樂業(yè)。
我所在的北京存在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圈。對藝術家們來說,維持生計的工作大多來自在企業(yè)活動上的表演,或在飯店酒吧的定期演出。種族因素通常在應聘時起作用。北京的演出行業(yè)大致分兩類:外國人的演奏會和中國音樂人的演奏會。外國人受到所有中介機構熱捧:尋找白人音樂人、黑人音樂人、拉美流浪樂隊……但有一個群體常遭冷落——華人臉孔的音樂人。
對于現(xiàn)代中國如何把種族和國籍分開,以及作為華裔美國人的我如何適應這種世界觀,我一直極度困惑。離開美國旅居中國的頭幾個月,我沉浸于自己被視為中國人的喜悅中:坐公交、訂餐、日?;?,令我產(chǎn)生了自己已是中國社會主流一分子的錯覺。
但當我進入北京演奏圈時,才意識到其實自己“既不中亦不外”:對想雇用外國人的活動策劃方來說,一名美國華裔爵士樂長號手,仍屬不適合雇用的中國人。而為中國音樂人提供演奏工作的機構也無法雇用我,因為我缺少在華從事音樂的相關資質。
近來,一家著名的國際連鎖酒店要求我提交個人演奏資料。但我甚至還沒進行第一次試演前,就遭中介解聘,理由是“不要中國面孔”。業(yè)內(nèi)人士說,這種現(xiàn)象源自一種觀念:在中國,爵士樂仍被視為外國藝術形式,人們只愿看到外國樂隊演奏,并不在乎真正水平如何?!ㄗ髡咧x燕輝,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