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業(yè)
[摘 要]在三江平原地區(qū)發(fā)現的大量漢魏時期的城址、聚落址,經考古學者十余年的研究,初步認定為鳳林古城是目前所知漢魏時期三江平原乃至東北亞極邊地區(qū)發(fā)現的結構最復雜、規(guī)模最大、宮城和宮殿出現最早、保存最好的都城。鳳林古城和七星祭壇應為三江平原漢魏時期當地民族的王都遺存,是挹婁王城,說明2000年前的七星河流域出現一個繁榮時期,很可能是黑龍江東部地區(qū)已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關鍵詞]鳳林古城;雙鴨山市;挹婁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06 — 0110 — 04
近十年來,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調查發(fā)現了大量漢魏城址、聚落址,出土了大批文物,僅雙鴨山地區(qū)發(fā)現了漢魏時期城址137座。這些城址大都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掘土堆筑,城墻有外高無內高,或內高較矮,狀如“臺城”。文物專家干志耿先生在《三江平原漢魏城和聚落址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指出,“發(fā)掘和研究三江平原這一時期的遺址和文物,可以尋找到向心聚落形態(tài)由史前走向國家的運行軌跡,即“游團”、“部落”、“酋邦”、“國家”的發(fā)展過程,建立起一套能反映由史前到文明的社會結構特征方面的演進模式,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群落發(fā)展到東方城邦式國家階段,或以漁獵采集文化、有原始牧業(yè)和原始農業(yè)為基礎的向文明時代跨入的研究標本”〔1〕P11。近幾年,雙鴨山文物工作者對此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取得了初步成果,初步認定,雙鴨山是滿族的源流所在,是其先人挹婁的活動中心。
一、雙鴨山地區(qū)漢魏時期主要城址
1.鳳林、炮臺山城址
鳳林城址位于友誼縣成富鄉(xiāng)鳳林村西南約1400米處,七星河左岸,它的西南約1.65公里處隔七星河相望有炮臺山城址(七星祭壇),二城俗稱“對面城”。城址總體呈不規(guī)則形,外垣周長6300余米,總面積約114平方公里,全城以七城區(qū)為中心,共分為9個城區(qū),似“九曲連環(huán)城”。城址構筑方式為掘土為壕、堆土為垣。七城區(qū)位于五城區(qū)中部,北接六城區(qū),近似正方形,邊長112-124米,四面單垣單壕。城垣頂寬近3米,基寬15米,高近4米。護城壕上寬15米,下寬3米,深約4米。城垣四角各有1角樓,四面城墻中部各有1馬面。由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鳳林村在此城建磚廠,東垣五十三米長段遭到破壞(含1馬面),現七城區(qū)僅存4座角樓、3座馬面,面積約二萬平方米。本區(qū)曾采集到打制石斧、磨制石斧、銅鈴、陶豆、陶碗、陶罐、陶甑等殘片,在東城垣建磚廠處出土雙耳銅鍑1件。九城區(qū)位于鳳林城址東北部,西南與五城區(qū)相接,略呈圓角方形,城為三垣二壕,北城垣有一門址寬12米,面積21萬平方米,有地表坑13座。由于樹林覆蓋,各種遺跡保存完好,未采集到遺物參考品。鳳林城址各垣(壕)總長約1萬余延長米,其中在耕地中的城垣(壕)約8千延長米。
鳳林城址樹林覆蓋區(qū)域內有地表坑遺跡100個,是三江平原兩漢至魏晉時期最大的平原城址,是省內目前古城址中第三大城址,僅次于牡丹江的渤海國和阿城的金上京,有專家稱其為“亙古荒原第一都”和“黑龍江省歷史第一都”。尤其是七城區(qū)出現的馬面、角樓,是黑龍江省古城真正出現的標志。2001年國務院批準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江平原漢魏時期遺址。
炮臺山城址坐落在雙鴨山市寶清縣七星泡鎮(zhèn)平安村東北2.5公里處七星河中游右岸的孤山上,當地俗稱“炮臺山”。東、北兩側均臨七星河,其它兩側均臨耕地。城址所在位置地勢高,地表雜草叢生,平面呈不規(guī)則圓形,面積約48萬平方米。城址有上、中、下三重城垣,是人工將渾圓的山體修整成三層臺階狀。上層位于炮臺山頂部,平面呈東北至西南向的不規(guī)則長方形,長約65米,寬約35米,城垣為掘土堆筑,周長約200米,墻外側高1~2米,內側高0.5米;城內地表較平緩,多處裸露山體基巖;地表清晰可見有大小不一的地表坑8個,形制呈鍋底狀,大者直徑約8米,深約0.5米,小者直徑約6米,深約0.2米;偏北處保留有一略呈長方形土臺,長約19米,寬約14米,高于城內地表約0.5米。有學者認為:上層城內的8個地表坑應為北斗七星與北極星的象征,長方形墩臺為祭壇或觀象臺。中層位于山腰處,平面略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長徑約155米,短徑約115米,城垣為掘土堆筑,周長約450米,面積為17800平方米(含一層面積)。墻垣外側高1~2米,由于中城圍山而建,因此城內地勢坡度較大,僅在北部有一塊修出的緩臺,未發(fā)現任何遺跡。下層城位于山腳下,平面略呈圓形,長徑約650米、短徑約530米,周長約2000米,城垣為掘土堆筑;墻外側高1~1.5米,基寬15米,頂寬8米;城垣外側有護城壕,寬約3米,深約0.8米;發(fā)現4座門址,東面有兩門,西北、西南分別各一門,門寬約8米;門址的兩側均有高臺,西北、西南兩門址的門道前各設有堵墻,類似甕城。下層城內地勢較平緩,西、南、北三面發(fā)現地表坑39個,平面呈圓形,大者坑徑約10米,坑深約0.5米,小者坑徑約4米,坑深約0.2米。城外南部偏東處有一小城附在該城上,平面略呈圓角長方形,長約300米,寬約125米,西與南兩面外側有護城壕,寬約3米,深約0.8米。炮臺山城址是漢魏時期挹婁人所營建最大的山地城址,它是城和祭祀壇相結合的城址。它的四個城門是黑龍江省目前發(fā)現最早的“甕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防御、要塞、瞭望、祭祀、聚落址
防御址是在遺址外圍或遺址中修建有環(huán)壕或環(huán)墻,同時又修建有房址的遺址,具有防御功能,簡稱防御址。友誼縣東架子山城址,北距興隆山村約2000米,由兩重城垣構成大小二城。小城位于山頂部,平面略呈圓形,周長約220米;大城位于小城南側的山坡上,套接在小城北城垣上,周長約850米。
要塞址修筑在若干聚落集中分布地域的邊緣,或修筑在兩群聚落集中分布范圍的中間地帶,或修筑在利于扼守河流和山谷交通要道的岸邊和兩側山上,一般只有一座城垣或城壕,具有防守功能,稱為要塞址。園林隊東城址,位于寶山區(qū)七星鎮(zhèn)園林隊東北約750米處一獨立山的南坡及山頂上。北約1200米為下七星城址,俯瞰腳下流過的七星河。城內有1個地表坑,城外山梁及南坡上有地表坑68個,其中58個呈圓形,10個呈方形,該城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瞭望址位于聚落的最高處,修筑在相對獨立、山坡陡峭、較大的山體頂部或接近頂部的地方,既有地表坑遺跡,又有城垣遺跡城址,具有觀察、瞭望、通訊功能,稱為瞭望址。寶清孤峰山城址,位于寶清縣七星泡鎮(zhèn)西太村東南3.6公里處的一座孤峰上,東、北方向群山,城址所在位置地勢相對較高,位于山頂部,地表被森林覆蓋,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面積約1600平方米,周長120米。城墻采用碎石堆砌,城內有半地穴式居住址計7座,呈圓形。
祭祀址位于聚落或全流域中心位置,修筑在相對獨立、山坡陡峭、較小的山體上,既有地表坑遺跡,又有城垣遺跡的城址,稱為祭祀址。寶清永利東南山祭壇址,位于寶清縣七星泡鎮(zhèn)永利村東約400米處的孤山上。城址平面呈橢圓形,面積約1.3萬平方米。祭壇由下至上被修成五層平臺。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聚落址只有地表坑而無防御設施---墻壕的遺址為居住址。 友誼縣二道崗遺址,位于在小扁石河上游東岸地南北走向山梁的東側,背倚完達山,面向七星河。遺址所在是一座東北--西南走向的小山崗,當地俗稱“二道崗”。北距新民村約1100米,遺址內有半地穴式居住址139座,呈圓形的66座,直徑3-8米,深0.3-0.7米,呈方形的有73座,邊長4-10米,深0.3-1米,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遺址表面為林木覆蓋,遺跡現象清楚。
3.帶垣城址
單垣城址——友誼石頭山城址。位于友誼縣鳳崗鎮(zhèn)德勝屯西約2公里處的興隆山上,城址呈橢圓形,城垣掘土堆筑,周長約300米。城址內有半地穴式居住址34座,城外東南有半地穴式居住址21座,圓形9座,方形46座,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2001年,該城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垣城址——長勝城址。位于友誼縣興隆鎮(zhèn)長勝村東約600米處山梁上,由大小兩城相連接而成。小城在大城的北側,呈圓形,周長88米,城垣外側高約2米,內側高約1米。大城呈不規(guī)則形,周長300米,外側高1~2.5米,內呈臺狀。似剝土成垣,東南側有一門址,寬4米。遺址總面積約4.6萬平方米。該城址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垣城址——寶清大腦袋山城址位于寶清縣七星泡鎮(zhèn)永發(fā)村西北1.2公里處。形制呈不規(guī)則扇形,面積約3.2萬平方米。城址由三道城垣構成。小城平面呈圓形,周長約98米。中城套接在小城東垣上,平面略呈梯形,周長約135米。大城套接在中城的東城垣上,坐落在山梁的東坡上,平面略呈扇面形,周長約710米。南垣有一城門,寬4米,城內有半地穴居住址92個,平面呈圓形。該城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兩垣和三垣城址分布在相對獨立的區(qū)域內,為該區(qū)域中心所在,是區(qū)域管理的中心。
多垣城址——大頭山城址,位于雙鴨山市寶清縣雙鴨山農場十三隊東北1公里處名為大頭山的一座小孤山上。城址東距馬蹄河200米,南距12隊0.7公里,西鄰一條南北向的農田路,北距通鄉(xiāng)公路300米。城址修建在圓形山體的山腰及山頂上,由六層臺階式城墻構成。一層位于山頂部,平面略呈橢圓形,直徑40-60米,城墻為掘土外返堆筑,墻外側高3-5米,西南側有一門,寬3米,內有地表坑4個,形制呈鍋底狀,坑徑6-10米,坑深0.5-1.5米不等。二層位于一層的東南近鄰,西北部與一層墻共用,平面呈彎月形,周長約400米,掘土外返堆筑,墻外側高3-5米,北側較矮緩,南測較深陡,階面寬5-10米,內有地表坑20個,形制呈鍋底狀,坑徑5-10米,坑深0.5-1.5米不等。三層位于一層和二層的東北面,平面呈彎月形,周長約650米,掘土外返堆筑,墻外側高3-5米,階面寬10-15米,階面的北側被開出一片小荒地,東北側有一層夾層,長約50米,夾層的東端有一門址,寬約6米,沿門址東行,有一條與門址同高的路向東側的山坡下延伸,該層階面上有地表坑30個,平面呈橢圓形,坑徑5-10米,坑深0.5-1.5米不等。四層位于三層的東面,平面呈彎月形,周長約800米,掘土外返堆筑,墻外側高4米,三層的門道一直貫通四層,該層內外計有地表坑60個,形制呈鍋底狀,坑徑5-10米,坑深0.5-0.8米。五層位于三層和四層的西北部,平面也是彎月形,周長1000米,該層計有地表坑70個,形制呈鍋底狀,坑徑10-15米,坑深0.8-1米。六層位于五層和四層的東北部,周長1150米,有地表坑75個,形制呈鍋底狀,坑徑15-20米,坑深1-1.5米。1998年為首次發(fā)現,此次普查為復查,先后兩次在地表采集文物標本為手制夾砂黃褐色陶器殘片,陶片表面紋飾為素面。經普查隊員根據地表遺跡現象和采集的文物標本研究分析,初步判斷該城址為一處漢至南北朝時期文化遺存。
階梯式城址——老方山城址位于寶清縣七星泡鎮(zhèn)永泉村西5.4公里處一座山梁北端的山頭上。城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形,面積約1萬平方米。城墻3道依山勢修建,由三層臺階組成,最高處城址周長為110米;第二道城借用頂城的西墻修整出的月牙形平臺,周長133米;第三道城修在第二道城墻腳下的西側,周長260米。城墻均為掘土堆筑。
對子城——東輝城址,位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福利鎮(zhèn)東輝村西南2100米處山上。城址南北兩側瀕臨農耕區(qū),西接山崗,并有一條南北向田間土道,東連東輝八隊。城址平面呈橢圓形,城垣周長900米,城址面積46000平方米。城址內分布有東西相對的2座小城和131個直徑5-10米、深0.4-0.6米的地表坑,地表坑多呈橢圓形,主要分布于城址南坡。兩小城相距110米,平面均呈橢圓形,城垣高約1-3米,頂基寬1-2米,直徑40-50米。東小城外側由三道疊加城垣組成,內有5個橢圓形地表坑,西小城為單城垣,內有2個橢圓形地表坑。城址內采集到手制夾砂黃褐、灰褐色素面陶器殘片。本次是第6次復查,通過對城址內的遺跡現象及采集到的標本進行分析,初步斷定該城址年代為漢至南北朝時期。該城址的發(fā)現,為三江平原漢魏時期的社會生活、民族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資料。
1999年1月10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黑龍江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國務院在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其補錄于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江平原漢魏時期遺址。
二、雙鴨山地區(qū)漢魏時期城址的學術價值
眾多考古專家學者認為,雙鴨地區(qū)及周邊有如此密集的古城址和聚落址,有最古老的王城和祭壇,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古部族聚落遺址。認為鳳林古城是目前所知漢魏時期三江平原乃至東北亞極邊地區(qū)發(fā)現的結構最復雜、規(guī)模最大、宮城和宮殿出現最早、保存最好的都城。鳳林古城和七星祭壇應為三江平原漢魏時期當地民族的王都遺存,是挹婁王城。挹婁的含義《后漢書·東夷傳·挹婁》記載:挹婁“土氣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滿洲源流考》認為,“葉魯”為滿語“巖穴”之意。按“挹婁”與“葉魯”同音,挹婁當為穴居人之意。關于挹婁的分布范圍,歷史文獻記載較為明確的是《后漢書·東夷傳》,“挹婁,古肅慎之國也。在夫余東北千余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極?!彼^夫余是戰(zhàn)國時東明建立的以吉林市、長春市為中心的夫余國,東至日本海,南與圖們江流域的北沃沮接壤,不知其北疆域。
當今學者對挹婁的疆域多有考證,如楊保隆的《肅慎挹婁合考》中考證“挹婁地域四至為;東臨日本海,西至呼蘭河流域一帶,南在寧安和東寧縣以南,琿春和汪清縣以北與北沃沮相鄰,北達黑龍江入海處及其以西的廣大地區(qū)。”〔2〕P182干志耿、孫秀仁的《黑龍江古代民族史綱》考證“張廣才嶺以東以西,老爺嶺以西,牡丹江中下游,以及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三江流域匯流地帶及其下游”。
雙鴨山處于這一地區(qū),友誼縣在這一地區(qū)的中心,也就是說,雙鴨山是挹婁文化的中心所在。
殷德明和干志耿先生認為鳳林古城和七星祭壇在漢魏時期是一個都城的兩大組成部分,是比渤海國的上京城和阿城的金上京更早的古城,是“亙古荒原第一都”和“黑龍江省歷史第一都”。北京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先生,于1993年、1995年、2001年三次蒞臨雙鴨山檢查指導文物工作,踏查漢魏時期遺址,評價其為“全國各地的文物遺址我見過很多,象雙鴨山地區(qū)漢魏時期遺址保存這么好的,我是頭一次見到,在我國創(chuàng)造了研究城址與聚落址之間關系的最好模式?!碧岢?,“黑龍江西有白金寶遺址,東有鳳林城,是探究黑龍江古代文明起源的地方?!辈娬{,要在依法保護的基礎上,積極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在2001年視察友誼和寶清縣漢魏時期遺址后,為友誼題詞 “七星聚落、文明之光”,為寶清縣題詞為“北疆物寶、荒史源清”。 200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江平原漢魏時期遺址”中評價,“三江平原漢魏時期遺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類型豐富、在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是罕見的……?!?/p>
三、滾兔嶺文化、鳳林文化應是挹婁文化
滾兔嶺文化是三江平原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鐵器時代文化遺存,因雙鴨山市滾兔嶺遺址而得名,其中心分布區(qū)域是安邦河、七星河上游。迄今,在三江平原調查發(fā)現的滾兔嶺文化遺址數量,雙鴨山市(集賢縣、友誼縣、寶清縣)約900處(其中,完達山北麓的撓力河支流七星河調查發(fā)現了近500處;在完達山北麓西側的哈達密河、柳樹河、太平河調查發(fā)現了300余處。另外,完達山北麓寶清縣的大小索倫河調查發(fā)現了滾兔嶺文化遺址幾十處;在完達山中麓倭肯河流域發(fā)現了近300處。這些遺址是滾兔嶺文化分布的重要區(qū)域),佳木斯市(樺南、樺川、富錦、同江、撫遠)509處,七臺河市包括勃利縣80余處,雞西市包括虎林和密山約15處,總數1500余處。
雙鴨山地區(qū)繼“滾兔嶺文化”后的“鳳林文化”的保安東城址出土了鐵犁鏵,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認為“黑龍江從魏晉時期出現犁耕農業(yè),鳳林文化發(fā)現平地筑起的高墻深壕并設置角樓和馬面的不規(guī)則形及方形的城,是黑龍江真正意義上的‘城出現的標志〔3〕P138。田禾《鳳林文化淺析》認為,鳳林文化的主體源于滾兔嶺文化,兩者是同一系統(tǒng)的不同發(fā)展階段〔4〕P24。鳳林文化是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遺存,被認為是三江平原漢魏時期古代文化的代表。
鳳林文化、滾兔嶺文化的族屬問題,經多年考古調查、發(fā)掘,基本形成共識即“滾兔嶺文化就是挹婁文化”,如:著名考古專家林沄先生。文獻中所稱“挹婁”的遺存至少應該包含波爾采-蜿蜒河、滾兔嶺、東興這三個考古系文化。這三個考古系文化分布在三江平原地區(qū),也就是說挹婁人當時就活動于三江平原地區(qū),表明已經進入國家發(fā)展‘三部曲中的‘方國階段”。中心聚落形態(tài)從史前走向國家,正是從村落到國家的必然過程。三江平原地區(qū)漢魏時期的幾百座城址和聚落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遺址群落,標志著這一地區(qū)社會歷史發(fā)展到一個特殊的階段,跨入了國家階段和文明的門檻。這種國家以城邦形式出現,或如專家學者所說城邦國家,屬于東方式城邦國家,有的專家學者說是由“酋邦”的形式發(fā)展到國家的。恩格斯曾指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國家的出現是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因此可以說,雙鴨山漢魏時期已跨入了文明的門檻。
張忠培在《黑龍江考古學的幾個問題的討論》一文中指出,其中的許多問題,雖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城邦林立”的景觀,無疑應被視為歷史演進中重要階段現象,或許是文獻記載的“挹婁國”、“勿吉國”、“豆莫婁國”等的所在地〔5〕P11,說明2000年前的七星河流域出現一個繁榮時期,很可能是黑龍江東部地區(qū)已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參 考 文 獻〕
〔1〕干志耿.三江平原漢魏城和聚落址的若干問題〔J〕.北方文物,1999,(03):11.
〔2〕楊保隆.肅慎挹婁合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182.
〔3〕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黑龍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138.
〔4〕田禾.鳳林文化淺析〔J〕.北方文物,2004,(02):24.
〔5〕張忠培.黑龍江考古學的幾個問題的討論〔J〕.北方文物,1997,(01):11.〔責任編輯:陳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