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林
【摘要】 通過調(diào)查羽毛球選項班學生的運動損傷情況,歸納參與學生最常見傷病類型,以期找出最佳預防方法,使羽毛球選項班同學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受到相關傷病的困擾,有效提高羽毛球選項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羽毛球選項 教學 學生運動損傷預防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6-062-01
一、前言
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普通高中越來越多的采用學生按興趣選項分班的體育教學模式,而羽毛球又自然受到絕大多數(shù)特別是女生的首選項目。但由于學生甚至部分羽毛球項目的老師均缺乏專項運動護理知識,不少學生在沒有接受相對專業(yè)教練的指導下,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運動損傷,這不僅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困擾,同時很大程度上也對羽毛球教學造成了影響。為了避免該問題的發(fā)生,我們通過對羽毛球選項班的觀察調(diào)查,收集并歸納整理羽毛球選項學生最常見、最易于發(fā)生的傷病的原因及預防方法,以期在科學的指導下進行學校羽毛球選項教學活動。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2013至2015屆共計45個羽毛球選項班,在對其1812名學生的體育個人檔案中,歸納整理出大約8個不同的涉及類型,本文簡單分析排在前四位的主要運動損傷類型。
2.研究方法:問卷調(diào)查法;觀察法;文獻資料法。
三、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在羽毛球選項教學發(fā)生運動損傷主要的原因,經(jīng)歸納有以下幾點:思想原因;技術水平原因;運動量過大;身體原因。
1. 主觀上不重視,準備活動不充分。準備活動是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教學中最易忽視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能預先升高參與活動的肌肉溫度,增加關節(jié)的靈活性,方可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2. 技術水平較薄弱。羽毛球選項教學中,有許多同學因錯誤的動作。違反了人體結構的特點和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活動的規(guī)律以及運動力學原理,引起機體組織損傷尤其是高一起始年級同學,容易發(fā)生各種不規(guī)范、不協(xié)調(diào)甚至錯誤的動作從而造成損傷。
3. 運動量過大過度疲勞。不少學生因運動量和強度過大,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運動中察覺到體力不支時候立即休息。有些同學常常因為自己想玩而忽略了身體情況,甚至在患病帶傷或傷病初愈階段,參加劇烈運動,導致急性損傷如肌肉拉傷、關節(jié)扭傷等。
四、主要損傷部位的預防
1. 手腕部位損傷及預防。主要是因練習中前臂和腕部反復的旋轉負荷過度,是軟骨盤長期受到碾磨或牽扯,以及橈尺遠側關節(jié)受到過度的剪力作用而引起。
預防:合理安排腕部的局部負荷,加強前臂與手腕的力量練習和柔韌練習佩帶護腕,運動前做好局部準備活動改進和提高握拍和擊球技術等。
2. 肩部損傷及預防治療方法。肩部損傷大都因為大力扣殺或繞頭頂扣殺等造成傷害。無數(shù)次的抬肘后引,及肩關節(jié)外展再內(nèi)旋使得肩袖肌腱受到多次、反復的碾磨或牽扯,因局部負荷過度使其微細損傷,逐漸勞損引起了肩袖的損傷。肩袖損傷也是肩關節(jié)損傷的主要部位。
預防:做好準備活動,及時糾正錯誤動作,注意發(fā)展肩部肌肉力量和肩關節(jié)的柔韌性,合理安排局部負擔量等。
3. 手肘部位損傷及預防。手肘部位的損傷主要為“網(wǎng)球肘”,學名肱骨外上髁炎,是所有持球拍類運動中最常見的損傷。羽毛球運動中正手擊球時前臂旋前、閃腕、用力抓握球拍,反手擊球時伸肘、伸腕等動作,均會撕扯伸肌總腱。雖然單次撕扯損傷很輕微,但這些肌肉反復收縮牽拉肌肉起點造成積累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癥。
預防:充分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合理安排運動量,避免肘部過度活動。
4. 腰部損傷及預防。此類損傷一般是在起跳扣殺、過分伸脊柱動作、左右跨步、前后移動回球、過分扭轉軀干時,腰部活動過于頻繁,負荷過大或過集中,爆發(fā)用力超越了軀干一時所能承受的能力,便容易造成急性損傷。
預防:要充分作好準備活動,在扣殺時肌肉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加強腰部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鍛煉,同時還要加強腹肌練習,避免脊柱及韌帶的損傷。
5. 膝關節(jié)損傷及預防。在羽毛球的運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反復的在短距離內(nèi)的瞬間變向側身及前屈、后蹬等動作,此時處于半蹲位的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下降,一旦某個動作不協(xié)調(diào)、過度用力或過度疲勞就極易引發(fā)膝關節(jié)的損傷。
預防:(1)膝關節(jié)的準備活動要充分。(2)練習內(nèi)容要多樣化,避免膝關節(jié)過度疲勞。(3)加強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的鍛煉。
6. 踝關節(jié)損傷及預防。在羽毛球運動中的全場移動、跨步支撐、起跳落地中由于身體重心不穩(wěn)或偏向一側,常使足的前外側先著地,所以腓側副韌帶的扭傷最常見。
預防:運動前充分活動踝關節(jié),練習時注意加固踝關節(jié),如帶護踝或繃彈力繃帶,加強足部肌肉鍛煉,增加其穩(wěn)定性。
五、小結與建議
1. 運動前預防損傷的方法。有效的預防損傷發(fā)生的方法有: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學習正確的技術動作;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法;量身制定的訓練計劃;選擇較為專業(yè)的場地以及裝備,并注意適當?shù)男菹⒑瓦\動后的積極放松。
2. 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防范能力。盡量減少能夠避免的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 潘岳民.實用常見運動傷病中醫(yī)療法[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11.
[2] 時鋒.淺析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預防[J].科技信息,2006,(05).
[3] 潘岳民.常見運動傷病防治[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