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Кибрик是俄羅斯語言學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語言學研究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語言的認知體系、會話理論、語義學、句法學、功能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應用語言學、地域語言學等等。Кибрик的語言學研究反映出了語言學新思潮的出現(xiàn)——由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向功能語言學的過渡,以及對語言實踐的關(guān)注。在注重語言功能、言語實踐這一新的研究范式的框架內(nèi),Кибрик提出了綱領性的八大語言學公理。在對一些具體的語言現(xiàn)象的語義、語用本質(zhì)的分析上,Кибрик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文簡單概述了其對配價分裂的研究成果。
關(guān)鍵詞:Кибрик;語言學;公理;配價分裂
作者簡介:盧曉晨(1989-),女,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俄語語言文學博士研究生在讀。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0--02
一、Кибрик簡介
Кибрик于1961年畢業(yè)于莫斯科大學語文系,畢業(yè)后任莫斯科大學剛成立不久的結(jié)構(gòu)主義與應用語言學教研室高級研究員。2006年被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
Кибрик的語言學研究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語言的認知體系、會話理論、語義學、句法學、功能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應用語言學、地域語言學(印度語、突厥語、高加索語、西非語等)等等。他一直都致力于理論語言學的研究,但對于很多具體的語言現(xiàn)象也給出了獨到的闡釋。應用性的研究在他的語言學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Кибрик的八大語言公理
在重視語言功能、言語實踐這一新的研究范式的框架內(nèi),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Кибрик發(fā)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最終整理出版了《語言學普遍和應用問題概述》(《Очерки по общим и прикладным вопросам языкознания》)。其中最為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綱領性的是《語言學公理》(《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постулаты》)。[Кибрик,1992:17–27]在這篇文章中Кибрик明確指出了自己這本專著的研究目的——盡可能詳盡、全面地闡述近些年來產(chǎn)生的、在Кибрик看來會影響到語言學未來發(fā)展走向的語言學先進思想。[Кибрик,1992:17]
這些公理具體包括:(1)合理的語言模式應該能夠解釋語言實際運用過程中的話語構(gòu)建方式[Кибрик,1992:19];(2)所有與語言存在與功能有關(guān)的都應該屬于語言學的研究范圍[Кибрик,1992:20];(3)句法學的內(nèi)容層面與形式層面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句子的語義層面[Кибрик,1992:21];(4)廣義上的語義應該包括說話人構(gòu)建句子時所想要表達的信息以及聽話人重建說話人思想意圖以便正確理解句子時所需要的信息[Кибрик,1992:22];(5)必須研究思維-交際這一類語言學模式[Кибрик,1992:23];(6)語言學描寫的初始對象應該是意義[Кибрик,1992:24];(7)語法形式構(gòu)造總是以某種形式反映其意義本質(zhì)[Кибрик,1992:25];(8)對語言的語言學闡釋之所以復雜是因為它們是不合理的,語言本身的構(gòu)造是簡單的[Кибрик,1992:25]。
公理(1)就明顯與傳統(tǒng)的研究范式不同,在Кибрик看來,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直接對象并不是難以觀察到的言語原型的本質(zhì),而是構(gòu)建某種帶有主觀臆斷性質(zhì)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體,其外部表現(xiàn)形式都是按照言語原型的能夠觀察到的外部的表達特征視為同一的。[Кибрик,1992:18]與傳統(tǒng)研究范式不同,新的語言模式應該能夠回答如下問題:人是怎樣使用語言的,也就是說他是怎樣掌握語言的?語言知識以怎樣的形式儲存在人的頭腦中?顯然,新的語言模式在索緒爾的語言學框架內(nèi)是無法實現(xiàn)的。為了實現(xiàn)它,必須要研究言語以及言語活動的心理學基礎,而這些研究雖然過去也有所涉及,但更深入的研究才剛剛起步。
公理(3)談的是句法與語義的關(guān)系問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理論語言學的重心開始轉(zhuǎn)向句法學與語義學。然而對于這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不同的學者所持的觀點不盡相同。生成理論認為句法在語言中處于中心地位,而Кибрик則與之相背離,提出了語義對句法的決定性作用,即語義是第一性的,句法是第二性的。與之相關(guān)的還有公理(4)——語義學的研究范圍的問題,這里Кибрик談到的是廣義的語義學,即,把語用上的意義的問題也都納入了語義學之中。
公理(6)談到的是語言學的兩種研究范式——從形式到意義、從意義到形式。幾百年來幾乎語言學的所有學派遵循的都是前者,試圖模擬再現(xiàn)聽話人的話語理解過程。而后者則以說話人的話語生成過程為主要研究對象,這種研究范式才剛剛出現(xiàn)不久。這是由于與形式相比意義有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對其進行歸類分析有一定的難度。Кибрик認為,傳統(tǒng)研究模式進行的越深入,所研究的語言單位及其表達的意義之間的關(guān)系就越容易被復雜化。而且得出的結(jié)論往往只能是,每個形式表達的意義并不是單一的,而每個意義所對應的表達形式也并不唯一。語言學家在結(jié)合這兩種研究范式的同時,應該把從意義到形式的研究范式置于優(yōu)先地位。Кибрик的這種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這兩種研究范式研究的對象不同、側(cè)重點不同,對應的是話語生成、理解兩個不同的階段,其重要性是難分伯仲的。只能說,從意義到形式的研究范式才剛剛起步,我們對其的研究還遠遠不夠。
三、Кибрик對配價分裂的研究
Кибрик對語言學所作出的貢獻絕不僅僅在于一些宏觀的理念、研究方法的提出,在對一些具體的語言現(xiàn)象的語義、語用本質(zhì)的分析上,Кибрик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下面就以配價分裂為例,談談他對具體語言現(xiàn)象的分析。
在一些俄羅斯學者的論著中明確地提出了配價分裂的概念,例如Апресян(1995)、Кибрик (2000、2003、2004)等等。雖然并不是首個提出配價分裂這個概念的學者,但Кибрик對這一語言現(xiàn)象的分析卻一直被諸多后來研究同類現(xiàn)象的語言學家借鑒。Кибрик提出在一些句子中由二格詞組填充的謂詞語義配價會發(fā)生配價分裂[Кибрик,2003: 307],例如,Он поцеловал ей руку / у неё руку. Апресян(2006)指出,在典型的情形之下,動詞詞匯單位的語義與句法題元結(jié)構(gòu)是一一對應的,即每個語義題元都有且僅有一個句法題元與之對應,反之亦然。但在現(xiàn)實的言語中,語義與句法題元很多時候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配價分裂就是其中一種情況。Кибрик指出,配價分裂的典型形式就是領屬結(jié)構(gòu)(посессивные конструкции)中領有者的提升(подъём посессора),客體位的配價分裂即領有者脫離原本的領屬結(jié)構(gòu)直接進入謂詞結(jié)構(gòu),從屬于謂詞,句法上常用第三格形式表達,有時也可以使用前置詞у或к的結(jié)構(gòu)表達,主體位的配價分裂即全句限定語的引入。其中的領有者通常為表人名詞,領屬事物通常為人體部位、衣物、裝飾品、性質(zhì)、狀態(tài)等等。對大多數(shù)領屬結(jié)構(gòu)來說,配價分裂并不是必須的,只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并不會影響結(jié)構(gòu)的基本語義,只不過發(fā)生配價分裂之后,領有者直接被納入了謂詞情景,成為了事件的直接參與者,交際地位也隨之得到了提升。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俄語所獨有的,漢語中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例如:他搶我兩百塊錢\他偷我一本書\他抽我一支煙,張家驊(2011)就對俄漢語中的配價分裂現(xiàn)象分別具體做了研究。
Кибрик的配價分裂研究一大突破就在于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等級結(jié)構(gòu)。比如說,并不是所有的領屬結(jié)構(gòu)都能發(fā)生配價分裂,即便是在同樣能夠發(fā)生的配價分裂的情形下,表示不同的語義關(guān)系的領屬結(jié)構(gòu)發(fā)生配價分裂的可能性也不同:生命體-生命體的一部分>整體-部分>親屬關(guān)系>擁有者-擁有物>社會關(guān)系>成員關(guān)系>一般決定意義關(guān)系>主體-性質(zhì)或狀態(tài)>主體-過程或行為>客體-行為。簡單地來說不可讓渡關(guān)系,比如人身體的一部分,較易發(fā)生配價分裂,且在配價分裂前后這種領屬關(guān)系并沒有改變,這種領屬結(jié)構(gòu)并不是謂詞作用的對象。例如:Он крепко сжимал бандиту руки.\У стула сломалась ножка.等等。再比如說,不同的句法位置上發(fā)生配價分裂的可能性也有所不同,具體說來:主語位>直接補語位>表地點意義的補語位>其他位置。例如:У меня сын любит кашу.\Мой приятель украл у него машину.\Деньги лежат у него в сейфе.等等。這些等級結(jié)構(gòu)的提出無疑有助于深化我們對于配價分裂的認識。
配價分裂對謂詞的語義限制相對較小,Кибрик(2000)只是指出了三大類較易發(fā)生配價分裂的動詞(不及物靜態(tài)動詞、及物物理作用、接觸動詞),并沒有說配價分類只能局限在這三類動詞中。
Кибрик(2000)還提到雙及物動詞(битранзитивный глагол)與事位置上如果有表示所屬關(guān)系的名詞短語,那么不能發(fā)生裂價,因為與事在語義上與領事較為接近,與事位上的領事相當于二級領事,一般不能發(fā)生裂價。這也就是說如果謂詞的與事位置已經(jīng)被雙及物結(jié)構(gòu)成素所占據(jù),那么配價分裂就要讓位于前者,因為此時與事位置上的名詞短語作為一個整體進入雙及物結(jié)構(gòu),是謂詞情景的參與者,是第一性的,而配價分裂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的選擇,是第二性的。配價分裂的表達方式要更為靈活、不固定,領事不僅可以上升為間接客體位置直接從屬于動詞,甚至可以上升為直接客體,例如,Он поцеловал её в губы。這也就是說,領屬者不僅可以上升自身的交際結(jié)構(gòu)還可以將原本占有主要交際地位的直接客體排擠到邊緣的位置上,此時說話人的交際目的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四、結(jié)語
總的來說,這些年語言學的發(fā)展,雖然說并不是完全相同,但整體的大方向上正如Кибрик所預言的那樣。Апресян、Падучева等很多學者都在后期的研究中開始更多的關(guān)注語言的功能以及言語實踐的問題,其他學者比如Арутюнова則是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語言學研究范圍開始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開始和其他人文科學結(jié)合起來。Кибрик或許并不是首個預見到這種趨勢的人,但他卻是首個系統(tǒng)性地提出這種語言學發(fā)展前景的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多數(shù)與他處于同一陣營的語言學家們都并不認同他提出的這些公理,然而事實證明了它們的正確性,其理論的前瞻性可見一斑。他對于言語實踐、具體語言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擺脫了一些復雜的理論體系對語言學研究的束縛,但同時又不失一定的理論高度與研究深度,在過去的五十多年里對語言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Апресян Ю. Д. Типы соответствия семантических и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их актантов. Проблемы типологии и общей лингвистики[J]. СПб., 2006, С. 15-27.
[2]Кибрик А. Е. Внешний посессор как результат расщепления валентности? // Л. Л. Иомдин, Л. П. Крысин (отв. ред.), Слово в тексте и в словаре / Сб. ст. к семидесятилетию Ю. Д. Апресяна[C]. М., 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2000, С. 434—446.
[3]Кибрик А. Е. Диалог лингвиста с носителем: в поисках полевого метода и формата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описания // На меже меж Голосом и Эхом.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в честь Татьяны Владимировны Цивьян[C]. М., Нов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2007, С. 308-328.
[4]Кибрик А. Е. Очерки по общим и прикладным вопросам языкознания[M]. М., МГУ, 1992.
[5]Кибрик А. Е. Константы и переменные языка[M]. СПб, Алетейя, 2003.
[6]陳勇.A.E.Кибрик的語言類型學研究[J].當代語言學,2007,(4):359-372.
[7]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8]彭玉海.俄語動詞(句)語義的整合研究[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
[9]彭玉海.俄語物理動詞語義-句法整合描寫[J].外語學刊,2000,(2):57-61.
[10]彭玉海.俄語題元理論[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11]張家驊.俄羅斯語義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