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功夫練到家,黑鍋才夠大。
熱播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以下簡稱《翻譯官》)將男女主角設定為口譯人員,算是一次創(chuàng)舉。
在電視劇編劇行當,故事內核一般是固定的,比如職場小白受到前輩的指點,由虐生愛,其間雖遭到男二、女二及長輩的攪局,但有情人終成眷屬。
不同的是各種換膚工程。編劇們曾經改編(糟蹋)過的職業(y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金牌律師》)、醫(yī)生(《心術》)、記者(《女不強大天不容》)和編劇本身(《人魚小姐》),屢屢得手后,終于對外語系猛下“毒手”。
這是國內電視劇頭一回展現(xiàn)高級翻譯的生活。劇中,楊冪飾演的女一號、法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喬菲立志成為“翻譯官”,與黃軒飾演的翻譯小王子程家陽上演了一場生死虐戀。
然而“職場劇”終究只是個傳說,真正的內核仍是“霸道總裁愛上我”,多角戀、不治之癥等瑪麗蘇戲碼一個沒落,涉及口譯行業(yè)的內容卻漏洞百出。翻譯人員和外語系學生紛紛表示:這樣的黑鍋我們不背。
《翻譯官》確實黑化了這個職業(yè),且黑得不輕。劇中的實力擔當大多是男主,女主主要負責狗血。
“翻譯官”?你咋不是漢奸呢
女主角義正詞嚴要成為“像張璐一樣的翻譯官”,聽過“警官”、“法官”、“外交官”,“翻譯官”的叫法非常少見。
翻譯是個技術工種,只有級別的差異。翻譯人員通常被稱為“翻譯”或“譯員”,客氣的叫法是“翻譯老師”。
《八路軍拉大栓》里面唱:“瞄了一個準,打死個翻譯官。”事實上,翻譯在鬼子隊伍里也不是官,《小兵張嘎》中的日軍胖翻譯,雖然被尊稱為“翻譯官”,其實沒有軍銜,軍帽搭件黑布褂子,顯示出的是漢奸的本色,福利待遇也有限:“老子在城里下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
原來你竟是這樣的學霸
女主角喬菲被設定為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實習生,高翻院的確相當難考,淘汰率極高,但《翻譯官》當中的面試環(huán)節(jié)全然不見專業(yè)性,比如女主角面試時全程中文,和面試官不聊專業(yè)聊過節(jié)……
道具師也不忘雪上加霜,竟然有科班出身的高翻院實習生拿著業(yè)余選手級別的《走遍法國》。而喬菲做同聲傳譯練習時,面前沒有紙筆,且閉目做沉思狀—這不是在翻譯,這是給電臺知心姐姐附了體。
光環(huán)不夠,花癡來湊
男主角程家陽堪比演藝界的吳亦凡、網紅圈的王思聰,他的忠實粉絲、外語系姑娘秦貝貝為了男神報考高翻院:偶像的相冊隨身攜帶,課堂上與老師討論香水,被開除后哭著說:“誰都可以開除我,就你不行!”
似乎沒有花癡級別的姑娘仰慕,就襯托不出男主角有多炫目,但高中女生心智的代入,對高翻院候選者來說實在不公平,畢竟他們大多是碩士研究生,好歹25歲上下的年紀了。
梗著脖子叫板,歪著脖子喂飯
能考入高翻院的學生至少智商和情商雙達標,尚在實習期的女主角一言不合就梗著脖子叫板導師,在這個行當中并不多見。
翻譯禮儀要求譯員知曉講話的輕重緩急、懂得隱藏自我,絕不是五次三番發(fā)脾氣就能證明自己有一身傲骨的。劇中兩人一會兒針鋒相對火力全開,一會兒你儂我儂甜得膩歪,還要喂飯和吃醋,恐怕高級口譯人員一般不會如此任性。
請楊冪主演
盡管編劇盡量藏拙,沒有設計大量的法文對白,但楊冪沒有法語背景,劇中說法語基本靠配音解決,連口型都難以對上。張碧晨(天津外國語大學)和桂綸鎂(臺灣淡江大學)倒是法語系科班出身,其實可以考慮。
不過看起來制作方已經機智地解決了口型問題。大冪冪扮演的喬菲多次提到,自己曾在瑞士蘇黎世大學留學—那里是德語區(qū)。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不要再指責喬菲了,她的法國話,很可能是跟德國老師學的。
以及這里不討論面癱和演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