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澳大利亞中國通俗文學研究述評

2016-06-30 03:05楊正娟
華文文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戲劇小說研究

楊正娟

澳大利亞中國通俗文學研究述評

楊正娟

澳大利亞的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是英語世界漢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涌現(xiàn)了一批具有國際聲譽的學者,他們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圍上都有自身特色。通過對其研究成果的梳理,我們可以了解在不同文化語境和背景下,中國古代通俗文學被解讀和闡釋的面貌與形態(tài),這種了解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也可以為我們提供研究方法上的借鑒。

澳大利亞;中國通俗文學研究;對象;方法

澳大利亞中國文學—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來自歐美國家的學者戴維斯(A.R. Davis)、畢漢思(Hans H.A.Bielenstein)等構成了最初的研究力量。他們在教學之余致力于創(chuàng)辦學術中心和研究刊物,并注重培養(yǎng)本土研究人才,使得起步較晚的澳大利亞中國文學研究發(fā)展迅速,并成為英語世界五大中心之一?,F(xiàn)在,澳大利亞的中國文學研究以國立大學、悉尼大學和墨爾本大學為主要陣地,出版了《亞洲研究評論》、《中國雜志》和《東方社會雜志》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學術雜志,主持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性的漢學研究會議,繼續(xù)擴大自身在漢學研究界的影響力。

作為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其通俗文學研究隊伍最初也是從英國等引進學者,以柳存仁為代表。50—60年代培養(yǎng)的本土學者在70年代脫穎而出,如馬克林、馬蘭安、蕭虹等,他們在通俗文學研究領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引進的學者也不乏其人,研究團隊一直是引進與本土培養(yǎng)相結合,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另外,相對于中國社會與政治、中澳關系、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等的研究,其通俗文學研究并沒有形成氣候,更多是出于學者的個人興趣,因此呈現(xiàn)出以個體為主的研究特色。研究者往往將通俗文學作為中國文化研究的一個方面,更為注重其文化方面的涵義,文學本體研究不多。這種通俗文學與文化、古代與現(xiàn)當代、文學與語言學綜合研究的思路,體現(xiàn)了西方漢學研究范圍的廣泛性特點。以下,就將其古典小說、戲曲和說唱文學研究狀況分類概述。

一、古典小說研究

澳大利亞的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由柳存仁開創(chuàng),以馬蘭安、蕭虹、趙曉寰等學者為主要代表??傮w而言,由于學術背景、所處時代的不同,他們的研究范圍和方法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既有傳統(tǒng)的淵源、版本、作者的考證,也有文化角度、西方理論的切入,且范圍和方法廣泛多變,是一種文學、文化、宗教和社會學相融合的研究思路。

柳存仁(Liu Ts’un-yan)1917年生于北京,1939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獲文學士,后獲倫敦大學榮譽文學士、哲學博士及文學博士學位。他是澳大利亞人文學院的首屆院士,1966年起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文講座教授,是繼畢漢思和馬悅然(Goran Malmqvist)之后的第三位中文系教授。作為最著名的華裔漢學家之一,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教史、明清小說和中國古籍方面。

利用國外圖書館的中國古籍藏書,柳存仁對明清小說的淵源、版本、作者等進行考證,并將宗教與小說結合,綜合考察宗教對小說發(fā)展的影響。他為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和資料,很多學術觀點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在中西漢學研究歷史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佛道教影響中國小說考》①是柳存仁獲得倫敦大學哲學博士的論文,也是其最為重要的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論著之一。這是一部研究宗教與文學關系的力著,作者主要以《西游記》和《封神演義》為對象,認為其充滿了佛道教的通俗材料,只是經過了文人或者編纂者的加工后,這些材料被加倍擴充、精細,使得其從粗糙的胚胎變?yōu)槲娜说木拗1緯母睒祟}“《封神演義》之作者”,也即柳存仁對作者新的考證。本書旁涉佛教的密宗和道教的雜籍,以及自平話以來迄明代各白話小說的發(fā)展,加上柳存仁自己發(fā)現(xiàn)的明刻本《封神演義》上的一些文字證據(jù),以此來確定其作者。通過對《列國志傳》、《武王伐紂平話》和《封神演義》三者的比較和多方考證,柳存仁對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作者身份表示懷疑,并輔以大量資料,傾向于《封神演義》的作者是陸西星,并且認為《西游記》明顯晚于《封神演義》,且襲用了后者的若干情節(jié)。

《倫敦兩個圖書館里的中國通俗小說》②是一部關于小說版本與作者考訂的學術專著。作者于1957年夏天到倫敦博物院的東方書籍及珍本部和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查閱舊刻本的中國小說,并作了提要性的札記。該書即為作者根據(jù)當時所作的札記,并參照日本內閣文庫、宮內省書陵部與臺灣中央圖書館所藏版本,經過整理和考訂而寫成的文字。書中所錄的134部中國傳統(tǒng)小說書目,基本包括了兩館所藏舊刻中國小說的全部,其中有若干種孤本和珍本,為以往到海外訪書的學者們所未見或未加記錄。該書與以往同類書籍的一個顯著區(qū)別是,除羅列所見書目及版本外,作者對這些書籍作了比較深入的觀察和研究。一些篇章詳細考證了所列小說的作者、時代、刻工、版本等情況,提出了一些與流行看法頗有歧異的觀點。

與此相關的是,作者將前三篇進行整理之后,以《四游記的明刻本——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之一》③論述了自己所整理的四游記的明代刻本情況。他對學術界認為朱本、楊本均為世本刪節(jié)本的說法提出了異議,認為百回本《西游記》必定是《釋厄傳》和《西游記傳》以后的產物,吳承恩的《西游記》是借鑒了朱、楊二本。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又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西游記》與道教的文章,并指出了丘處機與小說的密切關系,對《西游記》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學者李舜華認為:“后來的學者研究《西游記》的道教色彩,并由此重申丘處機說,大半是由柳氏啟發(fā)而來”。④

對于《三國演義》的研究,柳存仁主要是集中在其版本演變的源流關系之上。其《羅貫中講史小說之真?zhèn)涡再|》認為“《三國志傳》之刻本,今日所得見者雖為萬歷甚至天啟年間所刊刻,時間固遠在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后,然其所根據(jù)之本(不論其祖本為一種或多種),固有可能在嘉靖壬午以前?!雹萦纱怂蠢樟恕度龂萘x》版本演變的基本線索:大約在至治本《三國志平話》刊刻之后四十年左右,羅貫中有可能撰寫《三國志傳》,其后為其他各本《三國志傳》所宗。在此以后,始有《三國志通俗演義》出世。這個考證提供了《三國演義》版系衍變考察的新思路,在其版本研究史上具有轉折性的意義。

除此之外,他還撰寫了《吳承恩的生平與職業(yè)》⑥,對其成長、家族譜系、結社交友、詩詞文賦創(chuàng)作、政治生涯等作了勾勒,對其受雜劇、宗教材料、佛道思想等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西游記》更是有詳細描述。除吳承恩外,這部傳記也描述了明代的政治譜系、文化觀念、文人社會、戲劇傳播等等,是一部明代社會的縮影小史。后來他又為《明代傳記辭典》撰寫了題為“吳承恩”的辭條?!独顫O》⑦是他與茅國權合著的傳記,描述了李漁的生平思想,認為李漁為人的最大特點是公然標榜享樂主義哲學,并不遺余力地實踐這種哲學,在其思想中很難找到中國主流思想的痕跡,而較接近于西方的昔勒尼學派、伊壁鳩魯哲學以及近代的功利主義哲學⑧。另外,對其小說創(chuàng)作和戲劇評論也有指涉,在英語世界的李漁研究中有著重要地位,被列入波士頓特懷恩世界作家叢書的傳記和論著部分。

《孤本與罕見本小說》、《論明清通俗小說之版本》、《小說的時代與真?zhèn)巍?、《論近人研究中國小說之得失》等主要是從小說研究方法論的角度,談對刊本、孤本等概念的認識,并結合例子以及自己所見的明清小說刻本,論述怎樣從刊本中辨別小說的時代、作者及真?zhèn)?,并對其中可能產生的訛誤提出自己的觀點,這對于通俗文學研究者們學習、掌握必要的小說版本學知識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度娼毯托≌f〈西游記〉》、《陸西星吳承恩事跡補考》則延續(xù)了作者將宗教學和小說結合的學術方法,對小說和作者進行考證。這些學術論文大多刊發(fā)在香港的學術期刊上,后被收入《和風堂文集》中。

他后期將道教作為主要方向,但也并不局限于道教,而是放眼于更廣闊的領域,這也是柳氏道教研究的一個特色。有學者指出:如果說胡適是現(xiàn)代《西游記》研究的開山鼻祖,那么自柳存仁之后,《西游記》研究又為之一變,道教對《西游記》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已經成為《西游記》研究的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雖然不乏爭議,但是依據(jù)其深厚的道教學識功底,柳存仁的觀點和方法都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海外漢學有別于中土正統(tǒng)國學的一大特征:劍走偏鋒、鞭辟入里,不疑處存疑??鐚W科的研究方法是他們的重要武器。⑨

馬蘭安(Anne E.McLaren)是繼柳存仁之后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重要學者。她1976年獲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洲研究學士,1983年獲墨爾本大學碩士,1983年獲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xiàn)供職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亞洲中心,主要方向為中國通俗文化和小說、中國帝制晚期的印刷媒體和推廣、中國女性口頭文化和儀式文化、傳統(tǒng)藝術形式在當代中國的復興等。

就小說研究而言,作為澳大利亞本土培養(yǎng)的漢學家的優(yōu)秀代表,與柳存仁等老一輩漢學家相比,馬蘭安從說唱詞話與早期小說的關系入手,探討以《三國志演義》為代表的明清小說的版本源流和衍變過程,并對小說在創(chuàng)作、出版、傳播、接受和反饋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考察,研究范圍更為廣泛,方法也更為多變,更加重視通俗文學背后龐大的“民間文化”的影響。

《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與中國早期小說》⑩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主要是從說書人的角度研究說話,并對說唱詞話在中國小說的形成和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進行了闡釋。后來,她將重點放置于《三國演義》與詞話的關系上,對《三國演義》的作者、源流、版本等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墩f唱詞話和〈三國演義〉刊本的演變》?集中闡述了她對于說唱詞話所代表的“口頭傳統(tǒng)”和《三國演義》成書與版本源流的思考。她將1967年出土的說唱詞話《花關索傳》與《三國志演義》相對比,認為《三國志演義》一開始也是較為口語化的,羅貫中的版本受到口頭說話的影響,其撰寫的《三國志演義》比后來的著名刊本要粗糙得多,后來的編纂者有意識地改造了口頭流傳的材料,從而使現(xiàn)行的《三國演義》以仿照官方史書的內容和形式而寫定。從各種版本中所包含的口頭文學傳統(tǒng)的多寡,她認為《三國志演義》的最早版本比后期的各種版本包含了更多的民間口頭傳說和較少的正史材料,其中吸收了民間流傳的關索或花關索故事,而嘉靖本的編者則因關索系傳說人物而刪除了這些故事,因此,《三國志演義》的順序是由“志傳”本到“演義”本,這也是對柳存仁觀點的繼承和發(fā)展?。

作為“三國”研究的代表人物,馬蘭安還將《三國演義》的版本與閱讀階層、詞話刊本價格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三國演義〉的普及:兩個早期版本的研究》?、《明代的觀眾和白話詮釋:〈三國演義〉的使用》?中,她通過研究“簡本”系統(tǒng)的萬歷二十年余氏雙峰堂刻《新刻按鑒全相批評三國志傳》和葉逢春刻元峰子序本《新刊按鑒漢譜三國志傳繪像足本大全》以及“繁本”系統(tǒng)的嘉靖元年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論證不同系統(tǒng)的版本針對哪些不同的閱讀對象;她認為“簡本”的讀者文化程度較低,他們往往從小說中去解讀有關軍事謀略、人際關系、清明政治,以及如何卜卦、行禮儀等日常生活的民眾教育、文化知識和實用問題的答案,而并非像文人士大夫那樣去欣賞“繁本”《三國演義》的藝術造詣?。

近年來馬蘭安將小說研究和晚期帝制時代的印刷、出版文化和閱讀市場相結合,以《中國的印刷文化和普通讀者的出現(xiàn)》、《出版時代對歷史的重新包裝:〈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挑戰(zhàn)宋元官方歷史:〈三國演義〉中的記載》等學術論文為代表?。這些論文大都跳出了單純的通俗文學研究范圍,說明作者更為側重通俗文學的傳播和接受,以此來透視印刷時代給社會階層的審美所帶來的影響。

蕭虹(Lily Xiaohong Lee)是新加坡南洋大學文學學士,美國亞特蘭大大學圖書館學碩士,畢業(yè)后在美國懷俄明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悉尼大學東方圖書館等工作多年,1983年獲得悉尼大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以《世說新語》為研究對象。她認為,研究魏晉階段的任何主題,人們都可以從《世說新語》中找到許多正史所不能提供的珍貴資料,因此,她致力于從社會、歷史、文學和哲學等各個角度綜合把握這部小說,并發(fā)表了一系列學術論文?。2011年,她將博士論文和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出版了《〈世說新語〉整體研究》?,從性質、歷史沿革、作者問題、書源及編纂方式與成書經過、反映的社會風尚、歷史價值、后世影響等方面對《世說新語》進行了細致考察。本書材料豐富,論述平實,但思路開闊,多有啟發(fā)性創(chuàng)見,例如,在“后世影響”一章中,除了文體方面,還涉及到了故事內容對后世戲曲小說的影響,除了本國影響,還搜羅了許多在中國以外產生影響的材料。

趙曉寰(Xiaohuan Zhao)畢業(yè)于英國愛丁堡大學亞洲研究院,獲中國古典文學和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悉尼大學中國研究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小說和戲曲。就小說而言,他的研究中有西方理論對中國古典志怪小說的分析,有古典小說與宗教、法律等關系的考察,也有從認知詩學角度對小說文類與文學傳統(tǒng)形成的理論范式之構建,呈現(xiàn)出獨特新穎的視角和較為濃厚的西方色彩。

《中國文言超自然小說形態(tài)發(fā)展史》?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從比較文學的角度探討中國超自然小說的形態(tài)結構,涉及到神話、宗教、民間(鬼魂)信仰、跨文化對比、語言學與結構主義形態(tài)學等。作者以先秦至清代的五十篇志怪小說為例,對志怪小說的歷史進行了梳理,綜合運用普洛普的形態(tài)學理論,從“故事功能”、“故事角色”、“功能排序”等方面闡釋中國文言志怪小說的形態(tài)結構,“為英語世界對志怪小說的研究與神話傳說的比較研究做出了很好的貢獻”?。該書出版后引起了學術界的較大關注,并獲得了當年的Adele Melen獎(學術研究突出貢獻獎)。

就翻譯而言,作為英語世界的漢學組成部分,澳大利亞的中國通俗文學作品的翻譯并不太多,零星的譯作也大多集中在以上所涉及的學者中間。《武王伐紂平話》由柳存仁首先譯介(見《佛道教影響中國小說考》第1卷),《封神演義》的部分譯文見于其英文論文集《和風堂論文選集》和《和風堂散策新集》之中?。馬蘭安將“三言”中的《計押番金鰻產禍》、《蔣淑真刎頸鴛鴦會》和《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進行介紹和翻譯,以《中國的蛇蝎婦人:明代的故事》?為名出版。趙曉寰在《中國文言超自然小說形態(tài)發(fā)展史》中,對魏晉至清代的五十篇志怪小說的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進行了介紹,也可作為一種大體上的譯介。

綜合來看,澳大利亞的中國古典小說研究既有傳統(tǒng)方法的運用,也注重結合社會學、人類學、民間通俗文化、西方理論等,給小說研究以更多層次和方面的把握和觀照。這種文化視野中的小說研究引入了文化詮釋和宗教、社會學等方法,使得其在方法論的系統(tǒng)性和研究視野的廣泛性方面都比較成熟。

二、古典戲曲研究

總體而言,戲曲研究不如小說研究發(fā)達,以馬克林、賀大衛(wèi)和趙曉寰等為代表,馬蘭安在通俗文學與市場、印刷關系的探討中,也對明代戲劇有所指涉。與整體研究態(tài)勢相同,學者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既有對中國傳統(tǒng)戲劇和地方劇種的研究,也有對儀式劇、現(xiàn)當代戲劇政策的關注,還有對中西戲劇比較、中國戲曲形態(tài)學的理論分析等等,基本上涵蓋了戲曲研究的各個方面。而且研究者們往往轉移學術興趣,不再或者很少再從事戲曲研究,現(xiàn)重點從事戲曲研究的學者僅為趙曉寰一人。

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榮譽教授,澳大利亞聯(lián)邦人文學院院士,2014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早年曾在墨爾本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習,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是西方當代中國研究領域的國際權威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澳中關系、當代中國政治、西方的中國形象、中國戲劇、中國少數(shù)民族等,他撰寫的《西方的中國形象》是中國形象研究的權威著作。1964-1966年他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期間對中國京劇產生極大興趣,回國后即以京劇為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后出版了一系列中國戲劇的研究論著,其研究對象更為廣泛,包括了地方劇種、少數(shù)民族戲劇、中國現(xiàn)當代戲劇等等。

作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事中國戲曲研究的西方代表學者之一,馬克林對中國戲劇的研究和把握相當全面。他是西方少數(shù)對中國戲劇的起源和形成進行探討的學者之一,更為重視戲曲發(fā)展過程中社會因素和演員自身素質的影響,后期的戲劇史撰寫打破了朝代分期的局限,從地域性和地方劇種發(fā)展、古典戲曲與現(xiàn)當代戲劇、戲曲與話劇的角度對中國戲劇進行綜合考察。

《京劇的興起:從社會學視角對1770-1870年中國戲劇的考察》?作為他的博士論文,是馬克林早期中國戲劇的代表研究之一。正如題目所言,本書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對京劇在清代的興起所做的全面考察,共分為七章,前兩章描述了京劇興起的歷史背景和中國傳統(tǒng)社會戲劇的功用,第三章從鹽商家庭戲班、皇帝巡視等經濟、社會因素的影響等方面論述了揚州戲劇的發(fā)展,第四、五、六章則重點從魏長生、秦腔的男旦演員和老生行當?shù)拇硌輪T等方面論述了1770-1870年間京劇發(fā)展的三個階段,最后一章介紹了京劇職業(yè)化的過程。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卞趙如蘭認為,作者對當時的藝人生活、社會地位、來往社交等進行了詳細論述,是從社會學角度闡釋京劇發(fā)展的力作。

伊維德對本書進行了評價,他除了肯定本書的價值之外,亦提出了若干批評。首先,作者在西方視角的觀照下對中國戲劇現(xiàn)象的論述有所偏頗,比如,在伊維德看來,中國的戲曲演員是沒有人身自由的,演出對他們而言更多是謀生的需求,而本書站在西方戲劇立場上,對“演員”的職業(yè)身份過分強調,反而喪失了對中國戲劇“娛人”性質的把握;再如,本書在戲劇史的論述中,對元代的演員構成、明代宮廷對戲劇的扶持、清代重要戲劇家李漁的創(chuàng)作等大量戲曲現(xiàn)象缺乏關注,使得戲劇史的梳理有諸多遺漏之處;另外,伊維德認為,在對清代演員的考察時,馬克林忽視了《品花寶鑒》等描寫戲曲藝人生活的白話小說這樣一個重要的材料來源。?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伊維德對本書的批評是中肯的。但就當時的研究狀況和整體水平而言,馬克林對京劇的興起所做的歷史梳理和對社會、經濟、政治因素等的關注還是具有學術價值的。

《近代以來中國戲?。簭?840年至今》?是一部系統(tǒng)介紹中國戲劇的著作。序言部分對中國戲劇的歷史、音樂體制、舞臺表演的程式規(guī)范等進行介紹,正文分為“1949年之前的北京戲劇”、“1949年之前北京之外的戲劇”和“共和國時期的戲劇”三個部分,將時間和地域相結合,綜合呈現(xiàn)1840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戲劇的面貌。其中第一部分與《京劇的興起》相類似,以“前老生三杰”、余叔巖、楊小樓、梅蘭芳、程硯秋等演員為例,對京劇表演成為職業(yè)、演員成為中心要素以及民國演員社會地位的變化進行探討,試圖以演員為中心來闡釋京劇藝術在晚清民國間的發(fā)展和變化。第二部分介紹了以上海為代表的長江下游、東南地區(qū)(廣東、福建)、長江中游(湖北、四川)等地域的地方戲劇,對灘簧、紹劇、粵劇等進行大體描述。第三部分則側重于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的戲改政策、民間職業(yè)和業(yè)余戲劇在城市和鄉(xiāng)村地區(qū)的發(fā)展、傳統(tǒng)戲劇和現(xiàn)代戲劇的演出等。正文之后的附表將雍正皇帝時期到1975年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戲劇史大事進行羅列,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戲劇的發(fā)展軌跡和統(tǒng)治階級政策的關系。整體而言,本書在歷史的梳理之外,將地方戲劇也納入敘述的體例之中,將1949年后的政治、文藝政策對戲劇發(fā)展的影響重點論述,作為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研究著作,本書對于中國戲劇的論述還是比較系統(tǒng)和全面的。

《中國戲?。阂粋€歷史性的考察》?共分12章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傳統(tǒng)與舊社會”;第二部分為“新中國”,專門寫1949年以后京劇的發(fā)展。該書最大的特色是,打破了以往以朝代變遷為依據(jù)的戲劇史敘述體例,更為重視地域性戲劇形式、戲劇與社會政治等的關系,并以此為敘述的主要線索。該書共200多頁,每章的篇幅都較為短小,實為概述性的戲劇史,對中國學者研究成果的汲取較多,自己創(chuàng)見不多,但對中國戲劇脈絡的整體把握還是比較全面的,如果以西方讀者為閱讀對象的話,本書算是一部不錯的中國戲劇簡史。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馬克林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中澳關系、中國外交政策、國際形勢及關系等政治、社會領域,中國戲劇研究所占的比例下降。相較于其他西方學者,由于長期在中國工作和生活,馬克林接觸到的中國戲劇演出更多,對中國戲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感受更為突出,因此他的戲劇研究所含的文化偏見并不多,對中國戲劇史的論述和戲劇現(xiàn)象的探討也更為注意對中國學者研究成果的借鑒,同時結合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中國戲劇發(fā)展觀點,也確立了他在國際上中國戲劇研究的重要地位。

賀大衛(wèi)(Holm David)于1980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是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另一位研究中國通俗文學的教授,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廣西壯族的文化和文字、中國傳統(tǒng)和當代戲劇文本、儀式和儀式劇的表演和戲劇音樂、舞蹈、程式等。上世紀八十年代他主要以延安戲改中的秧歌戲實踐作為研究對象,對中共的文藝政策、秧歌戲被改造和利用的過程、魯藝的京劇演出等進行研究,翻譯了《馬可:〈夫妻識字〉,獨幕秧歌戲》(1976),撰寫了《作為宣傳方式的民間藝術:延安的秧歌戲運動》和《革命的中國:藝術和意識形態(tài)》等學術論文或者書籍?。

九十年代,賀大衛(wèi)主要以廣西、貴州為代表的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儀式劇為研究對象,對師公戲、馬戲、揚戲、儺戲、跳戲、“度馬土唱”和“儀式表演中‘董永’形象的流變”等進行綜合考察,提出了自己對儀式劇的觀點。比如在對師公戲的考察中,他詳細記錄了師公戲的演出過程,認為其演出中的戲劇性因素不突出,演出效果枯燥乏味,因此他認為中國儀式劇“娛神”或“娛人”的特點值得懷疑。?盡管他的結論未必準確,但他的大部分儀式劇研究都是在田野調查和實地觀摩的基礎上進行的,他的研究忠實記錄了儀式劇演出的實況,并介紹了若干科儀本的形態(tài),如果從“擱置爭議,搶救優(yōu)先”的角度看,他的這種記錄無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趙曉寰作為西方中國戲劇史專家杜為廉(William Arthur Dolby)的高足,在戲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成績。與杜為廉專注于元雜劇研究不同的是,他從戲曲的形態(tài)學分析入手,進而開始關注中西戲劇的比較問題,并且對戲曲文本中所反映的集體心理、社會問題等進行揭示,近年來又致力于城隍信仰的研究和中國戲劇起源問題的思考,通過田野調查,他觀摩了大量的戲劇文物,在理論研究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中國戲劇的形成、概念、發(fā)展流變等有了自己的觀點。

《從神奇故事到傳奇劇:明代夢幻/鬼神劇〈牡丹亭〉的形態(tài)結構分析》?是以形態(tài)學方法對《牡丹亭》的分析。作者在綜合考察了普洛普的形態(tài)學適用性的基礎上,從“故事與功能”、“故事與回合”、“人物與故事/角色行當”等方面對戲劇文本做了形態(tài)結構的分析。他將《牡丹亭》按照敘事脈絡分為若干回合,并對每個回合的功能系統(tǒng)進行分析,進而描述在人物行動范圍中戲劇人物功能的分布,最終從形態(tài)學的角度歸納出《牡丹亭》整體的戲劇結構以及敘事策略。

《元雜劇戲臺上搬演的道觀中的愛情、肉欲和迷失》?以元雜劇《鴛鴦被》、《望江亭》、《女真觀》和《竹塢聽琴》等四個發(fā)生在道觀里的愛情故事的戲劇文本作為研究對象,將故事分為“媒婆”和“思凡”兩種類型,分析違反道觀規(guī)約、渴望世俗生活和肉欲愛情的女尼的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環(huán)境,給以“度脫”主題為主的宗教戲劇以另一視角的解讀。

《中日鬼魂觀及其在傳統(tǒng)戲劇上的表現(xiàn)——以元雜劇與日本能樂為中心的比較研究》?是一篇以中日戲劇比較為主的學術論文。作者首先對中日兩大戲劇傳統(tǒng)中涉及鬼神的能樂和雜劇作了一番梳理,然后簡要回顧中日兩國的鬼魂觀和鬼神信仰,最后重點針對能樂和雜劇中的腳色類型、表現(xiàn)方式、與鬼魂類型相關的人物類型,以及在劇終時鬼魂人物的命運安排等方面展開對比,并指出了中國戲劇對日本能樂的影響。

綜而觀之,澳大利亞的戲曲研究者們對作為藝術形式的戲曲本身的源流、發(fā)展和流變投入了極大精力,并將戲曲文本與表演、戲曲與民俗研究并重,注重田野調查,利用民俗學、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戲曲進行跨學科研究,體現(xiàn)了開闊的視野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三、說唱文學研究

與小說、戲曲研究相比,澳大利亞的說唱文學研究更顯薄弱,目前僅有馬蘭安一位學者。如上所述,她以說唱詞話和早期小說的關系開始進行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早期側重于說唱詞話對小說版本系統(tǒng)的影響,后來她將說唱文學單獨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與民間文化的關系進行考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中國民間文化與明代說唱》?是馬蘭安說唱文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該書包括“嘉定地區(qū)說唱詞話的發(fā)現(xiàn)”、“說唱、出版商和讀者”、“節(jié)日、裝扮和說唱詞話表演”、“親屬關系和表演”、“正統(tǒng)觀念和民間解讀:說唱里的常用材料”、“口頭傳統(tǒng)的文學再利用”、“回顧過去:歷史的民間解讀”和“講述者在說唱中的修辭和說唱詞話”等8章,并附有明成化說唱詞話的目錄和插圖。通過對閱讀現(xiàn)象和民間文獻的把握,馬蘭安探討了這些說唱詞話的讀者對象、閱讀方式和表演儀式。她認為,明成化本說唱詞話的讀者是文化不高諸如下級官員之類的家族成員,當然也包括更廣泛的讀者,其中包含女性讀者,說唱詞話可能用于宗教性集會的場合;擁有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的家族中,至少有一位家庭成員具有閱讀能力,他朗讀或者以表演的形式背誦說唱詞話以幫助他人記憶學習該詞話。?在這個基礎上,作者對女性讀者與章回小說的興起、詞話小說價格與讀者群也進行了分析和考察。盡管國內學者李舜華等對本書的取樣標準、論證方式和結果表達了若干異議?,但不可否認,馬蘭安在對說唱詞話、小說版本與形成、讀者群與閱讀能力、出版環(huán)境與小說價格等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持續(xù)性研究中所體現(xiàn)出的縝密的學術思維和深厚的學術素養(yǎng)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由于說唱詞話和女書皆屬于沒讀過書的婦女的口語文化傳統(tǒng),因此女性文學與說唱文學的關系也是馬蘭安的研究對象之一,《女性的聲音和文本性:中國女書和彈詞中的貞操和誘拐》和《跨越中國的性別邊界:女書敘事》?等皆是從女性書寫的角度對女性文化和社會地位所做的考察。近年來她又將研究對象擴展到了中國女性口頭文化和儀式文化,撰寫了《表演悲傷:中國農村地區(qū)的哭嫁歌》?等著述和論文。她現(xiàn)在主要從事“中國長江三角洲下游的口頭表演和儀式文化”,重點研究上海及其周邊縣在當?shù)氐纳鐣尘皸l件下傳統(tǒng)的口頭表演和儀式文化,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與國內相比,澳大利亞的中國通俗文學研究在范圍和方法上還是有著自身的獨到之處。首先,就研究范圍而言,不同于國內某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澳大利亞的學者們往往在眾多領域都有涉獵,且將古典通俗文學和現(xiàn)當代文學相結合進行研究,如馬克林和賀大衛(wèi)的現(xiàn)當代戲劇研究,馬蘭安的長江三角洲民間文化和婦女哭嫁文化研究,蕭虹的女性文學研究,趙曉寰的法律與文學關系研究等。他們往往更為重視文學與社會、政治、文化等的關系,有的甚至將文化研究作為近年的重點對象。就方法而言,他們會將西方的某些研究理論運用到中國文學的研究中去,如趙曉寰用普洛普的形態(tài)學理論來研究中國的志怪小說和《牡丹亭》等明清傳奇,馬蘭安參照了西方小說在興起傳播過程中的運作實踐來考察明代小說與閱讀對象的關系。這些方法的運用有助于對中國通俗文學的多視角觀照,但是適用性是學者們在運用時應該著重考慮的,畢竟中國通俗文學有著自身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和流傳機制。但是,澳大利亞學者們的通俗文學研究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隨著日益頻繁的交流,相信會有更多的學術成果被引進國內,供我們參考和借鑒。

①Liu Ts’un-yan,Buddhist and Taoist Influences on Chinese Novels.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1962.

②Liu Ts’un-yan,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in Two London Libraries.Hong Kong:Lungmen,1967.

③[澳]柳存仁:《四游記的明刻本——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之一》,香港《新亞學報》1963年第2期。

④李舜華:《東方與西方:異域視野中的〈西游記〉》,《學術交流》2001年第1期。

⑤[澳]柳存仁:《羅貫中講史小說之真?zhèn)涡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76年第1期。

⑥Liu Ts’un-yan,Wu Cheng-en,His Life and Career.Leiden:E.J.Brill,1967.

⑦Liu Ts’un-yan,Nathan Mao,Li Yu.Boston:Twayne,1977.

⑧顧偉列:《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國外傳播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29頁。

⑨西河:《從柳存仁先生的去世看中國國學熱》,載2009年8月24日《東方早報》。

⑩Anne E.McLaren,Ming Chantefable and the Early Chinese Novel:A Study of the Chenghua Period Cihu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n Arbor:University Microfilms,Diss,1983.

?Anne E.McLaren,“Chantefables and the Textual Evolution of the San-Kuo-Chih Yen-I”,T’oug Pao(vol.71),1985.

?羅書華、苗懷明:《中國小說戲曲的發(fā)現(xiàn)》,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頁。

?Anne E.McLaren,“Popularizing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a Study of Two Early Editions”,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Vol33.2),1995.

?Anne E.McLaren,“Ming Audiences and Vernacular Hermeneutics:The Uses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T’oug Pao(Vol.81),1995.

??參見王崗:《文學社會學與古代文學研究》,《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頁、第381頁。

?Anne E.McLaren,“Print 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ommon Reader”,Studies of Publishing Culture in China,Morimoto Publishers,2004. Anne E.McLaren,“History Repacked in the Age of Print:The Sanguozhi and Sanguoyanyi”,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Bulletin,69,2006. Anne E.McLaren,“Challenging Official History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The Record of The Three Kingdoms”,Knowledge and Text Production in an Age of Print,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2011.

?所發(fā)表的相關學術論文有:《〈世說新語〉的作者問題》(載《臺北中國圖書館館刊》,1981),《〈世說新語〉的歷史價值》(載《遠東史論叢》34號,1986),《〈郭子〉與〈語林〉:〈世說新語〉的前身》(收入《饒宗頤教授75壽辰紀念文集》),《〈世說新語〉在韓國的傳播和研究》(2006),《分享幽默:〈世說新語〉中的精英戲謔(世界上一種新類型的故事)》(2011)等。

?蕭虹:《〈世說新語〉整體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Xiaohuan Zhao,Classical Chinese Supernatural Fiction:A Morphological History.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5.

?韓瑞亞撰,溫佐廷譯:《評趙曉寰〈中國古代超自然小說:一份形態(tài)考察史〉》,《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6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21頁。

?Liu Ts’un-ya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Hall of Harmonious Wind.Leiden:E.J.Brill,1976. Liu Ts’un-yan,New Excursions from the Hall of Harmonious Wind.Leiden:E.J.Brill,1984.

?Anne E.McLaren,The Chinese Femme Fatale:Stories from the Ming Period.National Capital Printing,1994.

?Colin P.Mackerras,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1770-1870:Social Aspects of the Theatre in Manchu China.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W.L.Idema,“Review”,T’oug Pao(Vol.62),1976.

?Colin P.Mackerras,The Chinese Theatre in Modern Times:From 1840 to the Present Day.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75.

?Colin P.Mackerras,Chinese Drama:A Historical Survey.Beijing:NewWorld Press,1990.

?Holm David,“Folk Art as Propaganda:the Yangge Movement in Yan’an”,Popula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erforming Ar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79(eds.Bonnie S.McDougall).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Holm David,Art and Ideology in Revolutionary China.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Holm David,“Ritual and Ritual Theatre in Liuzhou,Guangxi”,Minsuquyi(Vol.84),1993.

? Xiaohuan Zhao,“From Story to Script:Towards A Morphology of the Pony Pavilion-A Dream/Ghost Drama from Ming China”,Acta Orientalia Vilnensia,7(1-2),2006.

?Xiaohuan Zhao,“Love,Lust and Loss in the Daoist Nunnery as Presented in Yuan Drama”,T’oug Pao(Vol.100),2014.

?Xiaohuan Zhao,“Ghost and Sprits in Chinese Zaju and Japanese Noh:A Comparative Study”,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s,2015.

? Anne E.McLaren,Chinese Popular Culture and Ming Chantefables.Leiden: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1998.

?參見李舜華:《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Anne E.McLaren,“Women’s Voices and Textuality:Chastityand Abduction in Chinese Nvshu and Prosimetric Narratives”,Modern China(22.4),1996. Anne E.McLaren,“Crossing Gender Boundaries in China:Nvshu Narratives”,Researching the Fragments:Histories of Women in the Asian Context(eds.Brewer).NewDay,2000.

?Anne E.McLaren,Performing Grief:Bridal Laments in Rural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8.

(責任編輯:張衛(wèi)東)

Research in Australia into Popular Literature in China:A Review

Yang Zhengjuan

Research in Australia into popular literature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inology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where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ly-renowned scholars have emerged,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their methodologies and research areas.By combing through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we can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tures and formation of how ancient popular literature in China is read and interpreted in a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and background,so that our viewis broadened and we can learn from their research methods.

Australia,research into popular literature in China,objects,methods

I109

A

1006-0677(2016)3-0073-09

楊正娟,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生。

猜你喜歡
戲劇小說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有趣的戲劇課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戲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