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雨
在我的記憶中,閻肅是一位藝術(shù)成就高屋建瓴卻又平易近人的老藝術(shù)家?;叵肫鹕鲜兰o(jì)60年代初,閻老的首部小歌劇《劉四姐》問世,空政、北空文工團等團體紛紛上演該劇,當(dāng)時我服役于北京空軍紅鷹文工團的姐姐也在該劇中飾演主要角色?;叵肫甬?dāng)年的排練過程,姐姐說她曾多次去空政文工團觀摩學(xué)習(xí),并得到閻肅的耐心指點。閻肅老先生見解深刻、平易近人,令她受益頗深。還需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大學(xué)(筆者的工作單位)也曾排演此劇,并在大禮堂連演幾場,贏得廣大師生贊譽。
閻老的作品往往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歌劇《江姐》與《黨的女兒》中的一些經(jīng)典唱段,不但記載著時代的印跡,而且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感染和激勵了眾多的觀眾。
作為閻老的忠實粉絲,我從中學(xué)時代就十分敬佩他,并一直關(guān)注他。不過,雖然經(jīng)常能夠在電視里和廣播中看到或聽到有關(guān)他的報道,但作為一名普通觀眾,真正和他謀面,與他有所交集,還是6年前在北京的一次機緣。
那是201Q年7月24日,我和姐姐有幸參加了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六十載創(chuàng)作心路談——閻肅先生見面會”。在見面會上,閻老先生思路敏捷、談吐幽默,盡顯深厚的文化功力和藝術(shù)底蘊。當(dāng)他談到下部隊體驗生活期間,如何把握靈感,創(chuàng)作出一曲曲受歡迎的歌曲時,年過八旬的老人竟情不自禁地將旋律唱了出來。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名頗具才華的藝術(shù)家,更是一位頗具親和力的可愛老人。
見面會結(jié)束后。閻老為現(xiàn)場聽眾熱心題詞。在我的本子上,他寫下了“路在腳下”這四個字?;氐介_封后,我把參加見面會的感受寫成文章《閻肅:文藝界的“定海神針”》,該文后來刊登在《開封日報》“艮岳副刊”上。
后來,我把樣報寄給了閻老,并寫信表示問候并求得指正。沒想到,我很快就收到了閻老的回信,還有兩張他自己設(shè)計的個性化明信片,一張送給我,另一張贈予我姐姐。一面有他書寫的賀詞“某某同志節(jié)日快樂”:另一面是他身著軍裝、手托下巴、慈祥微笑的照片,上面題寫“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這張珍貴的明信片成為我將永久珍藏,寄托著我對他的懷念。
時隔多年,閻老擲地有聲的話語仍然在我的耳際縈繞,作為文藝界的“大腕”,能夠在百忙之中抽暇與我們普通百姓溝通,并傳遞給我們積極向上的力量,令我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