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稻米價格的歷史變化及影響與今后調控對策的探討

2016-06-29 07:59龐乾林徐春春林海周錫躍王志剛李鳳博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第一作者491612698qqcom
中國稻米 2016年1期
關鍵詞:稻米中國調控

龐乾林 徐春春 林?!≈苠a躍 王志剛 李鳳博(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 310006;第一作者:491612698@qq.com)

?

我國稻米價格的歷史變化及影響與今后調控對策的探討

龐乾林徐春春林海周錫躍王志剛李鳳博
(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第一作者:491612698@qq.com)

摘要:本文分五個時期概述了建國以來我國稻米價格體系發(fā)展的歷程,對影響較大的三次稻米價格變動事件進行了概述和研究,并分析了導致稻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供求關系和貨幣影響等;對近期國內外稻米價格變化亦進行了比較分析,指出近期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趨勢;最后探討了今后國內稻米價格的調控政策。

關鍵詞:稻米;價格;影響;調控;政策;中國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口糧作物,全國60%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每年稻谷消費總量在2億t左右。稻米價格變動常引起糧食價格的連鎖反應,引起居民恐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稻米從生產(chǎn)、流通、儲備到消費環(huán)節(jié)眾多,地域廣闊,涉及對象復雜,如何保持供求基本平衡至關重要,難度也很大。如果供求不平衡,勢必造成價格的過度上漲或下跌,影響生產(chǎn)消費和社會穩(wěn)定。2008年世界性糧食危機和金融危機爆發(fā),20多個國家因為糧食危機發(fā)生社會動蕩。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fā)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是需要我們時刻警醒的。

新中國建立后,我國稻米價格的形成機制和調控政策經(jīng)過了許多變化,現(xiàn)在仍面臨著新的變革意向。如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chǎn)品價格形成機制。繼續(xù)堅持市場定價原則,探索推進農產(chǎn)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chǎn)品目標價格制度,在市場價格過高時補貼低收入消費者,在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chǎn)者,切實保證農民收益。2014年,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chǎn)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這就需要我們更好地研究稻米產(chǎn)品(包括稻谷、大米等)的特性、價格的歷史變化和影響機制,探索新時期的價格調控機制。

1 新中國稻米價格體系的發(fā)展歷程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的稻米價格與糧食價格一起,伴隨著糧食政策變化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走過了曲折發(fā)展的道路[1]。先后實行過自由購銷價格、國家牌價、統(tǒng)購統(tǒng)銷價、超購加價、合同定購價、國家定購價、市場限價、議購議銷價、批發(fā)價、最低保護價、順銷價以及期貨價格等多種糧食價格,是20世紀后半期糧食價格變動最復雜的國家之一,這也是由我國糧食問題解決程度和科技發(fā)展水平?jīng)Q定的。2004年糧食全面市場化后,稻米價格基本以國家最低收購價和市場價兩種形式(不包括期貨價格)存在。當然,稻米的價格還包括了稻谷收購價、稻谷和大米批發(fā)價、稻谷和大米零售價等多種價格。稻米價格的發(fā)展也和糧食價格發(fā)展一樣,大致經(jīng)歷了以下幾個發(fā)展階段:

1.1國民經(jīng)濟恢復時期(1949-1953年)

這一階段是新中國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的奠基階段。國家在糧食經(jīng)營政策上主要掌握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規(guī)定適當?shù)墓浇?jīng)營比重,二是掌握合理的價格水平,發(fā)揮國家牌價的市場主導地位。國營糧食商業(yè)實行經(jīng)濟手段為主、輔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組織糧食商品流通。這一時期,糧價調整權集中到中央,未經(jīng)中央批準,地方不能自行調整,中央貿易部開始掌握8個大城市的糧價,后來發(fā)展到掌握19個大中城市的糧價。地方貿易部也掌握一部分市場糧價,按照中央部署進行調整。

1.2統(tǒng)購統(tǒng)銷初期(1953-1978年)

這一階段由于國家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對商品糧的需要增加,加上農民生活改善也增加了糧食消費,糧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國家因此出臺了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包括計劃收購政策、計劃供應政策、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市場政策和中央對糧食統(tǒng)一管理政策。包括方針政策制定、糧食收購量和供應量、收購標準和供應標準、收購價格和供應價格,都必須由中央統(tǒng)一規(guī)定或經(jīng)中央批準,地方則在既定的中央方針政策原則下,因地制宜,分工負責,保證實施。1954年后,國家糧食價格只在3年自然災害期間的1961年有較大幅度調整,1966年提高過1次,直至1978年除大豆、小雜糧外未再作調整。

1.3提高糧食統(tǒng)購或合同定購價格,逐步放開糧價(1979-1993年)

從1979年開始,國家對糧食定購和糧價進行逐步放開。1979年3月國務院決定提高糧食統(tǒng)購價格和超購加價幅度;1985年國家改糧食統(tǒng)購為合同定購,增加議購議銷,定購以外可以自由上市(即“雙軌制”),并逐步放開糧食市場,陸續(xù)開展放開糧價、放開經(jīng)營的試點。繼廣東(1992年4月1日)全面放開糧價后,浙江、江蘇、安徽、福建、上海也全面放開糧價,取消糧票。到1993年底,全國95%以上的縣(市)都進行了放開糧價的改革。

1.4糧食價格的雙軌制并向市場形成轉軌(1994-2003年)

由于上一階段的糧價放得過松,國家宏觀調控手段不完善,加上南方稻谷減產(chǎn)較多,引發(fā)了1993年底的全國性糧價大波動。國家不得不又恢復和加強對糧食購銷、價格、市場的控制和干預。1994年5月,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深化糧食購銷體制改革的通知》,規(guī)定定購價格由國家確定,要求國有糧食部門必須掌握70%~80%的社會商品糧源,定購計劃仍作為國家任務;對城鎮(zhèn)居民基本口糧的供應價格也恢復由國家管理,實行最高限價。同時,國家確定實行糧食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改變糧食調撥價格管理辦法,省內調撥價格由各省自行確定,省際間調撥價格由供求雙方協(xié)商制定。糧食初級市場建設得到較快發(fā)展。為保護農民種糧收益,1997年國家制定了糧食保護價政策。1998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重點是“三項政策、一項改革”,即“敞開收購、順價銷售、封閉運行,加快國有糧食企業(yè)自身改革”。2001年,國家對糧食流通體制進行“放開銷區(qū)、保護產(chǎn)區(qū)、省長負責、加強調控”的改革。但這一階段糧食主產(chǎn)區(qū)實行保護價政策,而主銷區(qū)的糧食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兩種價格形成機制同時存在,不利于糧食合理、有序流通,且糧食保護價的動態(tài)性調整滯后,執(zhí)行難以落到實處,主產(chǎn)區(qū)糧食向銷區(qū)流動出現(xiàn)價格“倒掛”,全國糧食生產(chǎn)出現(xiàn)了較大下滑。

1.5糧食市場和糧食價格全面放開(2004-)

2004年開始,國家對糧食收購和價格全面放開,并建立糧食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宏觀調控政策,逐漸形成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稻谷是第一個實行最低收購價的糧食品種。與此同時,我國糧食市場得到較快發(fā)展。

2 歷史上稻米價格影響較大的幾個案例

一般來說,米價與糧價影響是同時發(fā)生的,但也有很多例外,這主要是由于稻米的生產(chǎn)供求及市場和人們心里的影響造成的。

2.11993年南方大米漲價引發(fā)的糧價風波

1993年,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全國95%以上的縣(市)相繼放開了糧食價格,結束了40年來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歷史。放開糧價工作基本順利,但中間也經(jīng)歷了初春和年末兩次糧價上漲風波。

1993年10月份發(fā)生的糧價風波始于廣東、福建,當月大米價格分別比上月上漲5.8%和8.8%,11月份波及廣西、貴州、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等?。▍^(qū)),糧價比上月分別上漲10.0%、18.6%、18.1%、13.8%、20.0% 和10.4%。12月糧價全面上漲,全國糧食零售價格比上月上漲10.5%,比上年同期上漲27.6%。由大米價格帶動玉米、小麥價格上漲,10-12月大米價格平均上漲22.0%,玉米上漲74.0%,小麥上漲95.0%[2]。廣州市11 月25日和26日漲得最快,不同品種大米價格均比平時上漲50%左右。米價漲得急,買米的人心更慌。深圳由于存糧少,告急電話一個一個往省里打,以至于運糧火車幾時幾分到深圳,省里都下達了死命令[3]。這極大牽動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12月14日至20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镕基同志趕赴安徽省蕪湖等地,考察大米批發(fā)市場和糧站,一再強調要迅速平抑市場糧價。

2.22003年以來我國稻米及糧食價格的異動及影響

2003年,我國經(jīng)歷了“非典”的沖擊,但舉國上下齊心協(xié)力戰(zhàn)勝了“非典”,不僅保證了人民身體健康,也使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化險為夷,走上了健康發(fā)展的軌道?!胺堑洹逼陂g,由于受恐慌因素的影響,板藍根和白醋出現(xiàn)了搶購風潮,剛剛平息,又出現(xiàn)了“鹽荒米荒”謠言和搶購風潮。2月12日搶購風潮猛烈襲向廣州、深圳、汕頭、清遠、東莞、惠州、汕尾、云浮、肇慶、梅州等地,大米、食用油、食鹽、礦泉水被搶購一空,東莞、增城等地的大米價格上漲了1倍左右,平時1.8元/kg的大米漲至3.2元/kg。13日上午,廣東省根據(jù)省委、省政府和省有關領導的指示,由物價局牽頭會同省計委、糧食局、工商局和食鹽專賣局聯(lián)合發(fā)出了《關于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緊急通知》,全省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協(xié)同作戰(zhàn),立即組織開展嚴厲打擊囤積居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的行動,對糧油、食用醋等已放開價格的商品,在公布儲備、保證供應的前提下,通過加大監(jiān)控力度進行排解,運用了公告、提醒、告誡、協(xié)調、輿論引導等方式方法,使價格很快回落到漲價前水平[4]。

圖1 2002-2014年全國標一晚粳米批發(fā)價格走勢

圖2 2002-2014年全國標一晚秈米批發(fā)價格走勢

圖3 FAO谷物價格指數(shù)和食品價格指數(shù)

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大米市場批發(fā)價格快速上漲。2004年3月31日,晚粳米漲到2 816.45元/t,比2003年2月的低點上漲了81.0%;晚秈米漲到2 552.83元/t,比2003年2月上漲了73.0%。這段時間正值春節(jié),大米價格上漲對城鄉(xiāng)居民的口糧消費,主要是在居民心里上造成了一定影響。市場糧價上漲,加上2004年初“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了對稻谷等主要糧食品種在市場價格過低時實行最低收購價進行托市收購,國家發(fā)改委等五部委公布了早秈稻谷最低收購價為1.40元/kg、中晚秈稻谷為1.44 元/kg、粳稻谷為1.50元/kg,使得農民種稻意愿大為增強。2004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594.64萬hm2,比2003年增加6.37%,水稻總播種面積2 837.87萬hm2,比2003年增加7.06%,扭轉了自1997年以來水稻播種面積持續(xù)下滑的局面,早稻產(chǎn)量增加了9.3%,稻谷產(chǎn)量增加了11.5%。市場糧價上漲對居民消費的影響,經(jīng)過政府和媒體等的正面宣傳,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接受,少數(shù)低收入民眾如學生等得到了政府的適度補貼。

2.32008年世界糧食危機中國糧食穩(wěn)如泰山

2008年3月份,國際大米價格一路飆升,隨之各種糧食作物價格不斷上漲,在6月份谷物價格指數(shù)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點213.5點(大米漲得最多,食品價格指數(shù)也一樣,如圖3),由此導致了一場世界性的糧食危機。全球20多個國家因為糧食問題發(fā)生動蕩。海地爆發(fā)的社會騷亂最終迫使政府總理下臺;孟加拉國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紡織工人與警察對峙的騷亂;柬埔寨和肯尼亞甚至取消學生的午餐供應;其他如烏茲別克斯坦、摩洛哥、幾內亞、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印度尼西亞、津巴布韋、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也門、約旦、沙特阿拉伯、埃及、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出現(xiàn)社會動亂和暴動。在這場危機中,世界糧食計劃署成為世界上最忙碌的國際組織[5]。而2008年的世界性糧食危機中,中國、日本、韓國卻穩(wěn)如泰山,糧食價格平穩(wěn)上漲,免遭糧食危機沖擊。

圖4 1978-2014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和總產(chǎn)變化情況

圖5 1980-2014年我國大米進出口情況

圖6 全國原糧收購價格平均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后,大幅下挫的國際商品市場價格從2010年開始急劇上漲,包括若干主要糧食作物的谷物價格指數(shù)和食品價格指數(shù)2010年12月時已經(jīng)打破歷史紀錄,2011年2月份再創(chuàng)新高(圖3)。

在這兩次世界性糧食危機中,中國糧食“穩(wěn)坐釣魚臺,任憑風浪起”,主要是得益于2004年以來中央實施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從2003年到2008年,中國糧食產(chǎn)量從4.31 億t增加到5.29億t,增產(chǎn)了近1億t,增幅達到22.75%。2010年糧食產(chǎn)量達到5.46億t,2014年達到6.07億t,連創(chuàng)歷史新高。水稻總產(chǎn)亦從2003年的1.61 億t增加到2014年的約2.06億t(圖4),對我國糧食的增產(chǎn)起了重要作用。1999-2003年期間我國糧食出口量還達到了歷史高水平,隨后出口量下降,進口量上升(圖6)[6]。

2.4米價糧價上漲的原因分析

對于米價糧價上漲,直接的原因不外乎是供不應求,從長期看一般情況下是無疑的(但要排除貨幣供應的偏差,貨幣供應大量增加,即使供求平衡價格也會增加),但短期來看卻不都是如此,供不應求很多時候只是一時一地的,或者是假象,是被操控出來的結果。如1993年我國糧食獲得大豐收,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達到0.46億t,而當年糧食消費量保持在0.44億t左右,供需基本平衡[2],但當年糧價卻快速上漲,這就涉及到地域平衡、稻米及糧食品種結構平衡、人群消費結構和能力平衡的狀況以及政府對糧食及其信息的掌握和調控等諸多方面。

2000年以來,除大豆因為進口量大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外,我國大米、小麥、玉米由于進口量較小,受國際市場影響不大(最多是短期影響),國內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貨幣供應增多和生產(chǎn)成本上漲造成的,當然也是受政府宏觀調控的結果。

表1 2006-2014年我國中晚秈稻、粳稻、玉米國內生產(chǎn)量(萬t)

2000年以來,受入世帶來的貨物貿易和工業(yè)生產(chǎn)大量發(fā)展,和外資進入量大幅增加的影響,我國大幅增加了人民幣的供應。1990年12月我國貨幣供應量(M2,貨幣與準貨幣,銀行體系外流通的現(xiàn)金和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及其他存款)為15 293.4億元,到1999 年12月增加到119 897.9億元,增加6.84倍,到2012 年12月增加到974 148.8億元,比1999年增加了7.12倍,比1990年增加了62.70倍。市場貨幣供應的增多必然導致仍為市場需求但又不能快速大量生產(chǎn)的糧食價格的提高。

我國入世和政府的鼓勵及勞動力政策的寬松,包括政府為基層勞動者制定的工資保障和福利政策,加上貨幣供應的增加,各行業(yè)生產(chǎn)成本包括勞動力價格均有提高,糧食生產(chǎn)成本也持續(xù)增加,這也被許多學者認為是導致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個別研究者認為,2008年以后國內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零售價格與生產(chǎn)價格差價較大。政府對糧價的控制起著重要作用[7]。

從國際國內粳米、小麥和玉米盡管產(chǎn)量持續(xù)增加,但價格仍較快上漲的趨勢分析,筆者認為需求還是導致糧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從表1可見,從2008年到2014年,中晚秈稻、粳稻和玉米的國內生產(chǎn)量,分別從10 317.5萬t、5 944.0萬t、16 591.4萬t,發(fā)展到10 225.0萬t、7 120.0萬t、21 564.6萬t,分別下降了0.99%、上升了19.78%和29.97%。但同期據(jù)中華糧網(wǎng)統(tǒng)計的晚秈稻、粳稻和玉米的全國原糧收購平均價格(每t,圖6),從2009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25日,晚秈稻從1 924.88元上漲到2 770.55元,上漲43.93%,粳稻從1 890.95元上漲到3 108.77元,上漲64.40%,玉米從1 386.35元上漲到2 243.81元,上漲61.85%。中晚秈稻產(chǎn)量有些波動,但總體下降,價格增加40%,這比較好理解,但粳稻、玉米產(chǎn)量增加那么多(約20%和30%),價格還上漲64.0%和62.0%,顯然是需求增加較多造成的。

3 近期國內外大米價格的變化與比較

隨著國內糧價的持續(xù)上漲和2011年國際糧價的持續(xù)下跌,2011年國內米價開始高于國外,大米進口量增多。據(jù)中國海關總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1年度我國稻米凈進口只有8.8萬t,其中進口數(shù)量為57.8萬t,較上年度增加10.0萬t,主要進口國為泰國及越南,從越南進口的大米數(shù)量有了大幅提升;出口數(shù)量為49.0萬t,較上年度減少10.7萬t,主要出口國為韓國、日本和朝鮮。2011年后我國稻米凈進口不斷增大,2012年凈進口206.0萬t(進口231.6萬t,出口25.6萬t),2013年凈進口181.0萬t(進口227.1萬t,出口46.8萬t),2014年凈進口216.0萬t(其中進口257.9萬t,出口41.9萬t),2015年1-9月凈進口210.89萬t(進口231.42萬t,出口20.53萬t)。2013年我國進口大米主要來自越南、巴基斯坦、泰國等國,進口品種為秈米;出口主要出口到韓國、日本、朝鮮等國,出口品種主要為粳米(海關年鑒數(shù)據(jù))。2014年我國進口大米主要來自越南(135.2 萬t,占進口量的52.4%)、泰國(75.0萬t,占進口量的29.1%)和巴基斯坦(40.7萬t,占進口量的15.8%);出口大米則主要出口到韓國(23.7萬t,占出口量的57.0%)、朝鮮(6.4萬t,占出口量的15.0%)、日本(2.4 萬t,占出口的6.0%)[8]。我國現(xiàn)在進口大米配額為532.0萬t。其中,長粒米和中短粒米各為266.0萬t,國營貿易比例為50%,配額內進口關稅為1%。雖有關稅配額控制,但由于邊境貿易和走私控制難度較大,越南低價大米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境內,對我國稻米消費和長期產(chǎn)業(yè)安全影響較大。

圖7為2011年至2015年10月全國主要糧食批發(fā)市場標一晚秈米大米批發(fā)價格與泰國含碎25%大米FOB價按當期人民幣匯率折合人民幣價的價格對比,從中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國內大米價格對比國際市場價格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期間我國小麥和玉米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對比表現(xiàn)了同樣的趨勢(圖8)。

4 今后國內稻米價格調控政策的探討

4.1前階段糧食調控政策及存在問題

2004年以來,國家完全放開了糧食市場,并開始實施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玉米、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國家年初制定和公布稻谷最低收購價以指導農民種植,并在市場價格過低時,指定國家糧食儲備企業(yè)入市收購,之后在適當時機投放市場。稻谷是國家最先啟動最低收購價的糧食品種。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在穩(wěn)定市場價格,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并能夠在實際市場價格過低時啟動糧食最低收購,掌握市場糧源,有效調控糧食價格的大起大落。

圖7 國內晚秈米與泰國含碎米市場價格對比

圖8 我國小麥與玉米和美國小麥和玉米市場價格對比

但是,隨著國內外糧價逐步倒掛,最低收購價政策的缺點也開始顯現(xiàn)。例如,被指對糧食市場的政策性干預嚴重,導致市場效應機制扭曲,特別是小麥政府政策性收購量大,如2006、2008、2009年的政策性收購占市場商品量的68.6%、58.8%和54.0%;政府對市場糧油價格干預也日益嚴重;現(xiàn)行糧食調控政策大多屬于應急干預、相機決策,缺乏系統(tǒng)設計和整體考慮,使得調控效能不佳,甚至相互沖突、前后矛盾,如目的在于保護農民利益的大豆、油菜籽臨時收儲措施,對產(chǎn)需缺口大、進口依賴嚴重、對外開放度高的這些產(chǎn)品的調控效果就非常有限[9]。國內外農產(chǎn)品價格倒掛,進口壓力日益增大,將使國內市場面臨巨大的進口壓力,如棉花、食糖已形成“國內增產(chǎn)-國家增儲-進口增加-國家再增儲”的不利局面,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品種也面臨“產(chǎn)量增加、進口量增加、庫存量增加”的“三高”局面,既增加了財政負擔,也影響了政策實施效果;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有效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持續(xù)增產(chǎn)的同時,也導致出現(xiàn)土壤退化、地下水超采、化肥農藥超量使用、農業(yè)面源污染嚴重等突出問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10]。

4.2今后糧食調控政策的探討

對于今后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發(fā)展,雖然2014年中央已經(jīng)啟動了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并提出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chǎn)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但為穩(wěn)妥起見,糧食、生豬等農產(chǎn)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還尚未啟動。目前專家的討論也還存在不同意見。典型的是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程國強的意見,他認為可以采取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即指政府事先確定農產(chǎn)品的目標價格,當該農產(chǎn)品實際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政府按照兩者間的差價補貼農產(chǎn)品生產(chǎn)者,保證其基本收益,若該農產(chǎn)品實際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則不需啟動目標價格補貼[10]。

筆者認為,農產(chǎn)品目標價格補貼在采取試點基礎上穩(wěn)妥實施的方針是對的,但最主要的是保護農民種糧收益,并使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持在WTO黃箱政策容許范圍內,而不是最低收購價政策對市場機制的扭曲的問題。至于最低收購價政策對市場機制的扭曲問題,主要是數(shù)量的問題,而不是方法的問題,糧食市場化后國家仍然是要進行一定調控的,例如在糧食價格暴漲暴跌的情況下,這本身就是扭曲市場的,也是需要的,關鍵是量的問題。糧食儲備是中國糧食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是穩(wěn)定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的基礎支撐。即使國家不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要調控糧食市場基本穩(wěn)定,仍需要掌握一定糧源,而國家掌握必要的糧源雖然也可向市場直接采購和從國外進口達到。而從市場采購,也包括了向農民訂單生產(chǎn)訂購,這跟最低收購價政策行為上實際是一樣的。目前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問題,如對市場價格扭曲過大的問題,國家可通過掌握最低收購價格和減少實施收購量來避免。至于國內外農產(chǎn)品價格倒掛的問題,對采取農產(chǎn)品進口控制的主要農產(chǎn)品來說,進口仍不是企業(yè)能自由達到的,雖然有進口擴大的壓力,包括國內外的壓力,但國內農民種植什么還是要根據(jù)國內價格和相關條件決定的。日本國內米價高于國際市場近10倍,雖有國際上相關國家政府的壓力,但日本政府只開放一定的量,其對國內稻米生產(chǎn)的影響仍然不大。

對糧食儲備的規(guī)模和調節(jié)機制,一方面要逐步解決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定位不清、結構趨同等問題,減少逆向調控效應。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要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增強調控的整體合力。中央儲備應在原糧儲備的基礎上,適當儲備成品糧油,既保障向市場供應原糧,又滿足終端市場調控及應急調控的需要。地方儲備應以成品糧油為主,集中力量確保區(qū)域市場穩(wěn)定。另一方面,要著力改革現(xiàn)行儲備管理體制,變計劃管理為動態(tài)管理,增加儲備調節(jié)的靈活性,增強對糧食市場波動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及時調節(jié)能力??茖W設計儲備競拍銷售及出庫等政策與操作規(guī)程,增強儲備調節(jié)的及時性和有效性[9]。

參考文獻

[1]聶永紅.中國糧食之路[M].北京:經(jīng)濟管理出版社,2009.

[2]田夫.我國南方糧價風波及其啟示[J].糧食問題研究,1994(12):28-31.

[3]陳道.“糧價風波”,震蕩之后再追蹤[J].南風窗,1994(3):4-8.

[4]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物價系統(tǒng)平抑價格異動工作情況及啟示[J].國家計委通訊,2003(13).

[5]白海軍.糧食狼煙[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2.

[6]黃雁.中國糧食進出口貿易現(xiàn)狀的實證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31(11):118-121.

[7]張冬平,郭震,劉培培.2000-2011年國內外糧食價格波動:影響因素及啟示[J].經(jīng)濟問題探索,2012(3):163-169.

[8]程式華,方福平.2015年中國水稻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2015.

[9]程國強,朱德滿.中國糧食宏觀調控的現(xiàn)實狀態(tài)與政策框架[J].改革,2013(1):18-34.

[10]程國強.為什么要探索建立農產(chǎn)品目標價格制度[J].農經(jīng),2014 (4):10.

Kew words:rice;price;influence;regulation;policy;China

Historical Change,Influence and Future Discussion for Regulation Strategy on Rice Price in China

PANG Qianlin,XU Chunchun,LIN Hai,ZHOU Xiyue,WANG Zhigang,LI Fengbo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06;1st Author:491612698@qq.com)

Abstracts: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ice price system,and reviewed three 3 importmant rice price events since 1949 in China,analysed the chief reasons of rice price rise,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monetary effects etc,compared the price changes of rice,wheat and corn since 2011 in China and abroad,pointed possible tendency,and discussed rice price regulation policies in the future.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082(2016)01-0048-07

收稿日期:2015-10-22

基金項目:中國農科院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中央級公益性行業(yè)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2014RG007-5)

猜你喜歡
稻米中國調控
隱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噴噴
如何調控困意
經(jīng)濟穩(wěn)中有進 調控托而不舉
發(fā)揮內外因作用 促進稻米業(yè)發(fā)展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順勢而導 靈活調控
SUMO修飾在細胞凋亡中的調控作用
阿維菌素在稻米中的殘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