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huán)北極攝影考察”中,攝影家王建男先生深入加拿大北極小鎮(zhèn)劍橋灣,體驗當(dāng)?shù)匾蚣~特人在極寒的環(huán)境中頑強的生活方式,在茫茫雪原上追蹤拍攝動物界的“活化石”——麝香牛,并跟隨年輕的因紐特獵人圍獵……
前往北極小鎮(zhèn)劍橋灣
打開加拿大北極小鎮(zhèn)劍橋灣因紐特部落的官網(wǎng),最吸引人的當(dāng)然是這里的壓寨古董——可以與游客“面對面”的麝香牛。
麝香牛是來自冰河時期的一種大型野生食草動物,曾經(jīng)和猛犸象、劍齒虎等史前動物生活在同一時期。盡管猛犸象、劍齒虎早已滅絕,但麝香牛卻奇跡般地幸存下來。
麝香牛的外表很像西藏牦牛,不同的是,這種貌似兇猛的龐然大物散發(fā)著一種溫情的麝香味道,在發(fā)情期間尤其強烈。麝香牛非常耐寒,即使氣溫降到零下五六十?dāng)z氏度也決不離開北極,因此成為常駐北極的唯一大型食草動物。作為哺乳動物中的“活化石”,中美建交時,來自美國阿拉斯加的麝香牛和來自中國四川的大熊貓,成為兩國政府互換的國寶級珍貴禮物。
2011年4月17日下午1點,我們從加拿大西北領(lǐng)地首府黃刀飛抵奴納武特領(lǐng)地的劍橋灣。約好旅館方面接站,卻沒見到接站車。幸虧瑞恩來了——他是劍橋灣部落向我推薦的因紐特獵人。
籌備劍橋灣行程時,我給這個部落的相關(guān)人士群發(fā)了求助郵件。內(nèi)容除了客套話之外,就是我到劍橋灣考察的預(yù)期:跟隨因紐特獵人打獵;拍攝麝香牛;訪問一戶因紐特人家……郵件發(fā)出后,如泥牛入海一般再無消息。
沒想到,出發(fā)前4天,我們突然收到劍橋灣老年事務(wù)秘書妮寇的郵件,她向我們推薦了她的親戚——年輕獵人瑞恩。一見面才知道,這個年輕獵人真的很年輕,只有23歲!
茫茫雪原不見麝香牛蹤影
剛到旅館放下行李,便想直接去看麝香牛。根據(jù)劍橋灣的官網(wǎng)描述,離小鎮(zhèn)5分鐘車程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麝香牛,而且可以“面對面”。瑞恩說,在夏天可能只要5分鐘車程就能見到派利山南部的麝香牛,但在冬天不行,因為所有的麝香牛都到派利山的深處去了。我們須乘雪地摩托在雪原上搜索,也許一兩個小時也找不到它們的行蹤。
瑞恩讓我們穿得厚厚的,然后開車把我們拉到他家門前。臨街的雪地上停著一輛雪地摩托,還有一臺木質(zhì)雪橇,上面固定著一個大木箱。這種木箱其實是客艙兼貨艙,在如今因紐特人的雪橇上很常見,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皮船雪橇功能。依靠狗拉雪橇游獵、遷徙,是因紐特人幾千年來的生存方式,獸皮制的船形雪橇不僅要裝載行李和工具,還要載人。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只能縮在皮船里度過幾天幾夜甚至更長時間的嚴酷跋涉。從某種意義上講,皮船就是因紐特人可以移動的家。
這個木箱大約長2米、寬1.3米、高1.3米。為了便于人進出,木箱上端的前半段封閉,后半段則是敞開的。木箱頂部鑲嵌著一塊約兩平方米的苫布,向后拉可蓋住敞開的箱口,使箱內(nèi)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木箱底部鋪了一張塑料泡沫,算是保溫層。箱內(nèi)還有一床棉被,里面的人可以蓋在身上保暖。
瑞恩領(lǐng)著一個14歲的男孩跑來跑去,把兩桶汽油捆到雪橇后面。隨后,我和老婆被“塞”進大木箱里。
為了表示對遠方客人的尊敬,陪我們一起去的還有瑞恩的妻子卡羅琳。那個跑來跑去的小馬仔迪爾森也是陪同人員。
卡羅琳坐在瑞恩駕駛的雪地摩托的后座上。而身穿一件薄薄的時尚御寒外衣的迪爾森,則坐在雪橇木箱后面,完全暴露在刀子般的刺骨寒風(fēng)里。行車半個小時后,迪爾森凍得受不住了,鉆進木箱,把苫布拉下來,擋住自己,蒙頭大睡。
那天的氣溫是零下30攝氏度,加上雪地摩托疾馳帶起的寒風(fēng),實際給人感覺至少在零下40攝氏度。我們躲在箱子里面,裹著兩層羽絨服,腿上蓋著棉被,還是忍不住發(fā)抖。與此同時,木箱外,瑞恩和他的妻子迎著寒風(fēng),瀟灑地駕駛著雪地摩托,木箱里,苫布后面則傳來迪爾森的鼾聲。因紐特人的抗寒能力真是不可思議!
離開劍橋灣大約45分鐘,雪地摩托開始放慢速度,瑞恩邊駕車邊四處張望,顯然是在搜索麝香牛的行蹤。我能感到,麝香牛應(yīng)該離我們不遠了,于是忍不住從木箱里站起來左顧右盼。然而,茫茫雪原,一望無際,除了白色,還是白色,哪有什么麝香牛?連個黑點都難看到。意外的插曲是,右前方大約60米處的山坡上有一只北極狐,居然還笑瞇瞇地看著我們!遺憾的是,只按了一次快門,這個小精靈就轉(zhuǎn)身溜之大吉了。
渴望見到麝香牛的興奮支撐著我,在劇烈顛簸的木箱里努力保持住平衡,頂著凜冽的寒風(fēng),瞭望、再瞭望。直至白茫茫的雪原變成了鑲著紫色亮邊的巨大黑洞……我沮喪地揉著眼睛,回過頭問老婆:“能找到嗎?”老婆麻木地縮在那里——她已經(jīng)凍僵了!
出現(xiàn)3頭麝香牛
耐寒與食草是麝香牛得以存活并繁衍至今的重要原因。
麝香牛以地衣、苔蘚和草本植物為食。由于氣候變暖而導(dǎo)致大多數(shù)動物食物鏈斷裂的問題,對麝香牛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只要草和苔原生物還在,麝香牛就不會餓肚子。麝香牛的毛是世界上最密的自然纖維,保暖效果高出羊毛8倍。即使氣溫降到零下五六十?dāng)z氏度,它們也不退縮,更不南遷,而常駐北極。
當(dāng)然,冬季對麝香牛的覓食能力是個考驗。當(dāng)?shù)屯萏幍牟莺偷匾隆⑻μ\都被大雪埋沒時,它們必須轉(zhuǎn)移到高地。因為在那里,它們可以尋覓到露出雪面的草尖,并填飽自己巨大的胃囊。
終于,在下午4點58分,駕車的瑞恩突然回頭興奮地向我做了個手勢:右前方約1000米處隱隱約約出現(xiàn)了3個小黑點!雪地摩托逐漸減速慢行,一分鐘后熄火。瑞恩示意我們下車,向100米外的麝香牛方向步行移動。
我哈著腰,小心地挪動腳步,唯恐驚跑了這3頭罕見的寶貝。為了保險起見,我先用400毫米的鏡頭遠距離抓拍;再靠近,換上300毫米;但不敢再靠近……
其實,我之所以不敢靠得過近,是因為我怕驚跑它們,更怕驚惱了麝香牛,惹得它們沖過來用犄角攻擊我!沒想到,正當(dāng)我小心翼翼地挪動寸步時,瑞恩已經(jīng)匍匐前進到離麝香牛不足10米之處,正趴在雪地上用小數(shù)碼相機近距離拍麝香牛。難道他就不怕遭到麝香牛的攻擊嗎?
麝香牛身高約1.5米,體長2—2.5米,體重可達400公斤。它們的重量主要集中在有肉峰的前半身,那里顯得格外矯健有力。它們貌似兇猛——那對堅硬而永不脫落的犄角像兩把鋼叉,令人望而生畏,但它們其實是溫順的羊科動物。麝香牛是很有組織的群居性動物,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地上打瞌睡,而不是攻擊其他動物。當(dāng)遭遇強敵(主要是狼群)時,它們首先會選擇集體奔逃,走投無路時,便聚到一起形成一個頭朝外、臀相依的自衛(wèi)陣形,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嚴陣以待,從不主動出擊。
瑞恩諳知個中奧秘,自然藝高人膽大。我也想如法炮制瑞恩與麝香牛的親密接觸模式,但為了以防萬一,瑞恩還是不許我突破20米的距離線。不過,這個距離已經(jīng)足夠了!足夠清晰!足夠激動!足夠面對面了!
3頭史前動物怡然佇立在廣袤蒼茫的北極雪原,如同雕塑一般。不,應(yīng)該說如同化石一般,將冰河期的時光凝固在我們面前。超時空夢幻?蒙太奇遐想?此時除了快門,還是快門!
相偎相依的3頭麝香牛給了我們大約25分鐘的寧靜。正當(dāng)我們陶醉其中,一只麝香牛突然開始搖頭擺尾、焦躁不安,幾秒鐘后,它們同時轉(zhuǎn)身撒腿狂奔而去!
原來,這是調(diào)皮的迪爾森慫恿瑞恩和麝香牛玩的惡作?。核麄凂{駛大聲轟鳴的雪地摩托靠近麝香牛,麝香牛則隨即演出了防范狼群的三部曲:狂奔、圍陣對峙、再狂奔……
受驚的麝香牛在無際雪野上呼嘯狂竄,空曠的派力山谷回響著它們踏雪的颯颯蹄聲。最酷的那只公牛,脖子后面一尺左右的長毛已經(jīng)搟氈成片,狂奔起來,頗似披掛上陣的騎士,更似怒發(fā)沖冠的雄獅,威風(fēng)凜凜,氣勢洶洶。3頭麝香牛相繼奔出我們的視野,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這句話用到瑞恩身上一點都不為過。6歲開始,他就隨爺爺和叔叔外出打獵。9歲,他向北極馴鹿開了第一槍,從此成了持槍的因紐特獵人。11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妹妹。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dān),瑞恩發(fā)誓要做一個有擔(dān)當(dāng)?shù)囊蚣~特漢子。從此,孩子們的游戲再也與他無緣,他變得少年老成,不僅堅持和爺爺出去打獵,還多次參加政府組織的狩獵培訓(xùn)班,熟練掌握現(xiàn)代狩獵技巧。
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手法的結(jié)合,使瑞恩成為出類拔萃的因紐特獵人,成為當(dāng)?shù)啬贻p人崇拜的偶像。每次出獵,都會有心悅誠服的馬仔鞍前馬后地跟著他。
如今,23歲的瑞恩已經(jīng)成了兩個孩子的爸爸,狩獵也成了他的第二職業(yè)。他的本職是劍橋灣住房協(xié)會市場助理,每月收入4000加元。妻子卡羅琳在劍橋灣唯一的餐館工作,月薪2000加元。兩口子每月6000加元的工資,在劍橋灣已經(jīng)是高收入家庭了,但對于瑞恩來說,卻遠遠不夠。他說,他必須多賺錢,讓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好些。他看好劍橋灣的潛在旅游市場,剛剛注冊了一家探險旅行社。下一步還準備經(jīng)營自己的家庭旅館,再開一家雪地摩托出租和維修公司,爭取做成一個生態(tài)旅游托拉斯。
在到劍橋灣之前,我們約定隨瑞恩去冰面獵海豹。但到劍橋灣的第二天,瑞恩告訴我,這幾天獵海豹的人都空手而歸。因此他改主意了,要去獵麝香牛。麝香牛怎么可以獵殺?!瑞恩平靜地告訴我,因紐特人可以狩獵麝香牛,但要到當(dāng)?shù)氐囊吧鷦游锕芾磙k公室登記。“沒有配額限制嗎?”“沒有?!比鸲骺隙ǖ鼗卮穑覅s半信半疑。
傍晚,在回旅館的路上,我看到有幾堆被大雪覆蓋的麝香牛皮,足足有上百張!事后得知,這里有一家食品加工廠,每年有400頭商業(yè)性捕殺的麝香牛配額。
他們擁有狩獵豁免權(quán)
麝香牛那種由肩并肩的龐大身軀和堅硬的犄角形成的防御圈,使天敵——北極狼和北極熊往往無隙可攻。這個特殊的防御方式,使麝香牛得以在殘酷的北極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了幾百萬年。
然而,當(dāng)皮毛和牛角被當(dāng)作“軟黃金”時,大批來自歐洲的槍手開始蠢蠢欲動,面對他們,麝香牛的經(jīng)典防御圈便絲毫不起作用了。捕獵者先是派出獵狗追趕麝香牛,當(dāng)麝香牛憤怒地形成防御圈時,捕獵者便舉起槍一一射殺。屠殺式的捕獵給麝香牛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1865年左右,阿拉斯加最后一頭麝香牛被射殺。到20世紀初,加拿大和格陵蘭的麝香牛也瀕臨滅絕。
1917年,加拿大政府立法禁止捕殺麝香牛。1930年,美國國會提供資金,從格陵蘭運來了34頭麝香牛,將其重新引進到阿拉斯加。
在嚴格有效的保護措施下,麝香牛迅速繁衍。阿拉斯加境內(nèi)的麝香牛一度恢復(fù)到3000頭左右。但此后,由于饑餓、洪水和大灰熊獵食,大批麝香牛遭遇群體死亡。大多數(shù)傷亡發(fā)生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那里的麝香牛數(shù)量曾經(jīng)于1986年達到鼎盛時期——399頭。但據(jù)阿拉斯加當(dāng)?shù)孛襟w報道:2006年春,那里只剩下一頭野生的麝香牛了。而這一頭何時死亡,已不得而知。
目前,全世界初步探明的麝香牛存量為8—12萬,主要生活在高寒的加拿大、格陵蘭北極圈內(nèi)。
第三天上午,我們采訪了部落財務(wù)官杰伊·哈頓。談到麝香牛,杰伊說,盡管它們是遠古動物群中的幸存者,但基于目前麝香牛的存量狀況,它們已不再屬于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
杰伊說,加拿大西北領(lǐng)地的班克斯島是麝香牛最集中的地方,有6—8萬頭麝香牛。加上其他地區(qū)的存量,在加拿大北極地區(qū),幾乎每個居民可擁有一頭麝香牛。他還說,世世代代的因紐特人的主要食物是馴鹿、麝香牛、北極鮭魚和海豹,不讓他們獵殺麝香牛,就等于剝奪他們的生存權(quán)。加拿大政府雖然早在1917年就立法禁止隨意獵殺麝香牛,但面對世世代代以狩獵為主要謀生手段的北極原住民,法律還是給了他們一定的豁免權(quán)——因紐特人有權(quán)獵殺麝香牛用作自家食用,但商業(yè)性捕殺和加工,則必須申請配額。
與牛群對峙
下午3點,我們再次來到瑞恩家門前。身背獵槍的瑞恩在雪地摩托散發(fā)的氣霧里若隱若現(xiàn)——出獵前的氣氛有點難以名狀的緊張。
瑞恩的團隊成員有了變化。前天那個14歲的男孩迪爾森沒來,今天是兩個20歲左右的小伙子。他們和瑞恩各騎一部雪地摩托,陣容比前天強大了,但只有瑞恩佩槍。
照例是漫無邊際的搜索。行進一個半小時后,前方出現(xiàn)了八、九個蠕動的黑點——數(shù)量是前天的3倍!但不知為什么,這么多麝香牛的出現(xiàn),卻怎么也激發(fā)不出我前天迸發(fā)出的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瑞恩招手示意兩個助手從另一個方向包抄。他繼續(xù)駕車正面逼近牛群。遲疑了幾秒鐘之后,牛群開始奔跑。圍追了七八分鐘后,有兩頭牛開始脫離隊伍,放慢腳步,直至站住不動。隨后,跑在前面的牛群也停下來,形成松散的防御陣形和我們對峙,以聲援那兩頭掉隊的同伴。
瑞恩停下車,卻沒有舉槍。側(cè)翼包抄的雪地摩托轟鳴著逼近牛群,剛剛站穩(wěn)的牛群再度奔跑,兩頭掉隊的麝香牛也重新起跑,試圖趕上隊伍。又經(jīng)過大約5分鐘的狂奔,跑在最后面的那頭牛越落越遠。突然,它又停下了。同病相憐的伙伴也在遠處停下來,試圖等它。出人意料的是,這頭麝香牛竟然回過頭,旁若無人地漫步到離我們不足100米之處。
雪地摩托還在轟鳴,狂奔的牛群不再理會掉隊的同伴,繼續(xù)狂奔,直至消失在山坡的另一側(cè)。瑞恩終于舉起槍,瞄準這頭麝香牛。這頭可憐的麝香牛直面瑞恩的槍口,居然依舊踱著它那幾乎原地不動的四方步——是因為筋疲力盡到寸步難移了,還是誤以為人類在和它做游戲?
“砰!”瑞恩的槍響了……可憐的麝香牛毫無反應(yīng)地站在那里,十幾秒鐘后,慢慢側(cè)身倒下……一切發(fā)生得似乎都是那么平常,只發(fā)一彈,就使擁有厚厚盔甲的麝香牛倒地身亡。瑞恩面無表情地退出彈殼。站起來,拎著槍朝麝香牛走去。在確認獵物徹底死亡后,瑞恩才把麝香牛扶起來,攝影留念。
為養(yǎng)家糊口,他們要面對血腥
接下來,就是因紐特版的“庖丁解?!绷恕D穷^400多公斤重的麝香牛,在瑞恩小獵刀游刃有余的剝離下,不到50分鐘就被大卸八塊,分解完畢。
瑞恩一邊指揮兩個馬仔收拾現(xiàn)場,一邊告訴我,他和他的捕獵團隊反復(fù)圍追而不急于開槍,目的只是要淘汰那些遲早要被狼群弱肉強食的老弱病殘。他的這種捕獵原則,只會有助于提高麝香?!斑m者生存”的競爭力,促進其進化,卻不會影響它們的繁衍。沒想到,年輕的瑞恩會有如此時尚而深刻的行為哲學(xué)。
分解后的麝香牛,被一張纖維布包了起來,捆到雪橇前端。瑞恩騎上摩托走了。雪原上,只留下一灘充滿爛草的麝香牛內(nèi)臟。一切都結(jié)束了。
我和老婆擠在大木箱里,相對無語。半小時后,回到了瑞恩的家。
沒有奔走相告,沒有噓寒問暖……這個家里的所有人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繼續(xù)忙著各自的事??磥恚瑢τ谒麄?,獵獲麝香牛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在安頓我們休息之后,瑞恩從外面的雪橇上割下一塊麝香牛肉,塞到絞肉機里,說:“做漢堡包?!苯g肉餡,出去買面包,煎肉餅,瑞恩一個人從頭忙到尾,沒有人幫忙。倒是小兒子戴瑞爾接管了絞肉機,不過是當(dāng)作玩具而已。
20分鐘后,冒著油香的麝香牛肉餅漢堡包被端到我們面前。對于凍了一個下午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因紐特人給予的最高禮遇的接風(fēng)了。但是,如何下咽?我和老婆面面相覷。我急中生智地說:“她有點不舒服。休息一會兒,我們回旅館?!比鸲鞲械侥涿睿瑩u了搖頭,去餐桌吃飯了。
如此自欺欺人,我對自己的行為哭笑不得。想起美國女?dāng)z影家夏普的一段話,那就是針對我這種人的虛偽而言的:“當(dāng)你在快餐店吃漢堡包的時候,當(dāng)然不需要面對牛被宰殺的血腥。而因紐特人不同,他們必須面對血腥,因為他們要以此養(yǎng)家糊口。”
〔本刊責(zé)任編輯 袁小玲〕〔原載《國家人文地理》
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