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酆都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經(jīng)中,是濟世度人之陰間天宮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注重神學理論的創(chuàng)建,道教已初步建構(gòu)起系統(tǒng)的酆都地獄理論。在道教齋醮科儀法術(shù)中,酆都有著濟生度死的多重功能,歷史上酆都道教的長期傳承,致使酆都地府懲罰形成民間信仰習俗。通過史籍道經(jīng)中酆都文化內(nèi)涵的解讀,道教史上酆都平都山道教歷史的重構(gòu),可知酆都神學理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 酆都;道教;酆都六天宮;酆都獄十殿閻君
[中圖分類號] B95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1763(2016)03—0040—10
酆都大帝,道教又稱北陰酆都大帝、地府酆都大帝、北陰玄天酆都大帝、北陰天君酆都大帝、酆都山北陰玄天酆都大帝。酆都大帝是道教尊奉的冥界之神,具有濟死度生的神格特點。道教宣稱北都羅酆即酆都,為北帝之鬼都。道教經(jīng)書中的酆都地府崇拜,如何得以在四川酆都道觀展示并產(chǎn)生社會影響,是本文要予以探討的學術(shù)問題。一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酆都的建構(gòu)
道教的酆都,經(jīng)書中又稱為酆都山、羅酆山,被認為是北方癸地的一塊鬼神之地。道教史上酆都地獄觀念的產(chǎn)生,與道教濟生度死的宗旨有關(guān)。早在道教初創(chuàng)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道教的靈寶派、上清派,就已著力建構(gòu)酆都鬼神之地的概念。東晉道經(jīng)《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jīng)》說:“北帝大魔王之下治,在大北海,天地之北方。羅酆之山,高二千六百里,周旋三萬里,內(nèi)外皆七寶宮室,亦盛都也。天下鬼神之所宗處。”道藏(第24冊)[Z].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670.下同.所謂大北海,后世道經(jīng)釋為“北方溟海之外十萬余里”。地府十王拔度儀[A]/道藏(第3冊)[Z].596.道教汲取先秦宗教的自然崇拜觀念,認為江湖河海皆有神靈主持,“江湖河濟,皆有神也。又龍王鬼神治其清淵矣。河伯水官,各有宮殿府寺,亦七寶銅瑑,皆類酆都之中,悉為諸仙人之下宮也”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jīng)[A]/道藏(第24冊)[Z].670.。
江南上清派東晉時已撰寫《酆都宮記》,梁陶弘景《真誥》多處提及此經(jīng)。陶弘景《真誥》卷十九載:“又按三君書有全卷者,唯道授二許寫《酆都宮記》,是楊及掾書并有,首尾完具,事亦相類?!钡啦兀ǖ?0冊)[Z].603.魏晉南朝上清派宗師有寫經(jīng)的傳統(tǒng),可知東晉許穆(305-376)、許翙(341-370)的寫經(jīng)中就包括《酆都宮記》。魏晉時期的《酆都記》雖然已佚,但唐宋道經(jīng)有引錄其內(nèi)容者。陶弘景《真誥》卷十載:“世人有知酆都六天宮門名,則百鬼不敢為害?!谝粚m名紂絕陰天宮,以次東行;第二宮名泰煞諒事宗天宮,第三宮名明晨耐犯武城天宮,第四宮名恬照罪炁天宮,第五宮名宗靈七非天宮,第六宮名敢司連宛屢天宮?!硕ǔ觥钝憾加洝?,今鈔相隨?!钡啦兀ǖ?0冊)[Z].548.后世道教所謂的酆都六天宮,《酆都宮記》已有完整的記載?!钝憾紝m記》大致講鬼神報應(yīng)靈驗之事,其中包括道教地獄觀念的宣揚。唐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八引《酆都記》載鮑助:“年得一百二十七,后遇大水,隨長壽河而死。北帝數(shù)遣殺鬼取之,鬼不敢近。鬼官問其故,殺鬼答云:此人乃多方術(shù),以制于我,常行叩齒,鳴打天鼓,以警身神,神不得散,鬼氣不得入也。”道藏(第33冊)[Z].114.鮑助是修煉有道之士,其死后北帝之鬼不敢近的故事,說明道教的《酆都記》確乎是度死的經(jīng)書。
魏晉道教建構(gòu)的酆都六宮神靈中,尊先秦時期的夏啟為東明公,周文王為西明公,邵公奭為南明公,吳季札為北明公。真誥(卷十五)[A]/道藏(第20冊)[Z].548.道教以這些歷史上有功于民者為神靈,應(yīng)是先秦時期祭祀五原則影響所致?!秶Z·魯語上》載春秋時魯國大夫展禽說:"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zāi)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禮記·祭法》亦載此論,先秦時期的祭祀五原則對后世影響甚大。道教宣稱酆都北帝君總主鬼官,四明公各主其中四天宮,即在春、夏、秋、冬四時主領(lǐng)四方之鬼。此四明公還有賓友四人及右?guī)煶俊椃胶畹嚷毸?。北周道?jīng)《無上秘要》卷八十三載:“許肇,字阿,仙侯七世祖,先在酆都,為東明公右?guī)煶?。許副,字仲先,仙侯父也。先在酆都為彈方侯。此二人,仙侯既修大洞,今并已上補九宮之仙。右保召奭,即周成王太保,召公封于燕,周公弟,先在,酆都為南明公,年限未滿而多陰德,故先得上補此位?!睋?jù)梁陶弘景《真誥》的記載,酆都宮中官屬北明公府,酆都中官有期門郎一職。道藏(第25冊)[A].238.魏晉南北朝道教建構(gòu)的酆都神靈譜系,多以人間有德者卿相為酆都陰府官屬,因此后世民間有人正直者死為冥官之說。
梁陶弘景《洞玄靈寶真靈位業(yè)圖》是道教神仙譜系圖,該經(jīng)將約七百神靈按神格地位,分為上下七層等級,每層中有一主神位居中位,左右各配若干位神靈。酆都大帝位列此神仙譜系之中。《洞玄靈寶真靈位業(yè)圖》載:“第七中位,酆都北陰大帝。炎帝大庭氏,諱履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而一替。作《酆都宮頌》者。”真誥(卷一),(卷八)[A]/道藏(第20冊)[Z].《酆都宮頌》的作者為項梁城,陶弘景將其列為第七右位的神靈,可謂是早期道教崇奉的人神之一。道藏(第3冊)[Z].280.梁陶弘景《真誥》卷十五《闡幽微第一》載“項梁城作《酆宮誦》”,并稱“誦有二萬言”,“是之圣者有項梁義,賢者有吳季子”。道藏(第3冊)[Z].281.
在道教建構(gòu)的酆都學說中,認為人死之后其靈魂將歸酆都北宮。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二載:“云周父還北宮,則是隸酆都所使?!钡啦兀ǖ?0冊)[Z].580.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三載:“見《東華上簿紫錄內(nèi)格》中,……二十人為酆都所引,四人被考三官,五十四人還民間,復(fù)上十九人耳。”道藏(第5冊)[Z].529.
湖南大學學報( 社 會 科 學 版 )2016年第3期張澤洪:道教學視野中的酆都魏晉南北朝道教盛行上章儀式,各類救度的上章文書中就包括酆都章。南北朝道經(jīng)《赤松子章歷》卷一《酆都章》,有關(guān)于供奉章信的詳細規(guī)定。道藏(第5冊)[Z].532.《赤松子章歷》卷五《酆都章》的文書聲稱:“乞恩拜章拔贖亡人。伏聞太上有濟度亡人之法,謹投大道……,今請奏《酆都拔罪章》一通,謹赍法信,以為證質(zhì),臣某奏章?!钡啦兀ǖ?1冊)[Z].178.道教的《酆都拔罪章》,就是用于濟度亡者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