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飛,徐安英,蔣滿貴,莫云霞,余武昌,李國棟,李乙,胡文娟
(1.江蘇科技大學,鎮(zhèn)江市 212003;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科學研究院,南寧市 530007;3.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蠶業(yè)研究所,鎮(zhèn)江市 202018)
兩廣二號雜交原種短期冷藏不同處理與死卵率的相關性試驗
李燕飛1,2,徐安英1,3,蔣滿貴2,莫云霞2,余武昌2,李國棟1,2,李乙1,2,胡文娟1,2
(1.江蘇科技大學,鎮(zhèn)江市 212003;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科學研究院,南寧市 530007;3.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蠶業(yè)研究所,鎮(zhèn)江市 202018)
為了探索廣西家蠶現(xiàn)行品種兩廣二號雜交原種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和浸酸時間與死卵的關系,探討不同品種(系)在不同的處理組合中對鹽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圍,對廣西家蠶原種四個品種(芙蓉×932、932×芙蓉、湘暉×7532、7532×湘暉)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齡和不同冷藏期限對浸酸的敏感性進行試驗。結果顯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種在同樣處理條件下浸酸后孵化率有明顯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種(系)對鹽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圍廣;日系湘暉×7532比7532×湘暉更耐酸,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卵齡在48~64 h按正常的浸酸標準浸酸,死卵率都較低,浸酸安全范圍廣。932×芙蓉、7532×湘暉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對鹽酸較敏感,短期冷藏中應選擇浸酸安全范圍廣的品種,確保浸酸安全性。本試驗中所有品種中卵齡40 h的不同處理中浸酸后死卵率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議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蠶種過嫩入庫。本試驗中不同處理死卵率不同,表明產(chǎn)卵后保護時間、冷藏時間、浸酸時間,同時影響著冷藏浸酸種對浸酸的敏感性,在生產(chǎn)上蠶種提前出庫浸酸,要實現(xiàn)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綜合選擇耐酸品種及最佳的保護時間和浸酸時間。
蠶種;短期冷藏;浸酸;死卵率
目前,廣西家蠶短期冷藏浸酸種在秋季蠶種供應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受天氣、市場等多種不確定因素影響導致用種單位提前用種,造成蠶種供應相應入庫標準的偏差。因此,在保證蠶種質(zhì)量的前提下,解決好原種供應與冷藏之間的矛盾已成為蠶種冷庫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于蠶種短期冷藏浸酸的研究,前人有不同方面的報道。王毓琴等[1]研究認為短期冷藏浸酸種實用孵化率的提高是受多因素影響的,對提高實用孵化率作用較明顯的是冷藏天數(shù)、接觸高溫度數(shù)、浸酸時間,作用次要的是接觸高溫時間。對于實用孵化率提高的促進作用,應著眼于綜合條件的選擇。楊明觀等[2]對冷藏日數(shù)為25~30 d的短期冷藏蠶種,用電暈放電刺激方法進行人工孵化處理可以獲得大體與浸酸相當或略優(yōu)的人工孵化效果。余愛群等[3]對赤豆色、深赤豆色和近固有色的蠶種(卵齡為42~72 h、冷藏期為0~25 d)進行了隨時孵化法的研究,獲得了較為理想的實用孵化率(91%~99%),并曾在生產(chǎn)上應用,效果良好。朱水芬等[4]認為,二化性品種滯育卵進入滯育時間在20 d以內(nèi),采取“浸酸—冷藏—浸酸”形式,如冷藏時間在40 d以上,配合補催青黑暗處理,其孵化率基本可達到生產(chǎn)要求。雖然已有大量研究探討了影響短期冷藏浸酸種的因素及提高短期冷藏浸酸種孵化率的不同途徑和措施,但研究對象大都是二化性品種的普通種,以廣西亞熱帶條件下飼養(yǎng)的二化性含多化性品種兩廣二號的雜交原種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的鮮有報道。
本試驗根據(jù)廣西原種實際生產(chǎn)出現(xiàn)的原種生產(chǎn)供應與冷藏不足這個新問題進行設計。于2012年至2014年對廣西現(xiàn)行品種兩廣二號的雜交原種在短期冷藏情況下不同的保護時間和浸酸時間與死卵的關系進行研究,調(diào)查兩廣二號的雜交原種不同品種(系)在不同的冷藏時間、保護時間、浸酸時間組合中的死卵率,探討不同品種(系)不同處理對鹽酸的敏感性及浸酸安全范圍,對改進目前短期冷藏浸酸技術有一定指導意義?,F(xiàn)將兩廣二號雜交原種不同品種(系)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和浸酸時間與死卵的關系報告如下。
1.1 試驗品種
芙蓉×932、932×芙蓉、湘暉×7532、7532×湘暉。
1.2 試驗時間
2012年12月—2014年7月。
1.3 試驗地點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冷庫。
1.4 試驗方法
每個試驗品種選取同一時期羽化的形體適中、健康、成熟的母蛾隨機等分36個試驗區(qū)(按保護時間、浸酸時間、冷藏時間設計),每個試驗區(qū)8只蛾(在試驗過程中為了保證母蛾所產(chǎn)卵的卵質(zhì),實際投14只蛾,在母蛾產(chǎn)卵后選取死卵少,卵色一致的8個卵圈作為試驗)。所有試驗區(qū)均在同一天產(chǎn)卵,產(chǎn)卵時間控制在6 h內(nèi),產(chǎn)卵后保護于25℃中,經(jīng)40 h、48 h、56 h、64 h的保護分別入庫冷藏(經(jīng)中間溫度10~12℃冷藏6 h后入5℃內(nèi)庫冷藏)。分別在冷藏20 d、30 d、40 d后將蠶種取出浸酸。同一用種時間的試驗區(qū)同時出庫、浸酸,并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催青、調(diào)查。浸酸標準為:比重1.094,液溫48℃,中系浸酸時間以現(xiàn)行生產(chǎn)上浸酸標準時間5 min為起點,分5 min、7 min、9 min三個水平浸酸,日系浸酸時間以現(xiàn)行原種生產(chǎn)上浸酸標準時間6 min為起點,分6 min、8 min、10 min三個水平浸酸。浸酸后蠶卵置于25℃、相對濕度75%~85%環(huán)境中恒溫催青。蠶種出庫后浸酸前調(diào)查每個處理區(qū)的浸酸前死卵率(死卵包括不受精卵、紅褐色死卵、淡紅色死卵、白死卵、灰白死卵、白殼卵、癟死卵等)。觀察蠶種孵化第1 d至第5 d的情況,并于孵化第5 d調(diào)查蠶種的總死卵率(即孵化后死卵率)。表1中浸酸死卵率是孵化后總死卵率減去浸酸前死卵率所得的數(shù)值,并以此數(shù)值作為參考討論兩廣二號雜交原種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與死卵率的關系。
2.1 兩廣二號雜交原種短期冷藏不同處理各階段的死卵率
兩廣二號雜交原種短期冷藏不同處理各階段的死卵率如表1所示。此試驗調(diào)查結果看出各品種浸酸前死卵率與保護時間和冷藏時間無密切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系品種相對日系品種死卵率多,主要是不受精卵占多數(shù),可能與品種有關。從浸酸死卵率看,所有品種(系)浸酸死卵率超過10%的組合在冷藏20 d中均有出現(xiàn),表明冷藏20 d就出庫的蠶種,浸酸風險很大,安全性低。其中932×芙蓉、7532×湘暉這兩個品種浸酸死卵率超過10%的組合出現(xiàn)較多,建議短期冷藏的生產(chǎn)中避免選擇這兩個品種。芙蓉×932、932×芙蓉、湘暉×7532這三個品種(系)在冷30 d及以上的,浸酸死卵率波動不大,浸酸安全范圍較高。所有品種中保護40 h,死卵率較高,在冷藏時間縮短和浸酸時間加大的情況下更明顯,建議生產(chǎn)上在短期冷藏技術操作中盡量避免蠶種過早入庫。
表1 兩廣二號雜交原種短期冷藏不同處理各階段的死卵率
續(xù)表1
2.2 兩廣二號雜交原種4個品種(系)在不同處理中與浸酸死卵率的關系
2.2.1 芙蓉×932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與死卵的關系 芙蓉×932品種浸酸前死卵率從0.46%到4.82%,不受精卵占比多。從圖1曲線可看出芙蓉×932品種浸酸死卵率隨著冷藏時間和保護時間增加而減少。冷藏20 d出庫,按正常標準浸酸時間5 min浸酸,保護40 h,浸酸死卵率為5.26%;但保護48~64 h,標準浸酸死卵率大大減少,僅為0.73%~1.37%;保護64 h,浸酸9 min浸酸死卵率僅為2.03%。冷藏30~40 d出庫,按正常標準浸酸時間5 min浸酸,無論保護40 h還是64 h,浸酸死卵率均小于1%;同樣條件下,隨著保護時間和冷藏時間的增加,浸酸死卵率呈下降趨勢。冷藏到40 d出庫,所有組合除了40 h-9 min這個組合浸酸死卵率超過1%,其余均小于1%。本試驗表明芙蓉×932品種在卵齡(保護時間)48 h~64 h,冷藏20 d可獲得較安全的浸酸范圍,冷30 d至40 d,浸酸安全性更大。
2.2.2 932×芙蓉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與死卵關系 932×芙蓉品種冷藏20 d,保護40 h,浸酸死卵率均超過10%,且加大鹽酸刺激量,浸酸死卵率急促上升;保護48~56 h,按標準浸酸(5 min)死卵率低于10%,加大鹽酸刺激量,浸酸死卵率均超過10%;但保護64 h,浸酸死卵率均低于10%,但還是遠高于同樣條件下冷藏30~40 d的浸酸死卵率。冷藏30 d,各組合浸酸死卵率較低,曲線變化緩和;冷藏40 d的所有組合浸酸死卵率均低于1%。可以看出932×芙蓉品種冷藏20 d的卵質(zhì)較嫩,對鹽酸很敏感,極易產(chǎn)生浸酸死卵,但冷藏30 d后浸酸死卵率急速下降,冷藏30 d、40 d,卵齡48~64 h,鹽酸刺激量(即加大浸酸時間)對其浸酸死卵率影響不大。
2.2.3 湘暉×7532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與死卵關系 如圖3所示,湘暉×7532品種冷藏20 d出庫,按正常標準浸酸時間6 min浸酸,保護40 h,死卵率為3.99%,但鹽酸刺激到8 min,死卵率為9.13%,成倍增加;刺激到10 min死卵率為25.55%,曲線呈急速上升趨勢。冷藏40 d,浸酸死卵率均較低,圖中曲線幾乎在同一直線上,表明此時保護時間和浸酸時間對蠶種影響不明顯,浸酸安全性大。
2.2.4 7532×湘暉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與死卵關系 如圖4所示,7532×湘暉卵齡為40 h和48 h的蠶種,不管冷20 d還是30 d,加大鹽酸刺激量,浸酸死卵率都達10%以上,表明此品種最不耐酸,鹽酸適應范圍小。但卵齡為56 h和64 h的蠶種,冷藏20~40 d,圖中曲線變化平緩,浸酸死卵率較低,但是同樣處理中其浸酸死卵率普遍相比其他品種高。
圖1 芙蓉×932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的浸酸死卵率
圖2 932×芙蓉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的浸酸死卵率
圖4 7532×湘暉短期冷藏不同保護時間及浸酸時間的浸酸死卵率
3.1 同樣條件下不同品種對鹽酸的抵抗力及鹽酸刺激效果是不同的
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耐酸,湘暉×7532比7532×湘暉耐酸,在短期冷藏浸酸的技術處理中要選擇耐酸的品種來浸酸,保證浸酸的安全性。
3.2 短期冷藏需避免蠶種過嫩冷藏
通過試驗結果分析,同樣條件下,所有品種在卵齡40 h比卵齡48 h、56 h、64 h死卵率都高,在冷藏20 d的情況下這一差異特別明顯,故在短期冷藏浸酸種的短期冷藏技術處理中,一定要避免蠶種過嫩入庫,短期冷藏種入庫前要保證在25℃、相對濕度75%~85%環(huán)境中至少有48 h的保護時間。
3.3 適當增加卵齡和冷藏時間,浸酸更安全
從表1數(shù)據(jù)中看出,所有品種在20 d和40 h的條件下,加大鹽酸刺激量,浸酸死卵率大大增加,在冷藏不足和卵齡過低的情況下,浸酸安全性最差。到30 d、40 d和56 h、64 h的各組合中浸酸死卵率起伏不大,變化平緩,說明在短期冷藏種中蠶種冷藏時間越長、卵齡越大,浸酸安全范圍更廣。
3.4 卵齡小容易出現(xiàn)浸酸死卵
有研究認為短期冷藏浸酸種提前入庫(即卵齡較小時期),減輕蠶卵胚子的滯育程度,使其在短期內(nèi)更容易趨于活化,可望達到提前出庫浸酸解除滯育的目的[5]。在本實驗中,通過降低卵齡實現(xiàn)提前出庫浸酸的方式并不可取,浸酸風險太大。因為卵齡越小,雖然所需的鹽酸刺激量小,但其耐酸力也隨著變小,而且耐酸力的下降幅度比前者更大[5]。本實驗中冷藏20 d,40 h的卵齡的死卵率都遠遠高于48 h卵齡的死卵率。當卵齡減少到一定程度(25℃、相對濕度75%~85%環(huán)境中保護40 h),想要達到標準實用孵化率所需的鹽酸刺激量往往達到或超出此時部分蠶卵的耐酸力極限,因此出現(xiàn)浸酸死卵,進而影響蠶種實用孵化率。
3.5 盡量減少卵齡開差,使得冷藏浸酸處理一致
由于卵齡(即庫外保護時間)不同,采用相同的冷藏和浸酸強度刺激蠶卵,很容易導致浸酸死卵和蠶種孵化不齊,特別是卵齡開差大、冷藏時間不足的冷藏浸酸種[6]。冷藏時間不足的蠶種一定要想方設法降低卵齡差,盡量使其卵齡一致。
3.6 根據(jù)品種選擇最佳保護時間和浸酸時間
李偉清[7]提出,中短期冷藏浸酸種要在有效用種的期限內(nèi)提早出庫,加大鹽酸刺激量不一定能使蠶種孵化率提高,要根據(jù)蠶種入庫時的滯育程度,入庫后的滯育進程變化,用種時采用相對應的冷藏浸酸標準浸酸方可獲得穩(wěn)定的實用孵化率。本試驗中,產(chǎn)卵后保護時間、冷藏時間、浸酸時間,同時影響著兩廣二號短期冷藏浸酸種對浸酸的敏感性,故在生產(chǎn)上蠶種提前出庫浸酸,要實現(xiàn)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綜合選擇耐酸品種及最佳的保護時間和浸酸時間。
[1] 王毓琴,楊明觀.影響家蠶短期冷藏浸酸種孵化率的處理因素效應分析[J].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82,8(2):177-183.
[2] 楊明觀,吳春泉,張國平,等.桑蠶卵電暈人工孵化技術研究[J].蠶桑通報,1996,27(2):12-14.
[3] 余愛群,陳錦漢,余炳球,等.中短期冷藏浸酸種隨時孵化法的研究[J].廣東蠶業(yè),1997,31(3):50-55.
[4] 朱水芬,楊文.提高滯育卵冷藏浸酸孵化率技術的探討[J].廣西蠶業(yè),2005,42(2):1-4.
[5] 徐世清,季建忠.家蠶卵短期冷藏浸酸入庫時期對浸酸成績的影響[J].江蘇蠶業(yè),1992,14(1):17.
[6] 余武昌,蔣滿貴,李國棟,等.不同庫外保護時間和冷藏時間對冷藏浸酸種孵化率的影響[J].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11,42(2):201-204.
[7] 李偉清,劉勇,吳新,等.不同溫度和時間保護與蠶種中短期冷藏浸酸的敏感性[J].廣東蠶業(yè),1998,32(3):46-52.
S882.3;
A;
1006-1657(2016)02-0031-5
2016-03-23;
2016-06-03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蠶業(yè)科學研究院青年基金項目(No.201212)。
信息]李燕飛(1983—),女,廣西都安,大學本科,農(nóng)藝師,從事蠶種保護冷藏浸酸工作。E-mail:247950240@qq.com
信息]徐安英(1958—),女,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E-mail:srixa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