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同道
?
2015年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
■ 張同道
【內容摘要】2015年世界紀錄片發(fā)展比較平穩(wěn),但英國BBC、日本NHK、美國探索與國家地理頻道的改革預示了即將發(fā)生的變化。因為湖南金鷹紀實頻道的上星,中國紀錄片形成4家衛(wèi)視傳播格局,下一步將進入品牌競爭期。全年紀錄片產業(yè)總投入約30億,產業(yè)規(guī)模接近47億。新媒體紀錄片開始發(fā)力,“互聯網+紀錄片”的模式將會對行業(yè)產生較大影響。
【關鍵詞】紀錄片;紀錄片頻道;新媒體紀錄片;年度報告
2015年,世界紀錄片既無電影大片,又無現象級傳播。但這是充滿變化與啟示的一年。英國BBC、日本NHK、美國探索與國家地理頻道與中國CCTV相繼改換掌門人,都進入改革調整期。下一步將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我們拭目以待。
紀錄電影雖然上映數量增加,但票房創(chuàng)下新低,2002年以來的院線激情遭受遏止。美國電影票房突破110億美元,但進入院線的144部紀錄電影,總體票房數只有6500萬美元,市場占有率0.57%,在2000年以來的歷年統(tǒng)計中排名倒數第三。法國連續(xù)兩年影院觀眾超過2億,100部電影紀錄片在院線放映,紀錄片占院線電影的12.6%,但四部重量級作品卻沒能拉動票房奇跡?!渡蠈W路上》的導演帕斯卡·普利松又攝制了紀錄電影《偉大的日子》,繼續(xù)“教育改變生活”的主題,但觀影人數不到六萬。2015年戛納電影節(jié)閉幕影片、《帝企鵝日記》的導演呂克·雅蓋的新作《冰川與天穹》是一部關于探險家南極生活的紀錄片,票房平平。攝影師、導演揚·阿圖斯·貝爾當繼《家園》之后的一部紀錄巨片《人類》,展現了驚心動魄的人類群像與壯麗的星球航拍,并混雜著愛與恨、幸福與暴力。2015柏林電影節(jié)銀熊獎最佳劇本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得主,帕特里西奧·古斯曼的《珍珠紐扣》,從太平洋海底打撈起的兩枚紐扣開始,引發(fā)出智利的兩段歷史悲劇。韓國紀錄電影《親愛的,別過河》將票房輝煌從2014年底延續(xù)到2015年初,但此后上映的老年紀錄片《有你沒有你》《我的兒子,我的母親》《密陽阿里郎》等失去了觀眾的歡心。令人驚訝的是,關于二戰(zhàn)的紀錄電影在2015年并不多見。
電視紀錄片看似一派平靜,卻蘊藏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既有來自內部的機制調整,也有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
2015年,30歲的探索傳媒集團已是覆蓋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30億全球累計訂戶數的跨國傳媒集團,世界紀實娛樂第一品牌。然而,連續(xù)多年超過10%的強勢增長戛然而止,2015年年度收入為63.94億美元,同比增長僅2%。2015年初,里奇·羅斯(Rich Ross)正式出任美國探索頻道總裁。他許諾:“將帶領探索頻道回歸‘絕對真實的'的核心價值觀,摒棄‘虛假的紀實'?!碧剿黝l道收購了紀錄片《競相滅絕》,呼吁人類保護地球物種生態(tài),停止殺戮。探索頻道制作了《二戰(zhàn)70周年特輯》《再見,奧斯維辛》《納粹的恐怖魅力》等紀錄片,紀念二戰(zhàn)。
國家地理頻道也發(fā)生重大變局。新聞集團收購了國家地理學會下屬的所有媒體機構,并增持國家地理頻道股份??铺啬荨つ_(Courteney Monroe)從國家地理頻道營銷總監(jiān)升為首席執(zhí)行官之后,大力推進“質重于量”的頻道發(fā)展新計劃,一系列高品質制作計劃已開始實施。她使用“大片”(badass)、“大制作”(big budget)、“重量級”(A-list)之類的詞匯描述她即將展開的節(jié)目計劃。國家地理頻道為二戰(zhàn)制作了《納粹二戰(zhàn)工程2:神風特攻隊》,講述了神風特攻隊的自殺式攻擊。
2015年是BBC的關鍵一年。2016年底皇家憲章到期,BBC面臨續(xù)牌,長期靠執(zhí)照費生存的方式是否可繼續(xù)下去?英國政府將對其進行全面評估。53歲的羅娜·費爾海德(Rona Fairhead)女士臨危受命出任新主席,這也是信托會首位女性主席。今天,全球傳媒環(huán)境劇烈變化,國內受眾越來越細分化,BBC是否還能堅持信息、教育和娛樂理念?是否需要根據時代做出調整或根本改變?
日本廣播公司NHK也已90歲。NHK一直以“零觀點”相標榜,曾經制作過《絲綢之路》《故宮》等大量高品質節(jié)目。但安倍政權上臺后,試圖對NHK加以改造,尤其是控制NHK經營委員會以達到推崇日本民族主義的目的。而2014年上任的籾井勝人會長宣稱“慰安婦”不是日本的特例,而是普遍行動,輿論大嘩。這引起人們對NHK中立性的質疑。2015年NHK雖然播出不少關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紀錄片,如《沖繩戰(zhàn)爭全記錄》《女人們的太平洋戰(zhàn)爭從軍護士激戰(zhàn)地的記錄》《用色彩看到的太平洋戰(zhàn)爭3年零8個月日本人的紀錄》等,但對于侵略歷史、帶給亞洲人民的傷害等反思較少,更多地強調日本遭受的苦難,如原子彈、日本人的傷亡等。
在歐洲,政府扶持的紀錄片創(chuàng)作蓬勃發(fā)展。有人比喻法國是紀錄片的天堂。紀錄片是法國電影中心CNC資助的首要類型,也是法國電視視聽節(jié)目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2015年,法國電視集團播出超過一萬部紀錄片,觀眾達到1700萬。也就是說1800萬電視觀眾人均每周看一部紀錄片。法國電視臺擁有49個紀錄片周播節(jié)目。其中法國5臺擁有23個。而ARTE是第一大訂購紀錄片的頻道。
2015年,中國紀錄片頻道整體保持平穩(wěn)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平靜中正在醞釀著新變革。2015年,中國紀錄片頻道上星計劃基本完成,構建了四家專業(yè)紀錄片衛(wèi)視格局,這解決了中國紀錄片播出的瓶頸,但也為未來的競爭拉開序幕。
2014年,北京紀實頻道和上海紀實頻道上星。2015年6月23日,湖南金鷹紀實頻道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復同意上星播出,2016元月1日開始正式上星播出,成為繼央視紀錄頻道、北京紀實頻道、上海紀實頻道之后,第四個上星播出的紀錄片專業(yè)頻道。在兩年時間里,三家地方專業(yè)紀實頻道相繼上星,從地面頻道到上星衛(wèi)視,各頻道都調整了發(fā)展戰(zhàn)略,但其成效需在未來幾年時間里才得以顯現。
2015年,央視紀錄頻道秉持“國內創(chuàng)第一、國際有影響”的目標定位,繼續(xù)打造中國紀錄片頻道的旗艦頻道。全國覆蓋可收視人群規(guī)模從2014年的9.3億人增至10.3億,覆蓋率從2014年的71%增長至74%。由于2014年的人事變動,部分在制節(jié)目進展緩慢,再加之紀錄片生產周期長,因此面臨首播率低的困境。2015年,央視紀錄頻道逐步恢復工作,重啟項目,相繼推出《與全世界做生意》《紐帶》《高考》《園林》《我從漢朝來》《貝家花園往事》等原創(chuàng)精品紀錄片。其中《與全世界做生意》單集最高收視率達0.20%,創(chuàng)紀錄頻道2015年以來晚八點“特別呈現”檔收視最高值?!陡呖肌肪劢篃狳c話題,反響熱烈。2016年紀錄頻道將進行《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超級工程》(第二季)、《超級武器》(第二季)、《魅力紀錄》等系列品牌的建設,延續(xù)和打造更多現象級品牌節(jié)目,并啟動《筑夢路上》《中國,我們的故事》《航拍中國》《國寶生輝》等。
2015年央視科教頻道延續(xù)“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的頻道定位,突出時代性、現代感、文化氣質、科學品質,培養(yǎng)和提升國人的科學素養(yǎng)。由于科教頻道成立時間較長,節(jié)目形態(tài)比較陳舊,因此結合“全民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國家戰(zhàn)略,科教頻道緊貼時代發(fā)展脈搏,探索新的節(jié)目形態(tài)。2015年科教頻道首播約1300個小時,原創(chuàng)紀錄片年產量約700小時,累計1.27億人次觀看。
為紀念中國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科教頻道特別制作8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東方主戰(zhàn)場》,先后在央視10多個頻道,以及全國30多家衛(wèi)視播出。與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臺)聯合制作的《日本戰(zhàn)犯懺悔備忘錄》、與重慶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出品的《大后方》也是抗戰(zhàn)紀錄片的力作。配合“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科教頻道制作和播出了《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天河》,引發(fā)較為廣泛的影響。
上海紀實頻道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省會及省會以上級城市覆蓋數量達到21個,覆蓋地級城市或二、三級行政單位超過110個,已初步形成了一個以上海為中心、以超級大城市為支點、以長江流域為軸線、以邊境省區(qū)為輻射面的開放型傳播架構,覆蓋人口超過4億人。為紀念抗戰(zhàn),2015年上海紀實頻道完成了《來自延安的報告》《生死地——1937淞滬抗戰(zhàn)實錄》《行走戰(zhàn)場》三部大型歷史紀錄片。但產生市場影響力的是與美國探索頻道亞太網合作的紀實真人秀《跟著貝爾去冒險》。該節(jié)目播出后平均收視率超過0.48%,全網播放量為3.9億次,已初步確立了市場品牌。
北京紀實頻道完成河北、山西、海南等珠三角、長三角、京廣沿線省會城市落地的任務。2015年新紀實(北京)傳媒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制作了三部重點的原創(chuàng)紀錄片:《最后的沙漠守望者》《聲音傳奇》和《雅荻跑世界》。中澳合拍紀錄片《北京—堪培拉》完成后期制作,將在北京紀實頻道和澳洲播出。北京國際紀實影像創(chuàng)意產業(yè)基地承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紀錄單元和“青春的紀錄”環(huán)太平洋微紀錄大賽已產生廣泛影響。
湖南金鷹紀實頻道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復同意上星播出,2016元月1日開始正式上星播出。2015年年底,覆蓋廣州、武漢、南京、杭州、成都及四川全省,2016年春節(jié)前,覆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福州、泉州、廈門,全年將覆蓋國內11個直轄市、省會城市以及40個地級市。湖南金鷹紀實頻道2015年的工作主要圍繞著上星展開,完成了高清技術改造、高清內容升級以及高清播出、文件化送播,保證了節(jié)目編排和品質。頻道上星之后的定位是“更青春、更生動”,整體目標是把金鷹紀實頻道打造成一個青年生態(tài)頻道。2015年制作了抗戰(zhàn)紀錄片《抗戰(zhàn)-永遠的豐碑》、展現湖南自然人文之美的《瞰見湖南》、聚焦高考狀元的《中國少年派》等。2016年將推出原創(chuàng)大片與紀實真人秀節(jié)目。
中國教育電視臺3頻道依舊定位于“人文、教育、紀錄”,以國內外經典紀錄片為龍頭,以系列活動為亮點,以活動帶節(jié)目,通過編播手段塑造“我的太陽我的夢想”紀錄頻道的品牌。全年節(jié)目播出總量約為8760小時。其中首播節(jié)目總量約為4928小時,比去年增長了1.4%。與廣東電視臺聯合制作百集大型文獻紀錄片《大抗戰(zhàn)》。
據課題組不完全統(tǒng)計(只計衛(wèi)視頻道和紀錄片專業(yè)頻道),2015年中國開錄播出的主要紀錄片欄目總計117檔,其中首播103檔。自編自拍類欄目和素材加工類欄目所占比例有小幅上升,完全外購欄目的比重有所下降。這說明2015年紀錄片欄目的市場交易表現平穩(wěn),并沒有隨著紀錄片衛(wèi)視頻道的擴張而迅猛增長。
2015年紀錄片欄目總體變化不大,卻醞釀著變革,紀實觀念的變化、欄目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欄目運營的改革成為重要議題。
表1 2015年中國主要紀錄片欄目一覽表
(續(xù)表)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欄目在數量和播出時間上均沒有大的變化,傳統(tǒng)欄目穩(wěn)步發(fā)展,但是創(chuàng)新性欄目較少,整體欄目形態(tài)稍顯陳舊。央視紀錄片欄目分布比較零散,遍及各頻道,其中科教頻道和國際頻道較為密集。
省級衛(wèi)視在紀錄片的投入和運營方面差別較大。吉林衛(wèi)視、北京衛(wèi)視、天津衛(wèi)視擁有紀錄片欄目品牌,運行良好。新疆衛(wèi)視開播了新欄目《讓歷史告訴未來》,此欄目由自治區(qū)宣傳部和新疆電視臺共同發(fā)起,預計兩年間拍攝一百集,記錄新疆地區(qū)文物考古的發(fā)展。其他衛(wèi)視則沒有開播新的紀錄片欄目。
隨著北京紀實頻道、上海紀實頻道、湖南紀實頻道的相繼上星,專業(yè)紀錄頻道一方面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全國性市場,但另一方面也需要進行差異化競爭。因此,上星紀錄頻道都更強調自主紀錄欄目品牌、提升技術標準、創(chuàng)新欄目形態(tài),以便適應全國性市場。
中國地面頻道較多,紀錄片創(chuàng)作力量又相對較弱。2014年曾有三檔紀錄片欄目為地面頻道提供內容,分別為央視紀錄頻道聯合各省市級電視臺共同開辦的“《紀錄中國》—中國紀錄片聯合播出網”、雷禾傳媒推出的《全紀錄》以及良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出的《紀錄時間》。然而,2015年《紀錄中國》停播。良友文化傳媒則聯合五洲傳播中心共同經營《紀錄時間》,2016年將以“絲路新發(fā)現”進行創(chuàng)作。
世界紀錄片增速放緩,探索集團只保持了2%的增速,但中國紀錄片卻依然保持了較高的發(fā)展速度。
中國宏觀經濟由高速發(fā)展轉入到中低速發(fā)展?!耙粍尚恰薄⑿隆稄V告法》以及相關政策已然發(fā)生效果,“互聯網+”成為熱詞,跨界合作越來越多。紀錄片產業(yè)開始發(fā)生變化。
根據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課題組測算,2015年的行業(yè)總投入為30.24億元,總收入46.79億元。紀錄片的總播放量與首播量上漲勢頭終結,生產轉入相對精細化階段。紀錄片營銷邁入4.0時代,硬廣收入下滑,跨界整合營銷成為趨勢。
中國紀錄片制作主體可分為四類,按生產投入體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電視臺(18.44億,61%)、民營公司(5.21億,17%)、國家機構(電視臺之外)(4.59億,15%)和新媒體機構(2.0億,7%)。電視臺增長數據主要由衛(wèi)視綜合頻道和臺屬企業(yè)貢獻。專業(yè)紀錄頻道全年總投入約5.69億元,較2014年減少1.61億元,降幅達22%。而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揚帆啟航,給中國紀錄片未來產業(yè)格局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2015年,省級衛(wèi)視頻道的紀錄片總投入達6.73億元,首次超過了專業(yè)紀實頻道的投入量(5.69億元)。各衛(wèi)視綜合頻道普遍增加了投入,整體增幅約為40%,部分衛(wèi)視漲幅超過200%。北京、江蘇、吉林、天津等衛(wèi)視的年投入量在4000-6000萬之間,超過2000萬的還有上海東方、浙江、廣東、安徽等衛(wèi)視頻道,總共有近半地方衛(wèi)視年投入量超過1000萬。
在當前媒介市場格局中,地方頻道生存愈加艱難。多數地面頻道舉步維艱,一些頻道撤掉了專題部和紀錄片欄目,紀錄片主要依賴社會合作,充滿不確定性。整體而言,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有一定傳統(tǒng)與基礎的地面頻道,生產能力相對突出,如廣東佛山臺、中山臺、浙江杭州臺、寧波臺、遼寧大連臺等少數地面臺。
民營公司總投入5.21億元,同比增長16%,行業(yè)占比17%。民營公司發(fā)展整體相對平穩(wěn),局部有起伏。大陸橋實行股份改制,團隊重組,投資規(guī)模增長43%,盈利穩(wěn)步提升,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較以往成倍增長。三多堂2014年3月20日登陸新三板,2015年10月26日開始做市交易,掛牌首日漲幅65%,開盤首日成交活躍,收盤市值約1.4億元,連續(xù)幾個月股價穩(wěn)定。2015年生產投入約2500萬,公司總營業(yè)額大幅增長。東方良友、東方之子、伯璟文化、良友文化等公司也表現突出。但也有一些實力較強的公司減少紀錄片業(yè)務,轉向娛樂真人秀節(jié)目。
新影集團、五洲傳播中心、農影廠、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等軍隊宣傳機構都是紀錄片的重要生產機構,國務院新聞辦、新華社、國家大劇院、華風影視集團等每年都有不同體量的投入。據課題組調研和保守測算,2015年的相關總投入約4.59億元(2014年約4.40億元),同比增長4%,占行業(yè)年度總投入的15%(2014年占18%)。
2015年,商業(yè)視頻網站加大了紀實內容行業(yè)的投入,總投資超過2億,2014年大約6000萬,同比增長233%。除了內容生產有所增長外,其投入主要用于OTT端的戰(zhàn)略性投入,布局客廳大屏幕市場。
2015年,電視紀錄片總播出量上漲勢頭終結,紀錄片生產進入相對精細化階段。紀錄片市場需求不足(與故事片的市場供給不足相異),數量已經相對過剩,質的提升才能刺激市場需求。但電視臺依然是紀錄片最重要的傳播渠道,占據全行業(yè)72%的市場份額。據課題組測算,2015年專業(yè)紀實頻道和衛(wèi)視頻道總共播出紀錄片約76400小時,較之2014年的75800小時,同比增長僅0.8%。全年首播節(jié)目共約24000小時,同比增長3.9%,占總播出量的32% (2014年為30%),說明行業(yè)整體投入和生產能力在緩慢上升。
2015年,中國紀錄片產業(yè)表現出新趨勢。
1.泛紀實類作品市場表現突出
紀實真人秀節(jié)目的異軍突起。上海紀實頻道,云集將來聯合美國探索頻道,引入探索頻道征服全球市場的“紀實+娛樂”模式,推出紀實真人秀節(jié)目《跟著貝爾去冒險》,第一季已經成功實現盈利。大陸橋開發(fā)教育類真人秀節(jié)目《青春季》;元純打造季播類真人秀節(jié)目《造夢者》;央視原《生活空間》《社會記錄》團隊制作的《客從何處來》,相繼在2014和2015年推出兩季節(jié)目;北京紀實頻道推出《雅荻跑世界》;湖南金鷹紀實頻道打造《中國少年派》《高考狀元》等真人秀節(jié)目。所謂紀錄片市場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娛樂化。
2.資源向大機構、大項目傾斜
內容為王、品牌經營、精品化策略、現象級紀錄片等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主導著當前的紀錄片生產。無論是市場資源還是政府資源,都在向大機構和大項目傾斜。
3.紀錄電影有新的突破
2015年共有38部紀錄電影獲得生產許可證,產量較2013年翻番;15部紀錄電影進院線;3部紀錄電影——《旋風九日》《喜馬拉雅天梯》和《我的詩篇》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缎L九日》和《喜馬拉雅天梯》的票房雙雙突破千萬元,分別收獲1700萬和1150萬票房,雖無盈利,卻為紀錄電影試水院線市場做出了積極探索,為行業(yè)積累了寶貴的營銷經驗?!段业脑娖返氖袌鰳I(yè)績雖然并不見好,2015年只收了85萬元票房,但是這部彰顯了現實關懷精神的紀錄片收獲了廣泛好評,通過眾籌放映和新媒體推廣,加強了和觀眾的互動,擴大了紀錄片的社會影響力。
2015年是新媒體紀錄片的井噴年。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6.88億,微信月活躍用戶達到5.49億,網絡視頻用戶達5.04億,手機網絡視頻用戶達3.54億,在線視頻市場廣告規(guī)模預計為247.9億元。在這一發(fā)展態(tài)勢下,“互聯網+”計劃提升為國家戰(zhàn)略。
2015年,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fā)展,新媒體紀錄片在播放量上整體呈高速增長態(tài)勢。移動端流量較去年有所增長,移動端已經成為主要入口。各家新媒體紀錄片平臺面孔差異更大、特色更加鮮明,在不同層面顯現優(yōu)勢。彎道超車現象明顯,有一些過去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播出平臺進入盤整軌道。根據月度覆蓋用戶數和頻道年收入指標,一線新媒體紀錄片平臺共有4家:鳳凰視頻、騰訊視頻、優(yōu)酷土豆、愛奇藝PPS。較之第二梯隊優(yōu)勢明顯,其中鳳凰視頻紀錄片頻道繼續(xù)保持一定優(yōu)勢。
據艾瑞IVT數據顯示,鳳凰視頻紀錄片頻道2015年月均視頻播放覆蓋人數為3525萬。鳳凰視頻發(fā)起的“創(chuàng)·紀錄”運動,共上線影片76期,總播放量突破5億。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已辦到第四屆,產生了較大影響。鳳凰視頻與央視科教頻道同步播出《河西走廊》,全網獨播,上線7天流量即突破2000萬。紀錄片欄目《甲乙丙丁》視角投向普通百姓,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命運,反映和思考社會問題,獲第21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十佳欄目”榮譽。
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2015年著力打造平臺價值,將熱播紀錄片作為主要努力方向,獲得了用戶群的倍速增長。騰訊視頻5億美元購買NBA未來5個賽季的網絡獨家直播權,也成為美國國家地理在中國大陸的唯一網絡專區(qū)合作伙伴,首批上線300小時的紀錄片,2015年共有4.3億人次觀看。和五洲傳播中心合作的《鳥瞰中國》,中美同步推出,在騰訊上的播放量超1.4億??箲?zhàn)紀錄片《大后方》,12集播放量6059萬。
優(yōu)酷土豆紀錄片一直在自制內容上發(fā)力。2015年,成立紀實工作室,資金單獨核算,自負盈虧,年投入5200萬(2014年為2600萬),收入增長24%,自制紀實節(jié)目亮點頻現。2015年推出了《一個女詩人的意外走紅》《遇見你》等系列自制節(jié)目。2015年,愛奇藝重點探索付費播放,付費VIP會員數已經突破1000萬。愛奇藝部分紀錄片(如BBC的節(jié)目)已開始付費觀看,這一模式也將是愛奇藝紀錄片平臺未來的發(fā)力點,2015年重點運營的紀錄片項目是《天罰》。
中國網絡電視臺努力溝通政策和市場,“紀錄中國”積極展開“互聯網+紀錄片”的嘗試與探索,致力于紀錄片資源整合,打造紀錄片產業(yè)服務平臺。
2015年,是新媒體紀錄片的井噴年。播放量破億的案例批量涌現,新媒體已經從過去的創(chuàng)新補充,變成用戶認可的主流平臺,成為紀錄片不可或缺的傳播平臺,越來越多紀錄片首選網絡播出,或專為新媒體量身打造,具有互聯網基因的、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紀錄片越來越多。新媒體紀錄片自身也平臺化,為跨界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據課題組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幾年來網絡瀏覽量過億的中國紀錄片超過9部??傮w看這些作品有兩個特點:一是有兩項是單集作品(內容都與社會關注度高的社會問題有關)在單個平臺的播放量過億,其余系列片中,尚未出現單集、單平臺播放量過億的現象;二是紀錄片在新媒體平臺的傳播主要通過移動端來實現,手機已經成為新媒體主要入口,其播放量已占新媒體總播放量的六成以上,騰訊紀錄片頻道移動端占比超七成,優(yōu)酷土豆則占比近八成。
表1 網絡瀏覽量超億的紀錄片作品
其實,美國新媒體更具擴張性。Netflix的全球擴張如火如荼。截至2015年底,它已擁有全球7000萬用戶,超過1億小時節(jié)目,業(yè)務擴展到190個國家,并對中國市場躍躍欲試。2015年,Netflix年度預算為30億美元,開始購買紀錄片。2016年,內容預算將達50億美元,這一數額超過Showtime、Starz和Amazon加起來的總和。從2016年起,Netflix開始介入制作,宣布與BBC《行星地球》制作方建立合作關系,打造系列自然紀錄片《我們的星球》(Our Planet)。這顯示了Netflix的全球雄心。
Netflix已完成美國和歐洲布局,2016年重點開發(fā)全球市場。Netflix不僅對公共廣播發(fā)起挑戰(zhàn),也打破了有線電視以渠道壟斷為基礎的傳統(tǒng)盈利模式,迫使傳統(tǒng)盈利模式重新洗牌。美國探索頻道雖與Netflix有合作關系,但還是于2015年12月1日推出新媒體終端Discovery GO,將探索美國電視網9個品牌頻道播出的節(jié)目內容分為14個檢索類別,如生存類、歷史類、汽車類、極端工作類、調查類、寵物類、野外生存類等,用戶可以自由觀看其喜愛的節(jié)目。
2015年,世界紀錄片發(fā)展較為平穩(wěn),增速明顯降低。但紀錄片運營體制的挑戰(zhàn)、模式和理念的變革、新媒體的崛起為行業(yè)打開寬闊的想象空間。
(本文為2015年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的精華版。
作者張同道系課題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課題組成員包括樊啟鵬、喻溟、賀幸輝、黃平茂、李淑娟、史馨、何艷、趙謙、朱正賢、崔亞娟、劉忠波、高山、裴武軍、李金澍、任伯杰、范高培、高爽、張佳昳、李想、景慧敏、羅馨兒、梅林紀子、張淑玲、張子煜)
【責任編輯:張國濤】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紀錄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項目編號: 15BC03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