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文,王俊志,王和平(.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03級碩士研究生,黑龍江 哈爾濱 50040).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皮膚科,黑龍江 哈爾濱 50040)
?
鏟疣軟堅湯聯(lián)合火針治療多發(fā)性跖疣療效觀察
王貝文1,王俊志2,王和平2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3級碩士研究生,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皮膚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摘 要]目的:觀察鏟疣軟堅湯聯(lián)合火針治療多發(fā)性跖疣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2例用鏟疣軟堅湯聯(lián)合火針,對照組28例用鏟疣軟堅湯聯(lián)合冷凍療法。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6.9%、對照組8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鏟疣軟堅湯聯(lián)合火針治療多發(fā)性跖疣有很好效果。
[關鍵詞]多發(fā)性跖疣;鏟疣軟堅湯;火針
跖疣屬中醫(yī) “疣目”范疇。是表皮增生的一種良性贅生物,多由病毒感染造成。筆者用徐宜厚老先生經驗方鏟疣軟堅湯聯(lián)合火針治療多發(fā)性跖疣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皮膚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17~52歲,平均(41.27±8.42)歲。治療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齡16~61歲,平均(39.63±10.76)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皮膚科病癥診斷標準》[1]。跖疣位于單側或雙側足底部,邊界清楚,分布不集中,多有壓痛感。
納入標準:確診的多發(fā)性跖疣患者,年齡14歲以上,性別并無特別限制,患者的病程均為3年以內,疣發(fā)于足底部,跖疣數目少于50個者。
排除標準:心、肝及腎功能異常者,糖尿病患者,2個月內使用過抗病毒藥物或免疫調節(jié)劑者,不能耐受火針者。
治療組:用鏟疣軟堅湯。藥用靈磁石30g,代赭石30g,生牡蠣30g,珍珠母30g,川牛膝6g,柴胡6g,赤芍6g,桃仁6g,薏苡仁10g,炮穿山甲10g,皂角刺10g,松針10g,黃芪12g,制何首烏12g,山茱萸12g。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200mL,分早晚2次,飯后0.5h溫服,每次100mL。同時配合火針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固定患者足部,用醫(yī)用棉簽蘸碘伏對疣體進行消毒,選1~2根毫針在乙醇燈上燒紅后,迅速將毫針刺入疣體,以聽到吱吱聲、疣體微微出血為標準,不長時間留針,刺入深度1~2mm,同時根據皮損面積大小及患者忍受度刺入1~4次,所有皮損刺完。
對照組:用鏟疣軟堅湯,方藥組成、用量均同治療組。同時外用冷凍治療,常規(guī)消毒,用液氮槍對準皮損中央直接噴射。
兩組每2周復診1次,連服4周為一療程,觀察2個療程,治療停止半個月后觀察療效。
臨床痊愈:皮損消退,無新發(fā)皮疹。顯效:疣體減少70%以上。有效:皮疹較前變平,消退30%~70%,或有個別新皮疹出現。無效:皮疹無變化或消退不足30%。
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均未發(fā)生感染、破潰、膿腫等并發(fā)癥。治療前后血象、肝腎功等均未見異常。治療組有3例在治療當天出現局部發(fā)紅,輕微疼痛,均在3天內自行緩解。對照組有9例出現皮膚表皮小水皰,但經消毒無菌針頭刺破外用紅霉素軟膏后均在1周內緩解治愈。
本病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發(fā)生在足底部的尋常疣[2]。發(fā)生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3]。目前治療跖疣的原則主要為調節(jié)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對病毒的防御,防止自身抗體的產生[4]。
中醫(yī)認為,本病為氣血失和,腠理不密,復感外邪,凝聚肌膚而成[5]。氣血運行的不暢,致營衛(wèi)失司,衛(wèi)氣不固,腠理疏松,邪氣易襲,與正氣相搏于肌膚,易成瘀或結節(jié),日久堅硬不化?;疳樣型ń浗j,消散瘀結的作用,可以溫經通絡、調和氣血、軟堅散結,從而增加機體正氣、消滅毒邪,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6]。損傷皮損面積小,不影響正常行走,易恢復。鏟疣軟堅湯是徐宜厚老先生的經驗方,徐老認為此病多屬正氣虛虧、濕瘀互結、筋氣不榮、遂生疣贅,治療宜扶正、軟堅、鏟疣,特別強調辨證時要注意分辨濕與瘀的孰輕孰重。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45.
[2] 王俠生,廖康煌,楊國亮.皮膚病學[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309.
[3]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24,313.
[4] 周淑英,貢聯(lián)兵,朱建明.實用皮膚病藥物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129.
[5] 趙炳南,張志禮.簡明中醫(yī)皮膚病學[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3:134.
[6] 杜錫賢.尋常疣外治六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3(4):244-245.
[中圖分類號]R245.316.2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6)04-0324-01
[通訊作者]王俊志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