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華
學校正在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為了更快地把握實驗精髓,提高課堂效率,要求每位參加“語文主題學習”的教師上一節(jié)“語文主題學習”示范課,然后大家一起研討得失。
有一位教師上了《白鵝》這篇課文,讓我感覺耳目一新。她采用“1+1”的課型,把《白鵝》和《白公鵝》進行有機整合。先學習《白鵝》,讓學生找出感受到鵝“高傲”的句子,并聯(lián)系課文談一談,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作者筆下“高傲”的鵝在讀者讀來卻絲毫感覺不到作者對鵝的討厭?原來“反語”能達到如此效果。接著學習《白公鵝》: “快速瀏覽課文,找找這篇課文中有沒有看似埋怨、批評而又充滿愛意的句子?”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聽到看似埋怨、批評,實則充滿愛意的話?接著學以致用:嘗試使用反語填空,嘗試使用反語寫一種小動物。最后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我家的淘氣包》,看看小作者是如何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寫得有趣可愛的。
這位教師針對課文《白鵝》中語言采用“反語”的特點,教學目標明確,緊扣 “反語”舉一反三,一課一得。由此,筆者想到了當前課堂存在著貪多求全、面面俱到的現(xiàn)象。教師總覺得什么都是知識點,什么都要講,生怕講不全、講不透、學生不懂。評課教師也是雞蛋里挑骨頭,你人文性設計得好,我就挑你工具性的刺;你注重寫法指導,我就說你對詞語積累重視不夠,總得挑出一點毛病來。久而久之,有的教師為了在評課的時候少一些批評的聲音,就把所有知識點都講全,一堂課成了大雜燴,學生“吃”起來索然無味。最終學生的學習變成了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語文主題學習”就是要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要求大量閱讀,要求一課一得?!耙徽n一得”指一節(jié)課讓學生有一個收獲,獲得某一方面的知識,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不可太多,也不可太泛,必須有一個核心教學目標。那么,得什么呢?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有效地確定教學目標。就一篇課文而言,學習內容可以涵蓋字、詞、句、段、篇、修辭方法、寫作特點、文本內涵以及拓展訓練等,要根據(jù)課文特點進行設計。
對于低年級,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模仿的方法?!稓g慶》一課,可以讓學生模仿表達。當學生學完課文之后,讓學生先抄一抄課文的前四個句子:“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比缓髥枌W生還有哪些事物也用來歡慶祖國的生日,學生想到了很多,學生每說出一句,筆者就將其板書在黑板的積累語句處,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摘抄下去,學生說道:“藍天獻上美麗的彩虹,高山穿起多姿的衣裳,魚兒唱起動聽的歌曲,樹林跳起優(yōu)美的舞蹈,樂團奏出豐收的樂章。”
筆者選擇了幾句板書后,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前四句,再把課文的“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國媽媽的生日”抄寫在最后,這樣筆者就表揚孩子們:“現(xiàn)在這首飽滿的詩就是你們創(chuàng)作的了,你們多了不起啊?!焙⒆觽兒芗?。我想,通過這樣的模仿句式的訓練,日積月累,定會讓孩子們的語言表達更多姿。
《橋》這篇課文在表達方法上有以下三個特點:(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2)本文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xiàn)力。我們可以抓住“語言簡練”這個點,通過簡潔的語言與啰嗦的語言的對比,體會出簡練語言所能達到的表達效果,還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讓學生體會,比如當一個人非常生氣的時候,他說“滾”和“你給我滾出去”所達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滾”更能讓讀者感受他內心的憤怒,也更符合極度生氣的人的語言特點。
只要教師能正確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科學合理地進行取舍,每堂課都能突出一點,抓實一點,不僅要讓學生“學過了”,更要“學會了”,做到真正、有效的“一課一得”,學生的收獲自然也會積少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