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兆周
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忽視了課文教學的整體性。所謂整體性,就是把課文作為一個整體,重視其整體的藝術性和科學性。要想有計劃、高效率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課文的整體性。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把課文肢解得支離破碎,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久而久之,勢必使閱讀教學陷入枯燥、機械的境地,學生對語文學習就會失去應有的興趣和熱情。
這幾年,我一直在用“批注式閱讀”來上語文課,在我的語文課堂上也遇到類似的困惑。教學實踐中,學生會提問題,會寫批注,會積極展示自己的批注成果。但新的問題卻接踵而來,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生的表現欲望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在課堂上踴躍展示批注成果,爭先恐后,互不相讓。原先由教師主導的有條不紊的課堂秩序不見了,而學生的展示缺乏條理性,眾說紛紜甚至重復展示的現象屢有發(fā)生,語文課堂的整體性不復存在。
我陷入了沉思。
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提醒我,每篇課文都是由許多要素構成的,各要素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我們講述這些要素時,都要有個明確的指向,即指向教學重點。這樣,可以使教學目標明確而集中,教材中許多復雜的東西會因此明晰起來,不必擔心因突出了重點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學內容,因為所謂重點,往往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重點問題解決了,別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學《窮人》這課時,我就采用了“以文題中的文眼串全篇”的教學方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教學流程一下子變得清晰、簡潔起來。
書有名,文有題。文章的題目往往對一篇文章或一部分知識內容起著統(tǒng)領全篇或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窮人》這一課,我緊緊圍繞著“窮”字組織教學,要求學生畫出與“窮”有關的語句,寫批注,再在課堂展示批注成果,提出質疑,進行合作探究。
教學伊始,我首先在黑板上板書了課題:窮人。有學生立即展示了對課題的批注:“課文以‘窮人為題,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與西蒙兩家的貧窮——住得差,吃得差,衣不蔽體,勞動條件差,疾病纏身。這是沙俄時期俄國漁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p>
師:請大家讀一讀描寫桑娜一家貧窮的句子,畫上直線,再進行展示。
(我在課題的下方寫了個大大的“窮”字。)
生1:“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說明他們的勞動工具是破舊的。
(板書:勞動工具破舊)
生2:“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薄安霓Z鳴和狂風的怒吼”,這樣的天氣丈夫還要出海打魚,寫出了他們勞動環(huán)境的惡劣。
(板書:勞動環(huán)境惡劣)
生3:“古老的鐘發(fā)啞地敲了10下,11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币股盍?,丈夫還沒回來,還想著在海上起風暴的晚上捕一點魚回來維持家庭的生活,可以想象出桑娜一家已處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窘境,否則她的丈夫不會如此拼命工作的。
(板書:吃了上頓沒下頓)
生4:“丈夫不顧惜身子,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边@說明他們吃得少而單一?!懊銖姟焙汀爸挥小庇玫煤?,說明他們的生活極度貧困,就是這樣不分晝夜地奔波勞碌,也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板書:吃得少而單一)
生5:“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彼自捳f“寒從腳下起”,俄羅斯的冬天多么寒冷,孩子們卻光著腳跑來跑去,可以想象出他們一家衣不蔽體的生活現狀。
(板書:沒有鞋,衣不蔽體)
師:大家的展示很精彩!就是在這樣貧困的情況下,桑娜和漁夫卻做出了令人難以相信的舉措。是什么呢?
生:他們已經有了五個孩子了,可是在西蒙死后,又主動收養(yǎng)了西蒙的兩個孤兒。
師:這個舉動說明了什么呢?
生:作者通過這樣的事例,謳歌了窮人善良、勤勞、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
師:你說得真好!你們在預習課文寫批注時,發(fā)現文中有“窮”字嗎?(學生搖頭)老師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作者寫的是窮人的悲慘生活,卻通篇沒有一個“窮”字?請大家在課文題目旁邊批注,可以小組討論探究,達成共識后再分小組展示。
我的這個質疑有相當難度。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始有人舉手。
生:我們小組認為,雖然桑娜一家在物質上是窮人,但精神上絕對是個富翁,因為他們身上有著金子般燦爛的高貴品質。所以作者在文中沒有寫一個“窮”字。
師:真棒!讓我們對他們小組精彩的批注成果給予熱烈的掌聲。(掌聲四起。我順勢在黑板上又寫了個大大的“富”字。)請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寫桑娜和漁夫美好心靈的句子,畫上波紋線,寫批注。
幾分鐘后,陸陸續(xù)續(xù)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舉起了小手。
生1:“這間漁家的小屋卻溫暖而舒適?!边@是環(huán)境描寫,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充分說明了桑娜的勤勞能干。
(板書:勤勞能干)
生2:“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有什么可抱怨的?!鄙D纫患疫^著如此貧困的生活,卻絲毫沒有怨言,對生活依然心存感激,足以看出她的善良。
(板書:善良)
生3:“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個生病的女鄰居?!鄙D仍谧约旱恼煞蛏啦幻鞯那闆r下,始終惦記著西蒙,這說明她對女鄰居非常關心,非常同情,她是個心地善良的勞動婦女。
(板書:富有同情心)
生4:“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面對西蒙的悲慘遭遇,桑娜本能地把兩個孤兒抱回了自己的家,而且“覺得非這樣做不可”,與“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做”看似矛盾,實際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窮人、關心幫助窮人的善良品質出之于她的本能。
(板書:樂于助人)
生5:我對桑娜復雜的內心活動和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綜合批注,它真實地反映出桑娜的生活現狀,表現了她寧愿自己承擔痛苦和勞累,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yǎng)成人的樸實、善良的美好品質。
(板書:樸實)
生6:我對漁夫的外表、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也有集中批注?!翱圜蠛凇笨梢钥闯鰸O夫是個樸實、憨厚、勤勞的人,為下文漁夫做出的決定埋下了伏筆。“皺起眉”“臉變得嚴肅、憂慮”說明漁夫感到問題很難辦;“搔搔后腦勺”說明他正在認真考慮,形象地說明漁夫覺得問題相當嚴重;“嗯,你看怎么辦?”這是漁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見;“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這是漁夫做出的初步決定;“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熬”字用得好,說明漁夫為了撫養(yǎng)鄰居的孩子準備過更艱苦的日子,準備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犧牲;“快去!別等他們醒來?!睗O夫怕孩子醒來受驚嚇,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足以表達對妻子的信任。漁夫的身上具備了桑娜所有的美好品質。他們真的是精神上的富翁!
(掌聲雷動)
師:大家的展示超出了老師的教學預設,真令人陶醉??!現在,還有問題嗎?
生:有。漁夫催促桑娜趕緊去抱西蒙的兩個孩子,“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這是為什么?她應該欣喜若狂才對呀?
師:妙哉!是啊,此時桑娜的心情應該是“風雨過后是彩虹”“撥開烏云見太陽”,為什么會“坐著一動不動”呢?大家繼續(xù)寫批注。
說心里話,學生的質疑也超出了我的教學預設,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期待著精彩的課堂生成。瞧,有人開始舉手了。
生1:“一動不動”反映了桑娜真實的內心世界。此時她的心情應該是興奮、激動、快慰、感激……百感交集,“此時無聲勝有聲”,給人以回味的余地,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生2:我來補充他的觀點。此時桑娜的心情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她想得更多的還是將來的生活,從另一個側面點明了主題。
我順勢而導:“好!順著兩位同學的思路,請大家展開想象,續(xù)寫《窮人》?!?/p>
生:老師,我早就準備好了,請聽——
漁夫看到七個熟睡的孩子,每張小臉都是那樣的恬靜,在柔和的燈光下,像一排飽滿的向日葵。他欣慰地笑了。
自從桑娜家收養(yǎng)了西蒙的兩個孩子后,日子越來越艱難了。桑娜整天忙個不停,既要照顧七個孩子,又要忙家務,還要給丈夫補撕破了的漁網,她瘦了,憔悴了。漁夫呢,每天必須起早貪黑出海捕魚,可是收獲甚微。日子一天一天地挨過去,桑娜家窮得都揭不開鍋了。漁夫終于病倒了。村里人十分同情他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桑娜家里又傳來久違的歡笑聲。
在這貧窮而荒涼的小漁村里,愛的故事仍在繼續(xù)……
教室里靜極了,我們似乎都沒有聽到下課鈴聲。
批注式閱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并非“隱形人”。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誡我們,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課堂教學流程無章可循;后一種傾向必然是填鴨式灌輸。
有人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那么,學生的批注式閱讀,則可折射出孩子們五彩斑斕的閱讀個性,讓讀書不再是一種被動的行為,讓讀書不再成為一種負擔,而是將讀書變成他們的一種精神需求。教師關注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就是關注共性。教學設計時,教師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情感基點,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思考,讓學生在情感共鳴處寫批注,就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巧妙設計,脈絡分明,“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相機而引,適時而導,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乃是教學最樸素的技巧!以學為“經”,以教為“緯”,雙線并行,才能編制出最美麗的教育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