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當前的職中詞匯教學存在脫離語境,相互孤立,難于運用等問題。導致學生不但記憶單詞困難,而且不知在何種情況下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以語境創(chuàng)設為內在核心,情景故事,構圖和游戲簡圖為外在形式的方法開展詞匯教學,并通過一些實際的教學案例來闡述這一思路的操作方法。
【關鍵詞】語境創(chuàng)設 詞匯教學 情景故事 構圖法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57-03
一、當前中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及教學的誤區(qū)
當前的中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存在的主要困難就是由詞匯量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學習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閱讀和寫作上。如何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我們大部分教師會采取以下兩種方式教學:
1.課堂上詳細講解每個單詞的用法,把單詞的記憶留為課后作業(yè),然后再利用默寫或測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詞匯學習情況。
2.課上不對詞匯進行處理,而是直接要求學生背誦詞匯會抄寫詞匯,然后也是通過聽寫的方式來做檢測。
其實,這兩種方式顯示了很多教師在詞匯教學上很忽略,也存在以下幾個理解誤區(qū):
1.只有在上正課,特別是上閱讀課前讓學生背出生詞才能繼續(xù)之后的教學。
2.課堂時間有限,應該注重放在課文的講解上,而詞匯的背誦留待課下就行了。
3.學生只要知道了詞義,就能應付很多英語的問題了。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當前的詞匯教學還是停留在“讀音+詞義+ 默寫”的層次上。無論是集中教授詞匯還是擴展講解詞匯,學生往往都是脫離語境理解詞匯和用法,詞匯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詞義上,對于具體在什么環(huán)境下使用所學單詞往往一無所知。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的一些詞匯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在的教學大綱對學生在詞匯量上的要求,如何讓學生能有效的掌握詞匯,筆者覺得在適當?shù)恼Z境創(chuàng)設下進行詞匯教學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語境這一概念最初是由著名的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aki)于1923年提出的。他認為語境是指語篇產生時周圍的情況,事件的性質,參與者的關系等。通俗來說就是教師根據(jù)所要教授的詞匯,創(chuàng)設一些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讓學生在相應的語境下來理解詞義,掌握詞匯。教師當然首先要對所教授的單詞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1.該詞的語法和句法特征。
2.該詞如何與其他詞匯產生聯(lián)系。
3.該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義變化。
4.該詞的相關搭配。
5.該詞的聯(lián)想意義。
二、實施語境教學的前期準備
1.詞匯分析工作。每個單元都有很多詞匯,怎樣把這些詞匯放在語境中是個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研究的問題。
(1)為詞匯找家。
哪些詞匯適用于那種語境,需要我們?yōu)樗麄兎址诸?,找找家。根?jù)詞匯的意義和詞性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在不同的語境中來學習。比如說在學習電子設備操作的那個單元,我就把單元的所有生詞進行了整合,創(chuàng)設了一個新職員來到全自動化辦公的辦公室,他需要學習各種電子辦公設備的操作。這樣我就在一個環(huán)境下讓學生學習了所有的有關電子設備的名稱,以及一些有關操作的動詞的正確使用。
(2)設計與語境相配的教授方式。
給了學生一個語境,但是要用什么樣的載體才是最合適的呢,其實這需要我們自己去總結發(fā)現(xiàn),不同的語境下我們可以采取相同或不同的教學方式,只要我們勤加思考和學習,總會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各種方法。
2.學生調查工作。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我們職中生要掌握大概2500多個詞匯,怎樣才能讓學生在三年中能熟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詞匯呢,我覺得有必要對學生進行一下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了解學生的已有詞匯量。
(2)了解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和習慣的學習方式。
(3)跟蹤不同學習方式下對詞匯的掌握程度。
三、語境教學方法在學生學習詞匯中的具體運用案例
“詞語要嵌在上下文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呂叔湘)。我們在教授詞匯的時候不應該把生詞獨立開來,因為我們每個單元的詞匯其實都是可以圍繞著若干個主題展開的,我們完全可以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把他們連接起來,讓他們成為一個故事或圍繞著一個主題的若干分支,讓學生在頭腦中把生詞構成一個關系網(wǎng),從而加強記憶的數(shù)量和質量。
1.故事聯(lián)想法。在高教版的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的第三冊中有一篇關于蘋果公司的“digital story”,文章中有一些生詞需要學習,我就根據(jù)這些生詞構思了一個關于面試的故事。故事如下:
幾個月前,我參加了一個job fair ( 招聘會), 有一份job(工作)非常不錯,就是要求English level (英語水平) 要高。
Interviewer (面試官) 是個美女姐姐,她要我翻譯 production instruction ( 產品說明) ,我看不懂?;氐綄W校,我發(fā)奮圖強一陣子……前幾天,看到一則 want ads ( 招聘廣告),竟然是大明頂頂?shù)奶O果公司,我便投了 resume (簡歷)。竟然接到電話讓我去 job interview( 面試)。第二天去面試,interviewee 面試的人還真不少,面試官問我:“為 什么選蘋果?”我說:“貴公司有良好reputation (聲譽),她又問我:“ 蘋果為什么要選擇你?”我說:“ 我非常 hard working ( 工作勤奮)。我非常 outgoing ( 活潑外向 )。 我有 cooperative ( 合作精神),我 optimistic ( 樂觀向上 )?!?* ^__ ^ * 我被錄取了!
通過這個我自己編輯加上學生后期添加的面試小故事,我讓學生把這些生詞放入了一個情景語境中,學生對于這么個貼近生活又對他們日后工作有指導作用的小故事有了深刻印象,而鑲嵌其中的重點詞匯也在不知不覺中輕松掌握了。
2.身臨其境法??茖W家曾證實:人腦的大部分記憶是將情景以模糊的圖像存入右腦,思考的過程就左腦所記憶的形象,一邊把它符號化,語言化的過程。心理學家也證實,同一事物如果用單純的符號或文字認識需要10秒鐘的時間,而用圖畫只需要約一半的時間,用逼真的圖像則只需3-4秒的時間。因此,我也常采用構圖法來激起學生的興趣,英文中有句話“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 可見沒有愉快的心境和強烈的興趣的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興趣就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我經(jīng)常拿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圖片附上我們需要學習的詞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下面我就以高教版第二冊第七單元中的 reading——Tw–day Tour in Sydney 為例來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首先我會將課文中的所涉及到的地點用圖片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這些地方有個客觀的印象,接著我會把圖片的所顯示的地方的名字,特色用關鍵詞羅列出來,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語把這些詞組成句子,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對生詞有深刻印象,同時也加強了他們對于單詞的運用能力。
3.以語境為依托的頭腦風暴法。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與單元主題密切相關的語義場。教師可以利用相關語境建立一個詞匯集合,在講解詞匯的時候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要求學生以主題單元為情景話題說出有關詞匯,當然也可以以小組賽的方式進行競爭,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說在上外研社版的第一冊閱讀課 The Olympic Games 時,教師可以用以下類似以下的概念圖來對學生進行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法又稱智力激勵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國創(chuàng)造學家A·F·奧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發(fā)表的一種激發(fā)性思維的方法。此法經(jīng)各國創(chuàng)造學研究者的實踐和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發(fā)明技法群,深受眾多企業(yè)和組織的青睞。
以這種概念圖為框架的生詞學習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這種熱身活動一方面激活了學生大腦中已有的語言存儲,同時通過對已知信息的加工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這樣的詞匯學習方式在學生的大腦中展開了一幅奧運會的賽事準備圖,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客觀理解。
4.在語境基礎上的簡筆游戲圖法。這種方式是我在旁聽了一位外教的上課過程后根據(jù)現(xiàn)在我們的課本要求設計出來的,這位外教很喜歡用簡筆畫來表達他的上課內容和思想,學生對他的這種隨手畫來的方式很感興趣,也很是佩服。詼諧的畫面往往給觀者留下深刻影響。而他的畫也不是孤立的,很多時候都是像連環(huán)畫一樣一幅接著一幅,這種方式既能解決他與學生之間的語言障礙,也讓他的上課效果大增。之后我就想如果我也把單元詞匯用這種方式呈現(xiàn)出來,再加上一定的娛樂性肯定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大增,這種設想最終在我上了高教版的第二冊,第十單元“why was it built?”后得到了證實。
這個單元的lead?鄄in 囊括了許多世界的著名建筑,這些建筑的名字和歷史都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如果單個分別講肯定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所能記住的不多,所以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語境,那就是我跟他們玩一個環(huán)游世界的游戲,這個游戲的簡圖是這樣的: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課文上所要了解的著名建筑都分布在了路線上,游戲的規(guī)則是:
(1)全班學生分為八個組開展比賽,從標識“start”的地方開始前進,前進的格數(shù)由所擲的色子的點數(shù)決定。最先到達終點者為贏。
(2)如正好走到標識有“card”的地方,就必須從我所準備的有關知識問答卡中抽出一張來回答,答不出者暫停游戲一次。
(3)如走到標有著名圖片的地方必須集體說出建筑物的英文,如順利答出,獎勵前進一格。
這個游戲我是用幾張大白紙拼畫而成的,玩的時候就貼在黑板上,學生們對這種在玩中學的方式特別喜歡,整堂課的氣氛都非?;钴S,特別是有些平時表現(xiàn)很一般的學生都非常積極,他們會很主動的學習那些生詞和相關知識,以備問答用。從此后,我在上課時不時會用上簡圖,效果都不錯,有時也會讓學生來畫兩筆,發(fā)揮一下他們的想象力,效果意想不到得好。
四、結束語
英語教學其實很多樣化,只要在詞匯學習中做到能全面考慮,語境創(chuàng)設,情景輔助,構建詞匯關系,圍繞教學大綱要求,為學生搭建一個能讓他們感興趣的語境,使學生對所學詞匯形成一個立體的關系網(wǎng),實現(xiàn)語言的立體化發(fā)展。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認真研究教材,多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多加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一定會有更多的吸引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英語基礎模塊2》,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陳則航,王倩.《以主題意義為核心的詞匯教學探索》 中小學外語教學
[3]李均立.形象記憶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學報
[4]Harme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5]程嘵堂,鄭敏.2002 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