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庭 溫海峰
高頻震蕩通氣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張維庭 溫海峰
目的 探討高頻震蕩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 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將86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36例),實驗組給予高頻震蕩通氣治療,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呼吸支持治療,比較2組治療效果。結果 2組患兒治療后pH、PaO2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7.28±0.09) vs (7.17±0.16)、(75.32±14.91)mmHg vs (39.81±19.31)mmHg,(7.23±0.10) vs (7.18±0.17)、(54.54±12.33)mmHg vs (39.77±20.21)mmHg];OI、PaCO2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23±4) vs (34±10)、(34.59±11.11) vs (55.92±10.83)mmHg,(28±6) vs (35±9)、(41.55±12.80) vs (55.85±14.72)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治療后pH、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7.28±0.09) vs (7.23±0.10),(75.32±14.91) vs (54.54±12.33)mmHg];OI、PaCO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23±4) vs (28±6),(34.59±11.11)vs (41.55±12.80)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缺氧性心肌損害、壞死性氣管支氣管炎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34.00% vs 66.67%)、(12.00% vs 30.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頻震蕩通氣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呼吸困難癥狀和血氣分析指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臨床效果顯著。
高頻震蕩通氣;傳統(tǒng)呼吸支持;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兒出生后不久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呼吸衰竭[1]。該病的發(fā)病與新生兒胎齡有關,病死率較高,需及時采取通氣治療改善患兒呼吸情況。傳統(tǒng)鼻塞、面罩吸氧或持續(xù)正壓通氣易引發(fā)新生兒肺損傷等并發(fā)癥,高頻震蕩通氣技術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2]?,F對江西省永豐縣婦幼保健院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應用高頻震蕩通氣的臨床優(yōu)勢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2月~2015年2月江西省永豐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3]中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相關診斷標準;單胎早產兒;經X線胸片檢查結合臨床表現確診。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呼吸系統(tǒng)先天發(fā)育不全患兒;有遺傳代謝性疾病患兒;有其他重要臟器疾病患兒。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將86例患兒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36例。實驗組男29例,女21例,胎齡(30.52±1.88)周,出生體質量(1.25±0.17)kg;對照組男22例,女14例,胎齡(30.68±1.26)周,出生體質量(1.31±0.22)kg。2組患兒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兒均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傳統(tǒng)呼吸支持治療,即視患兒實際情況選擇面罩吸氧或持續(xù)正壓通氣;實驗組給予高頻震蕩通氣治療:使用美國Sensor Medics公司生產的3100A型高頻振蕩呼吸機,參數設定為氣道壓12~15 cm H2O,振幅30~40 cm H2O,偏置氣流15 L/min,呼吸比33%,視治療效果逐漸調整參數[4]。
1.3 觀察指標 記錄2組患兒治療前及治療后24 h pH、氧合指數(OI)、血氧分壓(PaO2)、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變化情況,并比較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和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pH、OI、PaO2、PaCO2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2組患兒治療后pH、PaO2水平均明顯升高,OI、PaCO2水平均明顯下降,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治療后pH、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OI、PaCO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pH、OI、PaO2、PaCO2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表1 2組患兒pH、OI、PaO2、PaCO2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
2.2 2組患兒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兒缺氧性心肌損害、壞死性氣管支氣管炎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病的主要原因為新生兒肺結構發(fā)育不成熟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臨床上以采取機械通氣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為主要治療手段[5]。臨床實踐表明,早產兒肺結構發(fā)育不成熟,通氣潛能也比較低,因此機械通氣方式以高壓、高氧濃度、高潮氣量為主[6]。但治療過程中易對患兒肺部造成損傷,肺氣腫、壞死性氣管支氣管炎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7]。高頻震蕩通氣因頻率較高,更接近新生兒的肺部共振頻率,可有效控制潮氣量和通氣壓力處于較低水平,即可達到有效通氣量,促進患兒肺自主氣體交換[8]。因此,能夠有效改善高氣壓、高潮氣量對患兒呼吸頻率及肺部的影響,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但需要注意的是,高頻震蕩通氣治療費用較傳統(tǒng)面罩吸氧或持續(xù)正壓通氣更高,雖然效果較好,但有一大部分家庭因治療花費問題仍然選擇較傳統(tǒng)面罩吸氧或持續(xù)正壓通氣進行治療,這也是限制高頻震蕩通氣廣泛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兒治療后pH、PaO2水平均明顯升高,OI、PaCO2水平均明顯下降,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2組呼吸支持治療方式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均有確切效果。但實驗組患兒治療后pH、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OI、PaCO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高頻振蕩通氣在改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方面效果更佳。實驗組患兒缺氧性心肌損害、肺出血、壞死性氣管支氣管炎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高頻振蕩通氣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高頻震蕩通氣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呼吸困難癥狀和血氣分析指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臨床效果顯著。
表2 2組患兒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1] 陳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特點和高危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16):32-33.
[2] 陳樂,汪艷,張群威,等.常頻和高頻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14(9):758-761.
[3]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56-158.
[4] 趙麗霞,李長青.不同給氧方式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血氣分析的改善狀況及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19(23):101-102.
[5] 陳均,彭錫蘭,吳雄基,等.高頻震蕩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5,21(7): 1125-1128.
[6] 張勁松,黃文靜,沈觀樂,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診斷及規(guī)范治療體會[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5,37(2):211-213.
[7] Daniel IW,Fiori HH,Piva JP,et al.Lamellar body count and stable microbubble test on gastric aspirates from preterm infants for the diagnosis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Neonatology,2010, 98(2):150-155.
[8] 趙紅濤.兩種不同通氣方式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比較[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7):136-1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21
江西 331500 江西省永豐縣婦幼保健院(張維庭 溫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