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芬
摘 要: 本文以一節(jié)非謂語動詞專題復習的研討課為例,探討在設定的主題語境中結合寫作進行語法專題復習的教學模式,鞏固語法知識教學效果的同時提高書面表達水平。
關鍵詞: 主題語境
一、引言
語法專題的復習與鞏固是高三階段的一個重點教學內容。筆者在多年的執(zhí)教生涯中發(fā)現高中階段各個語法專題的復習,即使從高一到高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復再現,很多學生掌握的程度仍不理想,難以實現準確輸出,教學效果不理想。筆者認為,在高三語法復習中,如果能夠在特定的主題語境中進行操練,結合書面表達句式的完善提高對所學的語法知識加以應用,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語法學習的興趣,強化語法知識的教學效果。學生如果懂得在句式表達中使用相關語法結構,不僅能夠提高書面表達水平,在考試中相關語法題的準確率上也會大大提高。以此思路,筆者設計并成功開展了一節(jié)市級教學研討課。
二、課例實踐
在非謂語動詞專題的復習中,筆者根據Situational Approach(情景教學法)和Task-based Teaching(任務型教學法)及《英語新課程標準》“在學中用,在用中學”的理念,采用了“呈現—歸納—實踐—活用”的語法教學模式,先用兩個課時的時間系統復習了非謂語動詞的相關知識,解決了什么是非謂語動詞、何時應該使用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有哪些形式及含義等問題,基本掃除了語法理解方面的障礙。接下來最后一個課時,主要集中于解決實踐和活用的問題。根據非謂語動詞各種形式的使用頻率及學生掌握較不熟練的幾種形式,設計一系列的練習,從選詞填空,圖片描述填空,根據學生表演描述情節(jié)的語篇運用填空,到擴寫句子,層層深入,為最終的寫作的應用做好鋪墊,引導學生把非謂語動詞有意識地應用到寫作中,完善和提高相關主題作文中使用的句式,提高句子表達水平。筆者有意在本節(jié)課的操練中設定了節(jié)日慶祝這一個主題語境,因為在節(jié)日慶祝的這一主題語境下展開學習活動,相比其他主題,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活躍語法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更多地自然地使用非謂語動詞的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運用知識的平臺,從而把語言的形式、意義和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覺得語法知識是能夠活學活用的,而不是枯燥死板孤立的,能夠從中獲得學有所成的成就感。課前先布置學生寫一篇關于春節(jié)的作文,然后選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兩篇習作稍作修改后,連同課上其他練習的文字內容,一起印在學案上分給學生,作為課堂使用的范例,讓學生練習如何應用非謂語形式完善句式結構,從而寫出更高級的句子。以下是本課時的教學步驟和每一步驟的詳細內容及設計意圖。
步驟1:導入
1.播放歌曲Christmas time,讓學生填出其中三處非謂語動詞(5′)
I just got home to join you ...
One big family filled with love to last throughout the year...
A loving kiss straight from my heart...
設計意圖:增強課堂的愉悅感和趣味性,自然地引導學生注意非謂語動詞這一語法現象在英語中的廣泛使用,讓學生體會到學會應用非謂語動詞來提高自己句子表達水平的重要性。
2.讓學生填如下表格,復習非謂語動詞的各種形式(2′)
設計意圖:方便學生在后續(xù)練習中能夠正確使用,特別是可以讓少部分對于非謂語動詞各種形式可能還不夠熟練的同學在練習中參考并鞏固。
步驟2:操練
1.選擇填空(2′)
(1)So far nobody has claimed the money (discovered; to be discovered) in the library.
(2)The building (being built; built) now is our future classroom.
(3)(Laughing at; Being laughed at) others is impolite.
(4)(Laughing at; Being laughed at) is an unpleasant experience.
...
設計意圖:用二選一填空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和復習done, being done, to be done作定語,doing, having done, having been done作狀語及doing, being done作主語的用法。選取這幾個項目和成分,也是為后續(xù)的操練做好鋪墊,強化之前課程的復習效果。這部分練習主要是把學生做過的一些高考單項選擇題進行改造,難度較低,目的是快速復習。
2.用非謂語動詞填空,描述學生圣誕節(jié)活動拍攝的圖片 (4′)
如:Picture 1
We gathered on the playground, ?搖 ?搖 (conduct) rabbit dance. (conducting)
Picture 2
?搖 ?搖(decorate) with some Christmas ornaments (裝飾物), the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looks beautiful. (Decorated)
...
設計意圖:這一步練習相比前一步,難度略有加大,要求學生自己思考所需的動詞形式。使用學生的活動圖片作為操練素材,能使學生感覺比較親切有趣真實,讓學生感覺到語法并不是枯燥的知識,而是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活學活用的。練習中使用到的非謂語動詞形式和句子因為與寫作話題同屬于節(jié)日慶祝主題,可以為學生最后在寫作運用非謂語動詞提供參考和啟發(fā)。
3.表演和描述(6′)
播放一段事先讓學生表演并錄制的與節(jié)日慶祝主題相關的短片,盡可能多地使用非謂語動詞編寫一段短文描述短片內容,設計成填空題讓學生完成。如:
On Mothers Day, Xiaojie went to the florists (花店) to buy (buy) flowers. Having bought (buy) the flowers, he went back home. He pressed the door bell and hid himself beside the door, holding(hold) the bunch of flowers to be presented (present) to his mother right in front of the door. Surprised(surprise), his mother came out. Receiving (receive)the flowers, she was very happy. Being given (give) the flowers was a pleasant surprise to her.
設計意圖:這部分活動是讓學生能夠在語篇中綜合運用非謂語動詞,進一步加深練習的難度,為后面寫作中能夠正確寫出含有非謂語的句子鋪墊。同時,學生練習的材料是同學在視頻中的表演內容,能夠及時調節(jié)和活躍課堂氣氛,使得語法課堂變得比較生動有趣,加深學生對本課語法現象的印象。學生課前表演、錄像后課上播放的方式比較方便課上學生全體操練。
4.句子拓展(7′)
練習用非謂語動詞寫長句,句子內容均與節(jié)日慶祝的話題相關。如:
(1)我們舉行晚會慶祝萬圣節(jié)。
我們穿著幽靈一樣的服裝,舉行晚會慶祝萬圣節(jié)。
我們穿著幽靈一樣的服裝,舉行晚會慶祝萬圣節(jié),唱歌跳舞到深夜。
We held a party to celebrate Halloween.
Dressed in spooky costumes, we held a party to celebrate Halloween.
Dressed in spooky costumes, we held a party to celebrate Halloween, singing and dancing till late into the night.
...
設計意圖:這一步句子寫長法,直接指向了最后寫作中非謂語動詞的運用。既是鋪墊,又是過渡,同時是一個很好的引導。難度較大,學生可與同桌互相討論。翻譯的句子內容有意識地圍繞節(jié)日慶祝,可以給學生最后相似話題的寫作運用提供范例參考。
步驟3:寫作運用(20′)
展示兩篇中等水平的學生以“The Spring Festival”為主題的習作,小組討論如何盡可能多地使用非謂語動詞改寫句子,寫長句。巡視學生修改情況,選取有代表性的修改結果讓學生上來呈現,共同辨析、完善。最后給學生展示參考示范,以便學生對比和體會如何在寫作中應用非謂語動詞寫出更高級的言簡意賅的句子。
設計意圖:這一步是最終的寫作運用,要求學生運用課上所學的語法有意識地進行應用,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寫作任務的目標實現情況是對學生掌握運用本語法項目的檢驗,而這也是高三學生學習語法知識所應該達到的效果。小組活動有助于學生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業(yè):重寫作文,盡可能使用非謂語結構來寫出較為復雜的句子,最后填好課堂評價表后連同作文一起上交。
三、課后反思
1.在學生修改后的作文中,發(fā)現學生均能夠較為準確地使用非謂語動詞來完善句子表達,甚至是一些原本英語較差的學生也有部分能夠成功地使用非謂語動詞來寫句子。在過后其他話題的寫作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會繼續(xù)在作文中使用非謂語動詞來寫出較好的句子。學生普遍感覺考查非謂語動詞的題變得更加容易,準確率大大提高。可見,不管是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還是課后的學習效果來看,嘗試這種方法進行的語法復習都是成功的。
2.節(jié)日這一主題語境的設定,為語法操練設定一個學生既感興趣又有生活氣息的話題背景,這是一個值得花心思去嘗試的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筆者認為,在定語從句等語法專題復習中,也能夠在這一主題語境下設計練習來進行。
3.本節(jié)課中,看圖說話的圖片是來源于學生慶祝圣誕節(jié)時拍的照片;語篇填空使用的視頻是讓幾個學生課前表演錄像的;而最后用于修改句子的作文則是學生自己之前已完成的習作。操練素材的選擇盡可能來源于校園原創(chuàng)的這種做法也是比較新穎有趣的嘗試,比起使用與學生生活較不相干的素材來說,無疑顯得更生動活潑親切有趣,能夠很好地調節(jié)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印象,同時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語法知識是能夠活學活用的,從而提高學習語法知識的興趣。平時應多收集學生在?;顒拥恼掌踔潦且曨l資料,這些不只是學生高中時代珍貴的回憶,同時可應用于教學中作為語言技能的訓練素材。
4.設計并分發(fā)的學案也是使用課件進行語法復習的時候一個值得堅持的做法。把課件上的文字內容印發(fā)給學生,可以當做課堂筆記。因為使用課件上課,往往內容過得比較快,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能跟不上,多數學生也來不及做筆記。有了學案,就可以方便學生課后復習、查缺補漏,而老師也可以從課后收上來的學案中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和課堂表現情況及學習效率。
四、結語
筆者認為,高三階段的語法教學,要注重化繁為簡,盡可能地考慮學生的需求,始終追求簡潔和實效,不能僅僅停留在做單項選擇題或者填空題上,一定要學以致用,最終落實到寫作中,從而能夠靈活應用語法結構的高度來復習和鞏固語法項目。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比較輕松、有趣的教學方式,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利用學生在學校的活動和生活實際,設計自己的操練素材,寓教于樂。在主題語境中結合寫作進行語法專題復習的具體做法值得進一步探索實踐,一線教師應群策群力開發(fā)更多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實際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