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馨瑤
摘 要: 法國暢銷作家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Frédéric Beigbeder)2009年的作品《一部法國小說》獲得雷諾獎,但他的私人生活和作品風格卻飽受爭議,被稱為法國文壇壞小子。通過他的兩部主要作品的分析,能否找到爭議的原因呢?他的作品揭示了什么社會問題?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法國文壇壞小子 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 爭議
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自戀、放浪形骸、頹廢、吸毒、離婚、夜店??停@些標簽讓人們對他敬而遠之,甚至嗤之以鼻。但無可否認,他同時也是才華橫溢的媒體紅人、記者、編輯、廣告人。在他的作品獲得雷諾獎之后,媒體各執(zhí)一詞:“貝格伯德根本就不是一個作家,頂多算是VOICI雜志的專欄寫手罷了,他自戀,他所有作品都是自傳性質的……他的文字讓人嘔吐。”①有些人認為:“99法郎證明了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是個天才作家,就算他是一個很危險的花花公子,但卻讓人不得不動容。他的作品風格簡單,敘述清澈流暢,就像一首詩,且不失幽默和諷刺?!雹谒膬刹恐饕髌贰?9法郎》《愛情持續(xù)三年》皆暢銷,受到的批評和贊美一樣多。作品中反映的現(xiàn)代社會問題,讓盲目游走在喧囂社會的人們,能夠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的方向。筆者就兩部小說分別談談貝格伯德這個壞小子的文學魅力。
一、愛情持續(xù)三年
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于1997年出版了《愛情持續(xù)三年》,讓人看到他對現(xiàn)代愛情的悲觀和焦慮。主角是巴黎上層社會的專欄作家,他流連夜店,尋歡作樂,一直認為愛情只能持續(xù)三年,剛離完婚,他又開始放蕩不羈、混亂的夜生活,直到遇到一個和他同樣持“三年之愛”觀點的女孩。他在書中寫道:“第一年,我們買家具,第二年我們搬家,第三年,我們就?分家具了?!薄盁崆椤卮?、煩惱”是情侶無法擺脫的輪回。“無愛的性和無性的愛,到底哪個更加悲???”“愛情就是那些沒有煩惱的人自找的煩惱”他不相信愛情,認為它是“預設好的謊言”“愛情的陰謀”。此外,作者筆下一貫的幽默和充滿哲學意味的諷刺,讓文章顯得真實而刺痛人心?!懊鎸δ切勰愕娜?,不用三十六計,只要表現(xiàn)得毫不在意就行了,這是永不失敗的策略?!薄白屪约汉闷饋淼姆椒?,只要記住三句話:1.幸福是不存在的。2.愛情是絕不可能發(fā)生的3.沒有什么是大不了的?!边@些觀點略顯悲觀,但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貝格伯德的經歷也一樣,父母結婚三年就離婚了,他自己也離過兩次婚,在他看來,愛情是一次美妙的災難。當代愛情變得快餐起來,七年之癢變成了三年之癢。人們一邊消費愛情,就像消費其他產品一樣,比較社會地位、金錢等,同時還期待擁有最好質量的愛情?,F(xiàn)代愛情缺乏安全感,有一部分原因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和發(fā)展,女性既想要自由,又期待完美的愛情,這本身有點矛盾,正如貝格伯德說的:“我們需要安全感獲得幸福,但是不安全感才會帶來愛情?!彪m然貝格伯德的某些觀點比較叛逆,但是不得不承認,當今愛情的焦慮和婚姻的不穩(wěn)定確實是人們值得思考的問題,至少貝格伯德很坦誠地面對愛情問題,不加掩飾地鄙夷自己,正是這種直爽使得這本書發(fā)人深省。
二、99法郎
2000年出版的99法郎可以算是貝格伯德的成名之作,奧克塔夫(Octave)是巴黎一家著名廣告公司的奢侈品廣告人。作者描寫廣告界黑暗的一面,突出了現(xiàn)代消費社會的恐慌。貝格伯德以前本就職于巴黎著名廣告公司Young & Rubican,這其中的隱秘自然一清二楚。物資膨脹的今天,人們所構建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為了廣告,標題99法郎就是廣告商的一個詭計,其實就是100法郎的商品,標成99法郎就是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人生處處被廣告包圍,讓人緩不過氣來,而廣告中的美好背后真的是如此光鮮嗎?書中通過對一個酸奶廣告的策劃詳細描寫了一支廣告的制作流程:討論項目,寫腳本,做測試,拍廣告。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要相信廣告,它不過是讓我們購買我們根本不需要的產品。正如編輯介紹:“一個人從出生到18歲,平均接受了350000個廣告。”廣告構建了一個完美的,但不真實的美夢,但是真相確是骯臟的交易。奢侈品構建的廣告理念讓人覺得擁有奢侈品就進入了上層社會,廣告借此煽動人們的妒忌心,從而誘發(fā)購買需求。
總之,一切都是廣告的謊言。廣告灌輸了一個理念,認為人與人不一樣,變成有錢人才可以證明我們自身的價值,從而直接刺激消費。和貝格伯德以往尖銳的語言風格一致,他認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交易買賣:愛情、藝術、土地、你、我?!?/p>
貝格伯德描寫的沉迷毒品、酒精、女人的生活,也是他自己的生活。幸運的是,貝格伯德討厭這樣的生活,他用“文學來告密”,讓我們思考這個滿是廣告的世界,讓人喘不過氣的消費社會。那種走哪兒都有廣告,說什么都是為了打廣告,做什么都在打廣告的社會,一方面確實拉動內需,增加國民生產總值,另一方面過度消費,過度廣告的行為也值得我們反思。
不管是《99法郎》,還是《愛情持續(xù)三年》,都有貝格伯德的影子。他1965年,出生優(yōu)越世家,母親是著名的翻譯家,哥哥是成功的商人,在貝格伯德因吸毒入獄期間,他的哥哥從當時的總統(tǒng)薩科齊手中接過了榮譽勛章;他才華橫溢,設立了“花神文學獎”“薩德文學獎”,同時也是多個文學獎的評審團員;他風流成性,出入各種夜店晚會;他自戀、放縱、反叛,不僅為《花花公子》寫文學評論,還供稿于《voici》《Elle》等時尚雜志,甚至半裸上身為老佛爺百貨代言。也許有些作家喜歡安靜地寫作,而他的生活卻圍繞著酒精、毒品、美女、時尚沙龍。讀他的作品,就好似窺探作者自己的生活,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文壇壞小子背后的一絲心酸。不管他私生活怎樣,媒體如何評價他,至少法國很多年輕人已經接受了他,喜歡他無情幽默地諷刺當今的社會。
注釋:
①Celiose(,Inscrite le 12 janvier 2009,29 ans)-http://www.amazon.fr/99-francs-Fr%C3%A9d%C3%A9ric-Beigbeder/dp/2246567610.
②Béa44(Nantes,Inscrite le 31 octobre 2008,46 ans)-31 octobre 2008-http://www.linternaute.com/livre/temoignage/appelatemoin/5457/votre-avis-sur-frederic-beigbeder/.
參考文獻:
[1]Frédéric Beigbeder Lamour dure trois ans,Edition Grasset,1997.
[2]Frédéric Beigbeder 99 francs,Edition Grasset,2000.
[3]Frédéric Beigbeder Un roman fran?ais.Edition Grasset,2009.
[4]Monosolo最惡毒的辭呈.豆瓣《19.99》,2006-03-13.
[5]金龍格.法國當代文壇繞不過去的“文學現(xiàn)象”(譯后記/文),2011.09.
[6]王彥慧.“壞小子”的“好小說”.巴黎,新京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