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星
人性化護理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負性心理狀態(tài)及療效的影響
樊 星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皮膚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護理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負性心理狀態(tài)及療效的影響,為提升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治療效果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64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分析兩組干預前后焦慮及抑郁評分和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未接受護理前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經實施護理干預,觀察組抑郁及焦慮焦慮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6%,對照組為65.6%,兩組對比差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患者抑郁及焦慮等負性心理狀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運用。
人性化護理;尋常型銀屑??;負性心理狀態(tài)
尋常型銀屑病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炎癥性慢性皮膚病,其主要臨床癥狀為鱗屑及浸潤性紅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癥狀。臨床醫(yī)學中對該疾病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無明確研究,尋常型銀屑病容易反復發(fā)作,在發(fā)展期皮損面積較廣,對患者生活質量及外觀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并且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抑郁、焦慮等負性心理狀態(tài)。有研究指出[1],在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有效護理措施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心理、提高治療效果。為探討人性化護理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負性心理狀態(tài)及療效的影響,本研究特對我院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如下報道。
1.1 基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64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齡為38-51歲,平均年齡為(44.57±3.18)歲。對照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齡為37-50歲,平均年齡為(44.61±3.2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輸注糖皮質激素、抗感染,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傳等。 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內容如下:(1)熱情向患者介紹住院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積極主動的多與患者溝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并解答其疑問;(2)向患者講解疾病基本知識、治療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健康的治療心態(tài);(3)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知識宣傳,使其了解尋常型銀屑病相關知識并給予患者充足的關愛及鼓勵,進而改善患者孤獨、悲觀等情緒;(4)指導患者多食用蛋白含量和維生素高的食物及水果,并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5)由于疾病容易反復發(fā)作,所以應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其飲食及作息情況,對不當之處立即給予糾正。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方法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抑郁、焦慮評分及治療效果。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抑郁及焦慮情況進行評分,分值越高抑郁及焦慮癥狀越嚴重;治療效果依據銀屑病嚴重程度評分(PASI)評定:療效指數=(治療前PASI評分-治療后PASI評分)/治療前PASI評分×100.0%,療效指數小于30.0%者評定為無效;療效指數在30.0%-59.0%之間者評定為有效;療效指數大于60.0%者評定為顯效[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選用t檢驗,并通過(x!s)表示,計數資料選用χ2檢驗,并通過n(%)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及SAS變化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未接受護理干預前抑郁及焦慮評分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及SAS變化情況對比(分,x!s)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6%,對照組為65.6%,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尋常型銀屑病發(fā)病率較高,難以治愈,并且尚無特效療法及藥物治療該病,對患者造成了極大困擾。該疾病極易反復發(fā)作,發(fā)生病變的皮膚暴露在外不僅嚴重影響外部美觀,同時病情持續(xù)發(fā)展會對關節(jié)造成損傷,嚴重者會導致關節(jié)發(fā)生變形,給患者帶來了嚴重心理壓力及身體負擔。有相關資料表明[3],心理狀態(tài)與該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具有密切關系。在對患者進行必要治療的同時,需實施有效護理措施。另有研究指出[4],對銀屑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為驗證上述觀點,本研究特對我院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并對觀察組實施上述護理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
由于人們對尋常型銀屑病基本知識缺乏了解,因此往往未能給予患者足夠的理解與支持,甚至對其產生歧視,這些現象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產生內心困擾[5]。通過實施人性化護理有助于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緩解患者抑郁和焦慮等多種負性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而提升治療效果。該護理模式以人為本,護理過程中充分尊重患者尊嚴及個人隱私,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具體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通過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心理狀態(tài),改善其不良體征及臨床癥狀,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在本研究中,觀察組SDS及SAS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90.6%遠高于對照組的65.6%,各項數據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得知,通過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有效緩解其負性心理狀態(tài),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不良體征,緩解其抑郁及焦慮等負性心理狀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值得推廣運用。
[1] 孫玉勤,張連云,朱蓓蓓,等.消銀2號方藥浴在不同溫度和時間對尋常型銀屑病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04):395-399.
[2] 張惠斌,劉會軍,韓淑凱,等.清銀方對尋常型銀屑病復發(fā)的影響[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35(04):345-346.[3] 黃金俐.心理護理干預在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右江醫(yī)學,2014,42(04):503-504.
[4] 甘永梅,唐衛(wèi)民,陳曉,等.系統護理干預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73-74.
[5] 林芯潔,韋海鵬,鄭詩慧,等.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調查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4,25(04):573-575.
樊星(1987-),女,漢族,本科,護師,主要從事護理工作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