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全?オオ?
[摘要]德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德育的有效融入可以促使學生道德品格的提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塑造自我。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把歷史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恰當運用多媒體來開展德育。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策略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30113
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開展德育可以促使學生道德品格的提高,為其自律打下良好的基礎。初中歷史課程有著豐富的德育素材。因此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一、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初中歷史課本有許多值得歌頌的英雄事跡,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事跡來教育學生,從而培養(yǎng)其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偉人事跡開展各種演講會,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有關偉人事跡的課外書籍,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使學生感受到歷史偉人的精神[1]。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鴉片戰(zhàn)爭的知識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深深地感受到鴉片給我國人民帶來的危害,再詳細描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英雄事跡來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還可以配上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認識到林則徐在鴉片戰(zhàn)爭中積極抵抗外來侵略,維護了國家與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我們國家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生動講述這些歷史輝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舉世聞名的四大發(fā)明、古代絲綢之路等等都是我國人民的智慧結晶。講到這些歷史時,教師可以飽含深情地向?qū)W生們說道:“在古代,人們的生活條件非常地艱苦,但我國人民依然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與智慧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偉大的、令人感動的奇跡,同學們了解了我國的璀璨歷史后,一定為自己身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p>
二、將歷史知識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滲透德育
注重社會實踐是提高初中生整體素質(zhì)的關鍵,把與歷史有關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當只是講解課本上的內(nèi)容,應當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注意將社會現(xiàn)象與歷史知識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分析問題、研究歷史,在感悟歷史的過程中面對現(xiàn)實,并且用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來思考未來。例如,在學習《五四愛國運動》時,由于初中生很難理解當時的學生愿意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氣概,這時教師可以用美國轟炸中國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館后廣州大中學生上街游行示威,從而激發(fā)自己所教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對五四運動中的學生精神也能很好理解,這樣就能更有效開展德育教育[2]。教師在開展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充分發(fā)揮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
三、開展多媒體歷史教學,滲透德育
學生通過學習歷史可以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脈絡和規(guī)律,端正人生態(tài)度。學習歷史的過程不但是學習有關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感受歷史人物的心態(tài),感受歷史,形成歷史意識,正確看待、對待歷史與生活。教師開展多媒體歷史教學,可以把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從而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例如,教師在講解《八國聯(lián)軍的侵略戰(zhàn)爭》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有關的侵略路線,生動講述我國人民抗擊侵略的英雄故事,還可以播放有關的電影視頻給學生觀看[3]。這樣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理解與掌握知識內(nèi)容,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八國聯(lián)軍入侵給我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讓學生從歷史的悲劇中明白自強是多么的重要,增強學生民族責任感。此外,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品質(zhì)。只有擁有堅強的品質(zhì)才能夠有毅力有決心去想辦法克服學習與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才會有著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這些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非常重要,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還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當把德育與歷史教學內(nèi)容加以巧妙的融合,使學生養(yǎng)成崇高的道德品質(zhì),為其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注釋]
[1]張忠華.德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15 (16).
[2]崔國成.德育教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1(4).
[3]謝建偉.潮汕文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廣東教育(綜合版), 2012(2).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