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賢?オ?
[摘要]設置教學情境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應該在情境中設置重難點突出的問題,使情境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設計可操作性強的活動,將情境趣味化、藝術化。
[關鍵詞]教學情境問題可操作性趣味化藝術化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30078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它在各學科中都有所運用,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常用方法之一。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課堂活起來,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但不管怎么做都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同時也要注重學科特點。那么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該如何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呢?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在情境中設置問題,問題要突出重點難點
情境中要設置能引導學生的問題,而情境是為教學服務的,因此設計情境時要注意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把所設情境及問題與課本知識聯(lián)系起來,突出本課重難點。這樣從情境引出來的問題就會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學生在問題引導下才能積極思考、主動說話、互相啟發(fā),最終使學生在參與中獲得新知。
二、情境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可以選取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事例設計情境。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有親近感,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悟新知,學習知識。在設計家庭生活方面的情境時,要讓里面的人物言行符合大部分學生及父母的年齡特點和思想觀念,讓學生有真切的感受。在設計校園生活情境方面,教師平時要多關注學生言行,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掌握第一手材料。因為每天師生間、學生間都會上演許多“情景劇”,這是很好的情境資源。而在選取社會生活作為情境背景時,要特別注意了解學生經常會到什么地方去,不能離生活太遠,否則學生在情感上難以接受,從而造成學生不會回答或答非所問,這樣的教學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就失去了指導和實踐意義。例如我們學校位于小城市與鄉(xiāng)村結合部,學生基本來自農村沒出過遠門,那么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就不要講到大城市的立交橋、高鐵、飛機、物業(yè)管理等等,因為他們很少接觸。
三、情境活動的可操作性要強
情境活動可操作性強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例如,在學習“正確認識自己”的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寫完后“比一比”誰的優(yōu)點最多,誰的缺點最少,再讓優(yōu)點多缺點少的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到的,最后“議一議”怎樣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這樣在活動中一步步完成教學,讓學生在活動探究中學習知識。
四、情境趣味化
創(chuàng)設的情境有趣,課堂就會有趣。有趣的課堂能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然后積極參與課堂。例如筆者在教學《奇妙的情緒》時,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的學生自由到黑板上對應寫出能表達有關喜、怒、哀、懼基本情緒的詞語。比比看哪組寫得多,每寫出一個得一分。每個學生都可以上去寫,上去的學生寫不出來的,同組學生可以隨時上去補充。學生非常踴躍,爭先恐后上去寫。等他們寫完了,筆者看其中有許多錯別字,又增加了一個環(huán)節(jié),給各組加分的機會,宣布每改出一個錯別字,該組加一分,而寫出錯別字的那個小組就被減去一分。這過程中,學生時而高興時而失望感慨,流露出不同的情緒。這既讓學生學習了基本情緒又為后面學習中學生情緒的特點和情緒產生的原因等知識做好了鋪墊。
五、將情境藝術化
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品、喜劇或相聲作為教學情境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做就使情境不只是教師單純的口頭描述、出示的文字或影視資料,改由學生表演展示,學生的印象更深。當然,表演時間不用太長,道具盡量不用太多,這樣準備起來比較容易。例如在學習家庭生活中的待客禮儀時,我們讓學生表演客人準備來到、來到后及送客的情景,學生只需要準備桌子、杯子、水壺和三四張凳子即可,教室門就當家門。這類表演不一定要一步到位演出正確的行為表現(xiàn),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日常表現(xiàn)去做,然后大家一起找出其中不對之處,最后再一次把正確行為表演展示出來,這樣效果更好。
好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盡快融入課堂,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都有必要想辦法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更輕松更快樂。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