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6月1日文章,原題:這就是為什么迪士尼在上海建主題樂園 中國政府突然重拳打擊盜版與假冒商品或許有些令人意外。為迎接上海迪士尼游樂園開業(y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特別部署,對線上線下的假冒迪士尼商品進行打擊,并在園區(qū)周邊建立特別保護區(qū)。
與此同時,迪士尼在中國的流行程度達到頂峰。上海迪士尼6月16日正式開園后兩周內的門票都已售罄,迪士尼電影《瘋狂動物城》在中國票房已超過2.3億美元。這些數據讓迪士尼興奮,但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認為,迪士尼不該來中國。
長久以來,中國市場上的假貨從蘋果手表、LV手包到耐克鞋無所不有,影視等藝術領域的知識產權更是難以保證。2007年,迪士尼電影《加勒比海盜3》在中國上映時,無論是盜版DVD還是下載版都已隨處可見。
不過2008年,迪士尼低調地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個英語中心,讓孩子們在與米老鼠、唐老鴨等經典形象的互動中學習英語。此后4年間,44家迪士尼英語中心登陸中國,中國家長雖然買盜版DVD,但卻愿為孩子花1000美元一年的學費。
迪士尼英語的例子清晰地說明為什么外國企業(yè)愿意在中國開旗艦店。他們提供的并非只是銷售渠道,而是真正的用戶體驗——與盜版產品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
這就是為什么盡管王健林發(fā)出警告,但迪士尼仍然在上海建起主題公園,因為在當下的中國,只有身臨其境的體驗無可替代?!ㄗ髡呋羧A德·于[音],劉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