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杭
最近相對平靜的文藝界起些“微瀾”,幾個偶發(fā)事件吸引人們對文人的倫理秩序添些關注。
其一是瓊瑤訴于正案的勝訴,名噪一時的《宮鎖連城》抄襲已成定論,判于正賠款500萬元。另一個是暢銷書作家《貨幣戰(zhàn)爭》作者宋鴻兵被打。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轟動消息是,張家界為景區(qū)一座玻璃橋征名,每字一萬元……以上這些有些紛擾的事件共同的背景,看上去似乎都與錢有關,而實際卻讓我們看到文藝界或文人的倫理秩序問題。于正賠款是因為抄襲,法院一紙判令似乎平息了此前的紛紛擾擾。而宋鴻兵挨打,似乎還無定論,盡管出手圍毆他的人們公開舉著“學術小丑”,以他為泛亞金屬集資詐騙站臺為由。一代暢銷書作家,被當眾圍毆,其背后的辛酸曲折怕不會如此簡單吧。
自古“文人相輕”那是文人之間的屑小之病。而文人恥于談錢、潔身自好確實以一貫之的美德。仗義執(zhí)言,乘筆直書,“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從這些贊詞中我們應該體會到文人倫理應有的尺度和道義。攀龍附鳳、為虎作倀、為錢幣代言,為了功利而曲筆迎合世俗,從來都是文人之恥。至于抄襲或歪著嘴說話就更不值一提了。可以說文人失德無異于筆墨行兇,其害一點也不亞于盜賊作惡。這一點不斷曝光的假記者事件,似乎已驗證得很充分。
盡管是市場經濟時代,為了生計與發(fā)展,文人不免多些委曲與逢迎,但保持起碼的人格與倫理依然是不可放棄的底線。何況文藝座談會“講話”以來,對文人失德、文場失序的現象正在整飭與規(guī)范,文藝界的“風清氣正”也正在回歸。那些作家、文藝家們還堅持把筆墨往金錢、權利圈里伸,就有些不識大體不顧顏面了。以追求真善美為本的文人藝術家,還是少些假惡丑的東西為好。
至于憑真本事硬功夫參賽掙大獎、贏大錢,那就另當別論了。
官員的愛好
“有的領導干部楷書還沒寫好,直接奔行草,還敢裱了送人……”。王岐山同志近日在中紀委全會上對某些地方書協(xié)“官氣太重”的批評之語,引發(fā)了輿論對文化圈官員兼職過多過濫和“文藝腐敗”現象的關注。近年來,伴隨著反腐敗的廣度和深度,不少落馬官員被曝在書法、攝影等文藝團體的兼職經歷,且不乏由此而衍生的“雅賄”情節(jié)。輿論一直對此詬病不已。
梳理一下官員兼職“文化圈”現象,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名副其實型”,即官員在文學藝術等某些領域確有成就,并在相關協(xié)會兼任領導職務。另一類則是“名不副實型”或曰“沽名釣譽型”,官員因為自的某種愛好,而附庸風雅成了一些協(xié)會的領導,并由此在文藝圈內“功成名就”
其實在輿論看來,無論是否“名實相副”,官員兼職文藝社團,皆因權利與藝術走的太近,容易令人誤解或誤入歧途,且因權力的錯位,既違犯了組織紀律,也違背了藝術規(guī)律。正如有些學者所言,很多官員在位時,本不值錢的書法作品能高價出售,一旦落馬其“作品”則一落千丈無人問津,甚至從爭邀題字到爭相“鏟字”。顯然買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賣家也非“物有所值”,一切皆關乎寫字者屁股下面的位子和手中的權力。此言委實不虛,從落馬的胡長清到秦玉海,皆可以佐證。
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某些真有藝術造詣的協(xié)會官員確屬“實至名歸”,但當文藝協(xié)會成了官員趨之若鶩的地方,就是文藝界的悲哀了!文藝與權力的“勾兌”,不僅容易滋生“雅賄”之類的腐敗,更容易加劇文藝圈的“官本位”,導致文藝作品市場價格與“官職”掛鉤,反倒擠占了真正藝術品的市場,遮蔽了那些苦心孤詣甘坐冷板凳的真正藝術家的成就。那就成了買了官員的“好”寒了藝術的“心”。
文藝團體要以專業(yè)論英雄,文藝繁榮要靠真正的文藝家來努力?!肮傥丁碧氐奈乃嚾κ窃撝卫碚D了。
還是西諺說得好,“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白寵嗔w位,還藝術純粹”,也許正是當下文藝界貫徹總書記“談話”精神的必做之功。
和氣與硬氣
“家和萬事興”,“天下事以和為貴”,“和氣生財”,這種倡導“和為貴”的“和氣”文化,是中庸之道的精髓,早已植入國人的內心。在傳統(tǒng)的處世理念中,“和”字是必不可少的。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那個“和”字驚艷天下,贏得人心。
同時中國人的骨子里,又有一種硬氣綿延不絕。不管是孟子的“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還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君子之道,乃至“吾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凜然正氣,甚至包括“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評價……中國人的傳統(tǒng)里,的確不缺這樣的錚錚硬氣。
或許,和氣與硬氣就是國人性格的兩個側面。
具體到歷史演義或現實實踐之中,不管是經典作品里流傳的人物形象,還是影視劇中的戲劇場景,硬氣多表現在文人身上,和氣多體現在商人的圈子。
文人的硬氣是骨子里的,所以陶翁“不為五斗米折腰”,可以辭官而去;李白“不為摧眉折腰事權貴”,乃至到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這種文人的硬氣,也許是性情的自然流露。因為寫文章“拿起筆老子天下第一”,不需要環(huán)顧左右,不需要點頭哈腰,一支筆橫行天下。“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不過這種文人的硬氣,除了留下酣暢淋漓的辭章詩句之外,更多的是境遇的落魄。所以硬氣也是人格的雙刃劍,成就了一時之快,也留下了傷痕累累。
而“和氣”更多的是修煉出來的包容與韌性,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逼”出來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后的世故與圓融。不論是官場上的左右逢源,還是商場上的呼風喚雨,均無法賴于一己之力,必須整合資源。而“整合”資源就意味著“包容”。“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正好就說透了和氣與硬氣的關鍵。官欲做大,就得容人之短,贏得人氣。生意做大,也得取長補短,借力打擂,不曲下身子彎下身段,只憑一己之硬氣是萬萬不行的。所以,這種天長日久的“容人”與“歷練”,成就了一團和氣,在“和而不同”中方能建樹。菜根譚有言“建功立業(yè)多虛圓之士,僨事失機必執(zhí)拗之人”,也講明了和氣與硬氣的辯證得失。硬氣與自己的內心可以“過不去”,而和氣必須和周圍的一切人事物理“和衷共濟”,意味著少樹敵人,多交朋友;意味著收起鋒芒,包容異己。
其實,和氣與硬氣都不可少。做人骨子里要有一種硬氣才會有底氣,也是底線所在。有些事情,是不能以交易來妥協(xié)的。而做事待人,更多的要表現出一種和氣來。文人于硬氣中多幾分和氣,就多幾分可愛。商人在和氣里留一點硬氣,就多一點節(jié)操。至于硬氣與和氣的尺度把握,就看人的閱世與修煉的境界了。那種世人稱道的“外圓內方”,也許就是一種啟示吧。
辣味文章
川菜的流行在于它的辣味,風行各地的川菜館子全靠一個辣字打天下。這個“辣”字可謂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而文章就不同了,似乎辣的文字越來越少了。大約魯迅之后,太平盛世的文壇,吹吹拍拍風花雪月的東西多了,猶如滿漢全席上的美味珍饈,肥甘甜膩口感綿香的居多,盡管有點不好消化。
其實,如同并非只有川菜崇辣一樣,這辣味文章于文壇而言也是向來必不可少的珍品。哪怕不是“匕首投槍”似的濟世良藥,保留一份直逼人心的純真與辛辣,也是文章應有的本色之一。
盡管有“文章憎命達”之說,更有“憤怒出詩人”之語,似乎文人天生有一種入世的艱辛與出世的清醒,這也許就是批判現實主義的某個源頭。而每個時代當時流行的總是一些歌功頌德的作品,文場得意的總是一些曲意奉迎的文人。但大浪淘沙風流云散之后留傳下來的,卻總是那些耐得起推敲、經得住咀嚼、直逼人心有些“辣”味的文章。正是這種根植蒼茫大地、出離人生沉浮、飽經憂患風霜之后的“辣”味,讓這些作品以其特有的警世之心勸世之喻而傳之千古。得意的王安石沒有留下什么辭章,失意的蘇東坡卻名垂后世,大抵也是這個道理。連多年不變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中也以“魔幻現實主義”居多,大約也是因為其中辛辣的諷喻與批判的緣故。
什么時代都不缺唱贊歌的,但再好聽的贊歌也掩蓋不了現實的弊病與缺憾。什么毛病都需要藥物療效,而再好的藥也有難掩的苦味。以文為器的批判,大約就是這種可以療救時弊的苦味或辛辣吧。骨頭最硬的魯迅先生,不是因為身體的魁梧高大,而是因其不屈不撓、不妥協(xié)、不茍且的精神,使之成為享譽同時代而且至今依然不可超越的文學豐碑。盡管,這座豐碑的背后始終是掩不住的剛烈與辛辣。
無論世事怎樣變遷,文風如何演變,歌頌與批判總是文學的兩大基本功能,從來不可偏廢其一。時代固然需要那些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動聽旋律,同樣不可缺少那些激濁揚清抑惡揚善辣味的批判。尤其是從來不乏歌者的文壇,那種直面現實直逼人心去除沉疴的辛辣批判更顯珍貴,盡管治病的良藥總有一種不爽的口感。如同在食物豐盛的今天,喚醒我們有些遲鈍的味蕾,要靠川味的辛辣一樣,那些立足現實根植人心去病除疴的辣味文章,同樣可以讓我們在慣常的“熏風細雨”中多一份難得的警惕與清醒。
也許真的如同宴飲歸來,值得回味的不是那些肥美甘甜的美味,卻是一些咂舌難忘的辣味。為文之于庖廚,這異曲同工的“辣”味,實在有些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