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桓
今天是星期天,奶奶、爺爺、爸爸和媽媽都不在家,于是我們姐妹三人決定當一次家。
早晨,我們挎上菜籃子,走向菜市場。路上,青蛙為我們擂鼓,小鳥為我們歌唱,花兒向我們張開了笑臉。
到了菜市場,我們看見攤靠攤、人擠人、車碰車,各種各樣的菜應(yīng)有盡有,真是熱鬧非凡!我和二姐長得瘦,一下子就鉆進了菜市場;大姐長得胖,好不容易才擠進了人群中。攤主可能看出我們是第一次買菜,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著。我看得眼花繚亂,一時真不知該買些什么菜好,就先買了兩斤看起來特別新鮮的青菜;二姐一邊走一邊看,眼睛睜得大大的,挑得很仔細,忽然發(fā)現(xiàn)中意的菜——竹筍,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砍價,雙方終于達成了協(xié)議;大姐隨著人流擠來擠去,卻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喜愛的菜,快到盡頭時,看到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她不禁眼睛一亮,連忙掏出錢將它買了下來。我們把各自買的菜放在一起,提著菜籃子喜氣洋洋地回了家。
到家后,我們立刻忙起來,洗的洗,揀的揀。魚最難弄,刮魚鱗時,魚活蹦亂跳,我一時無法下刀。最后,我們姐妹三人來了個通力合作:大姐最有力氣,她抓住魚尾,我用力按住魚頭,二姐拿著刀刮魚鱗。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將一條大鯉魚制服了。可惜一不小心,魚膽被我們弄破了,怎么洗也洗不凈。一條新鮮的大鯉魚變成了“苦魚”,真是前功盡棄!
揀青菜也麻煩。菜青蟲的顏色跟青菜差不多,稍不留心,青蟲就將成為我們嘴里的“美味佳肴”。
該炒菜了。我們分工明確:大姐年齡最大,經(jīng)驗也比我們多,所以就由她擔(dān)當廚師;我和二姐成“小幫手”。大姐按照從媽媽那里看來的方法,該炒的炒,該煮的煮。一會兒工夫,一陣陣香氣就撲鼻而來,我與二姐饞得直流口水。我和二姐一會兒送糖,一會兒遞鹽,忙得不亦樂乎。稍后,一盤熱氣騰騰的紅燒鯉魚端上來了。二姐迫不及待地用手拈了一塊扔到嘴里,馬上又吐了出來,嘴里還不停地說著:“呸!呸!又苦又咸!”原來粗心的“廚師”把鹽當成糖了,這真是“雪上加霜”!
過了許久,菜全端上來了:燒焦的雞蛋、水煮的冬筍、咸得不能入口的青菜、又苦又咸的紅燒鯉魚……看著這頓“豐盛”的午餐,我們都笑著搖了搖頭。
這個星期天,我們雖然很疲勞,但心里卻甜滋滋的。如果下次當家,我們一定會干得比這次出色,因為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嘛!
【點睛酷評】
小作者運用樸實無華的語言,細致入微地描繪了姐妹三人第一次當家的情景。開頭交代背景,接下來便是具體的描寫,對做菜的描繪生動形象,使人看了如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