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智
摘要:在教師授課班級中,學生因為遺傳或興趣、或鍛煉程度等,其心理、生理及體能等方面的表現(xiàn)參差不齊。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次教學法,就是為解決學生體育素質“偏弱”、“過強”的不均衡問題,科學考量學生個體特長、能力,并使其素質于各個層次里得到最大化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教學方法;實踐探討
新課標指出:“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關注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運動技能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根據(jù)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同時,由于不同的學生,往往擁有不同的身體素質、運動天賦和運動偏好,在體育運動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信心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分層次教學策略。
一、高中體育教育中分層教學的應用現(xiàn)狀
目前,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很多教師沒有正確的認識分層教學與分組教學的區(qū)別和意義,單純的以分組教學的模式實施分層教學,其不能真正的實現(xiàn)分層教學的因材施教,也不能充分的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
二是很多體育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活動時,幾乎都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分層教學的主要依據(jù),而分層教學的實質是促進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不是單純的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特長。
三是分層教學主要針對的是后進生,但是教師往往過于關注后勁生,著重滿足中等生,而常常忽略了優(yōu)等生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優(yōu)等生的進一步發(fā)展。也有的教師將后進生與中等生分在一層,這會在無形中為其增加了學習的壓力,教師過于苛刻的評價和教學要求,也會削弱學生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四是由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教師在備課和組織教學活動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隨之增加。造成很多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都實行放任政策,沒有科學合理的關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也沒有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得到應有的提高,導致分層教學只存在于表面形式,沒有實質意義。
二、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
1、教學目標設計分層次。高中體育教師在制定課程教學目標時,必須首先設定統(tǒng)一的宏觀目標,并分設不同的分目標,列出具體要求。教師要考量教材內容對本班學生之適合程度,在其深度、廣度及層次設定上略作調整。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把學生體質情況、運動水平、體育素養(yǎng)及心理趨向等作為學生層次分類標準,劃定3個層次,依次為優(yōu)等生(A)組、中等生(B)組、后進生(C)組。根據(jù)不同的組別,教師制定不同的分期發(fā)展目標,包括基礎性目標、發(fā)展性目標及個體目標等。體育教學層次可依據(jù)不同標準而設定。同樣我們也可以依據(jù)學生體質、運動素質等情況,并結合學生成績考核,劃定為4個層次,依次為上等生(A)組、中上等生(B)組、中等生(C)組、差異生(D)組等。根據(jù)不同學生情況,教師設定不同的目標要求。上等生組,要求學生看考核須達到優(yōu)秀學員標準;中上等生組,要求學生規(guī)范動作,積極爭優(yōu);中等生組,鼓勵其不斷學習,完成體育課程基礎性目標;差異生組,建立學習信心,以體育基礎性能力為努力目標。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我們可以采用“升降級”機制,對學生付出給予適度肯定。這樣不僅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還營造了你追我趕的積極學習氛圍。
2、學生分層。由于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其能力、興趣、動機、學習方式、接受教學信息的情況均有所不同。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到深入了解學生,研究分析學生學情,科學合理進行分層。根據(jù)體育教學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性別、愛好、特長、身體狀況,分層分組,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優(yōu)秀生、普通生、差生、特困生4個層次。
3、教學內容分層。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不盡相同,所以在教學內容的制定上必須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xiàn)區(qū)分度。同一類技術有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技術水平學生的需要。例如:進行乒乓球教學,在同一堂課中教授同樣的發(fā)球技術,不同技術水平的學習教學內容卻不同,低水平層次的學生學習的是正反手平擊發(fā)球,中等水平層次的學生則要求掌握正反手發(fā)急球技術,高水平層次的學生則必須掌握不同方向的旋轉球技術,同時要求要有一定的角度和旋轉力度。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層次上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學習乒乓球的信心,達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4、是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上的分層。首先,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個性需要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針對不同學生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shù)恼{節(jié)教學進度,在兼顧提高層和發(fā)展層學生的同時,也為基礎層學生提供良好的進步條件,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身體素質。例如:對于發(fā)展層學生,教師要給予其充足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運動和創(chuàng)造潛力;對于提高層的學生,教師要少講多練,并引導其進行合作練習,不斷鞏固理論知識,提高體育技能;而對于基礎層的學生,教師要適當?shù)慕档蜆藴屎鸵蠖嘀v少練,著重要求其學習和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這樣能夠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顯著的提高。其次,在教學評價上,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性格特點都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適當?shù)恼{整評價標準進行分層評價。不能單純的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整體素質,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各個階段的進步,科學合理的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從而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起到鼓勵和推動的積極作用。
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在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運用體育知識技能、自學鍛煉、自控、自我保護、組織競賽和裁判等能力進行詳細測查與比較后,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班學生均高于對照班學生。實踐證明,體育課實行分層次教學,有利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技能,也有利于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增強體系,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能夠充分體現(xiàn)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的教學原則,基本解決了“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矛盾。同時,它又能夠從分層確定教學目標著眼,從實行分層次組織形式入手,注意有層次地傳授知識、技術、技能,因而針對性強,便于管理。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益。但在分層次教學中,對教師要求是較高的,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體質和體育成績情況,并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