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錫
【考場真題】
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見上一面,他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也會留在心中揮之不去。請你選擇印象最深的一個人,寫出他某一方面的特點。題目自擬。
【考題解讀】
這是要大家寫一篇“記人”的自擬題作文,要求寫出人物的特點。作文取材范圍非常廣泛,不論是家中親人,還是學校師生、社會人士;不論是誠實守信、關愛他人的人,還是幽默搞笑、倔強固執(zhí)的人,都可以寫。作文除了選擇新穎的材料突出人物特點以外,還可以運用烘云托月的方法(襯托法)來彰顯主體。
【指點迷津】
牡丹雖好,也要綠葉扶持。這就說明,有了陪襯,主體會顯得更加突出。有一個秀才曾經(jīng)這樣作詩表明自己很有才華:“天下文章屬三江,三江文章在吾鄉(xiāng)。吾鄉(xiāng)文章數(shù)舍弟,舍弟向我學文章。”詩句用了“三江”“吾鄉(xiāng)”“舍弟”等一系列陪襯,最終還是突出了“我”。這種用其他事物、人物來陪襯烘托以突出強化主要事物、人物的手法,就叫襯托(又叫映襯、烘云托月)。運用襯托方法進行寫作,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鋪墊烘托,使文章主體格外突出,立意更為鮮明。
襯托可分為正襯與反襯。
一、正襯。也就是用類似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高的”襯托“更高的”,用“好的”襯托“更好的”。
如某同學在《我渴望自由》中就巧妙地運用了烘云托月法(襯托法),先寫自己被父母關在書房里學習,不自由;接著用一只被關在籠中的小鳥來烘托:“小鳥為了自由,成天在籠中辛酸地叫著,甚至用不吃不喝來表示反抗,喚起了我的同情心,我忽然醒悟,我也是一只渴望自由、對大自然充滿熱愛的籠中之鳥?。∮谑?,我打開籠門,讓小鳥飛向大自然??粗h飛的小鳥,我的思緒不禁油然而生—我什么時候才能得到自由呢?”文章中,“被關在書房學習的我渴望自由”是主體,而“被關在籠中的小鳥為自由而抗爭”是襯體,兩件事都是寫渴望自由,內容相同,是正襯。
正襯有不同的形式,如以美襯美、以賓襯主、以景襯情等,我們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內容靈活運用,以更好地表現(xiàn)主體,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反襯。也就是用相反或相對的事物來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矮的”襯托“高的”,用“壞的”襯托“好的”。人們常常夸耀:“他的年紀雖小,器量可大啦!”用年紀小來襯托器量大,就是反襯。
如一位同學描寫爸爸在寒冷的冬天里執(zhí)勤:“門和窗戶都緊緊地關著,有一絲冰冷的空氣透過縫隙鉆進屋子里,像是一枚犀冷的冰針扎向我的腳踝,有些冷。但屋內的爐火很快就將這一絲冷空氣俘虜在溫暖的氛圍里,稍稍冷過之后,屋子里還是溫暖如春。大葉菊展開了寬大的葉子,得到的溫暖有些過分,像是解開了衣領散散余熱;吊蘭則懶懶地伸出了長長的葉片,在溫和的墻角,似乎是安逸地睡著了;兩只貓真的是偎在一起無憂地睡著了。屋外的寒風很是肆虐,不知正在寒風里執(zhí)勤的老爸是不是已經(jīng)冷得鼻子尖都紅了?!毙∽髡邽榱苏f明執(zhí)勤艱苦,細致地描寫了室內溫暖的情景:冷風被室內的溫暖俘虜了,植物正常地伸枝展葉,動物溫暖地睡著了。而在這“溫暖如春”的情景的反面,就是室外的“寒冷無比”。這種用“溫暖的情景”來反襯“寒冷的情景”,于溫暖處想象寒冷景,讓人“不寒而栗”,這就是反襯。
反襯也有不同的形式,如以動襯靜、以丑襯美、以惡襯善、以樂襯哀、以小襯大、以有襯無、以虛襯實……我們應該根據(jù)不同需要靈活運用,以更好地突出主體。
值得注意的是,襯托與對比不同。對比法中,形成對比的事物、人物之間是一種并列關系,無主次之分;通過對比,使各自的特點更加鮮明。襯托法中,形成襯托的事物、人物之間有主次、偏正之分,襯體為突出主體服務。